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阅读练习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940304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阅读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阅读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阅读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阅读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阅读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阅读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阅读练习(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石潭记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6 分)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尤清冽(冽:清) B.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 C.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那样) D.以其境过清(清:凄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伐竹取道(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 ) B.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边,把石底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C.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树枝青藤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D.其岸势犬牙差互(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 3.下面所选的句子与文中画线句子所表现的情致相似的一项是(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A.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 )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与朱元思书 )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 D.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岳阳楼记 ) 4.综合分析节选文字的内容和文学常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B.小石潭的突出特点是:幽静。 C.文章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苦的情感。 D.柳宗元,字子厚。宋代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_ (人名) 。 (分)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2 分)潭 中

3、 鱼 可 百 许 头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 2 分,共 4 分)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译文: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译文: 8作者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答: 9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3 分)句子: 理由: 10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 写一则简介。答: 答案一、 (16 分)6、潭中/鱼可百许头(或:潭中鱼/可百许头) 其岸势/犬牙差互7 (4 分)砍掉一些竹子,开出一条路来,往下走就看见一个小潭,水特别清澈。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

4、抱着,寂静冷落没有来往的人。8意在表现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9、示例:句子: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 了小石潭水的清澈。10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 120 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 著述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 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 。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2006 年广西梧州市)7.下列加点字词的注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A.篁竹(hun)佁(y)然 翕忽(h) 卷石底以出(qun)B.差互(c) 为坻(ch)悄怆(chun) 俶尔

5、远逝(ch)C.青树翠蔓(翠绿的藤蔓)可百许头(大约)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曲折)D.以其境过清(凄清)水尤清冽(格外) 悄怆幽邃(幽静深远)8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全石以为底 B卷石底以出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不以物喜9.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译文:_(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译文:_10.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 (2 分)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答:_【答案】 7、 (3 分)A 8、 (3 分)D 9、 (4 分) (1) (2 分)阳光往下一

6、直照到 潭底,鱼儿的影子倒映在石底上。 (2) (2 分)那石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 无法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10、 (2 分) 评分点:指出特点(1 分) ,分析 (1 分) 。示例:写潭西南边的小溪,作者抓住了它的特征,用了 “斗折” 、 “蛇行” 、 “犬牙差互”三个比喻,把小溪的特征形象地再现出来,非常真切。 既肖其貌,又传其神,给人以鲜明的印象。(2006 年湖北天门市)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0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暮寝而思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7、) 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B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满井游记)c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答司马谏议书) 以塞中谏之路(出师表)D其真无马邪(马说)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愚公移山)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分)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12理解填空。(2 分)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点面结合。如写石:“ ”是 面,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 “下见小潭”是近。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 “ ”是动。 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实为写,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13选文第

8、四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3 分)【答案】9大约(表数目不确定) 像蛇一样 使寒 离开 10.B 11.青 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接着,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12.全石以为底俶尔远逝鱼 水 13这段景物描写既写出了小石潭环境凄清的特点,也暗示作者被贬之后凄苦悲凉的心境。2006 年遵义市初中学业统一考试语文试卷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伐竹取道 伐:_ 下见小潭 见:_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 以其境过清 清:_ 17、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答:_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答:_

9、18、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 情。 (4 分) 答:_答案: 16、砍伐 看见 大约 凄清 (每小题 1 分,共 4 分) 。 17、阳光直接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潭底石上,呆呆地不动。从石潭这 里向西南方远望,溪水象北斗星那样曲折,象长蛇那样爬行,溪身或明或暗, 溪水都看的清楚。 (对一句给 2 分,共 4 分。 ) 18、 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而本文中,凄苦才是 作者感情的主调(2 分) 。作者借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暂 时的欢快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又会流露出来(2 分) 。 (只 要按照以

10、上意思答题,言之成理,亦可给分。本题 4 分。 ) 岳阳楼记语段阅读 “若夫霪雨霏霏,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写出与画线句子“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 悲者矣。 ” 形成鲜明对比的句子。 2、文中加点字“进”指的是 , “退”指的 。 3、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文中所说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有什么不同? 5把“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成现代汉语。“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下列画线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予观夫巴陵胜状(好景色) B

1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雄伟景象)也 C 然则(然而)北通巫峡 D迁客(降职远调的人)骚人 2、文中画线的两个“此” ,前者指_;后者指_。 3、文中不详尽描述“岳阳楼之大观”的原因是什么?用课文原句回答。 _ 4、从文中找出一组对偶句:_ 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前人之述备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或异二者之为 (3)先天下之忧而 忧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2)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3、在文中,

12、“进”是指“_” , “退”是指“_” 。 4、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5文中加点的“尝” “求” “异” “斯”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尝试 寻找 不同 那种 B曾经 探求 不同于 这 种 C尝试 追求 奇异 那种 D曾经 寻求 惊异 这 种 6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中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投诸渤海之尾 D何陋之有 7下列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者感到悲伤。 B.是进亦忧,退亦忧 这样,在朝廷做官也担忧,退处江湖也担忧。 C.微斯人,吾

13、谁与归 这种卑微的人,我怎么能同他一道呢?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8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进亦忧”呼应上文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退亦忧”呼应上文的“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同古仁人一样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D.“二者”指的是“古仁人”与“迁客骚人”这两种不同的人。9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 ) A.古仁人的清高。 B.封建士大夫超越现实的思想。 C.作者的忠君爱国思想。 D.古仁人和作者的高尚思想和广阔胸襟。“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得无异乎?得无异乎?”1一段画线的部分,根据句意和语气,需要有 4 处停顿,请在原文中用“/” 划出。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属: (2)作文: 3作者对“岳阳楼之大观”的描写很简略,其原因是什么?(请用语段中的原话回答)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