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四杆机构设计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918658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四杆机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平面四杆机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平面四杆机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平面四杆机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平面四杆机构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面四杆机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四杆机构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CADBCB“C“bacd第三章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31 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类型及应用 1.11.1 概概 述述 连杆机构:各构件之间用低副和刚性构件连接起来实行运动传递的机构。如图 2-1分为平面连杆机构和空间连杆机构 。连杆机构由连架杆,连杆和机架组成连杆机构由连架杆,连杆和机架组成。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 1.21.2 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和结构特点: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和结构特点: 由于连杆机构的构件一般呈杆状,也以其构件的数量称为多杆机构。平面杆机构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连杆机构。 1 12 21 1 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类型: 1)1) 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摇杆机

2、构 2 2)双曲柄机构)双曲柄机构 3 3)双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 1 12 22 2 平面连杆机构演化平面连杆机构演化 1)1) 转动副转化为移动副转动副转化为移动副 2 2)取不同的构件为机架)取不同的构件为机架 3 3)变换构件的形态)变换构件的形态 4 4)扩大转动副的尺寸)扩大转动副的尺寸 32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特性 2.12.1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特性: (1 1)判定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整周回转构件)判定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整周回转构件的 Grashoff 定理(简称曲柄存在条件):如图 示a + d b + cb d a + cc d a

3、 + ba c a + b c + da b a + c b + da d a + d b + c在全铰链四杆机构中,如果最短杆与最长杆杆长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杆长之和,在全铰链四杆机构中,如果最短杆与最长杆杆长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杆长之和, 则必然存在作整周转动的构件。则必然存在作整周转动的构件。若不满足上述条件,即最短杆与最长杆杆长之和大于其余 两杆杆长之和,则不存在作整周转动的构件。 (2 2)四杆机构从动件的急回特性)四杆机构从动件的急回特性:如图示四杆机构从动件的回程所用时间小于工作行程所用的时间,称为该机构急回特性。急回特性用行程速比系数 K 表示。BCADBCB“C“bacd

4、212112 tt vvK极位夹角极位夹角 从动摇杆位于两 极限位置时,原动件两位置所夹锐角。 越大,K 越大,急回特性越明显。33 平面连杆机构的传力特性平面连杆机构的传力特性 31 传动角与压力角:传动角与压力角:如图示在机构处于某一定位置时,从动件上作用力与作用点绝对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 称为压力角压力角。压力角的余角 ( = 90 ) 作为机构的传力特性参数,故称为传动角传动角。在四杆机构运动过程中,压力角和传动角是变化的,为使机构具有良好的传力特性 应使压力角越小越好,传动角越大越好。通常规定: max 许用压力角或 min 许用传动角最小传动角最小传动角 minmin 出现的位置:出

5、现的位置: 曲柄与机架的两个共线位置,如图示同理,曲柄滑块机构最小传动角 出现在曲柄与导路垂直位置。3 32.2. 机构工作的死点及力的增益机构工作的死点及力的增益 当机构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传动角为零时 (或压力角为 90) ,由于 Pt = 0,则无论 P 力多大,均不能驱动从动件运动。这种“顶死” 的现象称为机构的死点位置。死点出现在两类机构中死点出现在两类机构中: (1)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和曲柄导杆机构中,作往复运动的构件为主动件时,曲柄 与连杆共线位置会出现死点。 (2)平行四边形机构中 ,当主动曲柄与机架共线时,连杆也与输 出曲柄与机架重合,从动件曲柄上传动角等于零,它将可能

6、朝两个 方向转动,也称为死点位置(运动不确定位置) 。 33.3.机械增益机械增益 M.DM.D机械中输出力矩(或力)与输入力矩(或力)之比值称为机构的机 械增益。34 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如图 639 所示,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基本问题。图 639 C1B1B2C2BCADPPtPnminmax机构选型根据给定的运动要求选择机构的类型; 尺度综合确定各构件的尺度参数(长度尺寸)。 同时要满足其他辅助条件: a)结构条件(如要求有曲柄、杆长比恰当、运动副结构合理等) ; b)动力条件(如 min) ; c)运动连续性条件等。 三类设计要求:三类设计要求: 1)满足预定的运动规律,两

7、连架杆转角对应,如起落架要求两连架杆转角对应(图 640) 、牛头刨要求两连架杆的转角满足函数y=logx(图 641) 。 2)满足预定的连杆位置要求 ,如铸造翻箱机构要求满足砂箱的翻转运动过程。 3)满足预定的轨迹要求,如鹤式起重机要求连杆上 E 点的轨迹为一条水平直线(图 642) 、搅拌机要求连杆上 E 点的轨迹为一条卵形曲线(图 643)等。 给定的设计条件:给定的设计条件: 1)几何条件(给定连架杆或连杆的位置) 2)运动条件(给定 K) 3)动力条件(给定 min) 设计方法:解析法、图解法解析法、图解法图 642 图 643 图 641 图 640 2、用解析法设计四杆机构 思

8、路:思路:首先建立包含机构的各尺度参数和运动变量在内的解析关系式,然后根据已知 的运动变量求解所需的机构尺度参数。 1 1)按预定的运动规律设计四杆机构)按预定的运动规律设计四杆机构 如图 644 所示。给定连架杆对应 位置。即构件 3 和构件 1 满足以下位置关 系:3if (1i ) i=1,2,3n, 设计此四杆机构(求各构件长度)。 建立坐标系,设构件长度为 a、b、c、d,1、3的起始角为0、0a+b=c+d 在 x,y 轴上投影可得:acoc(1i+0 )+bcos2i = d+ccos(3i+0 ) asin(1i+0 )+bsin2i = csin(3i+0 ) 机构尺寸比例放

