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璧山县堰塘湾旅游区总体规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921755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璧山县堰塘湾旅游区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重庆璧山县堰塘湾旅游区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重庆璧山县堰塘湾旅游区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重庆璧山县堰塘湾旅游区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重庆璧山县堰塘湾旅游区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璧山县堰塘湾旅游区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璧山县堰塘湾旅游区总体规划(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璧山县堰塘湾旅游区总体规划璧山县堰塘湾旅游区总体规划前言:前言:旅游业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的精神,国家已经把旅游业定义为国家战略性产业。这意味着旅游业的黄金发展时期已经到来,旅游从业者应紧紧围绕将重庆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全国统一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目标,深入实施“城镇带动乡村”的发展战略,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优化产业结构紧密结合起来,依据“以人为本” 、 “最优体验” 、 “生态化、本真化”的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创新体制机制,制定一个指引旅游业规模化、集约化、精品化的发展战略。堰塘湾坐落在缙云山麓,位于璧山

2、县境内东部,距重庆主城区仅公里。位于风景秀丽的缙云山脚东侧,堰塘湾占地 700 亩,为两座湖泊并列中间,另两座湖泊与之形成三角环绕的山水综合区。堰塘湾在行政区划属于璧山县,东与沙坪坝区的虎溪镇接壤,毗邻重庆大学城。堰塘湾以清末民国年间地主老宅为历史文化载体,历经百年风雨,保持了晚清川东民居的建筑风格。堰塘湾景区树林葱翠、山水环抱、水秀山明、青瓦白墙。自然生态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辉映,形成一幅和谐清丽的田园山村画卷。人们可到堰塘湾,召开大小会议,住百年老宅,摸百年古树,登山岩,喝山泉水,钓鱼、打牌、吸氧、吃泉水鱼、泉水豆花、采摘鲜果、观赏花木盆景,看鸡犬鹅鸭,感受农家神韵,享受乡村休闲之乐。区位条件

3、区位条件.1.1 地理区位地理区位璧山县位于重庆市以西,东经 106 .02至东经 106.20,北纬29.17至 29.53。东西宽 15.5 公里,南北长 66.5 公里,县域面积915 平方公里。东邻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界江津区,西连铜梁县、永川区,北接合川区、北碚区。璧山地处重庆西大门,是川东、川北、渝西各县市到重庆的交通要道。1995 年 7 月成渝高速公路开通后,从县城以南 15 公里的青杠街道上高速公路至重庆(陈家坪) ,里程为 23 公里。1.21.2 经济区位经济区位璧山,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发展核心的重要功能区,重庆西部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新兴工业基地,现代都市农业发

4、展示范基地,休闲宜居生态城区,民营经济创业新区和西部教育高地拓展区。与之相邻的重庆市大学城位于沙坪坝区西部虎溪镇和陈家桥镇,占地 22 平方公里。背倚缙云秀峰,远眺歌乐美景,地势平坦,林木葱笼,依山傍水,交通便捷。规划入驻大学 15 所,现有教师、学生人数 1520 万人,社会人口 25 万人。旁边占地 14 平方公里的西永科技产业园是大学城配套社区,属于泛大学城定义区下的高新科技产业园,已有惠普、富士康等知名企业入驻,全部企业入驻后整个微电园将有 30 万人。届时整个泛大学城片区将有 80-100 万人口,将跻身重庆西部最近的中等卫星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重庆西城后花园。在不远的将来,西部新城

5、将建设成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现代化科教新城,成为我市主城西部新城拓展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31.3 交通区位交通区位成渝高速公路、渝遂高速公路、G319 线、S108 线及即将动工建设的成渝高速路复线、成渝城际快速铁路等交通大动脉,均在璧山穿境而过。重庆轨道交通中长期规划轻轨一号线也将延伸到璧山。已开工建设的璧城至大学城隧道建成后,县城与主城的距离将缩短为 4.7 公里。堰塘湾处在璧山县蒲元镇与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中部,由于缙云山脉的天然阻隔,从交通可达性来说,从堰塘湾的东侧即大学城进入,是最易到达的。从大学城(图示 a 处)出发,目前已有一条跨越渝遂高速的乡村公路通往堰塘湾,

