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周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2836552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周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周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周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周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周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周(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时间时间 第第1 1周周 第第1 1、2 2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课课 题题 1、山中访友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知识与 技能,过技能,过 程与方法程与方法 ,情感态,情感态 度与价值度与价值 观)观)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 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重重 点点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难难 点点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

2、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难点解决难点解决 方法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读、议;读、议结合。教学手段教学手段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直接板题,学生读题辨别文体,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初 读课文。1、教师板书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引导问题:读了“山中访友”这个题目,如果让你来写这个题目,你会写些什 么?2、学生自由读课文后辩题。读书要求:1读通课文,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2读得生疏地的地方,可以停下来多读几遍。二、练读课文中的生难字词,学生再读课文。1、小黑板出示下列词语,学生练读: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

3、、精致、蕴含、奥秘 、侠客、德高望重、俯身凝望、津津乐道、别有深意2、学生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三、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初步学习文章的主要内容,相机学习并巩固反问句,过渡句在文章中的作用。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根据下列提纲给文章分段。提纲:去 访 回2、学生再读题。由题引发学生读文本的欲望,初步学习文章的第 二部分。引导问题:T1:“我”去山中访了那些朋友?这些朋友有什么特点?你从文章 哪些句子中读出的?(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老桥、树林、山泉 、溪流、瀑布、悬崖、白云、落花、落叶、岩石)T2:老师为什么在这些朋友的后面要加上省略号呢?你从文章哪儿 读出来的?3、出示重点句子:这山中的一切

4、,哪个不是我的朋友?引导分析:T1: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他是个什么句式?T2:联系上下文,这个句子还是一个什么句?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四、引导学生对本课时进行学习小结。五、学生读全文巩固本课时所学。六、作业。1、课外再读课文三遍。2、完成这篇文章的生字词书写训练。第二课时一、直接板题,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围绕“朋友”这个主题讨论。1、学生读题。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所学,知道课题中的“ 友”在文章中的所指。2、引导学生围绕“朋友”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引导问题:T1:在本节课深入学习之前,我们有必要先讨论一下:在我们生活 中,人与人之间怎样才能称为“朋友”?(主要特征:彼此间有美 好的感情。)注

5、:1朋友:是指彼此有交情的人。2交情: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而 发生感情。3交往:互相来往。T2:你愿意与什么人交朋友呢?二、组围绕“友好”的主题织学生通过“读读 议议 说说”的形式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课文。1、品读文章第二部分。逐段学习,通过重点词,引导学生理解文 章的内涵,学习作者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引导问题:T1:作者山中的朋友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呢?T2:文章第5自然段,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读读这些句 子,想象一下句中所描绘的景象。(注:总结落在文中“好风景” 一词)2、学习文章第一部分,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撞”这词来理解“好 心情”,通过理解“好心情”来理解作者文

6、章开始所表现出的因山 中美景而流露的轻快与向往之情。3、学习文章第三部分,抓住此时的“好心情”与文章开头之处“ 好心情”的不一样,而升华主题-感恩(热爱)自然。4、学生在读题。理解“访”所包含的情感。(访:拜访;访问。 拜访:敬辞,访问。)三、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对全文的学习结果进行总结 。四、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完成练习册相应训练题。板书设计板书设计1、山中访友 老桥 树林 山泉 溪流 瀑布 悬崖 白云 落花落叶 雷雨 岩石 作业作业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审批意见审批意见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教务科审教务科审 批意见批意见时间时间 第第1 1周

7、周 第第4 4、5 5、6 6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课课 题题2、山雨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知识与 技能技能, ,情感情感 态度与价态度与价 值观)值观)1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 2、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3、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重重 点点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难难 点点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难点解决难点解决 方法方法通过问答形式,小组合作讨论法来解决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读、议。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录有雨声以及轻柔舒缓音乐的

