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学系统复习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922624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虫学系统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昆虫学系统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昆虫学系统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昆虫学系统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昆虫学系统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虫学系统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虫学系统复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昆虫纲的地位、特点一、昆虫纲的地位、特点 试述昆虫纲在地球表面极度繁盛的特点和原因。试述昆虫纲在地球表面极度繁盛的特点和原因。 答:昆虫纲不但是节肢动物门中最大的一纲,也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纲。全世界已知动物已超过 150 万种, 其中昆虫就有 100 万种以上。 一、 昆虫纲繁盛的特点(四方面) (1)历史长 有翅昆虫至少 3.5 亿年;无翅亚纲 4 亿年或更长。 (2)种类多 已命名的昆虫 100 万种左右,占动物界已知种类的 2/3,估计可达 1000 万种。 (3)数量大 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一个蚂蚁群体可以多达 50 万个 体。 (4)分布广 昆虫的分布

2、面之广,没有其它纲的动物可以与之相比,几乎遍及整个地球。从赤道到 两极,从海洋、河流到沙漠,高至世界的屋脊珠穆朗玛峰,下至几米深的土壤里,都有昆 虫的存在。这样广泛的分布,说明昆虫有惊人的适应能力,也是昆虫种类繁多的生态基础 可以从以下个角度来理解昆虫纲繁盛的原因。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有翅的动物,飞行给昆虫在觅食、求偶、避敌和扩大分布等各方面都带来莫 大的好处。 昆虫一般身体都比较小。体小只需很少量的食物就可完成发育。例如一张白菜叶能供上千头蚜虫生活, 一粒米就可供几头米象生存。也正由于体小,可使食物成为它的隐蔽场所,从而获得了保湿和避敌的好处。 昆虫口器类型的分化,特别是从吃固体食物变为

3、吃液体食物,大大扩大了食物范围,并改善了同寄主 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寄主不会因失去部分汁液而死亡,反过来再影响昆虫的生存。 昆虫有惊人的繁殖能力。这同体小发育快联系起来,成了昆虫具有极高的繁殖率的重要条件。因而在环境 多变,天敌众多的自然情况下,即使自然死亡率达到 90以上,也能保持它一定的种群数量。 试论昆虫纲与其它节肢动物的关系。试论昆虫纲与其它节肢动物的关系。 简画一个昆虫侧面的模式图,并注明其主要部位简画一个昆虫侧面的模式图,并注明其主要部位 简要说明昆虫的体向,可用模式图表示。简要说明昆虫的体向,可用模式图表示。 (五校合编上册(五校合编上册 P10)体色体色 昆虫体色的类型和体色的

4、生物学意义。昆虫体色的类型和体色的生物学意义。(15)(15) 答:答:昆虫的体色可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色素色,另一类为结构色。1、色素色:又称化学色,是昆虫着色的基本形式,这类体色是由于虫体一定部位有某些化合物的存在 造成的,这些物质吸收某种长光波,而反射其他光波形成各种颜色。这类物质一般是新陈代谢的产物,如黑 色素和嘌呤色素,但黄色的类胡萝卜素来自食物,它常与蓝色四吡啶色素结合,形成很多昆虫的绿色。根据 色素色所在位置不同,色素色又可分为表皮色、真皮色、真皮下色和表皮上色四类。翅上的斑纹属表皮色, 其特点是昆虫死后仍保持稳定。蜻蜓体色中的黄色斑来自真皮细胞层,因而虫体死亡后,随着皮细胞破坏而

5、 消失。有些昆虫体壁透明,其体色由内部器官的颜色来决定称真皮下色。有些昆虫如蜻蜓当性成熟时表皮上 出现柔软的绒毛似的白色蜡质,称表皮上色。 2、结构色:又称物理色,是由于昆虫体壁上有瘠薄的蜡层、刻点、沟缝或鳞片等细微结构,使光波发 生散射、衍射或干涉而产生的各种颜色。如甲虫体壁表面的金属光泽和闪光等是典型的结构色,它不能被化 学药品或热水处理而消失。体色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有的昆虫体色和栖息场所的颜色相似,形成保护色,或与体型向配合形成 拟态,也有的种类体表具有特异的鲜明颜色,形成警戒色,这些情况属于适应性的表现,都具有一定的生态 学意义。另外有的昆虫通常雄性体色比雌性鲜明,常表现有体色的雌

6、雄二型现象。两性昆虫的相互引诱中体 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与同种昆虫的性信息素相结合,形成了两性个体间传递信息的基础,是它们交配行 为的联系信息。光感受器光感受器 试述昆虫光感受器的类型、结构与功能。试述昆虫光感受器的类型、结构与功能。 答:昆虫的感光器有了高度的发展,包括复眼和单眼两部分。2(1)复眼的构造:昆虫的复眼由很多小眼构成。每个复眼所含小眼的数目,在各种昆虫很不一致。小眼 自外观上来看呈六角形的小眼面,其解剖构造主要由外面的“集光器”和里面的“感光器”两部分组成。 “集光器”包括角膜和晶锥,具透光和聚光作用;“感光器”包括视觉细胞组成的网膜和视杆,具接受和传 递视觉信息的机能。在小

