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礼,无以立主题班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822331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学礼,无以立主题班会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不学礼,无以立主题班会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不学礼,无以立主题班会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不学礼,无以立主题班会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不学礼,无以立主题班会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学礼,无以立主题班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学礼,无以立主题班会(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无以立”主题班会计划书主题班会计划书【活动背景】我们现在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中国是一礼仪之邦,他们将如何继续传承文明古国的精神风貌?众所周知,中国的教育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就是许多学生只重视学习成绩,注重升学,而忽视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情况,有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许多不忍目睹的不文明行为。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针对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中文明礼仪方面的问题,我们 69 中学各班级计划召开了一次名为“不学礼,无以立”做文明学生的主题班会。【活动目的】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认识自己的行为习惯,意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与学习中不断学习应用和改进,做一个表里一

2、致,内秀外美的文明中学生。【活动时间】2010 年 10 月 11 日【活动地点】69 中学初一组各班级【参与人员】初一各班班级全体学生,初一各年级各班班主任 【活动形式】情境模拟游戏、自由发言交流、“文明人”测试【活动准备】1、提前布置主题班会内容,选出二位主持人(一男一女),主持人准备好讲稿,叫同学们查阅有关文明礼仪的相关知识。2、叫同学们结合校园中文明与不文明的现象做好发言准备,说明班会基本的流程,并把全班分成五个小组,安排好小组长。3、吩咐班干部设想好班会课时课室的布置情况,找好与班会相关的资料。4、准备升国旗视频。【班会流程】1、班主任宣布上课2、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引入主题3、展示

3、幻灯片4、齐读罗定实验中学文明礼貌歌-根据学校情况,若有则读,没有则忽略。5、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行为6、障碍游戏:5 个小组,每组二人,依次进行。其中一人用布蒙住眼睛,扮演盲人,另一人扮演哑巴,“哑巴”作为拐杖扶“盲人”在教室内按指定路线行走,两人均不准出声,班上其他同学将不动声色地在他们行进的过程中设置障碍,“哑巴”用身体语言引导“盲人”通过障碍。(建议:按规定参与者可用加德育分等措施予以奖励)7、哑巴、盲人的扮演者谈感触(着重在通过障碍的过程中的心理和达到目的地时的心情)。8、“文明人”测试,总结出 中学生“十个”文明形象,及我们的做法。9、班主任小结10、视频片段升国旗11、主持

4、人宣布班会结束“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无以立”主题班会活动总结主题班会活动总结2010.10.29一、活动主要目的:1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化,营造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2使学生认识个人礼仪、社交礼仪、工作礼仪、校园礼仪和涉外礼仪等文明礼仪内涵。3希望全校师生能够从基本做起,从一点一滴开始,学习礼仪,了解礼仪常识,敢于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时的待人接物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二、活动时间:2010.10.11三、活动地点:69 中初一组各班级四、活动安排:1.由班长和团支部书记先做好初步工作2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让学生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3.通过

5、小组讨论决定班会形式。4提前要求每小组收集一些有关“不学礼,无以立”相关的知识。5.班会的召开五、参加活动人员:各班学生 班主任六、活动内容:认识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提高广大在校学生的文明素质,引导学生积极从身边的小事着手,在行动中培养庄重大方、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七、开展活动如下:1、班主任宣布上课2、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引入主题3、展示幻灯片4、齐读罗定实验中学文明礼貌歌-根据学校情况,若有则读,没有则忽略。5、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行为6、障碍游戏:5 个小组,每组二人,依次进行。其中一人用布蒙住眼睛,扮演盲人,另一人扮演哑巴,“哑巴”作为

6、拐杖扶“盲人”在教室内按指定路线行走,两人均不准出声,班上其他同学将不动声色地在他们行进的过程中设置障碍,“哑巴”用身体语言引导“盲人”通过障碍。(建议:按规定参与者可用加德育分等措施予以奖励)7、哑巴、盲人的扮演者谈感触(着重在通过障碍的过程中的心理和达到目的地时的心情)。8、“文明人”测试,总结出 中学生“十个”文明形象,及我们的做法。9、班主任小结10、视频片段升国旗11、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八、活动总结: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了解,并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形式多样的团日活动中,切实提高广大在校学生的文明素质,引导学生积极从身边的小事着手