6、车程约20 分钟。此外,从璧山(图示 b 处)亦有 195#乡道前往堰塘湾,车程在 30 分钟以内。1.41.4 旅游区位旅游区位璧山旅游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开辟出一批市风景旅游区,有白云湖风景区,位于成渝高速公路站口青杠街道。国家级森林公园青龙湖风景区,位于县城西北 29 公里处的云雾山,为市级风景区。金堂湖风景区,位于县城西 35 公里处的正兴镇,主要景点是重庆地区保存最好、最大的天主教堂“露德堂” ,占地 30 亩,历时百年至今完好无损。闻名海内外的“来凤鲜鱼” ,在位于县城以南 19 公里的原来凤镇(现属青杠街道) ,有近 100 个品种鱼味,不少文人墨客和海内外来宾都以品尝来凤鲜

7、鱼为快,并竞相撰文泼墨题词。璧山传统的土特产品有“璧山土布” 、 “璧山干酒” 、 “玉麟锦缎”、 “青杠板栗” 、 “大路黄花” 、 “天池银丝粉” ,现代的璧山微雕、皮革皮鞋、 “璧玉一号”优质梨、璧山财兔、风味源板兔、 “白云湖”板鸭等名扬国内外。璧山,有金剑山之雄,青龙湖之秀,凉亭关之险,璧温泉之幽,曾被郭沫若先生盛赞为“黛山秀湖” ;璧山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有黄花之芬芳,巴缎之斑斓,来凤鱼之鲜美,璧山玉之刚润,被誉为“巴渝名区” 。2 2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2.12.1 地质地貌地质地貌旅游区地质构造属川东南弧形构造带,华蓥山复式背斜中的温塘峡背(东山)与沥青峡背斜(西山)之间。据清同

8、治四年璧山县志载:璧山“形如柳叶,四壁皆山,外高中平” 。璧山境内东有缙云山,西有巴岳山,东山、西山为天然屏障,海拔分别在500810 米和 500885 米之间,两山夹一槽,中部系丘陵地带,海拔在 270400 米之间。东西山面积约 161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 17.6%,丘陵面积 753 平方公里,占 82.4%。2.22.2 水文条件水文条件县域地表水属外流水系,有大小溪河 75 条。其中,璧南河系长江一级支流,全长 73.1 公里,在江津区油溪镇注入长江;璧北河全长 37 公里,在北碚区澄江镇注入嘉陵江;梅江河流经璧山西部各乡镇,全长 53 公里。.3.3 植物资源植物资源境内植

9、物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植被以常绿针叶林为主,竹林次之。常绿针叶林以马尾松为主、杉柏为辅。森林面积 329799亩,县城公共绿地面积 164416 平方米。2.42.4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璧山县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具有春旱、夏热、秋迟、冬暖、无霜期长以及风速小、湿度大、日照少、云雾绵雨多的特点。年平均气温 18.3,极端最高气温 39.7,极端最低气温 2.3;年平均降雨量 1231.2mm;年平均日照时数 911.5 小时;年平均风速 1.6 米/秒;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无霜期 337 天。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评价3.13.1 旅游资源类型划分旅

10、游资源类型划分按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18972-2003)对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堰塘湾旅游区主要旅游资源可分为大类。1、以湖泊、浅滩等旅游资源所组成的水域风光;2、以草场花卉、山上森林植被等旅游资源所组成的生物景观;3、以地主老宅及其传统乡土建筑等旅游资源所组成的特色居住地;4、以渝派特色餐饮、花卉大餐、精品茶艺等旅游资源所组成的人文活动;5、以璧山土布、玉麟锦缎、青杠板栗、现代璧山微雕、璧山财兔等旅游资源所组成的旅游商品。3.23.2 旅游资源类型定性评价旅游资源类型定性评价1、旅游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价值大;2、旅游区自然资源品阶较高,发展潜力巨大;3、旅游区自然资源体量

11、较大,多为丘陵地貌。专项市场发展趋势专项市场发展趋势.1 重庆近城休闲旅游特点重庆近城休闲旅游特点近城休闲度假基础客源市场广阔。重庆市作为西部地区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国西部旅游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重庆市人口众多,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居民出游率高,客源市场广阔。旅游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收入水平的提高,重庆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自 1990 年以来正由生存型逐步向发展型转变,吃、穿、用的消费比重逐年减少,已基本跨入小康阶层,居民消费支出更多用于医疗保健、文化教育、交通通讯及外出旅游。2008 年重庆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5709 元,恩格尔系数呈逐年降低的趋势,

