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情报体系的基本框架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907152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竞争情报体系的基本框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企业竞争情报体系的基本框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企业竞争情报体系的基本框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企业竞争情报体系的基本框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企业竞争情报体系的基本框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竞争情报体系的基本框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竞争情报体系的基本框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竞争情报体系的基本框架企业竞争情报体系的基本框架返回首页 | 关闭本窗口 | 进入“竞争情报”讨论企业竞争情报体系的基本框架发布人:锐眼情报 发布时间:2004-08-011.关于竞争情报的基本概念几乎所有面对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人都会思考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竞争情报?如果狭义地去理解,竞争情报就是关于竞争对手动向的信息。如果严格地考察这个答案,这里还是有一个问题,除了竞争对手新的技术、市场等动向之外的竞争对手的信息是不是竞争情报?事实上同样一条信息,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环境下就是非常重要的竞争情报。在另外的环境下或者是另一个时间得到,它可能就没有什么价值。因此我们宁可把竞争情报的定义做一些

2、拓展:竞争情报就是能够帮助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或避免失误和损失的相关信息。这样一来就把竞争情报的范围极大地拓展了,但是同时又把它限制到获得这样的信息有助于企业获得竞争的胜利或避免失败。在习惯上人们常常希望自己的研究对象是具体的存在物,比如说竞争对手企业每一天的营业额或者它的用户名单是竞争情报,这样研究处理起来非常容易把握。如果研究的对象定义太抽象就难以把握,同时如果研究对象随着时间地点变化,也会给我们带来不便。对于企业竞争情报来说,我们就不得不接受这种不方便。因为在具体的企业市场竞争决策过程中,需要的支持信息竞争情报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多种多样,有时表现为销售数据,有时为财务统计,有时是客户名

3、单,有的来自于互联网,有的来自于市场调研,有的来自于 CRM、ERP 等业务管理和信息管理系统,有的来自于企业已经建立的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有的来自于数据挖掘,还有的来自于员工的“道听途说” ,更有一些来自于有关人员的猜想与预测。这就说明了一个事实,一条信息是不是竞争情报可能并不完全取决于信息本身的特性,可能取决于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场合获得和试图应用这一信息。还取决于信息的理解者和应用者是否能发现它与企业竞争事件之间的可能联系,以及是否“可以”用来在竞争事件中给企业提供背景信息支持和决策帮助。我们坚持这样一种观点:具体说某一条信息是不是企业竞争情报那要看你是不是有一只“情报眼”并且适时地睁开了。

4、11 竞争情报的一种定义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简称 CI)一般是指竞争主体为保持竞争优势所需要的一切有关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的情报,诸如原料的产地和价格、技术设备和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市场范围、营销方法等。此外,还包括环境要素,诸如政治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等。一般而言,竞争情报包括三处要素,即:(1)本企业和竞争对手;(2)竞争环境(包括政治、市场、技术等) ;(3)竞争策略。在现代国际经济环境下,竞争情报活动是特定的经济组织乃至政府机构目标明确的情报活动,它具有如下特点:(1)反映市场竞争的同类经济组织产品、技术和商务活动的准确信息;(2)具有极高

5、的商业价值,能为权力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3)多数情况下是对初始信息进行类比、评估、分析和内容重组的结果;(4)权利人出于自身利益,往往要全部或部分的保护己有的情报,不为他人所用。12 企业竞争情报工作不少学者建议把竞争情报当做一种企业行为或过程,即企业竞争情报是对整体竞争环境的一个全面监测过程。通过合法手段商业竞争中有关商业行为的优势、劣势和目的的信息,并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多数情报学学者倾向于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应该有专门的组织来实施。这种观点导致企业应该有专门的情报部门和专职情报工作人员的结论。因此有对竞争情报系统的如下定义:竞争情报系统是在公司原有机制的

