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的农村城市化现象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803913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威海市的农村城市化现象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威海市的农村城市化现象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威海市的农村城市化现象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威海市的农村城市化现象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威海市的农村城市化现象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威海市的农村城市化现象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威海市的农村城市化现象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农村城市化现象研究以威海市为例目录一 前言二 农村城市化概述. 1(一) 农村城市化的含义. 1 (二) 农村城市化的特点. 1(三) 农村城市化的意义和必要性. 2(四) 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现状. 2三 威海农村城市化研究(一)威海市简介. 3(二)威海农村城市化发展概况. 4(三)威海农村城市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四)我市农村城市化发展策略. 6四 参考文献. 7一 前言 农村实现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各国各地区又有很大不同。很多人把城市化的农民到 市民的角色转换途径单纯的认为是让农民“进”城,这固然是城市化最古老、最基本的方式,但不尽如此。其实

2、,让农村就地城 市化即农村城市化未尝不是城市化的一种有效的方式、途径。它不仅符合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要求,也是由落后的农业国走 向发达的工业国的必由之路,是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热点问题,其核心在于更关注农民最终出路和角色转换问题。因此作为解决农民根本出路的途 径之一的农村城市化也日益成为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部门关注的重要课题和焦点问题。我国的农村城市化建设已取得一定成就,但 是离实现城市化的要求以及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相距甚远,存在不少问题和影响因素,我们应该认清形势,根据我国农村城市化 的现状和特点发展农村城市化。二 农村城市化概述 (1)农村城市化的概念农村城市化

3、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转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 历史过程。由于研究角度和出发点不同,对农村城市化概念界定不一。一般认为,农村城市化即为“农村就地城市化” ,就是农 村人口不向城市迁移,而是在原有的居住地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提高自身素质,改变生活 方式,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其中“就地”指的是原有的居住地,包括原自然村、行政村和合村并点而组成的新社区。 (2)农村城市化的特点1 农村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2 农村人口城市化是通过“自然城市化”和“土地资本化”两种路径来实现的。自然城市化包括农村子弟上学

4、,经商打工、参军 招干等传统路径,土地资本化路径包括“政府主导城市化”和“农民自主城市化”。3 我国农城市化的发展有以下几个面特点:首先,城市数量增长速度较快。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 (2009),截至 2008 年底我国城市数量已达 655 个,而建国时才 132 个;100 万人口以上城市已达 122 个,建国时才 10 个。其次,城市水平与 城市密度,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密度要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且东部沿海地区现代工业比中西部地区发展快,城市水平比西部高。 另外中等城市人口增加绝对量比大、小城市大。 (3)农村女城市化的必要性1 农村城市化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农业的低效益和农民的

5、低收入是中国农村的核心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两低”问题,政府必须对农业发展政策做重大调整,全面推行积极的农业人口城市化发展战略,这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2 实现农村现代化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近几年来,“三农”问题与城市化议题已成为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和焦点问题,而这两个问题的核心和根本 所在就是农民的最终出路与角色转型问题。当前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而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实现农 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把农民从对土地的单一性依赖中解脱出来,实现农民市民化。3 城市化在加速,城乡差距却在拉大的现实要求实现农村现代化。几十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相当独特

6、: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双重作用下奋力前行,在城市和乡村二元结构的对立与融合中拓展空间在中国,城市化所承载的,不仅是发展经济,还有城乡一体化、城乡共同富裕的目标。然而,这组数据却直接反映出,城市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本义,可能在一些地方被忽略了。4 加快农村城市化是由落后农业国走向发达工业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4)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现状1 人口和城镇数量 农村人口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规律趋势,同时也是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必然社会演变。2010 年第六次人 口普查结果显示,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 49.68%,乡村人口

7、占 50.32%,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13.46 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城镇化水平在加快。伴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根据国家 统计局 2009 年发布的报告,截至 2008 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 45.68%,而新中国成立时才 7.3%。 2城乡分离的二元体制被逐渐打破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经济的差距逐渐缩小,城乡一体化水平越来越高, 城乡分离的二元体制被逐渐打破,主要表现为 城乡户籍制度的管理、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城乡规划布局、城乡资源配置都在趋近于一体化。 3农村城市化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农村城市化水平目前来看,起步晚,水平低,发展慢,质量差,没

