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化坑沟稻田生态养殖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上传人:圣*** 文档编号:42930372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化坑沟稻田生态养殖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固化坑沟稻田生态养殖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固化坑沟稻田生态养殖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固化坑沟稻田生态养殖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固化坑沟稻田生态养殖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化坑沟稻田生态养殖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化坑沟稻田生态养殖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 65.150B 52DB45广西壮族自治区 地方标准DB 45/T XXXXXXXXX固化坑沟稻田生态养殖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cological aquaculture of fixed trenches in rice fields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XXXX - XX - XX 发布XXXX - XX - XX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45/T XXXXXXXXX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

2、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柳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全州县水产技术 推广站、田东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鹿寨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大胜、韩书煜、文衍红、黎珊梅、黄杰、罗福广、蒋经运、黄维、李燕华、 邓小红、蒙兰丽。DB45/T XXXXXXXXX1固化坑沟稻田生态养殖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固化坑沟稻田生态养殖的稻田条件、稻田工程与设施、水稻种植与管理、苗种引进 与隔离培育、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和收获。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固化坑沟稻田生态养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

3、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1009 稻田养鱼技术规范3 稻田条件3.1 环境应符合NY/T 536的规定。3.2 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3.3 稻田应符合SC/T 1009的规定。4 稻田工程与设施4.1 加高田埂加高并夯实田埂至高出田面50 cm100 cm,田埂截面呈梯形。混凝土加高田埂,埂底宽30 cm50 cm,埂顶宽15 cm30 cm,深至硬底;黏土加高田埂,埂底宽60 cm100 cm,埂顶宽30 cm50 cm。如 混养青蛙等逃逸能力强的稻田

4、,用塑料薄膜或密网片沿田埂边围一圈50 cm高防逃墙。4.2 坑沟开挖与固化养鱼稻田只挖占稻田面积3%10%的鱼坑或鱼沟,单个鱼坑面积8 ;鱼坑或鱼沟四周与坑或沟 埂用黏土、砖或混凝土固化,鱼坑或鱼沟埂宽15 cm25 cm、高10 cm15 cm,埂上留23个宽20 cm30 cm的口与稻田相通。DB45/T XXXXXXXXX24.2.1 鱼坑宜在紧靠进水口的田角开挖鱼坑,形状呈方形、圆形或三角形,深100 cm120 cm。4.2.2 鱼沟宜在紧靠进水口田埂内侧的稻田开挖一条与进水口田埂垂直的鱼沟,长度视情况而定,宽100 cm150 cm,深80 cm100 cm。4.3 进、排水口建

5、设按SC/T 1009的规定执行。4.4 养殖设施4.4.1 拦鱼栅按SC/T 1009的规定执行。4.4.2 诱虫灯每个鱼坑或鱼沟中间挂一盏诱虫灯,诱虫灯离水面高50 cm60 cm。4.4.3 秸秆粉碎机规模稻田养殖场宜配1台秸秆粉碎机。5 水稻种植与管理根据当地气候、习惯及水稻生长情况开展水稻种植与管理,只施发酵秸秆肥或秸秆堆肥,不施化 肥,不用农药,每天晚上开灯诱虫。梨耙田时每667 稻田施放100 生石灰。6 苗种引进与隔离培育6.1 养殖品种选择鱼、虾、螺、蛙混养,主养禾花鲤、金边鲤等来源于稻田的养殖品种,混养泥鳅、鲫鱼、青蛙、 青虾或罗氏沼虾、田螺等养殖品种。6.2 苗种引进从良

6、种场或具备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场所引进苗种且检验检疫合格。6.3 隔离培育6.3.1 培育池选择水源独立、水质可控的稻田或池塘。6.3.2 清池引进苗种前3 d,排干稻田或池塘的水,每667 用100 生石灰兑水全田或池泼洒。DB45/T XXXXXXXXX36.3.3 培育基础饵料生物清池后7 d10 d,注满水入田或池至最深水位,每667 施放秸秆堆肥或发酵秸秆肥150 200 。6.3.4 苗种放养施肥后2 d3 d,放养苗种入田或池。6.3.5 苗种培育各养殖品种分别培育。放养苗种入田或池后1 d2 d,投喂发酵秸秆,1次/d,日投喂量为鱼体重 的3%5%。同时,做好水质调节、病害监测

