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德治思想内涵论文及其实践意义_926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816543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德治思想内涵论文及其实践意义_926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儒家德治思想内涵论文及其实践意义_926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儒家德治思想内涵论文及其实践意义_926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儒家德治思想内涵论文及其实践意义_926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儒家德治思想内涵论文及其实践意义_926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家德治思想内涵论文及其实践意义_92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德治思想内涵论文及其实践意义_92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载之前请注意: 1: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问题,请尽快和我联系 2:如果遇到文件中有些地方图片显示不出来的,可能是文档转换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请和我联系,我将图片发送给你,给你带来的不便表示抱歉 !请邮箱联系: 儒家德治思想内涵论文及其实践意义内容摘要:儒家德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治国安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 当代中国治国实践仍有一定借鉴意义。儒家德治思想内涵可以从德制、德 政、德教和社会理想四个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儒家 以德治国 中华文明孕育了儒家德治思想,儒家德治思想又推动中华文明向前 发展。儒家德治思想产生于奴隶社会,几经曲折,最终成为中国封建社会 的正统思想,统治中国两千多年。儒家

2、德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治国安邦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具有当代性。儒家德治思想内涵丰富,本文从德制 、德政、德教和社会理想四个主要方面予以论述。 一、德制 儒家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立了一套制度,保障其德治思想顺利实 施。这套制度,姑且称之为德制。德制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礼”。礼 记是儒家“五经”之一。礼,甲骨文形状是一个器具里装着两串玉。古人 常以盛玉之器以奉神人,作为献给神的礼物。礼产生于祭祀活动,其本义 是宗教的祭祀。殷商时代,祭神是神权政治的一部分,因而祭神礼仪不仅 被宗教化,而且被政治化。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在祭神活动中有不同的祭礼 资格,并由此而逐渐演化出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等级秩序及其相

3、应的行为 规范。这样,礼就不仅仅是一种日常的生活礼仪、礼节,而成为一种维护 神权统治的政治谋略和手段。作为我国奴隶制时代政治文化核心本体的殷 周之礼便由之而形成,由之而完备,由之而扩散。从古老的祭祀活动中延 伸出来的具有政治意义的礼,随着社会发展,逐渐演绎为一整套用以规范 人们行为的政治法则和伦理规范。 礼,起源于治国。古人对于礼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有的把礼的 起源说成是天意的安排,有的说成是人的原有本性。荀子是儒学的集大成 者,曾经建立了完备的礼学体系,他对“礼”的论述较为精当,对后世影响 很大。荀子这样论述“礼”的起源:“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 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

4、,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 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 ,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1荀子认为人生来 都是有欲望的,如果人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争夺,争夺则会引 起社会混乱和贫困,因此,统治者就制定了“礼”。荀子又说:“故礼者, 养也。”2意为“礼”是用来调节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需要的。荀子认 为,礼起源于圣人对人之所欲的调节,礼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即“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3 “凡礼义者 ,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4 礼,是统治者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制度。荀子认为,制礼的目的就 是

5、为了“明分”,即辨明贫富贵贱等级界限,使人们各有差等。荀子说:“ 分均则不偏,势齐则不壹,众齐则不使。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明王始立 而处国有制。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势位齐, 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先王恶其乱也,故 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 也。书曰:维齐非齐。此是谓也。”5荀子不赞成人人平等,因 为人人平等必然导致谁也制服不了谁,于是争乱泛起,社会动荡。为此, 必须用礼来规范各人的本分,保持贫、富、贵、贱的等级界限,这就叫“ 维齐非齐”。“维齐非齐”出自尚书周书吕刑,主要辨明同与不同的 关系,要做到同就得

6、有不同,要做到齐就得有不齐。荀子的意思是要说明 ,保持国家的整齐秩序,就得有贫富贵贱的等分,而礼就是用以规范这种 等分的行为标准。“分”作为礼的实质,主要有两层意义:一是“区分”之 分,即通过礼把人们区分为各种互不相同的等级;二是“本分”之分,即通 过礼来规定人们的本分和职责。把人们区分为各种不同的等级,就意味着 各自都有其固守的本分;人们能固守其本分,其实也就意味着人们之间是 有分别的,而且这种分别是合理的。荀子关于礼的实质的论述,其实是着 眼于宗法制度下对人们的政治权力和财产待遇的一种分配和确定,并以此 来表明每一个人在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即人的身 份,而这种身份确立的

7、依据则是宗法血缘关系。而礼的现世功能也主要依 据这种宗法血缘关系而定,即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如所谓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6。“夫礼者,所以定亲疏、 决嫌疑,另同异、明是非也。”7荀子说:“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 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 ,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8董仲舒说:“礼 者,继天地,体阴阳,而慎主客,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内外远近新 旧之级者也。”(春秋繁露)等级制是荀子“礼”的核心内容。荀子明 确地指出,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9 “ 礼”有贵贱的等级,有明

8、确和严格的是非标准。中庸里说:“礼仪三百 ,威仪三千。”荀子非相中说:“分莫大于礼”。这样的“礼”,也就 是这样的等级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的秩序。“礼”实际上是统治者维护 社会秩序的一种制度。 礼,是治国之根本。礼记上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荀 子说:“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10认为“礼”事关国家的命运,又 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11指出了为人 、办事、治国都必须依靠“礼”。“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 ,犹权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既错之而人莫之能诬也。”12认为国家没有礼仪就不能很好地治理,治国的礼法 标准既已确定,