12、这说明重庆环城市休闲度假旅游是一个巨大的市场。.2.2 重庆乡村生态农业旅游现状重庆乡村生态农业旅游现状重庆市乡村生态农业旅游相对滞后。由于重庆乡村生态农业旅游起步较晚,发展阶段和发展规模都相对滞后,尚处于从自发式向自主式转换时期或自主式发展阶段初期,大部分乡村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品质不高。开发内容的相对单一。重庆市乡村旅游农业大都停留在“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农家乐”层面上,缺乏具有大尺度乡村田园景观的乡村观光旅游项目。经营较为粗放。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相互雷同,特色不明显,在管理上,也未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方法及服务程序,旅游服务不规范。以上情况说明,重庆市生态农业旅游市场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但

13、随着旅游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巨大。.3.3 重庆旅游地产发展趋势重庆旅游地产发展趋势重庆已经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第二阶段郊区化、景区化阶段。近两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重庆作为西部发展的龙头城市,率先富裕起来的阶层,出现了二次置业、多次置业,并且从城市里向郊区迁移的趋势。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重庆已经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第二阶段郊区化阶段。近郊旅游地产将会成为房地产产品中新的消费热点。随着道路的完善和私家车的普及,近郊旅游中休闲度假游和会务游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一些用于休闲度假的度假屋、度假酒店和企业用于接待、培训、会务等的企业会所也会与其它主题旅游产品相结合的配套地产也将一起陆续登场。旅

14、游与地产的横向联合必将带动景区影响力和消费力的提升,形成新的区域热点。5 5 客源市场分析客源市场分析据经验预测,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 3000 美元,旅游业将进入休闲时代。目前,我国部分地区人均 GDP 已达到 3000 美元;2020年,我国人均 GDP 将超过 3000 美元,中国休闲旅游时代来临。5.15.1 基础市场基础市场本旅游区基础市场以重庆主城为代表的区域中心城市居民、周边休闲度假及会议商务游客,具体包括:大学城及璧山及其周边区县内本地客源市场;以重庆主城都市圈为主体的客源市场。5.25.2 细分市场细分市场5.2.15.2.1 根据出游目的划分根据出游目的划分 商务会议:主

15、要面对商务接待,政务、会议旅游,职工奖励旅游等客源市场。该群体主要以大学城各学校以单位名义出游,注重高档享受,消费能力最强,对设施、服务要求也最高。 休闲度假:以中高收入的中青年人群为主,其购买能力强,消费理性不足,追求差异化体验。对设施要求高档,环境、服务要求完善。 观光娱乐:对景观差异性要求较高。5.2.25.2.2 根据出游的方式划分根据出游的方式划分 组团旅游:组团旅游具有规模大,消费高等特点,一般为长线旅游,也有短线旅游。 自驾车游:自驾车游已经成为游客出游的主要趋势,其消费能力强,对交通的通达性要求较高。 散客旅游:主要为近程市场的游客,也有远足的“驴友” ,其旅游特点在于深度体验

16、旅游,强调旅游的个性化。5.2.35.2.3 根据游客特征划分:根据游客特征划分: 中年市场:中年市场比较沉着、稳重。有能力负担较高的消费,注重品质,注重健康和保健。因此,当体验得到满足,往往会成为较为固定的常客。因此把中年市场列入本旅游区的重点市场。 老年市场:老年人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的条件,研究证明,老年旅游产业很有可能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青年市场:青年市场追求时尚、潮流、新鲜感,消费理性不足,对设施、服务要求高。 儿童市场:儿童对于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喜欢接受新的东西,儿童所带来的市场不仅儿童本身,相应其父母、家人都有可能成为客源市场。6 6 总体发展定位总体发展定位根据堰塘湾的优势特点,先期依托大学城各学校中层以上干部这块市场,将堰塘湾定位为会议型乡村休闲度假区。6.16.1 发展主题定位发展主题定位融中高端商务会议、山岳型休闲度假、餐饮民俗为一体的“特色会议特色会议”休闲度假旅游区休闲度假旅游区6.26.2 旅游形象定位旅游形象定位观民俗,品美食,赏花木为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