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院校招生高中语文模拟试题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2864271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队院校招生高中语文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军队院校招生高中语文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军队院校招生高中语文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军队院校招生高中语文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军队院校招生高中语文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军队院校招生高中语文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队院校招生高中语文模拟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军队院校招生高中语文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是 ( ) A交恶 w 瘦削 xu 饮鸩止渴 zhn B模样 m 对峙 zh 惟妙惟肖 xio C矩形 j 锁钥 yu 怏怏不乐 yng D荷枪 h 嘈杂 co 里应外合 yng 2有三个错别字的是( ) A把富裕的技术人员组织起来支援兄弟部队攻克技术堡垒 B我们欢迎一切弘扬正气的作品,抵制一切低级庸俗的文化垃圾 C这项工作经过周密布署,一概都按排就序了 D经过化验鉴别,确定了材料成份,然后制定出汽焊预热、电焊焊接的方法 3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全部相同的是( ) A求全责备/实事求是 B聊以自慰/百无聊赖 C临阵磨枪/如临

2、大敌 D无稽之谈/反唇相稽 4依次填人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 要先 一个草案,再交大会讨论 岁月在战火中 ,人们在战斗中成长 战士们 到了极点,有的一边走路一边磕睡 你细细 ,就会领略到文字的魅力 A拟定 流失 困倦 体会 B拟定 流去 困惫 体察 C拟订 流驶 困顿 体验 D拟订 流逝 困乏 体味 5对下面四句话的语气轻重程度,理解正确的是( ) 他的表演显得做作,我决定不投他的票 他的表演那么做作,我能投他的票? 我不是不愿投他的票,只是觉得他的表演有些做作 我不是不愿投他的票,只是觉得他的表演不太自然 A句语气最重,句最委婉 B句语气最重,句最委婉 C句语气最重,句最委婉 D句

3、语气最重,句最委婉 6没有语病的是 ( ) A他是个训练成绩很拔尖的士兵,在各科竞赛中多次频繁获奖 B深秋的夜晚,野外寒气袭人,我们冻得发抖,只好用相互的身子暖和着对方 C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华夏旅行社设计并开通了 20 余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D装备研究院原院长参观了院史馆,并对我们学院的建设发展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 7下列横线处,可以使用问号的是( ) A我哪儿都不去 ,你能把我怎么样 B真不明白他今天为什么不赴约 C我不管你是怎么想的 反正我一定要参加 D 哪架飞机几点起飞 停在哪条跑道上 都得一清二楚 8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是 ( ) A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埂咽 B被暴风

4、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2C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D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9诗句书写有误的是( ) A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B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10文学常识对应有误的是( )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C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孟浩然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环境污染、温室效应、干旱和

5、浪费,正使人类面临着严 重的水危机 解决水危机,既要节流,更要开源开发新的水源,如海水淡化等,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重 视除向大海要水外,大气已成为重点开发对象,科学家认为,大气是个天然水库,据统计, 地球上每年降水总量达 5 7 x 1014 吨,地球表面约有 30%被云层覆盖,一块不大的积云, 所含的水分竟达 10 万升至 100 万升,人类早已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大气要水了 除了云以外,雾也是极具开发价值的对象,雾是水的同质异态物,可以直接转化为人类 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淡水捕雾取水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干旱的山区、沙漠地区及海 岛、海轮等解决淡水不足的重要途径一门新的技术体系“雾水工程”正在

6、兴起。 雾水工程的原理非常简单,雾是由密度很大的细小水珠组成的,可以吸附在各种物体的 表面,遇冷就会结成大的水珠,凝聚成水露水就是由雾遇冷而凝结成的为了从雾中大量取 水,采用散热快的金属,如铭,制成表面光洁的圆筒,竖立于多雾的空气中,其表面附着 的雾很快便凝聚成水,不断地往下流,源源不断地去生成淡水在沙漠地区和一般性陆地, 晚上湿度大,而在海岛及海洋中(如舰船上) ,白天和晚上湿度都很大,均可因地制宜利用 这一原理从雾水中取水国外不少舰船,已采用这项技术,在航行中不断补给淡水在一些多 雾地区,效果更为理想如智利圣地亚哥以北的琼贡果村,地处阿塔卡马沙漠,背靠圣金佛 山,白天气温很高雨水很少,年降

7、水量仅有 400 毫米,生产和生活用水十分紧张但圣金佛 山顶是一个多雾区,且湿度很大科学家在山腰装置了巨大的雾水转换装置网眼极细的塑 料纤维巨网,每夜可采水一万多升,在多雾季节每昼夜可采水 10 多万升,从而解决了居民 的用水困难。 西班牙科学家还发明了一种可使沙漠变良田的人造树,这种人造树的枝叶皆由吸水性很 强的酚泡沫塑料制成,树干则由多层密度不同的聚氨基甲醋塑料制成将这种树“种植”于雾 区,由于酚泡沫塑料吸水性能非常强,与雾的接触面积又很大,散热很快,所以吸附的雾 和凝聚的水分相当可观,这些水分通过树干渗入沙漠中白天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水分又通 过树干、树枝蒸发出来,使周围的空气湿润,温度降

8、低,甚至能形成冷空气团和云,出现 降雨据说,大量“种植”这种人造树,10 年内可使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大为改善,有可能成 为绿洲。科学家认为,雾水工程近期可为干旱山区、海岛、沙漠地区解决饮用水不足问题, 从长远来看是人类解决水危机的一条重要途径。 1对文中“雾是水的同质异态物”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同质就是本质相同;异态就是不同形态 B “同质异态”强调的是形态 C “同质异态”是说雾与水都是同一来源,而形态则有所不同3D “同质异态”是说水与雾并没有什么区别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向大气要水与向雾要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B露水的水珠是由雾转化而成的 C “人造树”

