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罪犯脱逃心理形成及防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869332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罪犯脱逃心理形成及防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论罪犯脱逃心理形成及防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论罪犯脱逃心理形成及防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论罪犯脱逃心理形成及防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论罪犯脱逃心理形成及防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罪犯脱逃心理形成及防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罪犯脱逃心理形成及防范(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罪犯脱逃心理形成及防范内容提要:多年以来,罪犯脱逃是影响监狱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防逃工作是监狱工作的一项首要任务。本文对罪犯脱逃心理形成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 积极防范的一些对策。脱逃是罪犯在服刑过程中为了逃避法律的惩罚,非法获得自由的一种犯罪行为。罪犯脱逃不仅破坏了法律的实施,危害监狱安全影响罪犯的改造情绪,也给监管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尤其是少数罪犯脱逃后继续在社会上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给社会治安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监管安全是监狱工作的基石。本文从分析罪犯脱逃心理形成入手,加强防范措施。一罪犯脱逃心理形成的主观因素罪犯脱逃心理形成主要及由于其主观因素。具体分

2、析,有以下几方面因素:1放荡不羁的生活习惯与严格的管理发生冲突。罪犯之所以犯罪,一般地说是因为他们的不良影响和受资产阶级思想以及腐柘没落的思想毒害而走向犯罪的。他们的犯罪性质普遍具有贪婪性,残忍性和疯狂性。他们在社会上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无恶不作,过惯了放荡生活,入狱后,其法律地位发生了变化,人身自由被剥夺,与社会,家庭隔离,在严格的管制下,强迫改造。艰苦的生活环境与入监前的花酒地的生活有天壤之别。留恋旧生活,厌恶性膨胀监狱生活。当这种心理欲望大于监禁的忍耐时就会产生脱逃的念头。2惧怕劳动,企图逃避惩罚。我国监狱法明确规定,凡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必须参加劳动。劳动是每个罪犯的义务,也是监狱改造罪犯

3、的基本手段,将持续存在于罪犯服刑的整个过程。在一些劳动强度相对较大的单位,一些罪犯或本能不佳,或技能欠缺,跟不上集体进度,耽误了劳动生产,影响了其他罪犯的改造成绩,内心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和冲突,这时就很容易萌生脱逃意念,以此来改换环境,求得解脱。3不服判决。少数罪犯不安心改造,源于其认为法院对自己是轻罪重判。特别是和其他同类罪犯相比时,更容易强化这种心理。在多次申诉未果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脱逃行为。脱逃的目的,是“为自己讨个说法”,或“为了打官司”。一些被判处无期徒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本来就不服判决,看到别人脱逃,心想逃跑抓回来也加不了什么刑,因此淡化了对惩罚的畏惧,实施脱逃行为。4犯

4、罪意识的驱使在罪犯中有一类以犯罪为职业的罪犯。他们有较长的犯罪史,许多人是惯类犯。在长期的犯罪生涯中,他们多次尝到了犯罪的甜头,强化了享乐意识和犯罪思想,逐渐以犯罪为常业,能从犯罪行为中得到极大的刺激和满足。虽然多次受到司法机关的打击和惩罚,但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其而授性逐渐增强,并且形成了一整套反侦查,反改造的伎俩。投入改造后,采用两面派的投机改造策略,善于迎合干警,笼络其他罪犯,受到干警的信任和重用,混到较好的岗位,然后利岗位的便利条件脱逃。这种脱逃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不易侦破。5消极的意志品质。罪犯在被关押后一般会有脱逃的闪光 念,但绝大部分罪犯反有此想法而不敢实施行动,是因为他们在分析评

5、价主观条件,狱内安全警戒力量对比和脱逃的被抓获的后果比较之后并不敢脱逃。而少数罪犯则将想法进一步发展为脱逃动机,难以抑制,继而千方百计寻找脱逃机会,此类服刑罪犯往往具有动摇和顽固的消极意志品质。在管教人员的教育帮助下,在监狱这种特殊的环境下,他们一时在脑子中也许会确定“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的目标。但是由于他们头脑中过去沾染的恶习太深,阻碍他们产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因而对稳固正确改造目标缺少韧劲,坚持性差,反复性大。这样或具有动摇意志品质,或具有顽固意志的罪犯在产生脱逃动后,一意孤行地进行脱逃准备,直到孤注掷。6丧失生活信心,有些罪犯因为刑期长,感到生活无望,人生的黄金时期都将在监狱中度过,

