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人体特异功能实验研究20年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806313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念人体特异功能实验研究20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纪念人体特异功能实验研究20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纪念人体特异功能实验研究20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纪念人体特异功能实验研究20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纪念人体特异功能实验研究20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念人体特异功能实验研究20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纪念人体特异功能实验研究纪念人体特异功能实验研究 2020 年年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邵绍源问题的提出 1979 年 4 月 13 口北京科技报报道了北京石景山一儿童具有用耳辨认文字 的能力,我半信半疑。信的是记者亲自测试过,疑的是无法用科学解释,我想 如果是真的,就应该好好研究研究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又觉得路太远了,我不 能随时去做实验。因此,立刻想到如果自己的孩子有这种能力那多好啊!晚上回 家对女儿小文(12 岁,北大附小五年级四班学生)讲明情况,抱着侥幸的心理, 将写好字的纸片叠着放在她耳边,这样进行了三、四次,没有一点反应,以后 慢慢就忘却了。三、四个月后,忽然看到人民日报批判这件事,

2、这就更增 加了自己的怀疑,后悔当初没有亲自去看一看试验,只能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有一天,解剖学实验课后,几个学生围着我问:“邵老师最近有些报纸报道 有些儿童能用耳朵认字,以后报上又批判说是假的。你认为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我说:“耳朵认字是违反科学常识的,从解剖生理学角度看也无法解释。但 是,今天我没有发言权,因为我没有测试过这些儿童。”初试失败1979 年 11 月初的一天,生理教研室贺慕严老师来到我的实验室,谈到北京有 3 个儿童能用手、耳、腋下辨认文字、图形。他们已做过多次实验,证明是真 的。我详细询问了实验的情况后,对这种特殊机能基水上已经信了,并要求亲 自参加实验。回家后将写好的宇

3、片用 5 层报纸封在小信封内(以后知道此方法对 初试者不合适)放在女儿小文手中、耳边、腋下,这样进行了 3、4 次,每次 4- 5 分钟,结果还是没有一点反应。因此,我认为那 3 个儿童是特殊的人,所以 才具有这种特殊的能力。这样使我产生了要看看这 3 个儿童的强 烈愿望。增强信心,继续试验11 月 24 日上午我亲自参加了对姜燕、王强、王斌的测试。我不仅要知道这 种机能的真实性、更想知道这二个儿童特殊在什么地方。我想法多同她们接近, 主动带她们到标本室参观,测试时坐在她们身旁进行记录。从测试开始到结束, 证实了这 3 个儿童的特殊机能能是真实的,可是没有发现她们有任何特殊的地 方。这时我认为

4、其他的孩子也可能有此特殊功能。想起过去我对小文的测试, 可能方法不对,时间太短,所以没有成功。因为,看到姜燕等人一般要 5、6 分 钟到 20、3O 分钟才试出,对初试的人就应该时间更长一些。回家我又准备给小 文试验,但是她不愿测试了。她说:“我不会就是不会,她们是特殊人,北京 只有她们三个。”再让她试验她就不好好配合,有时其至甩掉纸袋逃跑了。主动配台,有点希望12 月 1 日上午,小新、小凤、小立三位儿童来到我们动物标本室玩,听说她们都能用手摸宇,我当场就进行试测,正确率很高、很成功。这就坚定了我对这 种机能有可能普遍存在的看法。回家后,我告诉小文以上情况。她问:“是真 的吗?”我肯定地回答

5、:“是真的。”她默默不语。第二天是星期日、小文起得很早,早饭后,骑车到小立(小文的同学和要好的老 邻居)家里询问,她是否能用手摸字。小立说:“我可以做给你看。”小文很高 兴地回来了。当天她忙于作业,到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主动要求我再给她试 试。她的房间熄灯后,全黑的。我从隔壁房间拿来 3 张二寸照片,第一张是 3 人合拍的,我说:“你摸一摸照片上几个人?”大约过了 3 分钟,她说 3 个人。 我问:“你怎么知道的?”她说:“有 3 个模糊的黑影。”我又问:“是男的还 是女的?戴不戴帽子?”她说:“都不清楚。”接着我又给她一张两个人的照片, 她也说对了。第三张是 5 个人的,她说:“更加模糊,好

6、象是 4 个人、有 4、5 个黑影呢。”看来多训练几次,她也可能有此特殊机能。我嘱咐她:“以后再 试试,好吗?”她同意了。兴趣浓厚,继续努力12 月 3 日,小文主动提出要试试摸字,我就写了 8 张字片,不叠,不封,在袖 套里摸。结果 4 次不出结果,2 次弄错,另外 3 次是一次将”天”宇说成“人” 宇,一次将“主”字说成“王”字。我说:“有点门了,你不是也会点了吗?有 什么奇怪呢?”她非常高兴。但当她看到我记录下来后都划了,又不愿意再摸 了。我向她解释为什么只能划。过了几天,正确率提高以后她才同意我再做出现色感,逐步提高小文摸图片,初期没有色感。12 月 4 日,摸彩色图片、开始只有深浅程