8、有跟得上农村经济的发展节奏,如果不采取相关的措施, 那么较低的城市化水平将不利于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进而会使整个国民经济陷入困境。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城市化率比工 业化率的滞后程度:1985 年为 28.1%,1990 年为 24.6%,1995 年为 27.8%,1998 年为 28.9%。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城市化率 的滞后状态也没有改变,甚至,还在不断发展加剧。三 威海农村城市化研究 (1)威海市简介(注:均是 2009 年数据) 【地理位置及面积】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 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 海相望, 西与烟台市接壤。东西最大横距 13

9、5 公里,南北最大纵距 81 公里,总面积 5698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 769 平方公 里。海岸线长 985.9 公里。辖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和环翠区。2007 年底,威海市辖文登市、荣成市、乳山市三市和环翠区、 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市政府派出机构)三区,共 50 个镇,18 个街道办事处, 2541 个村民委员会,339 个居民委员会。 【人口】2009 年末,威海市户籍总人口 2529677 人,比上年末增加 7370 人。在总人口中,男性 1270063 人,女性 1259614 人, 男女性别比为 100.83100。全市户籍总户数 91

10、9869 户,户均人口 2.75 人。全市非农业人口为 1229007 万人,占总人口的 48.6;农业人口 1300670 万人,占总人口的 51.4。 威海市区人口 645361 人,比上年末增加 5925 人。所辖荣成市、文登市、 乳山市人口分别为 668530 人、583930 人和 573187 人。 (来自威海市情网) 【特色】 威海历史悠久,风光秀美,四季分明,依山傍海,是旅游避暑胜地。年威海被联合国评为全球改善人居环境 个范例城市之一。年,又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威海民俗文化活动和国际性节会丰富多采。荣成的国际渔民节,展示了胶东渔民文化和渔家风情;乳山国际侨友联谊会,以 侨为

11、媒,广交八方朋友。 威海市现有各级各类医院处,其中一级甲等医院处,二级甲等医院处,有三处医院被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 会和中国国家卫生部命名为“爱婴医院“。威海市立医院和威海所辖各市区医院均专门设立了外商医疗保健门诊,为外商提供优质 医疗服务。外商就医医药费收取与威海本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目前有多外国人常驻威海,有多名他们的子女在威海各级各类学校就读,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 (二)威海农村城市化发展成果(2011 年 1 月 19 日在威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威海市市长 孙述涛 )我市 在十一五期间,坚持城乡统筹,推进了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1 农民

12、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 万元,年均增长 10.6%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达到 3.7 万元,年均增长 15.1%。 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达到 38.9 平方米增加 24% 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新农保和新农合基本实现全覆盖,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3 强化结构调整,完善了更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体系。紧紧围绕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积极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工 业调整振兴、服务业跨越发展。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 色食品、有机食品由 101 个增加到 933 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

13、头企业由 19 家发展到 50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由 55 家发展到 968 家;优质苹果、特种毛皮等特色产业形成规模,“威海刺参”、“威海无花果”、“荣成海带”、“文登大樱桃”、“乳山绿茶”等 15 个农产品注册为地理标志产品;粮食连年增收,总产稳定在 100 万吨以上,农产品年出口规模达到 11 亿美元,农业的产业化、品 牌化和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4 城中村改造、农村住房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基础设施全面完善,园区开发和小城镇建设快速推进,城 市建成区面积由 161.3 平方公里拓展到 240.8 平方公里,城市化率由 53%提高到 58.7%,城市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 高。 5 五年来,我们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用于解决城乡建设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全市用于“三农”的财政支出累计达到 163.1 亿元, 年均增长 39.3%。在全省率先解决了城中村问题,用三年时间集中力量完成了市区 77 个城中村的整体改造,完成拆迁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