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人际交往危机探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957297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人际交往危机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生人际交往危机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生人际交往危机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学生人际交往危机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学生人际交往危机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人际交往危机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人际交往危机探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人际交往危机探究指导老师:毛芳都指导老师:毛芳都 小组成员:陈思思小组成员:陈思思 韩小住韩小住单单 位:鳌江中学位:鳌江中学 高一(高一(6 6) 一、一、 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正值人生花季的我们,谁都希望自己能在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能感受到人情的醇美和生活的多彩,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常常听到诸如生活没人理解自己、和同学难相处、看不惯周围的人和事、生活太乏味之类的抱怨声,常常看到一些目空一切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狂人”和一些情绪低落离群索居行为怪异的“另类” 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普遍存在危机,而且进入高中后此类现象更为突出。借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机会,我们对此进行调查和分析,希望能引起学校和社

2、会各界的更大关注。二、调查方式:二、调查方式: 1、问卷、访谈 2、查找文献资料 3、查访学校心理咨询室 三、调查范围:鳌江中学高一年段学生。三、调查范围:鳌江中学高一年段学生。 四、典型案例四、典型案例事例事例 1 1:通过查阅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来信,出乎意料的发现有这么一段话:我的父母没受过什么教育,一心想我出人头地,为了我的学习,东奔西跑,家里的一切劳务都包干不说,还为我请家教,我日夜奋战,只知读书,几乎与同学“隔绝” ,但是我的成绩一直不理想,我发现这可能是学习方法的不适当,需要劳逸结合,于是我与同学的接触稍微多了,于是父母就说我变质了,常常提些不信任我的问题,甚至怀疑我早恋,老师您说我

3、该怎么办?事例事例 2 2:问:你觉得学校对我们学生的心理教育还存在哪些问题?答:学校总是在书面理论上给我们心理健康教育,都没有和我们进行面对面地交流,或进行一些心理测试之类的。问:同学之间经常闹矛盾吗?答:是的。比如我们寝室里就老是因为一些小事而闹矛盾,比如说有人用了别人的开水就遭人背后议论,还有一些同学,老是叫别人为他打饭,以至于别人都不敢和他说话了,可是他好象一点都没有察觉同学们的异常,以至于他和同学之间产生了隔阂。事例事例 3:同学某某,上高中一个学期后,便有了退学回家的念头。尽管父母苦口婆心劝说,他毫不动心。他的理由很简单:“我跟不上,不如不读。 ”其实他的成绩在班上属中等水平,应该

4、不存在跟不上的问题。原来,他的“跟得上”意味着比别人都好。到了高中,班上高手如林,不少同学比他学得轻松学得好,小学、初中时代的“学习明星”如今早已成为明日黄花了,他不可能成为老师和同学注意的焦点,因而决定“急流勇退” 。事例事例 4:李某,家庭富裕 ,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也突出,可同学就是不喜欢他。他的脸上总是带着几分既骄傲又得意的微笑,平时总是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与人相处时总是以教训的口气说话,令人难以接受,而且稍有不如别人的时候,就会妒性大发,把别人贬得一文不值,有时甚至还会采取一些不适当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和虚荣。常常不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而粗暴地顶撞老师。事例事例

5、5:某生,据同班同学说,好像入高中以来没听到她说话,平时学习用功,成绩一般,总是独来独往,自己不与人交往,别人也不愿与她接触,她没有朋友,时常感到孤独,为了排遣心中的寂寞,常常写日记、画画或做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事。五、原因分析五、原因分析1家庭因素家庭因素一个人从小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对其心理发展关系甚大,这是第一影响源。家庭的经济地位、政治态度、思想倾向、文化教养、人际关系乃至家庭氛围等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长远的作用。孩子在家庭中长期扮演小太阳、小公主、小皇帝、小霸王或无足轻重、默不作声的角色,都可能造成日后他们或过于骄横脆弱或过于压抑闭锁的心理障碍。过度的娇宠和溺爱会促使孩子养成以自我为

