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形成性评量教学活动表格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925507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形成性评量教学活动表格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设计形成性评量教学活动表格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设计形成性评量教学活动表格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设计形成性评量教学活动表格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设计形成性评量教学活动表格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计形成性评量教学活动表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形成性评量教学活动表格(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設計形成性評量教學活動表格活動名稱長度適用年級二年級教學節數約 四 節設 計 者TKU92B01楊子君 TKU92B16曹雅芬教學學校國小教學班級年 班教學者教 學 日 期教學節次教 學 重 點2003. . 第一節複習舊經驗能知道 1 公分的長度漸次培養 1 公分的量感2003. . 第二節4-3 能進行長度的估測,漸次培養量感4-4 能透過實測、檢驗估測長度的結果2003. . 第三節1-2 能體會長尺的需要性1-3 能知道 1 公尺的長度4-2 漸次培養 1 公尺的量感第四節3-2 透過累加活動知道幾個幾公尺就是幾公尺2-2 會製作以公尺為單位的繩子尺測量物件的長度活動一: 活

2、動二:彩色黏土、塑膠片、15 公分的尺、教學準備活動三:100 公分長尺、100 公分繩子、4 本課本、4 盒面紙盒、7 個 CD 盒、11 罐 250cc 利樂包活動四:100 公尺長尺、捲尺、長尺、50 公尺繩子、麥克筆 50 枝- 2 -教材地位一年級第一冊第四單元描述物件的長長度的直接比較複製及紀錄物件的長一年級第二冊第三單元以較短物複製另一物件的長以個別單位複製物件的長度運用公分刻度尺測量二年級本單元認識公分和公尺長度的可加性認識刻度尺長度的估測與實测四年級第七冊第三單元長度面積的間接比較與個別單位比較認識毫米、公分二階單位的關係平方公尺的認識與應用四年級第八冊第六單元公里的認識與應

3、用用二階單位描述長度公里、公尺、公分、毫米間的關係與化聚- 3 -數 學 本 質 之 概 念( (一一) )長度的定義:長度的定義:長度係直線段所具有的唯一屬性。直線段的經驗來自視覺與觸覺。由於人工物多具筆直的邊緣,因此兒童對於直線段應不陌生。直線段和另一直線段可以任意相疊。相疊後可以將直線的兩端任意延長,並在上面來回移動。此一事實構成直線段直接比較的基礎,將兩直線段的一端疊合,檢查另一端點的位置,就可以比較長短。( ( ( (二二) )長度的概念:長度的概念:直線與線段:直線與線段:直線的兩方向都可以任意延長;直線中任意兩點之間的部分稱為直線段,簡稱線段。直線段的長短:直線段的長短:兩條以上

4、之線段具有包含關係,或一樣長之關係。直線段的描述:直線段的描述:可以以一線段為基準量加以測量,而得其數值。(三三)長度的種類:長度的種類:(1)有時長度是指平面上兩平行線之間的距離平面上兩平行線之間的距離,或空間中兩平行面之間的距離空間中兩平行面之間的距離。在日常語言裡如身高(高矮)、厚度(厚薄)、寬度(寬窄)、口徑(粗細)均屬此類。(2)曲線的長度曲線的長度一定要拉直以後才能加以測量。但曲線物本身是不能拉直的。可用繩子複製長度的方式來說明拉直後再量的概念。如:用繩子複製水桶的手把及水壺背帶的長,然後再將繩子拉直。- 4 -數 學 概 念 之 發 展兒童對於長度的概念的認知發展 須經歷下列階段

5、: 1.長度的初步概念 2.長度的間接比較 3.長度的普通單位比較 4.長度的測量單位比較 長度的初步概念長度的初步概念 長度的認識長度的認識 *如長短、遠近、高矮、厚薄、粗細等,加強兒童對長度的認識 例如教室有多長?請比出長從哪裡到哪裡? *認識直線段的表徵實物 例如: 教師用鉛筆的長在哪裡?是從哪裡到哪裡? 用手指比比看 *逐漸將直線段抽象化 直線段可以互相疊合,它只有長短、它沒有寬度、厚度 。 長度保留概念 例如 一枝竹竿明明垂直線和水平線一樣長, 可是看起來垂直比較長 教師可利用此種錯覺,來檢驗學生是否具備保留概念 *對齊比較物的一端,觀察另一端比較長短 例如 直接比較兩支鉛筆的大小