9、那就任何人都不能进行欺骗了。荀子认为,“礼”是养民富 民的根本,荀子提出用“礼义”道德节制人欲,从而达到养民富民的最终目 的,他说 “故人莫贵乎生,莫乐乎安;所以养生安乐者,莫大乎礼义。” 13宋元时期,治国方略基本是沿续儒家的政治主张,最为典型的代表 是朱熹。朱熹一贯主张德治。他仔细探讨政刑德礼的相互关系,认为德礼 为治国之本,政刑为治国之具。他说: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 ;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为礼之本也;此其相为终始,虽不可以 偏废,然政刑能使民远罪而已。德礼之效,则有以使民日迁善而不自知, 故治民不可徒恃其末,又当深探其本也。朱熹所讲的德是指父子有亲、君 臣有义、夫妻有别

10、、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伦理道德观念,统治者实行德 治,就是通过修德以使民众感化,然而单纯的道德感化还不能使民众达到 完全至善,这就需要以礼齐之,礼在这里可以看作是为维护道德而制定的 外在的行为规范,礼是德的保障,礼治能够协调君臣、父子、夫妻等各种 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儒家德治思想是以一套完整制度为载体而推行的,在制度强制执行 下,统治阶级的治国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这种通过强制执行制度 以推行统治阶级治国思想的治国理念及实践,可以称之为法治。德治与法 治,从根本上是相通的。道德约束相对于法律约束而言,显得有些软,实 施德治离不开制度作保障(法律是制度的一种形式);法律约束是强硬

11、的 ,其规范的内容许多是道德底线。德治思想及德治实践,法治思想及法治 实践,都是人之所生,人之所履,都是人治。讲德治,要把德治思想以法 律等形式贯穿到治国实践中;讲法治,也要把德治思想充分吸纳到依法治 国实践中,只有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制定出科学的 治国方略。 二、德政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对统治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集中表现为“为政 以德”。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4谕示 以“德”来治理国家,就会像北极星一样,自己处在一定位置上,别的星星 都会环绕着它转。当政者如果能为政以德的话,四方之民自然会归附。他 还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

12、德,齐之以礼,有耻 且格。”15 儒家德政的核心是“仁政”。孟子以一种积极的社会参与感和“知其不 可而为之”的入世心态,把人们的价值导向引到以“仁义”为核心的理想人 格完善之路后,又扩而充之到政治领域,形成了其著名的“仁政”思想。孟 子的“仁政”思想,基本意义与孔子所阐发的德政思想是一致的。孟子说: “以德行仁者王”16。孟子还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17 。这就从心理根源上把德政看做是治世良方。儒家仁政思想主要体现在政 治、经济、法律等方面。 儒家“仁政”思想在政治方面体现得很充分。孟子具有古代民本思想 ,他说:“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18又说:“民为贵,社 稷次之,君

13、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19孟子之重视民众,我们还 可以从他把人民连同土地、政事视为诸侯的“三宝”得到确认。在孟子看来 ,国君、社稷都是可以“变置”的,惟有人民是不变的,民心之向背是政权 是否稳定的基础。孟子还以齐国和燕国间的战争为例来说明民众在战争中 的重要作用。孟子认为,齐国之所以打败实力并不亚于自己的燕国,燕民 之所以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是因为燕国的老百姓要“避水火也”。此外,对 于齐王想要攻取燕国的想法,孟子答复说:燕民悦则取之,不悦则勿取。 可惜齐王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些话的含义,残酷地对待燕国人民,最后遭到 了燕民的群起反抗。孟子举这个例子意在说明人民在战争乃至政治中的地 位和作用。

14、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20这里提出的是“养民”问题。又 说:“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 禁,罪人不孥。文王发政施仁,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21孟子主张对那些鳏寡孤独者 实行社会救助,使其各有所安、各有所养。孟子还主张统治者要“与民同 乐”,要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恩方法来治理民 众;用“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同情心理来爱护民 众。孟子把孔子所谓的“利民”、“富民”、“教民”的“德治”思想推进到“ 保民”、“

15、爱民”、“与民共苦乐”的“仁政”上,在政治上似乎更能吸引人们 的注意力,最终使老百姓有“恒产”,然后使老百姓做到“仰足以事父母, 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22孟子主张对“残民”行 为进行抨击,“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23面对“庖有肥 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严酷社会现实,孟子告诫统治者 这是一种“率兽而食人”的做法。其结果就会像“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那样,把人民赶到死路上去。孟子针对当时各诸侯纷争的局面,对历史经 验进行了总结,他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 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16、。”24孟子对上古及当世之君主做了划分:即有名有实之君主与有名无 实之君主。桀纣则为无德之君的代表,是有君之名而无君之实,因此当齐 宣王问“臣弑其君,可乎?”时,孟子的回答言简意赅,荡气回肠:“贼仁 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 未闻弑君也。”25孟子对诸侯间的争战给予强烈谴责,认为战争给人民 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他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26孟子还提出“不嗜杀人”而 “王天下”的想法,这是孟子一贯主张的“尊王道抑霸道”思想的表现。孟 子竭力宣传其“王道”主张,认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 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以德服人”的观点是其仁政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孟子还对“不嗜杀人”而“王天下”的观点 进行了说明。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 所畏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