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了绍兴市小学语文领雁工程培训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921557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参加了绍兴市小学语文领雁工程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参加了绍兴市小学语文领雁工程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参加了绍兴市小学语文领雁工程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参加了绍兴市小学语文领雁工程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参加了绍兴市小学语文领雁工程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参加了绍兴市小学语文领雁工程培训(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周,我参加了绍兴市小学语文领雁工程培训,我们观摩了七堂绍兴市优 质课,听取了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的说课,还对所听的课进行了现场评议。值 得一提的是这次评课与以往的评课有所不同,在莫国夫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每 个小组事先确定了观察视点,对某堂课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并做比较理性地 分析,使听评课真正走进语文教学的真实世界。因此这次听课以挑刺为主,发 现的问题也就更多。 这次赛课的文本是新教材三年级的给予树,一篇外国译文,讲述了圣 诞节前夕,主人公金吉娅看到给予树上一个穷苦小女孩盼望有一个洋娃娃的心 愿卡,将母亲让他们兄弟姐妹买礼物互赠的钱买了洋娃娃送到援助中心,却给 自己的兄妹们买了廉价的棒棒糖。没

2、有感人至深的情节和引人入胜的语言,只 有淡淡的美丽和浓浓的爱心。代表我们上虞参赛的是来自阳光学校的罗才军老 师,本次大赛唯一的一位男老师,他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 ,拔得头筹,为我们上虞小学语文教师撑足了面子。说实在的,一天七节课听 下来,除了罗才军的课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另外的课真的不敢恭维,看来要上 好课真是难事。我们每个组用莫国夫老师的课堂观察做了详细记录,还真发现 了不少问题。下面我就结合课例谈谈我的一些浅见,我汇报的题目是:直面课堂话真实直面课堂话真实很多人喜欢把课堂说得很神秘,要制造课堂氛围,要体现教学艺术,要这样 要那样。到最后,什么都想到了,就是忘记了真实。下面我就

3、罗列几个观察到 的不真实的教学现象:一、装模作样一、装模作样记得那是课堂中的最后一个环节,那位女老师为了体现写字教学的重要性 ,洋洋洒洒讲了如何写好生字的要点,也认真范写了,接下来就是叫学生写字 ,教师巡视。这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一个环节。我知道到这时候,课快要结 束了,她可能也觉得大功告成了。虽然说教师还在巡视,可那只是做做样子而 已。真不好意思,我也已经把听课笔记合上了。突然,教室里响起了一个很幼 稚、很响亮的声音:老师,你走到我的身边,怎么不看看我写的字啊? 听课的老师都笑了,我看见上课的老师脸红了。 我们的老师已经习惯了“作秀”,习惯了形式。可是突然之间,我们发现如 今的孩子不再那么乖

4、了,他们敢于对老师说“不”了。或许课改最大的变化不 是我们的老师而是这些生于 90 后甚至 00 后的学生,这也许让老师们在脸红之 后可以感到欣慰。 这让我想起一个案例:有位老师借班上葡萄沟,上完了问学生:“你们 想去葡萄沟玩吗?”学生说想,老师说,那你们下次去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叫 上我。本来老师是随便说说的,因为课上完她就要回自己的学校了,可学生是 很认真的。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老师,那你住在哪里啊?” 相信很多老师都是这样教学这类写景的课文的,讲完了总不忘说上一句“以 后我们一起去那里旅游”。说真的,如果那个老师直截了当地回答学生,我就 不好说什么了,可是她居然不敢。我不知道提问的学生

5、会有什么感受,反正我 是非常难受的。新课程强调对话,强调生成。可是学生真正和你对话了,课堂 真正生成了,我们老师为什么不敢了呢? 二、多此一举二、多此一举一位老师上给予树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拿了个大袋子,里边装满了圣诞礼物,让学生摸一摸袋子,猜猜里边有什么礼物,读读句子,猜中 了就送他,当然礼物不乏那些福娃、玩具什么的。结果呢,学生的激情是来了 ,都争抢猜礼物,朗读却成了附带的活,三四个学生猜下来,课堂热闹一片, 朗读还是没有提升。当老师宣布送礼物结束时,学生一片叹气,积极性大挫。 还有一位老师索性将棒棒糖装在一个盒子里,摇一摇,让学生猜,然后让学生 体会棒棒糖的便宜。我真想不通她们为什

6、么要安排这样的环节,学生不把注意 力集中在礼物上才怪呢,他们还哪有心思学文习语!或许这些圣诞礼物、这些 棒棒糖在她们手上摇动的时候,已经摇身变成了课堂的杀手。还有一位老师,为了让学生理解棒棒糖的廉价,和学生进行了长达三分钟 的数学计算。“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通过塑料口袋,我发现, 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出示这个句子后, 她让学生猜猜五十美分的价值,告诉他们大概是 3.50 元人民币,买不了几颗棒 棒糖,然后告诉学生 20 美元等于 2000 美分,和学生一起计算出金吉娅用 1950 美分买了洋娃娃,用 50 美分买了一大把棒棒糖,说明棒棒糖很差,洋娃娃很好

