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与哲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870794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因斯坦与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爱因斯坦与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爱因斯坦与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爱因斯坦与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爱因斯坦与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因斯坦与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因斯坦与哲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载之前请注意: 1: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问题,请尽快和我联系 2:如果遇到文件中有些地方图片显示不出来的,可能是文档转换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请和我联系,我将图片发送给你,给你带来的不便表示抱歉 !请邮箱联系: 爱因斯坦与哲学摘 要: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而且也是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即 所谓的哲人科学家。他对哲学有独到的见解和非同寻常的看法,他的哲学 也颇有特点。本文着重论述了爱因斯坦的哲学发源地,他的科学哲学、社 会哲学、人生哲学,尤其是他的科学哲学是一种独特而微妙的多元张力哲 学,并探讨了形成这种多元张力哲学的原因。关键词:爱因斯坦 哲人科学家 多元张力哲学 批判学派Abstr

2、act: A. Einstein is a great philosopher- scientist. He have original views to philosophy, his philosophy also have many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discuss the source of Einsteins philosophy, his philosophy of science, his philosophy of society, and his philosophy of life. Specially his philosophy o

3、f science is a particular and delicate pluralism- tension philosophy. The paper also discuss forming reasons of this philosophy.Key Words: Einstein, philosopher-scientist, pluralism-tension philosophy, criticl school of thought.爱因斯坦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也是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不管他自己是否自视或自称为哲学家 。对于哲学,这位千百年难得一遇的哲人科学家

4、说过表面看来似乎截然不同的的话语。一方面,他充分肯定:“哲学是其 他一切学科之母,她生育并抚养了其他学科。因此,人们不应该因为哲学 的赤身露体和贫困而对她进行嘲弄,而应该希望她那种唐吉诃德式的理想 会有一部分遗传给她的子孙,这样他们就不至于流于庸俗了。” 同时他还认为:“虽然在最近的将来,理性和哲学似乎十分不可能变成人 们的向导,但它们一如既往,依然将是出类拔萃的少数人的安身立命之所 。” 他称赞“具有哲学追求的人”是“智慧和真理的朋友” 。另一方面,他也以开玩笑的调皮口吻讥讽哲学:“整个哲学难道不是用蜜写成的吗?乍看起来它好像很精彩,但是如果你再看一看,它完全是垂 死的,留下的只是老生常谈,

5、是糨糊状的东西。” 其实,细究起来,爱因斯坦的看法并无自相矛盾之处。他尊崇的哲学,是 那种能够给人以真理和启迪的智慧哲学。他嘲笑的哲学,是那种装腔作势 、大而无当、言之无物的“假大空”哲学。如果说他不愿自命为哲学家,那 也是不愿作以这样的哲学讨生计的哲学家。在这方面,爱因斯坦像叔本华 和尼采一样,对所谓的职业哲学家和体系哲学着实有点不恭敬。不用说, 这与爱因斯坦本人的哲学背景和思想风格也有关系。在这里,也许正应了 帕斯卡的一句名言:“能嘲笑哲学,这才真是哲学思维。” 19世纪最后四分之一,在哲学领域,在欧洲是新康德主义与实证论的对峙 ,在美国则是以皮尔斯为先导的实用主义的兴起。在科学领域,力学

6、自然 观顽强地作最后的表演,同时“科学破产”的失败主义四处弥漫。爱因斯坦 从小就对哲学深感兴趣,但他既没有随波逐流,也没有趋时赶潮,而是有 自己的主见。这种主见在广义相对论建成之后,逐渐表现为一种卓尔不群 的哲学独立性和丰厚圆融的思想综合性。爱因斯坦很早就接触了康德,他 高度评价康德哲学“那种发人深思的力量”,但并不认为相对论“合乎康德 的思想” 。他说:“我不是在康德的传统中成长起来的,只是后来我才认识到他的 学说中的宝贵之处,那是同现在看来明显谬误的东西并存的。” 他虽然感激地承认马赫的怀疑的经验论对他“有过很大的影响” ,但他对马赫哲学并不十分同情,并且持批评态度 。他从未把自己与反启蒙