6、基础上建立一个专门的组织体系,使整个公司利用原有部门和员工进行长期的信息收集和积累,并把这些信息汇总至一个专职部门或专人进行整理、分析后可用的情报,提供给决策层进行决策或其它部门共享使用。2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到底是什么?对于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理解常常会因为其中的“系统”一词而产生偏差,特别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电脑时代,凡是信息(当然包括情报系统)系统都会被理解为一套计算机系统。稍后一些时间人们开始把信息系统理解为计算机软件系统或者是计算机硬件集成的系统。现在人们则会认为一定是能和互联网沟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这些认识并没有错并且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些说法都有不完全,甚至没有说中其核心内容。对于企业

7、竞争情况工作而言,它的作用是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的神经职能。执行这一职能不是简单的软件或计算机系统就能够奏效的,也不是说设立一个岗位,建立一个部门机构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效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就像是人的神经系统。它包括的是一套感知系统,一种传递系统,一种处理机制,它是于企业决策结构和机制紧密集成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依赖于企业的竞争环境和沟通文化机制的企业信息(情报)职能:竞争职能。因此,不能把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物化地理解成具有明确物理界限的部门、设施和数字化网络系统。既然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不是一套硬件系统,不是一套软件系统,不是一个部门或岗位,也不是一套网络和数据库系统,它是什么呢?企业竞争情报系

8、统是包括企业竞争情报意识、沟通观念和规范、情报工作制度、情报工作流程、情报收集处理工具、信息处理环境和平台、竞争情报(信息、数据)基础在内的竞争情报工作体系。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应用的普及让我们产生了一种似是而非的观念:系统。 “系统”这个观念首先被固化了,固化在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系统上,然后又在应用和功能上被泛化了,泛化为几乎是无所不能的运作的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产生一种忽视人和组织结构的危险倾向。这个倾向的没有节制的发展,导制了一种技术崇拜IT 崇拜。在不断发展的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影响下,这种崇拜得到了加强。最终使人们似是而非的认为:计算机网络可以为我们做一切事情。这种观念现在和可以预见

9、的未来都是一个梦想。人类应该有梦,但是在现实世界里,特别是在实际的商业运作中,沉溺于技术的幻想中,就不仅仅是一种懒惰,而且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放纵。因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环境变化,我们需要理解、判断、联想、推理和预测,到目前为止这是人的专利,任何自动化系统,甚至是智能计算机系统,都远远不能和人相比。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更由于它显而易见的竞争性,更加需要人的理解、判断和预见力竞争智慧。因此,不要指望一套计算机网络、一套所谓的竞争情报软件系统的简单引进就能给你带来什么。它需要人的智慧、素养、技能的配合,需要组织制度的保证,需要有效运作它的企业文化环境。可以说具有强烈竞争意识的人是企业竞争情报体系的主要

10、力量。3、知识员工和情报意识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倾向于看见他们喜欢看见的东西,还有就是看到与他有关的东西。这就是说人更容易感受到与他相关的事物。正像人们容易记住他关心的东西,不关心的东西,看了也记不住。事实上是他就往往看不见。大家天天都能在电视上看到股票信息,可是看到之后,不炒股的人往往跟没看到一样,什么也没看懂,什么也没记住。而股民们却非常敏感,看得懂记得住,还有很多分析和判断,甚至要采取一些行动买进卖出。这两种人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完全不同,就像是在测量水的温度,你放进去温度计,它马上就能感受到水温凉热,并且“计算、判断”出来的温度高低的数据。而你放进水中一根筷子,它什么也感受不到。企业中并不

11、是所有人都对技术、市场、客户信息竞争情报很敏感,对于企业竞争信息的敏感程度和搜集处理信息的主动程度就叫做情报意识。企业中的员工对于商业信息的敏感程度取决于多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天赋个性、知识素养或者说素质、从事工作的性质、企业文化和受到的竞争情报知识培训。天赋禀性上对各种信息的敏感,这是一种复杂的现象。也许和先天的因素有关,但是无疑和个人受到的教育,知识面宽窄,工作和生活经历有关联性。对于竞争信息是否敏感取决于个人的理解力,对于不能理解的信息就谈不上敏感了。我们曾经对一些企业做过调查,发现处于决策和销售部门的员工对商业信息比较敏感,而处于执行部门和行政部门的员工对于商业信息不十分敏感。我们发现