6、*經驗刻度標記使用於日常生活中的情境 例如 公車門板上有半票和全票的刻度。坐公車時,司機如 何決定你該買半票 還是全票?*複製 用繩子複製彎曲物的長 例如 剪一段和水桶把一樣長的繩子 長度的間接比較長度的間接比較 以經驗而間接比較判斷物體之長短 例如 用繩子複製出黑板的長後,在與佈告欄的長作直接比較 *培養長度的量感 例如 以接力的方式,學生一個接一個說出教室裡越來越長的物件名稱 長度的普通單位比較 個別單位比較 1.以長度不同之積木 描述另一積木的長 2.以長度相同之積木 描述另一積木的長 例如 以不同長度的數學積木累積出紙條長度,再點 出用同長的數學積木之描 述與方便性- 5 -長度的測量

7、單位概念長度的測量單位概念 普遍單位:普遍單位: *普通單位的認識 在實物上作出 1 公尺長的記號 培養 1 公尺長的記號,培養公尺的量感 例 如教室哪裡到哪裡是 1 公尺? *普通單位的實測 用一把尺長 15 公尺或 30 公分的直尺來測量報紙上某定邊的長度大約是幾公 分? *普通單位的估測 不用尺量,想想看桌子的長大概是多少公分? 二階單位量:二階單位量: * 同類量二階單位量的關係 例如 確認 10 個 1 毫尺合起來和 1 公分一樣長, 並記成 10 毫尺1 公分或 1 公分10 毫尺 * 二階單位量的化聚 例如 透過實測得知 200 公分是 2 公尺 * 二階單位量的合成分解 例如

8、小明練習跑步,上午跑了 1600 公尺下午跑了 2500 公尺上午和下午共 跑了幾公里幾公尺?迷 思 概 念1.直線段實物概念的形成,剛開始是無法具體兒童描述的 2.長度保留概念是人類天生的某些視覺上的錯覺,小朋友容易用目測衡量長短 例如:十元硬幣比五元硬幣面積大很多,所以長度也會大很多的錯誤直覺推理 3.小學生無法具備用長度估測解題的能力,只能用經驗估測4.學生可能會隨手比出身體寬度不到的長度 5.學生在比長短的概念上會因視覺上的錯覺而混淆比較,忽略比較是必須要齊 頭式才能做比較。- 6 -處理的特色直線和直線段畢竟是個抽象的幾何概念,我們必須確認兒童具備部分的直 線段概念,因此設計將直線段

9、從具體物上加以抽取的活動。例如:在紙上以線 段表示鉛筆的長,用繩子複製課本和盒子的邊長等。許多較細膩的測量活動,必須考慮兒童手眼協調發展的水平配合問題,可以達成目標的示範,常需要他們模仿著做。但是如果只是想做給他們看,則由於兒童的注意力被分散,而和我們教師要求的焦點發生誤差,這時便會失效。 直接比較直線長時,一端先對齊,再比較另一端的規定,在此時的教學特 別重要。兒童可以接受這兩種兩段式的測量程序。觀察兩個端點的差距出入, 再加以綜合比較;即使差距極為明顯,並非此時期兒童的能力所及。這是思考 的周延發展的現象。由於學生對於垂直平行僅據視覺和身體的運動覺經驗,而在量平面上兩平行線之間的距離,或空

10、間中兩平行面之間的距離的長度時,此時的長度是描述立體實物在某一方向延展的範圍;此類經驗又侷限於和某一日常可見的標準平行或垂直的情境,例如:地面、水平面、桌子、長方形紙張或相對於自己身體的方向。 因此我們在量取此類長度時,要盡量與日常生活情境相容。幾乎所有正常 兒童都能分辨長的例子和非例子。因此不需要在那裡有長的討論上花太多 時間。能 力 指 標具 體 目 標N-1-11 能由長度測量的經驗,透過刻度尺的方式來認識數線,並標記整數值。N-1-14 能對兩個同類量作直接比較。N-1-16 能使用日常測量工具進行實測活動,理解其單位和刻度結構,並解決同單位量的比較、加減與簡單整數倍的問題。N-1-1

11、7 能做量的估測。1.認識公分和公尺。 2.會利用刻度尺測量物件的長度。 3.經驗長度的可加性。 4.透過實测,漸次培養長度的量感並能進行估測。- 7 - 8 -教 學 活 動 流 程具體目標活動主題及進行方式主要活動與問話教學資源評量複習舊 經驗: 長度的 直接比 較。複習舊 經驗:以個物 單位複 製物件 長度複習舊經驗 引起動機提出問題個人思考全班分享 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即將來到,今年大家決定到花輪家舉行聖誕派對。老師布題:小丸子今晚要去花 輪家參加宴會,小丸子需要 一條最長的項鍊來搭配 衣服,小朋友你可以幫她選 出最長的項鍊嗎? 活動進行方式 將你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 看看說的合不合理