7、主义的德国浪漫派哲学家谢林、黑格尔以及同时 代的海德格尔、蒂利希(P. Tillich)的辩证思辨联系起来,他肯定不满意他们脱离科学的艰涩而空 洞的梦呓。不过,他在给玻恩的信中也就黑格尔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我以极大的兴趣读了你反对黑格尔、反对迷恋黑格尔哲学的报告,对我 们理论工作者来说,黑格尔的哲学是唐吉词德精神,或大胆地说,是一种 诱惑物。但完全没有这种恶习的人,简直就是不可救药的市侩。” 那么,爱因斯坦的哲学发源地在何处呢? 第一,各个时代的哲学大家都是爱因斯坦的思想沃土,其中包括古希腊的 先哲,近代哲学大师如笛卡儿、莱布尼兹、斯宾诺莎、洛克等,以及爱因 斯坦的同胞先辈叔本华和尼采。

8、爱因斯坦也崇尚中国先哲孔子。第二,它 在从开普勒到普朗克的诸多哲人科学家的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里。第三, 它在批判学派表人物马赫、彭加勒、迪昂、奥斯特瓦德、皮尔逊的科学哲 学名著中,爱因斯坦科学哲学的诸多构成要素都能在其中窥见到蛛丝马迹 乃至明显烙印。第四,它在爱因斯坦与逻辑经验论者石里克等以及哥本哈 根学派的交流和交锋中。第五,尤其是它在爱因斯坦对自己的科学探索过 程和科学成果的哲学反思中。对前人思想成果的吸收、批判和改造,对自 己科学实践的沉思、总结和提炼,构成了爱因斯坦明彻的哲学思想的源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言得之! 爱因斯坦是哲人科学家,也就是作为科学家的哲学家或科学

9、思想家。他在 1919年的一封信中,谈到他的哲学研究的主要途径:“我只不过希望从口 头上和文字上去谈谈那些与我专业有关,同时又令哲学家们感兴趣的东西 ,这也许是我从事哲学研究的唯一一条途径。” 爱因斯坦之所以在钻研科学的同时热心于哲学研究,这是因为从客观上讲 ,当物理学的基础本身成问题的时候,此时“经验迫使我们去寻求更新、 更可靠的基础,物理学家就不可以简单地放弃对理论基础作批列性的思考 ,而听任哲学家去做;因为他自己最晓得,也最确切地感觉到鞋子究竟是 在哪里夹脚的。在寻求新的基础时,他必须在自己的思想上尽力弄清楚他 所用的概念究竟有多少根据,有多大的必要性。”“整个科学不过是日常思 维的一种

10、提炼。正因为如此,物理学家的批判性的思考就不可能只限于检 查他自己特殊领域里的概念。如果他不去批判地考察一个更加困难得多的 问题,即分析日常思维的本性问题,他就不能前进一步。” 此外,从主观上讲,爱因斯坦本人也是一个不满足于知其然,而喜欢追本 穷源的人。他经常急切地关心这样的问题:我现在所献身的这门科学将要 达到而且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它的一般结果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的”? 哪些是本质的东西,哪些则只是发展中的偶然的东西的?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 爱因斯坦的哲学既蕴涵在他的科学观念(这些观念本身就是哲学)中,也体 现在他对作为一个整体的科学以及科学研究的对象(自然界)的思考中,从 而形

11、成了他的别具一格的科学哲学(包括部分自然哲学的内容)。爱因斯 坦不仅给哲学家指明了道路,而且他的科学哲学是最鲜活的、最有生命力 的、最受科学家欢迎的,因为这种科学哲学是由实践的哲人科学家创造的 。科学家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它明晰、诚实、独立,贴进科学家和科学 共同体的科学实践和生活形式。 由于问题的驱使,由于鄙弃像“辉煌的海市蜃楼”那样的只能作为“主观安 慰物” 的哲学体系,因此爱因斯坦的科学哲学没有晦涩难懂的生造术语,没有眼 花缭乱范畴之网,没有洋洋自得庞大体系,但是诚如赖兴巴赫所说:“爱 因斯坦的工作比许多哲学家的体系包含着更多的固有哲学。” 请听一下爱因斯坦晚年的一则总括性的哲学体验:“

