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旅游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914686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池州市旅游经济发展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池州市旅游经济发展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池州市旅游经济发展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池州市旅游经济发展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池州市旅游经济发展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池州市旅游经济发展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池州市旅游经济发展调研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池州市旅游经济发展调研报告池州市旅游经济发展调研报告旅游业是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安置空间大,资源消耗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旅游消费比重的不断提高,旅游业正在成为池州经济新的增长点。1、池州市旅游池州市旅游经济发经济发展潜力展潜力(一)区位优势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临长江,南接黄山,西望庐山,东与芜湖相接,是长江经济带上重要的滨江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面积 8271 平方公里,人口159 万,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九华山风景区。长江流经池州 160 公里,通江达海,承东接西,池州港是长江干线重点港口,是

2、 800 里皖江外籍游轮、国内大型游轮进入“两山一湖”地区的定点停靠码头;318、206 国道纵贯市内,沿江、安景高速公路,铜九铁路已全线通车;宁宜高速铁路、九华山旅游国际机场已动工建设,不久将通车、通航。(二) 资源优势 池州是泛“长三角”地区的“后花园”,环境优美,生态优良。境内气候温暖湿润,江河水系发达,森林覆盖率达 57,是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是全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是安徽省旅游资源最集中、品质最高的“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游客进入“两山一湖”区域的重要出入口。池州境内以九华山为中心,分布着大小旅游区 300多个,其中

3、有 4 处国家级旅游品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 5A 级旅游区、国际性佛教道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华山;被誉为华东“动植物基因库”的国家级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牯牛降;被誉为“中国鹤湖”的国家级湿地珍禽自然保护区升金湖;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九子岩。还有首批4 个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以及平天湖国家级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和杏花村等人文景观,是理想的休闲胜地。(三)人文优势 池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先秦时代,池州的高山深谷,由习惯于“山处水行”的越国人盘踞,像一个钝头巨楔一样,插在吴、楚之间,直到三国时期,池州山区仍是战国时代被楚国打散后的越国人的君、王部落的聚居繁衍之地,因此地表地下具有丰富的

4、越文化遗存。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五游秋浦,三上九华,写下秋浦歌十九首和“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等绝世佳作。杜牧曾任池州知府,并写下著名的清明诗。历代名人陶渊明、苏轼、岳飞、陆游等都曾驻足池州,并留下宝贵的文化珍品。源远流长的佛文化、诗文化、戏文化、茶文化,古老的贵池傩戏、目连戏和青阳腔,具有池州地域特色和深厚底蕴的“九华文化”,享誉海内外。二、池州市旅游二、池州市旅游发发展展现现状状自“十五”开始,池州市便确定旅游兴市的战略目标, “十一五”便确定了“大九华、大旅游、大产业”的战略构想,明确提出了“把九华山建设成为国际性佛教道场、世界级旅游胜地,把池州打造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结合安徽省“

5、两山一湖”发展战略,大力提升九华山品牌效应,以发展九华山旅游文化为主,发展秋浦仙境、牯牛降生态、尧舜胜境等四大旅游板块。2010 年,全市生产总值 300.8 亿元,是“十五”末的 2.6倍, “十一五”年均增长 15.3%,高于全省 2.1 个百分点;财政收入 43.4 亿元,是“十五”末的 3.7 倍, “十一五”年均增长 30%,高于全省 4.2 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997 元,是“十五”末的 2.0 倍, “十一五”年均增长 15.2%,高于全省 1.9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 5827 元,是“十五”末的 2.0 倍,高于全省 542 元。累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6、20%、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 3.1%、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 29.9%。池州市旅行社发展到 73 家,四星级旅游饭店发展到 5 家,国家 4A级以上旅游景区 7 处。旅游总收入 138 亿元,旅游接待人次1545 万人次。一是加大旅游板块开发积极以开发三大旅游经济带为核心,突出四大旅游板块建设,以九华山为龙头,整合九子岩将军湖旅游景区、青阳南部自然与文化生态旅游景区,打通景区间旅游通道,形成集宗教旅游、自然生态观光、旅游中转和接待、旅游商品集散等为一体的大九华胜境旅游板块;以秋浦河、清溪河、大王洞、万罗山、霄坑等自然山水风光为基础,深入挖掘傩文化、诗文化、杏花村文化等旅游内涵,形成千载诗人地的

