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深处》创作背景及演奏技巧方法讲解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825783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林深处》创作背景及演奏技巧方法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竹林深处》创作背景及演奏技巧方法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竹林深处》创作背景及演奏技巧方法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竹林深处》创作背景及演奏技巧方法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竹林深处》创作背景及演奏技巧方法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竹林深处》创作背景及演奏技巧方法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林深处》创作背景及演奏技巧方法讲解(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竹林深处竹林深处创作背景及演奏技巧方法讲解创作背景及演奏技巧方法讲解竹林深处创作背景及演奏技巧方法讲解.txt竹林深处创作背景及演奏技巧方法讲解作曲家龚全国介绍-经典葫芦丝演奏曲目竹林深处 。 竹林深处 (龚全国词、杨正玺曲)利用葫芦丝独特音色及打音、颤音、吐音等特殊演奏技巧所产生的缠绵悠远的流水旋律,将傣族水一样的民族性格,宁静、和谐的生活画面表现得淋漓尽致。1979 年竹林深处首次推出后,国际电台、中央电台进行了录播,响遍东南亚。成为 80 年代、90 年代葫芦丝的形象大使。时至今日,葫芦丝演奏曲目跨越了民族、跨越了国界,从音高到旋律变化都再不断提出挑战, 竹林深处仍然流行不衰。然而,这首

2、曲目却不是什么呕心沥血之作,可以说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龚全国说, 竹林深处的前身是他发表的一首小诗,原名为串 ,内容讲述一对青年从初识、到相知、到相恋、到自然结合的过程。发表后很受欢迎。龚全国再次进行修改,遇到杨正玺老师,谱曲后,竟成为了葫芦丝最美的嫁衣。 龚全国 1950 年出生于云南德宏州梁河县。1973 年进入州民族歌舞团。在 1979 年云南省创作节目调演中,他的葫芦丝独奏竹林深处,震动了春城舞台,令外国朋友赞口不绝。从 1980 年开始,他那美妙动听的葫芦丝旋律,飘出云岭高原,飘向全国,走向世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1980 年,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荣获葫芦丝演奏优秀表演奖

3、。1982 年在全国民族乐器独奏比赛中荣获葫芦丝、象脚鼓表演一等奖。1983 年,被国家民委、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中国音乐家协会命名为“傣族青年葫芦丝演奏家” ,同时参加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家演出团赴内蒙、宁夏、青海、广东等地演出,所到之处,皆受欢迎。19841986 年曾两度赴日本访问演出,所演奏的代表曲目竹林深处 、 德宏美 ,被日本广播电台列为专题节目播放。 1987 年到云南艺术学院深造,两年学习期间撰写的浅谈葫芦丝的演奏艺术论文,受到了好评。近两年来,他又相继改革成功傣族民间乐器金角琴(牛角琴)、象脚鼓琴、铓琴等。1991 年 4 月赴泰国演出中,金角琴、葫芦丝,还有景颇族民间乐器吐

4、良的演奏,深受泰国人民欢迎。另一位云南民族文化艺人杨正玺老师(已故)背景&意境 乐曲根据流行于云南德宏地区的葫芦箫调创作。傣族小卜冒(小伙子)多在夜间“串姑娘” (谈恋爱)时演奏葫芦箫调 ,小卜少(姑娘)能根据不同的调子辨别出自己的情侣。该曲以极其抒情的风格,表现了傣族青年们的爱情生活竹林中,隐隐地飘出阵阵葫芦丝声,淡淡悠扬。发古之幽思,来路渺渺;望前路憧憬,满目雄浑。竹林深处隐现的傣家竹楼。傣族小卜冒(小伙子)经过竹林时,吹起了葫芦,打破了竹林深处的寂静,优美的葫芦声阵阵传在竹楼里,姑娘在竹楼上倾听优美的声色,招呼傣族小卜冒上楼约会,小伙子怕惊动她家人,轻手轻脚的来到楼上(如中板部分,就像偷

5、偷摸摸的感觉)两人之间手拉手也冲满了激情来到小竹楼里。 。 。 。 。 。 (演奏这段的时候要投入学会产生两人恋爱的联想。 。 。 。 )另一种联想如如这首用葫芦丝倾诉爱慕的心,该曲是葫芦丝独奏曲中的精品,歌曲主要是表达傣族小卜冒(小伙子)和小卜少(姑娘)在月光和竹林中谈恋爱的情景.开头部分是小卜冒在竹楼下吹起葫芦丝,在竹楼里听到葫芦丝声后就缓缓走下楼来和小卜冒见面,然后两人手拉手走进竹林,在月光下和竹林。 。 。男孩吹葫芦丝,女孩则跳孔雀舞,曲调欢快.跳跃结尾部分是悠长和缓慢的调子,表达男孩子送女孩子回家时,两人那种依依不舍之情景。以上要学会产生联想最能休现音乐的境思。技巧讲解:引子的演奏演