7、度不同 的灰色感。如果底色与图色差别大,容易说对,否则容易说错、这样持续到 12 月 8 日一直没有色感。12 月 9 日晚,用袖套摸彩色图片(气球)时,她说: “两个圆圆的,一个红,一个绿(这是她第次出现色感,但很多儿童第一次测试 就出现色感)各有一根线牵着,这是气球。”这次她一连摸对了 3 个。我考虑 如何提高这种能力,启发她用塑料墨盒试验。这时她的情绪很高涨,她母亲还 答应给她奖励,她一连摸对了 5 个。摸第六个时,她母亲给了她一个空盒 分钟后,她感到里面黑黑的什么都没有,她就说:“是空的。”我接着做屏障 试验,将图片装在放唱针的铁盒内,结果和墨盒一样,都说对了。然后我用 5 层报纸做纸

8、袋,就不出结果。用 3 层纸袋,有时能说对。这样用墨盒连续做对 了 11 个,每次都是部分部分地出来。如摸日字,先说“有一个口”, 又说“还有一个口”,“两个口是连在一起的,是日宇、”摸“有” 字时、先出现“月”后出来“十”,她说是“有”字。摸狗的图片时,先说 “出现四条腿”,接着说,“出现尾巴,身体,头”然后说是“狗”。用 5 层纸袋做屏障直到 1980 年 1 月 6 日才测试成功。以后重复时,也比墨盒困 难多了,真是奇怪。几层纸的阻挡力竟超过铁皮盒,塑料盒,是一般人不易理 解的。在测试过程中有时多次(3、4 次)出现同一部分,如测试“文”字她脑 中一次次出现“亠”因此就认为是“二”,这是

9、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用手摸盒里的彩色图片时。有时出现黑白感,有时仅出现了底色与图片色,而 这两者间的界线分不清,因此,不能辨认这张图片是什么东西。有时图象在她 脑里反复部分出现,不能连在一起。如“四”字,她的脑子里一会儿是“儿” 宇,一会儿是“口”,反复出现三、四次、就是不知道是“四”字。偶尔也发生些奇怪的现象。1979 年 12 月 27 日她用手摸墨盒约 lO 秒钟,说: “不如道。”她将墨盒放在桌上看了 10 秒钟后,就高兴地跳起来说:“知道了, 这是车子。”接着又说:“不对!不对!”“还有两根小辫子,这是电车。”完 全正确。我立刻将装有蛔蛔图片的盒子放到桌上说:“这次不许你用手碰到盒

10、子,仅用眼看,试一试。”她看了会儿说:“里面是一只绿色的蝈蝈。” 以后也曾重复过这种实验,但多数结果不理想。另外,还有多次是将盒子放在衣袋内出现的图象(当然是她的手将盒子放进衣袋 内)如有几次她正在紧张地做作业、我要她测试,她将盒子往衣袋里面塞, 大约过了、二十分钟(时间往往比手摸更长些)说:”知道了,知道了”正确 地说出了盒内的字或图片。有几次是在吃饭时,她将盒子放在衣袋内,一会儿 正确地说出来了。上述情况,她的注意力并没有集中到要测试的盒子上可是 她的脑子仍能出现图象或文字。曲 折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较大的“事故”发生过两次。第一次发 生在 1979 年 12 月 12、13

11、、14 日 3 天。这三天我对她多次测试没有一点结果, 每次都说“不知道”;并不耐烦地说:“我已经没有这种能力了,今后我也不 想再做了。”我观察她的情绪比较紧张,经了解这几天海淀区正在统考,怕考 不好,所以不愿意练了。我立即同意暂停测试。过了统考到 15 日才部分恢复机 能,16 日恢复正常。第二次是在 1980 年元旦。因元旦下午有“人体特殊感应机能新年联欢会”。这 联欢会她已经盼望很久,想能在会上得到很多奖品,那该多好啊。可是 12 月 31 日下午就感到身体不适,晚上发烧,元旦上午中耳疼痛,但她仍要求试试, 准备参加下午的联欢会。经多次测试、没有一点反应。她非常着急地说:“怎 么办?”我

12、劝她不要去参加联欢会,在家养病。他不肯,定要去看看。我用自 行车带她到会场,在联欢会这样热闹的气氛鼓舞下、她怎能“服输”呆在一旁 观看?看了一会后也要求试试,结果还是没有一点反应。回家后很生气。过了两 二天,等她的身体完全恢复健康后,这种机能又渐渐恢复了。几点体会对小文特殊感应机能诱发成功后,邻居的儿童小林和同事的女儿小姚来我家看 小文测试,后来小林和小姚也都诱发成功,机能很快提高,并参加 198O 年人体 特殊感应机能新年联欢会,获得奖品。1通过短短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实验,我认为人体的这种特殊感应机能是儿童所 固有的和潜在的,个人的强弱程度表现不同。就是说,现在没有发现儿童有这 种机能,不等于说他没有这种机能,是可以诱发产生的。2这种特殊机能可随着训练而逐步提高。但不是完全受意志所控制,可随着某 种内因和外因的影响而暂时完全消失或降低能力。3有人曾问我:“小文过去这样频繁测试,对以后的身体健康和智力有没有影 响?”我以为没有影响。她不论在大学学习期间还是在毕业后的工作中都是一帆 风顺。现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