7、诗文化旅游中心、度假休闲基地、民俗旅游基地的秋浦仙境旅游板块;神奇的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台溶洞群、仙寓山、富硒村等为基础,突出生态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特色,形成集生态观光、回归自然、科学探险、休闲度假、乡村体验为一体的牯牛降自然生态旅游板块;依托历山尧舜文化、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流古文化区、香口温泉、南溪古寨、龙泉万亩生态茶园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东至玩具城及海螺集团等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等,成为圣贤朝拜、升金湖观鸟与科考、古文化体验、温泉度假、边贸购物以及工农业旅游基地的尧舜胜境旅游板块。二是加大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建设九华山旅游机场,积极与合肥、黄山对接,开辟旅游班线,扩大

8、客源输入,建设完成铜九铁路及沿江城际客运铁路,完成“合铜黄”、 “沿江”、 “安景”三条高速公路建设,建设好冬至九江高速公路,建设池州旅游专用港,将池州作为皖江定点旅船停靠点。完善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 A 级以上景区的公路沿线旅游标识牌、旅游厕所、生态停车场的建设。三是加强旅游市场管理。旅游部门依法行政,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旅游行业标准,实施一年一度的旅行社、星级宾馆、A 级景区的年检、复核工作;加大检查力度,重点整治涉及超范围经营、安全隐患、无证上岗、星级宾馆服务不达标等问题;全面推行旅游合同标准化工作,强化旅游责任保险和意外保险,实行统一投保;认真落实旅游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对饮食、

9、宾馆、运输等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大力整顿规范旅游市场,严格查处零负团费、欺客宰客等现象,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四是加强区域协作,整合资源以“区域联动、行业联合、企业联系”为中心,抓住省委、省政府推进以黄山为龙头, “两山一湖”地区为重点,皖南六市为基础,自然文化遗产为品牌,打造大皖南国际旅游区的发展战略,加强与黄山和省内其他城市的联系和合作;借助长三角旅游合作组织等区域旅游合作平台,加强与周边省份城市的联系和合作,互送客源、对等宣传,增加池州旅游景区(点)在全省、沿江和华东旅游线路中的比重,扩大池州旅游在区域内的影响力。3、存在的存在的问题问题1、景区效益形成慢各景区效益形成速度缓慢,投资回

10、收率低。以齐山平天湖生态旅游景区为例,其总投资达 10 亿元。但未能有效提供消费型游客,从而带动周边旅游经济发展。2、旅游商品品牌度不够“十一五”池州市便确定了旅游商品开发工程,明确了十七类旅游商品开发,但目前尚未有一项商品知名度超出省外。3、旅游竞争压力大池州特殊的地理区位,南有黄山,北有合肥,开发国际市场面临强劲竞争,同时随着各地对旅游发展的重视,各省市均出台了相对应的旅游主题,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池州市的客源。4、文化旅游融合不够。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文化、旅游部门沟通配合不够,存在“各唱各的戏,各打各的牌”的现象。旅游资源文化价值、商业价值挖掘不够,许多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项目,没有转化成

11、产品进入旅游市场,池州深厚的文化内涵没有挖掘出来,文化资源价值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4、对对策和建策和建议议为推动池州市旅游业快速发展,全面实施“大九华、大旅游、大产业”发展战略,把旅游业培育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行业,为发展通道经济打好基础,正确处理好突出重点与兼顾整体的关系;合理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旅游开发与文化品位的关系;近期开发和长远规划的关系。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认识,提升现代旅游发展理念。 。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大九华、大旅游、大产业”发展战略,打造“生态池州、佛国九华”旅游主体形象,确立两大发展目标,即“把九华山建设成世界级旅游