6、奏引子时首先需注意换气,凡标有换气符号的地方原则上必须换气,在第四小节第四拍前半拍“3”完了以后如果气息确实调整不过来可在此处换口气。引子加点气震音效果更好其次是虚指颤音的表现,在引子的演奏中,只有“3”运用虚指颤音,其余音均不用, “5”音的演奏我建议用微微的气震音表现即可。 (25 建议中间加个 3,就等于 23 5 可以更好控制引子) ,最后是速度的变化,在整个引子中有速度变化的是 56 小节,第 4 小节第四拍后半拍至 5 小节第四拍前半拍采取由慢到快的速度变化,5 小节第四拍后半拍以后恢复原速。二中板的演奏中板共 16 个小节,首先来整体分析一下这个 16 小节,我们从标识符号上来看

7、,有叠音,虚指颤音,吐音,也就是说技巧上不掌握,从节奏上也不存在难度,而要演奏好这段关键是情感上的体现请注意提示词“抒情,优美地“,也就是提示了我们在速度上要控制好,恰倒好处。其次是给大家讲一下此段的重难点。第一个重难点是 8 分音符的虚指颤音的演奏,这个音不能因为它很短而逃避虚指颤音这一技巧,不错演奏起来确实有一定难度,但这是傣族风味的重要调料,不克少,加强练习后能完成。第二个重点是 912 小节吐音的运用,这几个小节在本来首乐曲曲中有画龙点睛之意,每每演奏到此处都能把演奏者和听众充分的调动起来,有强烈的舞蹈欲望,要演奏好这几个小节特别是 911 小节,要做到吐音到位,在 912 小节中要严

8、格按照我在乐谱标的吐音进行吐奏,凡标有吐音的必须吐,没有标有吐音记号的不要吐,这几个吐音小节非常特别,它打破了常规的节奏强弱规律,从而吐音的位置也随之而改变,每一拍的前半拍演奏为顿音,而顿音通常是用舌吐音来演奏。在这里除了第一拍第一个 1 音用舌吐来演奏,其余拍的第一个音均用气息来控制,因为顿音的停顿而使 9 小节的第 2 ,3,4 拍后半拍 10 小节第一拍的后半拍的第一个音变成音头,而音头需用吐音来演奏,这几个小节的吐音位置就是这样来的。为什么我没有把顿音符号标上去呢,因为在这里顿音并不是完全意义的顿音,而真正需要的是一种音断意延之感。如果标了顿音记号大家演奏到这里将会受顿音记号所牵制,演

9、奏成一个很实在的顿音,那将达不到最佳艺术效果。快板的演奏对于处次接触到此曲的演奏者来说这是一个难点,因为在这里,手指和舌头的配合稍有差错。那将会影响演奏效果。在快板中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纯单吐部分,二是三吐部分,在单吐部分里节奏型几乎从头到尾是一致的,并且有较强的舞蹈性,节奏很好掌握,只有练习是注意舌头和指头的配合,严格按乐谱上的吐音符号进行演奏,很快就能掌握。三吐部分也不存在多大难度,关键是三吐技巧练习好,那么这一段便可信手捻来,不过演奏时注意强弱的体现,把每拍的第一个音吹出顿音的感觉四 尾声的演奏尾声的演奏和引子相似,只是在情感上相对引子要淡一些,也就是在力度上要软一些,在情感上要更深一些

10、,把竹林深处的“深” “静”表现的更加到位。难点:引子部分 中板部分就是休止符要停顿的地方 三吐部分备注:竹林深处是笔者最喜爱的民族音乐之至者。葫芦丝轻、飘、柔的特殊音色在该乐曲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是葫芦丝独奏曲中的精品。(转帖)施光南,为中国成立后我国自己培养的新一代作曲家,被称为“时代歌手” 。金华县源东乡叶村人,1940 年 8 月 22 日在四川省重庆市南岸出生,为施复亮之子。施光南 1948 年回源东叶村老家上小学,1949 年在金华城内小学毕业后,报考中央音乐学院,先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补习两年,再转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1964 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1964 年毕业后

11、分配到天津歌舞剧院任创作员。1970 年前后创作了 等清新优美的抒情歌曲,流畅上口、具有浓厚民族风味,受到广大群众欢迎, 。1978 年 7 月,施光南调入中央乐团,此后,他的创作灵感尽情喷发,先后创作了生活是多么美丽 、 月光下的凤尾竹 、 假如你要认识我 祝酒歌等上百首带有浓厚理想主义色彩的抒情歌曲。1979 年入中国音乐家协会并当选为理事,后任副主席。同年又被选为全国青联委员,后任副主席;并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他的歌唱出了中国人民走向未来的心声,唤起了亿万人民的强烈共鸣,成为经久不衰的时代之歌。除了创作歌曲外,他还创作了多部歌剧、芭蕾舞剧、京剧等多种类型的作品,如大

