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项目资金使用自查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823345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贫项目资金使用自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扶贫项目资金使用自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扶贫项目资金使用自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贫项目资金使用自查报告(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扶贫项目资金使用自查报告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全省民政救灾、城乡低保、扶贫专 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集中检查的通知精神,我市扶贫办财政局组织专班人员, 深入各项目实施镇处和村组,围绕 2010 年度扶贫开发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等方 面,认真开展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2010 年度扶持老区建设项目、资金执行及落实情况2010 年,省下达我市财政扶贫、扶持老区建设项目资金 151 万元,其中, 基础设施类项目 7 个,项目资金 99 万元;生产发展类项目 5 个,项目资金 43 万 元;科技培训类项目 2 个,项目资金 9 万元。截止到 2010 年底所有扶贫项目已全 部完工,

2、资金已全部下拔到各镇处和项目建设单位,资金到位率达到 100%。二、2010 年度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做法一是强化项目监管。省扶贫资金及项目一经省扶贫办备案审批下达,我们始 终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 、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按照省办关于进一步改进 扶贫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严格按下达的项目资金额度和建设内容精心组 织实施。同时,市扶贫办会同市财政局多次深入项目施工现场调查了解工程进展 情况,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规划实施方案施工,确保工程按规定的时间、进度和 质量要求完工,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责成施工单位返工。在项目建设验收合格后, 将项目建设内容、资金额度等内容及时录入湖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监测信

3、息系 统,使全市扶贫项目资金做到无任意调整挪项、无擅自分散使用,无半拉子工程 现象发生。二是坚持阳光作业。严格实行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各镇、村、项目建设责 任单位充分利用镇、村公开栏、宣传单、新闻媒体等,对项目审批程序、项目名 称、实施地点、建设规模和效益、实施期限、实施单位及责任人、资金来源、资 金总额等内容在公开栏进行至少为期半个月的公示公告,确保了扶贫项目和资金 充分接受群众监督,提高了扶贫项目和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严格实行竣工审计验 收制,项目完工后,市扶贫办会同市财政局及相关部门、镇分管负责人、村委会 负责人、施工单位按照规划实施方案组织验收。严格项目建设质量监督评审制, 各村成立了项

4、目建设质量监督小组,在项目验收上,严格实行质量监督小组不签 字不得评为合格项目。同时,项目主管单位对项目建设采取不定期的检查,发现 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市扶贫办联合市财政局、 市审计局等相关单位组成的专班,深入到各镇处和重点村,对 2010 年的老区建 设项目和资金进行审计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并把检查审计结果 作为下一年度扶贫资金和项目分配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三是严格资金使用。在扶贫资金的管理上,我们严格按照湖北省财政扶贫 资金管理办法 ,在市财政局设立了扶贫项目资金专户,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 全封闭专户运行,严格把握所有项目资金必须进入项目资金账户,

5、然后履行审批2手续后使用的规定。在项目申报、审批到资金下拨、使用的各个环节,主动接受 审计、财政、监察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审计和监督,始终做到了专款专 用,足额到位,无挤占、挪用、截留现象发生。四是注意发挥效益。对推进实施的项目,力求效益最大化,坚持做到建设一 个,达到促进一片发展的目的。2010 年,维修村级主干渠 5000 米,改善了 1000 多亩的农田灌溉难问题;硬化和改造老区村特别是重点老区村村级道路 20 公里, 解决了 5000 多人的行路难问题;开展我市贫困地区贫困农民技术培训 3000 人。 这些项目的实施,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为贫困地区的全面、快速、持续发展 奠定了基础,极大地改善了老区部分群众的通行条件,使农产品卖难和农资运输 难问题得到缓解,提高了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增加了老区农民的收入,促 进项目实施区的农民年人平增加收入 300 元以上。总之,我们通过自查,认为我市 2010 年度扶贫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省、 宜昌市相关规定,资金拨付及时,项目管理规范,发挥效益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