12、胜地、国际性佛教道场,把池州打造成为皖江首选、全国著名、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为发展旅游业指明了方向。因此,要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对于扩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建设生态城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大战略意义。结合开展“旅游发展年”活动,建议举办现代旅游理念引领旅游业发展的学习讨论或专题辅导,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更新观念中突破陈规,树立旅游产业是典型的生态经济,发展旅游业就是发展生态经济的思想,自觉地把旅游产业发展放在通道经济大背景下来谋划,增强大旅游观念、 、以人为本观念、文化观念、市场观念和一体化观念,以旅游促开放,以旅游惠民生,以旅游增和谐,以旅游促发展,推动池州市旅游业快速健康

13、发展。2、深入开发,优化旅游文化内涵围绕打造“九华文化”品牌这一核心,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按照“整合文化资源,扩大文化景区,提升文化品位,打造文化特色,做大文化产业”的思路,加大对四大旅游板块的文化内涵开发,建成杏花村民俗文化、齐山平天湖休闲文化、南湖节庆会展文化、池州傩文化、九华山大愿文化、青阳农耕美食文化、东至陶公文化、石台绿色养生文化八大文化圈,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3、科学规划,加快旅游景区发展(1)九华山风景区:精心打造莲花佛国朝圣游品牌,形成深度宗教旅游产品,吸引国内和东亚、东南亚国家的游客前来朝拜。 整合九华佛文化、朝拜文化、九华陵园往生文化、禅茶文化、养生文化,科学转化文化资源,

14、形成特色经济发展。结合九华山 99 米铜像建设、 “印象九华”文艺汇演、九子岩综合开发,充分营造氛围,积极推进黄山九华山路段沿线旅游服务业建设,突出陵阳、蓉城、朱备、庙前区位优势,积极打造“朝山拜佛上九华、吃喝娱购在 XX”的氛围,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业、农家乐、商贸区等旅游区风格,形成百亿旅游产业园。、2、齐山平天湖旅游景区:整合平天湖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训练基地、齐山文化公园和齐山森林公园资源,加大平天湖文化内涵开发,宣传其独特的诗文化氛围,突出文化品位,加快文化效益转换,形成独具山水野趣、浓厚文化底蕴,集康体运动、休闲度假为一体生态环境优越的旅游胜地,成为池州中心城区旅游接待和市民休闲、

15、居住最佳场所。开展“最美平天湖”工程,吸引全国各地的优秀诗人来此采风,打造全国最大的游湖、赏景、品诗基地,进而推动全市旅游接待服务业的高端发展。(3)九子岩旅游景区错位发展,加快与九华山的对接速度,积极举办特色活动,做好做足佛教生态名山文章,打造九华山最美后花园。(4)大王洞、万罗山旅游景区统一协调发展,突出秋浦仙境风味,开发自然博物馆,展现山水和谐、天人合一、自然与人文相互交融的旅游风采, “千古诗人地,悠悠秋浦情”,打造集休闲度假、康体娱乐、水上运动、商务会议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园。4、整合资源,加大旅游商品品牌开发力度提到宁国,人们都会想到詹氏食品,提高江西土特产,都会想到绿滋肴,品牌即

16、效益,只有扩大品牌知名度,才能形成良好的消费收益。加大培植本地特色旅游商品品牌的力度及对企业的扶持,包装打造,如利用素食文化打造全省知名的素食企业;整合黄石溪茶、九华佛茶的资源特点,通过禅茶文化,打造国内知名商标;对九华玉、傩戏脸谱等进行更好的艺术创造、加工,使之真正成为池州具有代表性的旅游纪念品;设立打造专业的旅游商品销售市场;整合十七类旅游商品,统一品牌,使之成为池州标志。5、强化宣传,积极开拓旅游促销市场一是整合各级各部门的力量,建立政府组织、部门联合、政企联手、上下联动的宣传促销新机制,形成政府推动城市形象宣传、企业开展产品促销的格局,实现宣传的聚合效应、整体效应和放大效应。二是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宣传平台和大型节会,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借举办各种节会之机,在会议举办地组织规模较大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邀请周边有实力的旅行社和旅游宣传机构,组织开展“秋浦行”大型自驾游等系列推销活动;组团参加各类国内外大型旅游推介会,继续举办“九华山庙会”等能突出池州特色的节庆等活动。三是借助文化宣传造势,组织文艺界人士宣传池州,采取画家画九华,作家写秋浦,摄影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