7、 ,从而体会金吉娅美好的心灵。这位老师还煞有其事的在黑白写下 2000 美分 50 美分=1950 美分。且不说她的语文教学数学化是否具有语文味,单她对这句 话的解读就存在问题。凭什么“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就说明金吉 娅买了 50 美分的棒棒糖,或许她花了几百美分,或许她花了不到 50 美分。这 样的解读恰恰说明这位老师根本没有沉下心来细读文本!三、口是心非三、口是心非在学习了中心事件后,一位老师让学生想象穷苦小女孩的画面,老师问学 生:金吉娅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画面:( ),小女孩盼望( )。结果不少学生做冥思苦想,努力地去想像,可结果却令老师十分下不了台 。一位学生说:“老师,

8、我想不起来!”这是真实的。老师并没有着急,她说 ,那我们一起再去想一想吧,然后是教师声情并茂的的课文朗读。还是那个学 生,他说,老师,我现在想出来了,白天,小女孩盼望和洋娃娃做游戏。 这样的问题我们也经常会问,我们的学生一般都很乖,知道老师要听什么 ,所以一般不会说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没听到。上面的这位老师还算比较高 明,用朗读再次唤起学生的想象,但是我们不禁要问:这个画面真的是教师的朗读唤起的么,那这个画面和课文主题又有多大的关联呢?“白天,小女孩盼 望和洋娃娃做游戏。”顶多是这位学生狗急跳墙式的回答罢了。 有位老师在结课之前安排了小练笔,让学生写写金吉娅会在卡片上给小女 孩写上面话。结果学

9、生无话可说,写出来的无非也是课文中金吉娅和妈妈对话 的语言,因为这对话本身就是金吉娅的内心独白。而罗才军老师设计的小练笔 就高明多了:圣诞节快要到了,小女孩还一直在等候,援助中心的人员终于来 了,给她送来了洋娃娃。当援助中心的人告诉小女孩这个洋娃娃是一个年仅八 岁的女孩用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的时候,小女孩想说些什么?这样的练笔让学 生有话可说,而且有真实的表达。 从“一言堂”的分析讲解,到“语言文字训练”大行其道,再到“自主、 合作、探究”如火如荼。我们的语文课什么都不缺,就缺真实。 语文课应该是真实的。课堂教学要生活化,要适应学生阶段性的发展,要尊 重学生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学生

10、真情流露。教师要在课堂上 向学生传授真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向学生传 授真知是一个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尊重爱护学生的表现。一个合格的语文教 师应该用真诚的雨露去滋润学生的心田,用真理的光辉去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 真实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石,只有这个基石牢固了,我们的课堂才有可能建 设好。用真实的眼光看学生,学生是聪明活泼的;用真实的眼光看自己,自己 是个性鲜明的;用真实的眼光看教学,教学是朴素平常的。 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的根本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的根本 新课程很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如果老师掌握不好融合的尺寸,就会出现许 多四不像的课。 还是这节给予树,结果有五位老师在教学

11、的时候无一例外地都在黑板上 画了圣诞树,有几位还让学生贴了卡片。又是贴又是画的,学生还要上上下下 ,一节课中用来朗读的时间就少了,看着那擦了又画画了又擦的漂亮的圣诞树 ,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听美术课了。还有上面提到的数学计算,这样的课反 映了一个问题,就是语文课到底姓什么? 新课程倡导学科间的融合,强调阅读的拓展,这是和时代的需求、社会的发 展相一致的。我们要走出小语文的圈子,树立大学科、大语文的观念。语文姓 语名文,能否把握好语文的性质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 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体验、发现、感 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过

12、程。语文课的核心应该是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 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 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如果脱离了课文的语言 文字去融合、去拓展,那么语文课就不是语文课了。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加强课外阅读的拓展是必要的 。记得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 一位老师上台湾蝴蝶,上到该让学生看蝴蝶图片时,老师突然说找不到 投影片了,让学生自己仔细去读课文,把几种蝴蝶的特点画出来。 这里老师的教学目的很清楚,不是要学生知道那些蝴蝶是怎么样的,那是生 物课的任务,而是要引导学生去读

13、懂课文。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语言文字之后 ,老师终于把投影片找到了,让学生观赏一下那些美丽的蝴蝶,把语文教学适 当地拓展开去。 学科融合,强调的是渗透,是为我所用。你在语文教学中融合美术、音乐、 科学、数学都可以,关键是不要忘记自己是语文老师,现在上的是语文课。 人文关怀是语文课的灵魂人文关怀是语文课的灵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 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 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 体验。以人为本,体现教师对学生真正的人文关怀,这是我们语文课的灵魂。最后,我呼吁:让我们脚踏实地地朝着语文教学人本化的方向前进,走进 语文教学的真实世界!徐华良于 2008/10/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