6、出狱后也是无用之人;有的罪犯有顽重疾病,担心会列在监狱;有的罪犯家庭发生来人死亡等变故,自己又没有一技之长,无法立足社会,因而对生活绝望。在绝望之中,罪犯很难看到生活的美好一面,而采取自暴自弃的行为来逃避现实,脱逃就是其中最极端的一种表现。二 罪犯脱逃心理形成客观因素主观方面的因素及罪犯脱逃心理形成的主要因素,而客观方面的因素则是润滑剂,促使其将想法转化为具体行动。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监狱生存条件落差较大,由一些罪犯独特的人生经历决定,监狱罪犯的生活条件与自己以前在社会上的生存条件相比,有相当大的落差,由此产生较大的不适感,甚至超出其忍受程度因此产生逃跑的动机。据统计,地处城市,从事工

7、业,生活条件较好的监狱,罪犯的的脱逃率远远少于那些地处边远地区,从事农业劳动,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的监狱。有体力劳动习惯的罪犯,其脱逃率大大低于游手好闲,没有体力劳动经历的罪犯。2家庭变故,由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决定,家庭和亲友是罪犯改造生活的精神依托。家庭情况的好坏,对罪犯态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罪犯的改造情绪。家庭突然的变故,会对罪犯的精神造成重大打击。至爱亲人的之故,病重,遭遇天灾为祸,父母无人赡养,子女无人照顾,家庭经济困难,配偶提出离婚等,都可能使罪犯心急如焚,焦躁不安,思家心切。如果这种心理状态得不到及时的劝导和化解,很可能演化为罪犯的脱逃行为。3监管漏洞,从客观上讲,服刑是人生的痛苦经历

8、,每个罪犯都不得有脱逃的意志和可能。只是由于监狱设置了重重防线,罪犯最后望而却步。但是, “智者行虑,必有一失”,再严密的监管总有制度上,实施上的漏洞。这些漏洞很快为罪犯所知晓,一些胆大妄为者就会铤而走险。从实际工作中看,监管条件好,常年在大墙内从事集中劳动的罪犯的脱逃机会微乎其微;而从事野外分散农业劳动的罪犯,脱逃率就远远高于从事工业劳动的罪犯。4环境拒斥 ,如果监管不力,就会出现服刑罪犯之间的“特强凌弱”现象,一些罪犯依仗身强力壮,长期欺辱,打骂体弱的罪犯。一些牢头狱霸利用干警的信任,实际上控帛了犯群。他们在派工、记分,待遇等方面处处占先,处事不公,任意克扣、刁难没有背景的罪犯,横行监里,

9、为非作歹,任意体罚,勒索其他罪犯。如果监管干警对此种行为失察或故意偏祖牢头狱霸,罪犯的苦衷得不到干警的理解,问题得不到公正的解决,有冤无个伸,罪犯就会因不堪忍受而脱逃。5环境因素刺激,在某些特殊的、重大的环境刺激因素的作用下,一些本来不想脱逃的罪犯,突然采取脱逃行为。常见的情况有:无法忍受牢头狱霸的欺压、打击,人身安全受到现实威胁;极个别工作人员处事不公,对某一罪犯一味打击,处处刁难,罪犯丧失了生活信心;罪犯因欠赌债无法偿还,受到狱内邪恶势力的威胁;缺少主见,自制能力差的初犯经不起他人的引诱和教唆,在冲动之下,与他人一起脱逃等等。此外,在实际中,脱逃为是一种感染性,传导性很强的活动,在罪犯集体

10、中,如果有人脱逃,特别是有脱逃成功的事例,应会在罪犯群体中产生连锁反应,发生边续不断的脱逃。 三 服刑罪犯脱逃的防范对策防逃工作是监狱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监狱干警与罪犯进行的逃跑与逃跑的心理较量。我们只有掌握了罪犯脱逃的特点,才能把防逃这项任务完成任务得更好,所以在讨论防逃对策之前,我先来阐述一下罪犯脱逃的特点:我们从犯罪侦查学的角度,在探讨罪犯脱逃行为产生,发展中的一些物点与规律。改革开放后,罪犯在脱逃行为方面表现出以下特点:(一)随着现代化科技的迅速发展,闭路电视、自动报警系统等先进警戒仪器的广泛运用,警戒设施和防空能力得到空前加强。改革开放后,各监狱在防止和控制狱内脱逃案件发生上者积累

11、了经验,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如设立内看守,二十四小时不脱管,干部直接管理,三到现场,四固定等,堵塞了漏洞。这种动态的防控系统,使脱逃成功概率大大降低。在现代监管的条件下,多层防范体系的设置,使冲撞脱逃失去了现实条件,因此,罪犯脱逃大多以隐蔽方式进行。(二)智能性:世纪年代到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犯罪现象也呈升圾状态,与此相联系,狱内罪犯的反改造伎俩也呈智能化状态。罪犯脱逃行为的智能性主要表现在: 1改变脱逃策略。由过去简单的对抗政府的脱逃,变为转变策略,先赢得管教干部信任,然后利用有利条件进行脱逃。不少罪犯将市场经济的“交换”意识运用到警犯人际关系中,伪装积极,骗取干部信任