7、眼的周围包有由真皮细胞特化而成的色素细胞,借以和临近的小眼相隔离。 由于昆虫的复眼没有调节焦距的能力,视力很差。一般只能分辨近处的物体,所以能使昆虫惊起的距离 是不大的,如蜜蜂为 4060 厘米,家蝇为 4070 厘米,蝶类为 100150 厘米。一般认为复眼有辨识形状或 图案的能力,如蜜蜂尚能区别辐射状图形,而对圆形、方形、三角形不能区别,但其主要特点是对运动物体 有很高的辨别能力。 (2)单眼:昆虫的单眼有两类:成虫、稚虫和若虫的单眼为背单眼,一般数目为三个,位于头部前面复眼 间呈三角形排列。在善于飞翔和跳跃的昆虫中皆有背单眼,而不会飞的昆虫没有背单眼。 背单眼的构造:集光部分由一个大的双

8、凸角膜组成。下为一层角膜细胞,角膜细胞层下方包括很多视杆 和视觉细胞,外围往往也具有色素细胞。背单眼不能辨认形状,只能感光。 幼虫的单眼称为侧单眼,侧单眼的构造很不一致,且数目变化也不同。有的昆虫侧单眼的构造与背单眼 相似,主要是感光器官,可对光线定位。有的昆虫其构造在一定程度上近似小眼,如鳞翅目幼虫,能识别颜 色和形状。触角类型触角类型 一、 触角 分为三节: 柄节 最基部的一节 梗节 触角的第二节 鞭节 是触角的端节,常分为若干亚节。 二、 触角的类型根据触角的性状、长度、结构等将触角分为 12 个基本类型。 1、 刚毛状 触角短,基节与梗节较粗大,其余各节细似刚毛,如蜻蜓、蝉、叶蝉等的触

9、角 2、 线状 又叫丝状触角,细长,呈圆筒形,除基节、梗节较粗外,其余各节大小、形状相似,向端 部渐细。螽丝、天牛等 3、 念珠状 基节较长,梗节小,鞭节由多个近似圆球形、大小相近的小节组成,形似一串念珠。如白 蚁、褐蛉等 4、 棒状 又叫球杆状触角,结构与线状触角相似,但近端部数节膨大如棒。蝶类、蚁蛉类。 5、 锤状 似棒状,但触角较短,鞭节端部突然膨大,形似锤状。郭公虫等甲虫。 6、 锯齿状 鞭节各亚节的端部呈锯齿状向一边突出。部分叩甲。 7、 栉齿状 鞭节各亚节向一侧显著突出,状如梳栉。部分叩甲及豆象雄虫的触角。 8、 羽状 又叫双栉状,鞭节各节向两侧突出呈细枝状,枝上还可能有细毛,触角

10、状如鸟类的羽毛或 形似篦子。很多蛾类雄虫的触角。 9、 肘状 又叫膝状或曲肱状,其柄节较长,梗节长,鞭节各亚节性状及大小近似,在梗节处呈肘状 弯曲。如蚁类、蜜蜂类。 10、环毛状 除柄节与梗节外,鞭节部分亚节具一圈细毛。雄性蚊类与摇蚊的触角。 11、具芒状 鞭节不分亚节,较柄节和梗节粗大,其上有一刚毛状或芒状触角芒。蝇类特有 12、腮状 鞭节端部几节扩展成片,形似鱼腮。如金龟甲的触角。 除上述类型的触角外尚有剑状、锥状、耳状以及很多不规则性状的触角。还有一些不规则类型的触角。 同种昆虫雌雄两性的触角可以属于不同的类型。 触角的功能:主要是嗅觉、触觉与听觉,其表面具有很多类型的感觉器,在昆虫的种

11、间和种内化学通讯、声 音通讯及触觉通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口器口器 试述昆虫口器的主要类型。了解昆虫口器的类型在生产实践中有何意义试述昆虫口器的主要类型。了解昆虫口器的类型在生产实践中有何意义? 答:答:昆虫口器的主要类型包括以下几种:31、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与舌五部分组成。主要特点是具有发达而坚硬的上颚以嚼 碎固体食物。具有咀嚼式口器的昆虫有直翅类、鞘翅目的成虫和幼虫,脉翅目成虫,鳞翅目幼虫,膜翅目成 虫和叶峰类幼虫。 2、嚼吸式口器:仅为一部分高等膜翅目昆虫的成虫所特有,是兼有咀嚼与吸收两种功能的口器。其主 要特点是下颚和下唇特化为可以临时组成吸食液体食物的喙。蜜蜂 3、舐