8、磁带或光碟。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上一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访问了“山里的朋友”,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下面这篇课文,一起去体味那山雨的无穷韵味吧!2、揭示课题山雨,带着各自不同的感受读课题。(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1、请同学们先自由地、放声地读读课文,将好词佳句用横线划下来,多读几遍,并将课文读通读顺。2、交流同学们自主发现的好词,集体品读。3、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谁来简单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 容。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教师板书:雨起、雨中、雨后)(三)学习“雨起”,感知“悄悄”1、看,山雨来了。请有感情地读读第一自然段,山雨

9、初来乍到时带给你怎样的感受?2、练习说话,朗读品评。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1)自由读这句话,感受雨来时带来了怎样的感觉?(悄悄然的、有节奏的)(2)就带着这种静悄悄的韵味有感情地朗读。(四)、学习“雨中”,感悟神奇1、雨就这样悄悄地起来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播放磁带或光碟),竖耳听,你似乎听到了什么或看见了什么?2、那课文中的山雨又是怎样的一番韵味呢?拿起书,轻声地读,体会山林中飘飘洒洒的山雨带给你的感觉。3、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又了山雨的神奇、韵味?细读课文,找到那些令你深有感触的话语,将它们划下来。4、有侧重地交流、品析、朗读。像一曲无字的歌谣

10、,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1)体会“由远而近,由远而近”的意味:这里连用两个“由远而近”,后面还用了省略号,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带着体会朗读。(2)在自由读的基础上指名读,并点拔,然后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1)读一读这话,感受感受:山雨神奇在什么地方?(2)雨丝是飘飘洒洒的,还会是怎样的?请换一个叠词来说说。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用心灵去感受。(教师配乐范读。)(3)带着遐想朗读。

11、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1)自由读,感受雨中的绿。(2)讨论:如何理解“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句话。(五)、学习“雨后”,感受韵律1、学生自由朗读文章的最后三个自然段,同桌交流感受。2、汇报交流,自主朗读。教师适时点拨。(六)、通读全文,积累背诵1、分小组轮读整篇课文,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味。2、自由读课文;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2、山雨 作业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

12、文审批意见审批意见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教务科审教务科审 批意见批意见时间时间 第第1 1周周 第第7 7、8 8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课课 题题3、草虫的村落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知识与 技能技能, ,情感情感 态度与价态度与价 值观)值观)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 达自己独特感受的。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3、学会6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行词语积累。重重 点点学会6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行词语积累。难难 点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难点解决难点解决 方法方法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学

13、习方式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展开讨论。教学手段教学手段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学习过了猫、珍珠鸟和海豚救人 这三篇课文后,越发感到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伙伴。其实在动物 界不仅仅是这些哺乳动物非常可爱,就连大自然中我们常见的那 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也别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虫 子的家去感受这份快乐,那里就是?(学生齐说课题,教师板书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注意将自己在预习时自学 到的生字新词读准确。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反馈预习情况。3、默读全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之后学

14、生可简单谈谈,可以用文中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话。(三)默读课文,把握内容: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在“草虫的村落”中看到 了什么,画一画你是从那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 感受的?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拨:(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虽然迷了路,但仍有着傲然的气势。 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追问:作者为什么要把黑甲虫称作“游侠”呢?小结:从这位勇敢的游侠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 。它是快乐的,作者看到了它,并做了合理丰富的想象,也感到 了快乐。(2)从“村民和谐生活”中,体会

15、作者的独特感受:可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等关键词句,体会 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友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融洽。大 家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他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我敢说,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 能演奏出来的!”学生可以通过“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 什么?(4)从“村民的勤勉劳动”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是什么力量使一只只小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能理解吗?(生 活的快乐,以及对自己家的责任感,促使甲虫们如此勤勉的工作 着。大家各司其职,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3、草虫的村落读课文作业作业抄写词语审批意见审批意见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教务科审教务科审 批意见批意见时间时间 第第1 1周周 第第9 9、1010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课课 题题3、草虫的村落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知识与 技能技能, ,情感情感 态度与价态度与价 值观)值观)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