压力容器下料工艺规程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960455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容器下料工艺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压力容器下料工艺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压力容器下料工艺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压力容器下料工艺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容器下料工艺规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Page 1 of 3压力容器下料工艺规程压力容器下料工艺规程1. 本规程适用于压力容器筒体、封头的号料划线、切割下料、边缘加工和封头拼板等工序。2. 压力容器用料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150 和 GB151 中有关规定,压力容器筒体及封头的下料除应符合上述规程及标准的有关规定,还应符合本工艺规程的规定。3. 严禁将未经检验合格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有探伤等要求还没有完成的材料及无材料标记或标记不清楚的材料用于下料。4. 号料前准备4.1 认真审查核算下料尺寸是否正确。4.2 仔细查看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制造工艺过程卡有无特殊规定。4.3 检查材料是否与图纸要求一致,材料标记是

2、否清晰准确,代用材料的手续是否齐全有效。4.4 详细检查来料尺寸,合理进行安排。注意节约用料,提高材料利用率。4.5 根据加工工艺的需要及下料方法留出相应的加工余量和切割间隙。4.6 坯料尺寸应考虑现有设备的加工能力及吊运能力。4.7 必须执行 GB150、GB151 等有关标准的规定,合理安排焊缝和开孔位置,便于组对焊接等工序要求,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产品质量。4.8 在号料时应按规定做好标记移植,材料标记应在零件外表面上。5. 拼板5.1 封头坯料的拼接5.1.1 封头坯料的下料尺寸应在制造工艺过程卡中加以注明,并应符合外协制造厂家的要求。5.1.2 封头坯料的拼接应符合 GB150 的有关

3、规定。5.1.3 公称直径等于或小于 2000mm 的封头不准拼接坯料。5.2 筒体坯料的拼接5.2.1 筒体坯料的拼接应符合图纸和制造工艺过程卡上的规定。若图纸上及工艺过程卡无规定,应符合GB150 的有关规定。5.2.2 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 900mm 的筒体不准拼接纵缝。5.2.3 公称直径大于 900mm 若拼接纵缝但长度等于或小于 2000 时不准拼接环缝。5.2.4 筒体的拼接长度不应小于 300mm,最大长度不超过 2000mm。5.2.5 筒体的卷制方向原则上应与钢板轧制方向一致。5.2.6 筒体拼接不准出现十字焊缝,相邻筒节纵缝距离为 3 倍板厚。且不小于 100mm。5.2

4、.7 应尽量避免在焊缝上开孔及其他附件覆盖,丁字焊缝部位不准开孔。5.2.8 有产品试板的产品应在筒体下料的同时制做产品试板,并按规定作出标记。试板焊缝与板材的轧制方向相对位置应与筒体纵缝与板材轧制方向一致。6. 号料6.1 号料用的量具应规范、合格。6.2 无材料标记的材料不得投入号料,注意专料专用。6.3 号料时应将材料垫平。6.4 除图纸或工艺另有规定外,所有划线均应打上洋冲眼,并按图纸作出标志。单面坡口在筒体内侧时应在坡口旁加注“反”字标记。Page 2 of 3标准线 中心线 切开线 切开线 辅助线 尺寸线 两边均用 阴影部分为余料双面坡口 单面坡口6.4.1 筒体四中线、封头十字线

5、、气割下料线及剪切下料线在距板料边缘 50mm-100mm 处打三点洋冲眼。6.4.2 加工尺寸线每隔 15mm-20mm 处打一洋冲眼。6.4.3 边缘转折点必须打洋冲眼。6.5 规定材料不允许打洋冲眼时应使用红或蓝色笔划线。6.6 号料划线后应按标记及标记移植的规定进行材料标记移植,经检验人员确认无误,并作出标记后方可转交下道工序。6.7 每件坯料上都应写明产品编号。6.8 需拼接的筒节和封头应注明拼接字样。6.9 号料公差要求。6.9.1 向节高度公差为1mm(两端) 。6.9.2 筒节周长允差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表 1 单位 mm公称直径 Di1000100020002000 以上外

6、圆周长公差3566.9.3 为保证筒节周长允差,号料时应测量筒节料的对角线,对角线允差应符合如下规定:6.9.3.1 当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 2000mm 时,对角线允差为 3mm;6.9.3.2 当公称直径大于 2000mm 时,对角线允差为 5mm.6.9.4 机械加工件表面和非机械加工件表面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分别按 GB/T1804 中的 m 级和 C 级规定。 6.9.5 洋冲眼不应偏离所划线 0.5mm 以上。 7. 样板的制作7.1 样板包括号料用样板、卷板样板、冷作检测样板。 7.2 样板制成后应仔细检查核对无误方可使用。样板应边缘光滑、整齐、角度准确、表面平整、接头牢固。 卷板样

7、板、封头检查样板应用油漆注明公称直径。7.3 号料样板制作时,应考虑板厚的影响。7.4 样板尺寸公差7.4.1 长度及宽度允差-0.5mm。7.4.2 矩形对角线允差1mm。7.4.3 相邻孔中心距允差0.3mm 任意中心孔距允差0.5mm。Page 3 of 37.5 样板应按用途规格分类妥善保管,卷板及封头检测样板一般应垂直悬挂保管。8. 下料与边缘加工8.1 下料与边缘加工的方法应按工艺过程卡的规定执行,不得私自变更。若因设备原因需变更时,应征得工艺人员的认可,并在工艺过程卡上签字更改。,必要时应征得工艺责任工程师的认可。8.2 无论采用何种下料方法,下料后应保证留有半个洋冲眼。8.3

8、采用剪板机下料应根据板厚调正刀片间距,以避免产生毛刺。8.4 采用熔割下料时应将材料垫平,根据材料厚度选择割嘴。切口应保证光滑平整,割后应及时清除熔渣和飞溅。8.5 加工坡口前应看清角度及其他尺寸要求,同时要注意坡口方向。9. 拼接与组对9.1 封头及筒节的拼接应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点焊后经各项有关检验合格并经检验人员签字认可方可进行焊接。9.2 焊缝质量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 GB150 的有关规定。9.3 封头拼接焊缝余高要求:9.3.1 当封头厚度小于 10mm 时,拼接焊缝余高应小于 0.5mm;9.3.2 当封头厚度大于 12mm,小于 25mm 时,拼接焊缝余高应小于 1.5mm;9.3.3 超出余高要求时应用砂轮打磨至要求尺寸;9.3.4 封头公称直径减 100mm 范围以外焊缝应用砂轮打磨至与母材平。10. 技术部下达的相关通知单是本工艺规程的补充,当与本规程有不一致时,按通知单执行。11. 本规程若与国家或行业有关法规、标准不致时,本规程规定较为严格的,按本规程执行,本规程规定未达到国家或行业有关法规、标准规定时,按有关法规、标准规定执行。12. 本工艺规程由技术部提出,质量部归口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