12、(shi 四声)吸式口器:双翅目蝇类特有。 4、刮吸式口器:见于双翅目蝇类幼虫。 5、虹吸食口器:为鳞翅目成虫所特有,其显著特点是具有一条能卷曲和伸展的喙,适于吸食花管底部 的花蜜。蝶蛾类成虫。 6、捕吸式口器:脉翅目昆虫幼虫所独具,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成对的上、下颚分别组成一对刺吸构造, 因而又有双刺吸式口器之称。 7、锉吸式口器:为缨翅目昆虫蓟马所特有,各部分的不对称性是其显著特点。 8、刺舐式口器:为吸血性双翅目虻类昆虫所特有。 9、刺吸式口器:是取食植物汁液或动物血液的昆虫所具有的既能刺入寄主体内又能吸食寄主体液的口 器,为同翅目、半翅目、虱目及部分双翅目昆虫所具有,虱目昆虫的口器也基本上

13、属于刺吸式。 了解口器在实践上的意义:了解口器在实践上的意义: (1)借以辨别昆虫类别 口器构造是昆虫分目的重要特征之一,根据昆虫的口器,结合其他特征可以 辨识一些大的类群。在有些科、属的分类中也常用到口器构造的特征。 (2)根据植物的被害状况,可了解虫害的类别 为害植物的昆虫,一般为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两大类。 由于口器构造和取食特性的不同,植物的被害状也不相同。咀嚼式口器的昆虫取食固体物质,咬食植物各部 分组织,造成植物的机械损伤。为害叶部的昆虫,有的将叶片咬成缺刻或仅留主脉,如竹蝗、金龟子;有的 将叶片咬成许多孔洞或仅剥食叶肉而留下叶脉,如叶甲;有的则钻入叶中蛀食叶肉而留下表皮,如潜叶蛾;

14、 有的则吐丝卷织叶片潜居危害,如卷蛾、螟蛾,一些巢蛾和卷叶锯蜂常将枝叶缀连营巢为害。为害茎干的昆 虫,常常蛀入树干边材或木质部蠹成各种形式的“隧道” ,如天牛、吉丁虫等。一些害虫能钻入嫩枝幼干内 危害,使植物枯死或折断,如螟蛾、透翅蛾等。 植物被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加害后,不影响外部构造的完整,而造成生理伤害。 熟悉害虫口器类型与被害特征后,即使害虫已离开寄主,根据被害状也能大致判明害虫类别。 (3)进行化学防治时,根据口器类型选用杀虫药剂 杀虫药剂中有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和内吸剂 等。在防治具咀嚼口器的害虫时,可以使用各种胃毒剂,使害虫在取食时,将有毒物质吞入肠内,引起中毒 死亡。对于具刺吸式

15、口器的害虫,使用胃毒剂则不能奏效,因其取食时系以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内部吸取汁液, 喷在植物表面的毒剂不能进入害虫肠内,因而不能发挥其毒效,必须使用触杀剂或内吸剂进行防治才有效果。 触杀剂可兼治各种口器的害虫。一些有机合成杀虫剂或兼有胃毒、触杀作用,或植物吸收传导到各部,不论 害虫刺吸汁液或嚼食组织都能致死,与口器的类型则无关。 口器着生位置与功能的适应,根据口器着生的方向,可将昆虫的头部形式分为口器着生位置与功能的适应,根据口器着生的方向,可将昆虫的头部形式分为 3 大类。大类。(1) 、下口式:口器着生并伸向头的下方,特别适于啃食植物叶片、茎杆等。如蝗虫、鳞翅目幼虫。 这是最原始的一类头式。(

16、2) 、前口式:口器着生并伸向前方,大多数具有咀嚼式口器的捕食性昆虫、钻蛀性昆虫的头式属于 前口式。(3) 、后口式:口器伸向腹后方,大多数具有刺吸式口器昆虫的头式属于此型,如蝉、叶蝉等同翅目 头喙亚目的昆虫与几乎所有半翅目的昆虫的头式。 口器在进化中的适应意义口器在进化中的适应意义 形态学家认为昆虫的咀嚼式口器是最原始的类型,与昆虫纲的紧邻多足纲的蜈蚣类的口器相比只有 很少的变化。这类口器只适合于取食植物的茎叶等固体食物,而植物的茎叶主要是由纤维素组成。大多数植 食性昆虫都只能从植物的汁液中获得营养而将纤维素以粪便的形式排出去。为了有效地获得营养,改善与寄 主的关系,一部分昆虫形成了刺吸式口器,这类口器也可吸食动物的血液。随着显花植物的出现和发展,一 些采花昆虫就相应发展起来了,采访花朵的昆虫中以蜜蜂最为有效。它从一般化的口器演变成了适合多功能 的嚼吸式口器。许多在成虫期取食花蜜的鳞翅目昆虫发展了一种最简单而最有效的虹吸式口器。随着鸟类和4哺乳类动物的兴起,给昆虫提供了大量血液、肉和粪便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