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接纳、引导, 问题学生小团体也能走上正轨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954802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近、接纳、引导, 问题学生小团体也能走上正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走近、接纳、引导, 问题学生小团体也能走上正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走近、接纳、引导, 问题学生小团体也能走上正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走近、接纳、引导, 问题学生小团体也能走上正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走近、接纳、引导, 问题学生小团体也能走上正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近、接纳、引导, 问题学生小团体也能走上正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近、接纳、引导, 问题学生小团体也能走上正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近、接纳、引导,走近、接纳、引导, 问题学生小团体也能走上正轨问题学生小团体也能走上正轨学校中的问题学生数量不多,但他们是学生群体中很特殊的一类。从心理的角度来看,问题学生大多存在心理缺失,他们不明白自己所处的内外环境和自己在学校中的位置,悲观、抑郁、狭隘、自卑、孤独等不良情绪时常影响着他们合理的价值判断。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问题学生很容易抱团取暖,形成许多非正式的小团体并在团体中找到归宿感。这些小团体的行为方式常常违背学校的规章制度,他们的发展趋向常常偏离学校的培养目标。因此,加强问题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教育,不能忽视这些小团体对他们的巨大影响。无视这种影响,从个别学生入手进行教育,意图“各个击

2、破” ,往往事与愿违;分析问题学生小团体的成因和不良价值取向,对其进行合理引导,从团体的角度做心理辅导与教育工作,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问题学生小团体形成的原因一、问题学生小团体形成的原因问题学生小团体的成因虽然复杂,却不外乎是父母的推力与不良同辈的拉力所共同造成的结果。从父母的推力来看,问题学生一般较少与父母接触,也很少受其监督,他们的不健康的心理导致的不良行为往往来自父母的忽视或对他们的无法控制。不良同辈团体的拉力本来就很大,如果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机会稀少,亲子关系淡漠,父母不仅无力拉住孩子,反而会将其推到不良同辈团体中去。反之,如果学生在家中享有亲情的慰藉,在学校又有师长或其他同学

3、的关怀,家长与不良同辈团体双方会产生拉锯战,就算不良同辈团体暂时获胜,被拉去的青少年还会有回头的一天。二、问题学生小团体的不良价值取向问题学生小团体的不良价值取向一般而言,学生进入学校后,和学校中的老师和同辈在交往中会发展出属于学生团体所共有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模式。问题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认定,对学校所持有的态度不但可能与老师的价值观和看法有异,而且会发展出一种与学校要求对立的价值取向。这种取向表现在知识学习上就是反对学习,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偏离规范。1、反对学习的价值取向这类学生不把学习和成绩当回事,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学生在同伴中的地位是由与学习无关的事项决定的。许多问题学生不能正

4、视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他们的小团体反对学习的价值取向会强化他们的反智主义意识,增大他们心理上对于学校和学习的离心力,从而削弱老师心理和思想教育的效果。2、偏离规范的价值取向这类学生背离学校的行为规范,认为旷课、逃学、抽烟、打架、骂人是勇敢和有力的表现,并能在实施这些行为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满足感。团体成员的拥鼐和示范效应会强化其继续实施这类行为的动机,增强其对学校教育的“免疫力” 。三、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两个策略三、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两个策略心理问题往往在行为上反映出来,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伴随着行为的矫正,从这个角度出发,结合问题学生小团体不良价值取向形成的原因,提出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两个

5、策略。1、协助问题学生建立正向的师生关系和同辈关系,弥补家庭的不足。许多问题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家庭的推力过大产生的,从这点来看,家庭应该承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责任。但事实上,要求单亲家庭、留守生、生活习惯不良的家长承担这个责任是不现实的。所以,教师必须着眼于自身,协助学生建立正向的同辈关系和师生关系,弥补家庭的不足。在与问题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应以自身端正的态度,真诚的情感,良好的品质甚至是合理的情绪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心灵。如果教师能尊重和热爱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尊重并热爱教师的,从而变得自信、宽容,因为他们相信他们的老师会信任和保护他们。反之,如果教师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问题学生,

6、会给他们造成莫大的伤害。同辈关系也是学校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模仿性,师生关系常常成为学生同辈关系的一个风向标。教师的以身作则会影响到其他学生对问题学生的态度。如果以平等和信任作为班级建设的基础,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股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问题学生由此感受到友谊的温暖,在学校环境中快乐、自由、安全、健康地成长。2、加强对问题学生小团体的正面引导 正确认识问题学生小团体的存在。问题学生形成的小团体是他们人际交往的重要渠道。教师不能过分地限制这些团体,更不能把它看成是影响教学和班集体团结的罪魁祸首而予以压制。这样做,只会激起他们的抵触情绪,形成更大的内聚力与教师对抗。在这种情绪下,

7、任何心理教育都是无济于事的。教师应该用辨证的观点看待它,采用教育与改造相结合的办法。首先采用教育与引导法,把它的价值目标逐步地引向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其次,在尊重与理解的前提下,委托他们完成某项任务,通过有益的活动,促成其心理和行为的转变;最后,对于团体偶尔的破坏性,要视其情况给与必要的处理。这种处理办法有利于问题学生小团体的正向转变,必然对团体中的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影响。 善于利用团体中核心人物的作用任何小团体中,都有一个或几个核心人物,他们是在生活中自然形成的。问题学生小团体中大多数核心人物虽然成绩不好,但他们却有一定的特长或其他方面的能力,在小团体中有较高的威信。这类学生的心理状态、意志行

8、为对团体中的其他成员有重要影响。教师要做好问题学生小团体的心理教育工作,首先要做好核心人物的工作。教师要多接触他们,理解他们,信赖他们,和他们交朋友,在相互理解、信任的基础上沟通感情,增进友谊,使学生对你产生亲近感,引导和激发他们与教育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核心人物教育过来了,再利用他去影响团体中的其他成员,促使他们转变。 注意从改变团体规范入手问题学生小团体大多是在一拍即合的状态下形成的,有着某些约定俗成的规范。教师若想改变团体成员的心理状态,纠正其不良行为,应从改变团体规范入手。因为只改变一个成员的不良行为,很可能使该生在团体中处于孤立境地,而他为了不被大多数团体成员视为异端,可能恢复到以前

9、的状态。改变团体规范,首先要了解团体的心理倾向,有哪些规范;其次要区分主次,决定先后顺序;最后要制定完整的教育方案。通过耐心细致的教育,使团体成员意识到自己的不良心理和行为,自觉投身到自查自纠自省自律的行列中来。问题学生与同龄人相比已经处于不利的境地,在学校环境中和将来走向社会后有被边缘化的危险。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能回避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如同解决其他教育问题一样,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通力合作。就教师而言,学校中的问题学生很容易“抱团” ,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离不开对问题学生小团体的正向引导,需要从团体的角度解决个体的问题。做好这个工作是学生的需要,是家长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参考文献:1.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 ,1997,北师大出版社;2. 叶澜主编:教育学原理 ,2001,高等教育出版社;3.高双桂主编:谈农村教育 ,2006,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4. 赵国忠主编:教师最需要什么 ,2008.江苏人民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