12、;或者投其所好,施以贿赂,取得干部好感,骗得从事外役劳动或担任值勤员等犯人职务,然后利用取务的便利条件脱逃。2脱逃行为诡秘。新时期罪犯犯罪与逃避惩罚的技能较高,入监后,戒备心理和防卫意识强烈,为了脱逃的成功,在很长时间内就着手准备,在日常表现中无异地于他人,甚至有积极的改造表现,脱逃意念很少外露,在其脱逃后,常使人感到意外。3发现、利用和创造脱逃的机会。现代罪犯很少有那种不顾客观环境,一意孤行,情绪性的脱逃。在逃跑前,一般都有长时间的观察、分析和预谋,选择最有利的时机出逃。从事农业劳动的罪犯,大多选择最有利的季节脱逃;从事工业劳动的罪犯,大多选择监控最薄弱的时段和地点进行脱逃,罪犯对警戒设施、

13、监控制度、干部交接规律,作息时间,看守活动规律,了解得比较细臻,脱逃的时机选择比较准,管理的漏洞和工作的松懈,都不得有可能使罪犯有机可乘,铤而走险。4利用化妆或通迅技术脱逃。现已发现一些罪犯化妆脱逃。即乘监狱外来人员入监活动之机,化妆成采购员、司机、妇女、干警而混出监狱。利用现代通迅工具和狱外亲友、同伙取得联系,里应外合脱逃,脱逃的成功概率增大。5罪犯利用其狱外亲属对干警“攻关”金钱贿赂,许诺交换条件。少数意志薄弱的干警故意在排班和工作安排上为罪犯脱逃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有极少数干警私放罪犯或与罪犯共同脱逃。(三)突发性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产生一些具有极端个人主义人生观的罪犯,这类罪犯投改后,

14、极端不适应监管条件下失去自由的生活,采取逃避和对抗的态度。其中一些青少年犯,知识贫乏,精神空虚,没有正当职业,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极低,在社全上放荡不羁,无法无天。投入改造后对抗管教,无所顾忌,胆大妄为,脱逃意向明显,只要一有机会,养成了“脱逃癖”,这部分罪犯成为监管场所现实的危险因素,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戒备。(四)脱逃发生的时机特点当前,罪犯脱逃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善于寻找和利用我们监管工作中一些漏洞和失误,在时机选择上具有以下特点:1在脱逃季节的选择上,大多选择每年的夏、秋两季。特别是七、八、九三个月,是罪犯脱逃的高峰。因为这个季节气候宜人于野外生存;同时,是植物和庄稼的生长旺盛期,

15、罪犯便于在青纱账中藏身,此外,罪犯还能方便地利用农作物充机。2在脱逃时间的选择上,罪犯大多选择在节假日期间。因为节假日期间,干警大多在家休息,监管力量相对薄弱,可供逃跑的机会增多;此外,一天中出工、收工人多,混乱时罪犯容易趁乱脱逃。特别是傍晚收工时,人员流动大,特别混乱,经过一天的劳动,干警和犯人都很劳累,精神涣散,对罪犯的注意力相对减弱。3利用意外事件。首先是当自然界出现大雨、大雪、大雾、奇寒天气时,罪犯脱逃率增加。因为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给警戒和观察造成很大的困难,视线不清,视野不广,很难听到声响和动静,电网、监视器等设备有时会因自然力而短路,断电,失灵,罪犯利用自然界的掩护而脱逃。此外,

16、监狱突然停电,停水,监狱内发生罪犯或干警的意外事故,人员混乱时,罪犯就可能乘乱出逃。针对罪犯脱逃的特点,具体采取的积极对策主要有:(一)坚持四个到位。1党委重视到位。在具体工作中,党委做出“三个不忘”,一是始终不忘专政意识和责任感。在思想上认真做到“一时一刻不能放体验警惕;一时一刻不能麻痹大意;一时一刻不能高枕无忧;一时一刻不能放心满意。 ”二是押犯成分变化,不忘从严管理。三是改革不断深入,不忘监狱的职能。2目标措施到位。目标是搞好防逃工作的动力,措施是保证确保监狱安全稳定,做到防逃、反逃,必须实施目标化科学管理。把防逃工作列为主要考核指标,作为选拔、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政绩,深入开展了监管安全达标竞赛、教育改造上等升级竞赛、双百日安全无事故竞赛、干警岗位执法放宽教规范活动以及文明监区、文明分监区、文明犯人的评比活动。在防逃工作上,做到铁心肠、铁面孔、铁手腕。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大重奖罚力度,强化安全意识和激励机制。防逃的工作目标、任务、制度、措施,做到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具体明确,便于操作。防逃工作的隐患和漏洞,实行监狱长、政委、副政委、教导员、指导员负责制,做到责任不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