12、。 參加完聖誕節派對的小丸子,卻不小心傳染上感冒,為了怕傳然給別人,因此小丸子都帶口罩上學但糊塗的小丸子今天卻忘了帶,於是小丸子打電話回家給爺爺,並跟爺爺說:爺爺!幫我拿我的口罩來學校好不好?我的口罩兩邊的綁耳繩是 12 公分的那一個,不要拿錯了喔!老師布題:爺爺抱著家中剩下的3 個口罩痛哭,因為他不知道怎麼量口罩兩邊的綁耳繩,好心的小朋友你可以想辦法幫助爺爺嗎? 活動進行方式你用什麼方式知道口罩是小丸子的呢,請將你的想法說給旁邊的同學聽。多條長短 不一的項 鍊數個口罩學生能 利用舊經 驗作估測 (1.用直觀 法 2.或用 尺來量等 等)直接比 較直線長 時,一端 先對齊, 再比較另 一端的規

13、 定學生能利 用舊經驗 作估測: 曲線的長度一 定要拉 直以後 才能加 以測量 可用繩 子複製 長度的 方式拉 直後再 量的概 念- 9 -教 學 活 動 流 程具體 目標活動主題 及進行方式主要活動與問話教學資源評量1-1 能 使用0-15 公分 的短 尺量 物品 且能 知道 一公 分的 長度漸次 培養 一公 分的 量感 引起動機提出問題個人思考全班分享 聖誕節派對過後,小丸子發現聖誕 樹上的小飾品看起來每個邊長都一樣 長,為了要證實這些小飾品的每個邊 長是不是一樣長,於是小丸子就把這 些小飾品每個都拿起來量一 量 老師布題:小朋友現在你們手上 的東西就是聖誕樹上的小飾品,你們 可以幫小丸子

14、量量看,這些小飾品的 每個邊長是不是一樣長? 活動進行方式 量完你手上的小飾品後,和你旁邊的 同學交換再量一量,看看同學小飾品 的邊長是不是和妳手上的小飾品一樣。 尋找一公分 老師布題:量完剛剛的小飾品後, 找找看,身邊哪些東西的長大約是 1 公分。 活動進行方式請學生找找看身上或是身邊有哪些東 西是大約 1 公分長度。 最後請學生發表尋找的結果。多個大小 1 立方公 分的積木學生可拿 尺測量長度 對 1 公 分有初 步概念例如學生手 指的寬度能發表自己 的意見- 10 -教 學 活 動 流 程具體目標活動主題及進行方式主要活動與問話教學資源評量4-3能進行 長度的 估測, 漸次培 養量感一一

15、、大大廚廚上上菜菜個人思考小組分享 小組檢討 小丸子、小玉、丸尾、花輪、豬太郎等五人,在小丸子家開心地玩起扮家家酒的遊戲。場景:小丸子說:今天我是大廚師,你們都要聽我的吩咐,做出好吃的菜給我吃。我會看你們的表現選出一位最佳小幫手喔! 主要問話老師老師說:現在小丸子大廚要做一道小黃瓜炒蛋,首先要切蔥,切成3 公分一段,再來是小黃瓜,要切成5 公分一段。學生學生用紙黏土做成長條狀,當成蔥,再以塑膠片切成三公分一段(不可以用尺量),再切出 5 公分一段的小黃瓜。 活動進行方式將你的成品(3 公分的蔥和 5 公分的小黃瓜)和小組的同學互相比較一下,看看是否大家的長度都差不多呢。 將你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

16、學聽,看看說的合不合理。彩色黏土塑膠片學生能利 用舊經驗 作估測 (1.用直觀 法 2.用參 照法:例 如剛學過 一拳寬有 多長等等)- 11 -教 學 活 動 流 程具體目標活動主題及進行方式主要活動與問話教學資源評量4-4能透過 實測、 檢驗估 測長度 的結果概概念念確確認認二、動手量一量二、動手量一量個人思考小組分享全班分享個人思考 小組檢討 場景:小丸子大廚要選出最佳小幫手,所以請大家將成品用尺量一量,看誰最厲害做出小丸子大廚要的東西!老師布題:豬太郎 、小玉 用尺量蔥和小黃瓜有多長。豬太郎 說: 噗.我切的蔥是從 1 公分到 5 公分 。(公分)1 2 3 4 5 6 小玉 說 :我的小黃瓜是從 0 公分到 5 公分 。0 1 2 3 4 5 主要進行方式豬太郎說:我的蔥長 5 公分。小玉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