12、在企业中被赋予更在责任和权限的员工对于竞争信息的敏感性也更强。简而言之就是授权和信息敏感性成正比。一些不必负什么责任的执行部门的员工相对表现出对竞争情报的漠不关心。企业员工对竞争情报的敏感性的搜集处理信息的主动程度与企业文化的关系非常大,从员工情报意识的整体上看,企业文化对员工情报意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企业文化教育中能够承认每一个人的贡献,并鼓励每一个员工都做出自己独有的或协同的贡献时,员工的情报意识非常强,结果是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竞争情报的反应速度的能力。竞争情报知识培训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员工的竞争情报意识,特别是提高员工在搜集、处理和利用竞争情报行为的有效性。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已经

13、有不少企业开展了对全员的竞争情报知识培训活动。企业中员工的情报意识和情报行为主动性会在企业运作过程中得到加强或者被削弱。在传统的工业化经济中,主要是靠规模和速度来创造产品和价值。典型的生产模式是生产线。在这种模式下,大多数员工在大多是情况下并不需要做出新的判断。他只需要按照既定的任务说明操作就是了。这种情况下,企业员工基本上都是以体力劳动者的身份出现在生产线上。在新的信息经济时代,信息或者说是知识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都以信息或知识为主,其份量越来越重,这就是对劳动者提出了知识化的要求。同时劳动的产出也更多地表现为信息或者知识。事实上在今天的劳动者当中,越来越多的人每一天的工作

14、就是处理信息并且产生出新的信息或者知识。信息/知识就是他们的产品。生产知识产品的工具本身也是信息和知识。这样的企业员工是信息/知识的处理者,也是生产者。他们可以被称作知识员工。知识员工的主要特点在于他们从事脑力劳动,他们需要理解力、判断力和智慧。理解力和判断力的需要自主意识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每一个员工都是决策者和创新者。决策和创新需要思考过程就是有理解、判断、推理、联想构成的。如果企业把员工放在了决策和创新环境中,自主意识和主动性自然就会得到强化。反之,企业把员工仅仅放在机械地完成作业动作位置上,那么他就会变成没有思想的“一颗螺丝钉” 。在企业管理中历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认识,一种思想认为员

15、工就是工作的人工人,设计合适的操作任务,由工人去完成就是了。工人是被动的,是政策、指令的执行者。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企业员工不被鼓励对信息的敏感,也不鼓励员工对竞争情报做出相应的反应理解分析和共享行为。企业不鼓励员工去了解企业运作的决策机制,甚至限制员工了解自己作业任务以外的事情。另一种思想认为人是主观能动的,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对于他的作业任务会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优化行为,即根据信息做出决策以指导自己的行动。通常距离作业任务越近的人,掌握的信息就越及时、越具体,从而能够作出最佳的决策。事实上给予员工足够的决策权(受权)的好处还不仅如此。充分的授权能够极大地调动

16、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员工的创造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在后一种管理思想的指导下,企业员工变成了知识员工。这实际上就是信息经济时代的员工模式。世界领先的企业就是采用这种管理思想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典型的例子有通用电气公司和微软公司。只有主观能动的员工才会对竞争情报保持持续的敏感和主动应用到企业的业务当中去。本书作者在对中国一些大中型企业的个案研究中发现,很多企业的决策层对于竞争对手的情况知之甚少,特别是竞争对手最新的产品研发动向和市场举措方面。而处于销售一线的员工或者戌部门的工程师对于竞争对手的动向信息倒是有一定的了解。很多情况下是管理的层级结构和部门界限限制了竞争情报的及时上报和沟通共享。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员工事实上已经对获得的竞争对手的情报进行了分析判断,并且为自己的公司考虑了应对的策略。可惜这些智慧竞争智能,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有时企业员工有提出自己见解的积极性,并主动把获得的竞争对手的情况竞争情报向上汇报。但是它们的意见可能由于跨越部门级别或者他们的职位不高而得不到重视。极端的情况我们曾经遇到过几次,某个员工竞争意识和情报意识都很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