6、中心的习惯。这种人与人交往时一切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为目的,点滴不让人,锱铢必较,睚眦必报,不顾他人的利益和需要,认为“我就是上帝”。“听话教育”、 “分数教育”,是当前中国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父母最关心的往往首先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其次是衣食,而对子女的思想变化、心理状况以及成长中所遇到的人生困惑等则少有关心,相互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就像事例 1 中的那位同学所述,家长片面地追求表面的成绩。另外,家庭关系不和,也会对学生造成了相当大的心灵伤害。目前多数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偏重于智力开发而忽视了心理素质的培养、训练。不少家长对孩子实行过度的保护,样样安排周到,不让其参与家务劳动,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和

7、挫折,认为这样便是为他智力开发提供有利条件。为了实现所谓的早期智力开发,父母们心甘情愿地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可以不顾孩子的心理发展需要,扼杀天真活泼好动合群的天性,不让孩子与外界的接触。他们不懂得孩子的心理健康如同身体健康、智力开发一样重要。2实践因素实践因素这里的实践,一是指个人的经历、遭遇、生活中的突发事故等。一些非常态的实践可造成心理挫折。譬如犯了错误受到批评、亲人去世受到刺激等,强烈的意外打击而形成情绪不定;另一方面是指社会活动、文化生活、习俗风尚等对人的影响。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青少年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当今时代,科技发展迅猛,信息流剧增,商品经济发达,中外交往频繁,生活节奏加快,

8、各种竞争激烈,大众传媒深入到各个角落,这些无一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这也就直接改变着中学生的交际方式和态度。 3学校因素。学校因素。中小学十一二年是人的一生发展的奠基时期,他们在学校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将影响他们一辈子。如果学校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就会造成学生心理素质后天发育不良。学校是培养人的专门机构,理应担负起全面育人的责任。造就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培养学生高超的智力在学校教育应该是同等重要的。课堂教学、校园活动、整个学校环境和风气无不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重大的作用。可惜的是,由于相当一部分学校办学水平所限,没能创造出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心理环境。某些教师教育思想不够正确,教育素养

9、不高,教育方法不当,而伤害了学生。虽然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些品德意志方面的教育也涉及了心理问题,但往往局限于学习精神的勤奋、刻苦和专心致志等,而把心理教育引上单纯追求升学率的狭路,远没有被提高到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相适应的地位上来。不是有这样的悲剧吗?一位家境贫寒的女高中生,因班主任催逼几十块钱的班会费而自杀身亡。4个体因素。个体因素。心理学家们称中学阶段这时期为“风暴期”、 “思春期”、 “躁动期”、 “精神饥饿期”、 “第二反抗期”、 “自我觉醒期”、 “人生峡谷期”、 “第二次诞生期”,等等。这时的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的急骤变化时期, 。这个年龄段的中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其实大人

10、还把他们当成“孩子”;他们觉得自己可以“独立”行事了,可社会并不认同他们具备了独立的能力。这时的他们极具反叛倾向。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个体的自我评价的全面性、深刻性、客观性还很不够,很容易出现高估自我的倾向。加上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就会发展成为案例中的那个“自我中心主义者”,或走向另一极端。可以说这一时期的独特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人际交往危机的必然存在。人生的美好在于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在于人际关系的丰富。人生的美好在于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在于人际关系的丰富。而中学是为美好人生奠基的重要时期。我们深为身边同龄人的人际而中学是为美好人生奠基的重要时期。我们深为身边同龄人的人际关系忧虑。在此我们呼吁学校、家庭和社会重视这个问题。我们特关系忧虑。在此我们呼吁学校、家庭和社会重视这个问题。我们特别希望处在教育前线的广大老师加强对中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让别希望处在教育前线的广大老师加强对中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让我们在与亲人、老师、同学的交往中,在心灵对话、人格碰撞中,我们在与亲人、老师、同学的交往中,在心灵对话、人格碰撞中,体验美好的人性,踏上友谊的航船,扬起生命的风帆,享受幸福人体验美好的人性,踏上友谊的航船,扬起生命的风帆,享受幸福人生。生。2003/4/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