12、型歌剧伤逝 、 屈原 ,芭蕾舞剧百蛇传等。此次收录到档案文献遗产中的作品,包括了祝酒歌 、 假如你要认识我 、 屈原 、 周总理,你在哪里 、高举亚运会的火炬等著名歌谱 11 篇,另有反映施光南生平的工作和生活照片 86 张、信封 7 份,关于音乐创作的文章和讲话稿 7 篇,报刊介绍评论 19 篇,相关书刊 19 册,磁带、CD、节目单、奖杯、奖状、日常生活用品和遗物若干,这些捐赠物品,系统地反映了施光南同志作为一名人民音乐家历经磨难、投身音乐事业的光辉一生,非常珍贵。 创作背景: 1979 年天津歌舞剧院一行三人到云南省德宏州采风,词作家、诗人倪维德先生在芒市坝子看到傣族青年男女在明亮的月光

13、下成堆地在竹林中谈情说爱、卿卿我我、情歌呢喃、葫芦丝声声,晚风刮来竹尖轻摇诗人诗兴大发,挥笔写成月光下的凤尾竹歌词, “凤尾竹”之比拟形似神更似,使意境得到升华,随后由著名的作曲家施光南谱曲。从此歌曲唱遍中国大地、传至世界角落在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境内生长着一种竹子,傣语称“麦党汗” ,本地汉语称“里拉竹” 。特别是芒市坝子整个坝区几乎被这种竹子覆盖。这种竹子的生长特性是以蓬为单位,且发蓬不大,每蓬几根至十几根竹子不等,远远望去稀稀落落,就象散开的凤尾一样。 这首乐曲通过优美的旋律,渲染了一种在静谧、朦胧的环境下的一种动人的情思。该乐曲的旋律轻快、柔顺,表现了下月光照耀下的竹林的朦胧隐现、亦真亦

14、幻、优柔清新的景色。 意境:月光下的凤尾竹,当乐曲清幽飘起的时候,我把自己带到了澜沧江边翠绿欲滴的凤尾竹林,穿起心仪已久的筒裙,在碧波莹莹的丽江边漫步起舞,等待心上人的到来。 你听,竹林中传来了阵阵葫芦丝声,淡淡悠扬。美丽的姑娘轻倚在凤尾竹旁,清澈的双眸中流露出期待的目光。月光斜洒在她的衣裙上,把她曼妙的身影一直拖到金色的水面上。乐声渐渐轻灵飘逸起来,姑娘起身来到水池旁,在月下忘情的轻舞着、旋转着,波光中叠映着她曼妙的身影,月光下裙摆也轻轻飘扬落寞的斜倚在凤尾竹旁吹奏起情歌,眼前生出心上人飘逸轻灵的舞姿,着一缕花衣,似一个精灵,在月光下泻一地旋转的身影,竹林的小径上。微风轻拂凤尾竹,远看像一层

15、绿色的雾在舞动,竹楼里美丽的阿妹正深情的凝望窗外,竹楼外痴情的阿哥爱慕的葫芦丝声,在静谧的夜晚愈加缠绵,彼此正倾诉着心中的爱恋。演奏方法&建议: 但用一支葫芦丝同一种指法来演奏存在一个音域的音,这样一来我认为破坏了音乐旋律的完整性、流畅性和优美性。 我认为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是采用转调来解决,这样一支葫芦丝便可演奏全曲,也就是第一部分简音作 5 来演奏;第二部分简音作 1 来演奏,这样一来两段的调就不一样,出现了转调,前 55 等于后 1,也就是前半部分的 5 音和后半部分的 1 音音高是一样,这样听起来效果不是太好。二是为了保证调不变,保证音乐的完整性和流畅性。只有更换葫芦丝,这样一来,回出现前后音色不一样,如小 D 调和大 G 调配合或是 C 调与大 F 调,bB 调与 bE 配合,都存在音色差别的问题,但这样配合演奏,不需要转调,音乐的整体感和流畅性会比第一种方法效果要理想,在说两支葫芦丝,两种味道,有角色变换之感,有男女对唱之感。但通常都只用一支葫芦丝演奏,比较优美、动听,用两只葫芦丝演奏更显得有韵味。此曲的演奏技巧很好掌握,常用技巧有滑音、叠音、虚指颤音,大家多听几遍示范曲,便可模仿演奏。精点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