9、实质上解决的是沙漠中水的吸取与散发这一难题 D人类向自然要水的领域是十分宽广的,关键问题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3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雾水工程”就是利用雾能吸附于各种物体,并且遇冷会结成水珠,这一特点而建 造的吸水工程 B由于技术难题尚未解决,目前向雾要水还没有形成工程技术体系 C由于沙漠地区很少有雾,所以只能用“人造树”取水 D由于人工降雨的问题已经解决,所以向云要水也是目前解决水危机的主要途径之一 4对文中画线部分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晚上湿度大,那么晚上就是温热的天气 B海洋中白天、晚上因为湿度都很大,所以气候不是很热 C湿度越大,气温就越低,

10、适宜于雾的冷凝,从而便于吸水 D “人造树”的功能就是吸水性强、散热快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袁乔字彦叔,初拜佐著作郎辅国将军桓温请为司马,不就,拜尚书郎桓温镇京口,复 引为司马,领广陵相。时桓温谋伐蜀,众以为不可乔劝温曰:“夫经略大事,故非常情所具智者了于胸心,然 后举无遗算耳今天下之难,二寇而已蜀虽险固,方胡为弱,将欲除之,先从易者今溯流万 里,经历天险,彼或有备,不必可克然蜀人自以斗绝一方,恃其完固,不修攻战之具,若 以精卒一万,轻军速进,此彼闻之,我已入其险要,李势君臣不过自力一战,擒之必矣论 者恐大军既西,胡必窥靓,此又似是而非何者?胡闻万里征伐,以为内有重备,必不敢动纵

11、复越逸江诸,诸军足以守境,此无忧矣蜀土富实,号称天府,昔诸葛武侯欲以杭衡中国, 今诚不能为害,然势据上流,易为寇盗若袭而取之者,有其人众,此国之大利也”温从之使 乔领二千人为军锋师次彭模,去贼已近议者欲两道并进,以分贼势乔曰:“今深入万里,置 之死地,士无反顾之心,所谓人自为战者也今分为两军,军力不一,万一偏败,则大事去 类不如全军而进,弃去釜毓,贵三日粮,胜可必类”温以为然,即一时俱进去成都十里,与 贼大战,前锋失利,乔军亦退,矢及马道,左右失色乔因魔而进,声气愈厉,遂大破之, 长驱至成都李势既降,势将邓定、傀文以其属反,众各万余温自击定,乔击文,破之进号 龙攘将军,封湘西伯寻卒,年三十六,

12、温甚悼惜之。 1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复引为司马,领广陵相 领:兼任 B众以为不可乔劝温 劝:劝阻 C师次彭模,去贼已近 次:驻扎 D封湘西伯寻卒 寻:不久 2对各句中“之”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将欲除之,先从易者 称代“二寇” B李势君臣不过自力一战,擒之必矣 称代“李势” C若袭而取之者 称代“寇盗” D温从之使乔领二千人为军锋 称代前文的“袁乔的主张” 3下列各句在文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4A故非常所具 本来不是一般人所具有的才能 B然后举无遗算耳然后行动就没有失策的地方了 C昔诸葛武侯欲以抗衡中国从前诸葛亮想凭借它同中原相对抗 D议者欲两道并进

13、,以分贼势有人建议要分成两路齐头并进,以便分辨敌兵的形势 4全都表现袁乔远见卓识的一组是( ) 桓温请为司马,不就 李势君臣不过自力一战,擒之必矣 胡闻万里征伐,以为内有重备,必不敢动 不如全军而进 乔因魔而进,声气愈厉 乔击之,破之 A B C D 5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袁乔看出桓温是个野心家,开始桓温请他担任司马,他不去后来桓温镇守京口,再次 请他出任司马,他才上任。 B袁乔认为当今天下的灾难是两大敌寇,两寇中,蜀国李势又是最大的危险而蜀国物产 富饶,形势险要,又处在上游,容易为害,所以必须攻下来。 C有人担心桓温如果攻蜀,胡人就会趁机进攻;袁乔认为胡人必不敢动,即使来侵犯

14、,留 守诸军也能抵御。 D当去敌已近,有人主张两路并进时,袁乔主张集中兵力,在彭模与敌大战,关键时刻, 他麾师而进,声气愈厉,遂大破之。四阅读南宋词人赵彦端点绛唇 ,按要求回答问题。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速,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抖阳暮。 1本首词作,作者以怎样的身份来写别离的?写别离,为什么要插写相逢?这样写有什么作 用?2词的上阙,作者以一首阳关曲替代别离时刻的千言万语,你怎样看待这样的构思?3以“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作词作的结句,有何妙处?五根据下面短文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日全食的作用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表示,日食的发生不仅可以预告未来,还能较精确地反 推过去出现的时刻,是破解历史年代谜案的“定时器”。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夏、商、周时期因历史久远,缺乏精确的文字记录,因此难以精确地 断代,夏、商、周诸王的年代一直令人困惑周懿王是周朝第七位帝王,他在位时,没有什 么政绩幸运的是,古代曾出土一部书,叫竹书纪年 ,上面有句话: 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 。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说, “天再旦”意为“天亮了两次”在什么情况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