12、我们一方面看到感觉 经验的总和,另一方面又看到书中记载的概念和命题的总和。概念和命题 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逻辑的性质,而逻辑思维的任务则严格限于按照一些 既定的规则(这是逻辑学研究的问题)来建立概念和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概念和命题只有它们通过同感觉经验的联系才能获得意义和内容。 后者同前者的联系纯粹是直觉的联系,并不具有逻辑的本性。科学真理 同空洞幻想的区别就在于这种联系,即这种直觉的结合能够被保证的可靠程度,而不是别的什么。概念体系连同那些构成概念体系结构的句法规则 都是人的创造物。虽然概念体系本身在逻辑上是完全任意的,可是它们受 到这样一个目标的限制,就是要尽可能做到同感觉经验的总和有可靠

13、的( 直觉的)和完备的对应关系;其次,它们应当使逻辑上独立的元素(基本 概念和公理),即不下定义的概念和推导不出的命题,要尽可能地少。命 题如果是在某一逻辑体系里按照公认的逻辑规则推导出来的,它就是正确 的。体系所具有的真理内容取决于它同经验总和的对应可能性和完备性。 正确的命题是从它所属的体系的真理内容中取得其真理性的。” 请看,这段陈述所包含的哲学内涵多么丰富,多么深刻! 它把经验论、理性论、约定论、整体论、实在论的合理内核和积极因素都 囊括其中,但又不能简单地归之于任何一个“论”或“主义”(- sm),而是在各种“主义”之间保持了必要的张力。它恰如其分地阐明了 经验与概念、逻辑和直觉、意

14、义和真理等等之间的关系和职份,它把科学 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熔合在一起。这样简明、深邃、新颖、别致的 科学哲学,还能在哪儿找到? 爱因斯坦还就广泛的社会政治问题和人生问题发表了许多文章,其数量并 不少于他的科学论著,从而形成了他的见解独到的社会哲学和人生哲学。 爱因斯坦之所以要分出宝贵的时间用于科学之外的思考,是因为他深知, 科学技术的成就“既不能从本质上减轻那些落在人们身上的苦难,也不能 使人的行为高尚起来” 。他进而认为:“单靠知识和技术不能使人类走上幸福而高尚的生活。人 类有充分的理由把那些崇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价值的传播者置于客观真理 的发现者之上。在我看来,人类应该更多地感谢释迦牟

15、尼、摩西和耶稣那 样的人物,而不是有创造性的好奇的头脑的成就。如果人类要保持自己的 尊严,要维护生存的安全以及生活的乐趣,那就应该竭尽全力地保卫这些 圣人所给予我们的一切,并使之发扬光大。” 其次,热爱人类,珍视生命,尊重文化,崇尚理性,主持公道,维护正义 的天性也不时地激励他、驱使他这样做。最后,在于他的十分强烈的激浊 扬清的社会责任感:他希望社会更健全、人类更完美;他觉得对社会上的 丑恶现象保持沉默就是“犯同谋罪” 。 爱因斯坦的社会哲学内容极为丰富,极富启发意义。他的开放的世界主义 、战斗的和平主义、自由的民主主义、人道的社会主义,以及他关于科学 、教育、宗教的观点,至今仍焕发着理性的光

16、华和理想的感召力,从而成 为当今世界谱写和平与发展主旋律的美妙音符。他对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 的探讨,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这对于人的劣根性的铲除,对于人性的 改造,对于人的自我完善,都具有永不磨灭的意义。 “思想是具有永存价值的东西” 。爱因斯坦的哲学思想像他的科学的理性产品一样,是永恒流芳的。爱因 斯坦在纪念牛顿诞辰三百周年所写的话正好可以在这里用作我们的评价:“理性用它的那个永远完成不了的任务来衡量,当然是微弱的。它比起人 类的愚蠢和激情来,的确是微弱的,我们必须承认,这种愚蠢和激情不论 在大小事情上都几乎完全控制着我们的命运。然而,理解力的产品要比喧 嚷纷扰的世代经久,它能经历好多世纪而继续发出光和热。” 在这里,我想就爱因斯坦的科学哲学思想多说几句话。爱因斯坦的科学哲 学是一个由多元哲学 温和经验论、科学理性论、基础约定论、意义整体论、纲领实在论 构成的兼容并蓄、和谐共存的统一综合体。这些不同的乃至异质的哲学思 想既相互限定、珠联璧合,又彼此砥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