7、等日常管理工作。6.3.6 苗种质量隔离培育20 d30 d,期间无病情发生且经抽样检测不携带病原,质量合格;期间发生病情或抽 样检测携带病原,经生态防控治愈后再培育20 d30 d无病情发生且经抽样检测不携带病原,质量合 格。期间发生病情且治疗无效或治疗用药超过15 d,质量不合格。7 苗种放养双季稻三次放养:春插水稻分蘖结束后第一次放养,夏插水稻分蘖结束后第二次放养,秋收水稻 后第三次放养。 单季稻二次放养:水稻秧苗分蘖结束后第一次放养,水稻收割后第二次放养。7.1 放养时间水稻秧苗分蘖结束后,逐渐注水入田,入田水深至10 cm时,或水稻秋收后,清理稻草出田,注水 入田至最深水位,放养苗种

8、入田。7.2 规格与密度7.2.1 稻田养鱼每667 稻田放养体长4 cm的禾花鲤500600尾(金边鲤或那坡黑鲤150200尾),泥鳅 500600尾,胡子鲶150200尾,以及体长1 cm的青虾或罗氏沼虾300400尾,5.0 g/只以上青蛙 3050只。7.2.2 冬闲田养鱼每667 稻田放养体长4 cm的禾花鲤500600尾(金边鲤或那坡黑鲤150200尾),泥鳅 500600尾,胡子鲶150200尾,以及体长1 cm的青虾或罗氏沼虾300400尾,1.25 g/只2.50 g/ 只田螺1.52.0万只。8 饲料投喂8.1 饲料来源投喂发酵秸秆,稻田中的浮游生物、杂草、稻花以及水稻害虫

9、为辅助饵料。DB45/T XXXXXXXXX48.2 投喂均匀堆投,堆间距2.0 m3.0 m,2 d3 d投一次,每次投喂量为鱼虾螺体重的6%10%。8.3 投喂要求投喂首次发酵完成3 d内且伴有酒香气溢出的发酵秸秆,严禁投喂发酵不成功的和经过二次发酵的 发酵秸秆。9 日常管理9.1 巡查坚持巡查1次/d,观察水位、水质、鱼类摄食与生长等情况,检查拦鱼设施是否破损、堵塞,观察 鱼虾螺蛙摄食与活动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9.2 水质管理苗种放养入田后,随着水稻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至最深,养殖期间根据水质状况适时换水,或保 持微流水状态。9.3 病害防治引进经检验检疫合格的苗种,放养经隔离培育

10、合格的苗种;投喂发酵秸秆,严禁投喂发酵不成功 和经二次发酵的发酵秸秆;加强水质调节,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每月定期监测病害;日常巡查时注 意观察鱼虾螺蛙摄食鱼与活动是否正常,发行异常及时采样送实验室诊断,并根据实验室诊断结果采 取措施。9.4 防洪防逃台风、暴雨、大雨前,应疏通排水渠道,堵上进水口、打开排水口,并检查疏通拦鱼设施。10 收获双季稻三次捕捞:夏收水稻前3 d5 d第一次捕捞,秋收水稻前3 d5 d第二次捕捞,春插水稻前 20 d30 d第三次捕捞。 单季稻二次捕捞:水稻收割前3 d5 d第一次捕捞,春插水稻前20 d30 d第三次捕捞。10.1 稻田养鱼水稻收割前5 d7 d缓慢排水,并在鱼坑或鱼沟口装上网笼,让鱼虾螺游回网笼内,达到商品规 格的捕捞上市;不达到商品规格的放回鱼坑或鱼沟,保持鱼坑或鱼沟最深水位。收割前2 d排干田水, 进行人工收割或机械收割。10.2 冬闲田养鱼春季插秧前30 d,缓慢排水,让鱼虾螺游回鱼坑或鱼沟网笼内,人工拾捡干净田里的螺上市,然 后抽干鱼坑或鱼沟水捕捞上市。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