9、大时,不影响各构件相对转角, 令: a/a=1 b/a=m c/a=n d/a=l 带入移项得:mcos2 i= l+ncos(3i+0 )cos(1i+0 )msin2 i= nsin(3 i+0 )sin(1 i+0 ) 消去2i整理得:cos(1i+0 )ncos(3i+0 )-(n/l) cos(3i+0-1i -0 )+(l2+n2+1-m2)/(2l)令 p0=n, p1= -n/l, p2=(l 2+n 2+1-m 2)/(2l)则上式简化为:coc(1i+0 )P0cos(3i+0 )p1 cos(3i+0 -1i-0 )+p2 式中包含有p0,p1,p2,0,0五个待定参数,

10、故四杆机构最多可按两连架杆的五 组对应未知精确求解。 当 i5 时,一般不能求得精确解,只能用最小二乘法近似求解。 当 i5 时,可预定部分参数,有无穷多组解。 举例:设计一四杆机构满足连架杆三组对应位置(如图 645 所示):1111313112123232131333334545505090908080135135110110设预选参数0、00,带入方程得:cos45= P0cos50+P1cos(50- 45)+P2 cos90=P0cos80+P1cos(80- 90)+P2 cos135= P0cos110+P1cos(110-135)+ P2 解得相对长度: P0 =1.533,P

11、1=-1.0628,P2=0.7805各杆相对长度为:n= P0 =1.553, l=-n/ P1 =1.442, m =(l2+n2+1-2lP2 )1/2 =1.783图 644 图 645 选定构件a的长度之后,可求得其余杆的绝对长度。 3、用作图法设计四杆机构 4.14.1 按预定连杆位置设计四杆机构按预定连杆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a)给定连杆两组位置 给定连杆两预定位置 B1C1 和 B2C2,由于铰链 A、D 分别为连杆上铰链 B、C 的回转中 心,故可将铰链 A、D 分别选在 B1B2,C2C2 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位置都能满足设计要 求,做法如图 646 所示。有无穷多组解。无穷

12、多组解。图 646 图 647 b)给定连杆上铰链 BC 的三组位置 连杆上铰链 BC 的三组位置时,每两组位置可得一条垂直平分线,每一个铰链的两条垂 直平分线有却只有一个交点,所以有唯一解,如图 647 所示。 c)给定连杆四、五组位置可能有解,也可能无解,若有兴趣可查阅相关设计手册。 4.24.2 按两连架杆预定的对应位置设计四杆机构按两连架杆预定的对应位置设计四杆机构机构的转化机构的转化原原理理:其实质是将连架杆 CD 转化 为机架,而另一连架杆 AB 则转化成为连杆,如图 648 所示。因为机构中各构件的相对运动与选择 哪个构件作为机架无关,故机构的转化原理可用于 将按连架杆对应位置设

13、计四杆机构转化为按连杆位 置设计四杆机构的问题来处理,如图 649 所示; 也可用于将给定机架和连杆上任意三组标志线位置 设计四杆机构的问题转化为按连杆位置设计四杆机 构的问题来处理如图 650 所示。 已知:机架长度 d 和两连架杆三组对应位置如图 651 所示。 解:利用机构转化原理做法如下:1、任意选定构件 AB 的长度 2、连接 B2 E2、DB2的得B2 E2D,3、绕 D 将B2 E2D 旋转 1 -2得 B2点;4、连接 B3 E3、DB3的得B3 E3D,5、绕 D 将B3E3D 旋转 1 -3得 B3点;6、由 B1 B2 B3 三点求圆心 C3。 4.3 按连杆上任意标志线

14、的三组对应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已知:机架长度 d 和连杆上某一标志线 的三组对应位置:M1N1、M2N2、M3N3,求铰 链 B、C 的位置。 分析:铰链 A、D 相对于铰链 B、C 的运 动轨迹各为一圆弧,依据转化原理,将连杆 固定作为机架,得一转化机构,在转化机构 中,AD 成为连杆。只要求出原机架 AD 相对 于标志线的三组对应位置,原问题就转化为 按连杆三组位置设计四杆机构的问题。做法 如图 652 所示。 4.4 按给定的行程速比系数 K 设计四杆机构 a)曲柄摇杆机构 已知:CD 杆长,摆角及 K,设计此机构。如图 653 所示步骤如下: 计算 180(K-1)/(K+1); 任取一

15、点 D,作等腰三角形腰长为 CD,夹角为; 作 C2PC1C2,作 C1P 使C2C1P=90,交于 P;图 648 图 649 图 650 图 651 图 652 作P C1C2的外接圆,则 A 点必在此圆上。 选定 A,设曲柄为 a,连杆为 b,则 A C1=a+b,A C2=b-a, 故有:a=(AC1AC2)/2 以 A 为圆心,A C2为半径作弧交于 E,得:a=EC1/2 b=AC1EC1/2b) 曲柄滑块机构 已知 K,滑块行程 H,偏距 e,设计此机构。如图 654 所示步骤如下: 计算 180(K-1)/(K+1); 作 C1 C2H; 作射线 C1O 使C2C1O=90,作射线 C2O 使C1C2 O=90。 以 O 为圆心,C1O 为半径作圆。 作偏距线 e,交圆弧于 A,即为所求。 以 A 为圆心,A C1为半径作弧交于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