7、,在行动中培养庄重大方、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共同构建和谐校园。我校在“学礼仪 讲文明 树新风”文明素质宣传教育月活动开展的“不学礼 无以立”主题班会活动中,同学们获益匪浅。学生在活动中牢记文明礼仪常识,认识到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长期以来被人们作为衡量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之一,也是体现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扩大,真诚、得体、富有魅力的交往礼仪已成为扩大交流、增进友谊、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2010 年 10 月 29 日“不学

8、礼,无以立不学礼,无以立”主题班会活动纪实主题班会活动纪实1、主持人开场白:A: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班在这里开展主题班会,希望大家相互配合,积极发言。下面班会正式开始。今天班会的主题是“不学礼,无以立”做文明学生。B:华夏大地,礼仪之邦,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是我们祖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明礼仪,这是我们的骄傲和财富。时至今日,我们在衡量一个人的气质,德行的时候,仍以那些细节作为考核的重要参数。A:但是我们身边还存在许多不文明的行为。有哪些是不文明的行为?请小组讨论并列举这些不文明的行为,然后小组竞答,并记录积分。(同学们各抒己见,自由发言同学们乱扔乱丢乱吐现象十分严重,扔纸片、扔包装袋

9、、扔纸盒、扔饮料瓶,更不文明的是走着,吃着,吐着,扔着,特别是有些女同学大口大口吃着东西,边走边吃边扔边吐,有的同学上课吃瓜子,好吃到了极点,还有的同学随地吐痰,破坏公共财物,还有一些欺负弱者或弱势群体的, 甚至乱起绰号,以别人的残疾来取笑,有的人给教师或班主任起绰号等。)A:看来我们的同学都有意识到生活中我们所存在的不良行为,这些行为若不及时改正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及以后的就业造成严重的后果。B:是的,讲文明讲礼仪,不仅是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言行举止得体,还应该会为别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为他人提供方便,给遇到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体会一下非正常人的生活。A:。

10、游戏结束,请参加游戏的同学谈谈感触。2、“文明人”自测:你是一个文明的人吗?3、主持人 A:同学们,你们都是文明人吗?自测完后,你发觉了什么?反思:自己存在哪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什么不良的后果?4、小组讨论、发言,小组长作记录。讨论:成为一名文明学生,我们应该是怎么做? 学生活动:参与讨论,踊跃发言。B:我们已经听过了许多同学的精彩发言,可是,老师们又是怎么看的呢?下面就请老师们也从老师的角度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吧!主持人邀请老师参与讨论。5、A:谢谢老师和同学的的发言,我想通过大家的讨论发言,同学们都有了一定的启示。你们知道吗?国家发出以礼仪、礼貌、礼节为重点的 “三礼”教育和学

11、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树立中学生“十个文明形象”。那这十个文明形象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行礼与人相处,语言文明,友善宽容,明礼诚信公共场合,轻声交谈,举止文雅,着装得体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乐于助人乘车购物,不拥不挤,座位让给有困难的人行车走路,遵守交通规则保护环境,垃圾废物不乱扔,绿地草坪不践踏爱护公用设施,节约公用资源,遵守公共秩序社会交往热情、友好、大方情趣健康,远离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场所。 (一起朗读)B: 文明就文明在言行上。文明言行主要是三管好。管好你的嘴,不要骂人,不讲脏话,不放野活,不起绰号,不乱吐;管好你的脚,不要乱走、乱踢、乱蹋、乱踩;管好的你的手,不要乱扔

12、乱丢,不要随便伸手拿别人的东西,不要打人,不要损坏公共财物,不要乱采乱摘。A: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文明行为,贵在实践。文明就寝、文明就餐、文明用语、文明交往、文明聚会、文明上网看上去都是日常学习、生活的小事,但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我们每位同学都要少说漂亮话,多做实事,积极参加各种修身养性的 活动,做到举止得体、言行文明、品德高尚、尊敬师长、尊重他人,以自己的实际行为,告别各种不良行为,坚持不懈地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 6、班主任总结:做文明中学生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文明人,我们的学校就会成为名符其实的文明学校,我们不仅要做文明人,还要做有教养的人,做别人称道的人,做受人尊敬的人,还要敢于同不文明人做斗争,帮助不文明人改正不文明行为。送给每个同学一句话:做一个表里如一,内秀外美的中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