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775868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摘要: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农村的文化建设,更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农村建立起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了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本文就主要对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进行简单的探讨。关键词: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思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新型农村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工众多,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维护农民基本文化权利的重要体现和保障,

2、同时也是完善我国政府职能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能够有效的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在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1 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一)缺乏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正确认识目前,有一部分农村的基层领导对农村文化的建设存在着偏见,往往重视经济发展、却忽略了农民的文化权力的保障,认为文化是一项软指标,可有可无。另外,在针对农村基层文化的管理体制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不足,一方面,在农村基层中存在着专人不专的现象,很多文化职员被任意的调往到各个部门,无法专心进行文化工作的研究;另一方面,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

3、合力较差,往往由多个部门管理,部门与部门之间无法实现有效的协调,阻碍了农村文化的有机整合。在大部分农村中,针对农民进行的讲座和宣传等活动也无法进行集中开展,公共文化的职能无法得到充分体现。(二)缺少充足的资金投入在多数农村,都存在着资金匮乏的现象,尤其是针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导致了大部分农村都存在着文化匮乏、无法留住人才的问题。而从另一方面来讲,资金的匮乏也体现出了政府财政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轻视。由于缺乏有力的资金基础,很多地区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无法开展,又由于有的基层领导片面的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略文化的建设,所以导致文化体系始终无法顺利的构建。大部分基层领导认为,在文

4、化工作中,很难做出明显的成绩,因此导致文化工作始终处于弱势的地位,很多文化站以及文化服务窗口都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其作用。(三)基础设施的建设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从实际来看,农民对当地拥有文化设施状况的主观感知与政府为农民提供的文化设施在种类和范围上基本吻合。在文化设施的使用上,从农民的情况来看,使用最频繁的依次是文化活动室、篮球场、有线电视、寺庙等;乡镇干部认为农民使用最频繁的依次是有线电视、寺庙教堂、文化活动室、电影院等。农村基层文化投入一方面总量严重不足,一方面又出现有限投入效益不高、资产闲置、浪费较大的现象。原有的体制、思路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历史阶段文化发展的要求,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2

5、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一)加强对政府职能的准确把握,构建新型政府加强对政府职能的有效把握,是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前提和保证。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党和政府的一项责任,需要得到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重视,同时,应当把新农村公共服务文化体系的构建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任务,从全局出发,制定政策,营造环境。因此,各级政府需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克服以往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加大力度加强农村文化的建设,确保广大农民的基本文化权力得到保障,这也是政府的基本职责。在新时期,各级政府,尤其是乡政府,应当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视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

6、重要工作,并且将其纳入到城乡规划工作中,加大对资金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另外,各级政府应当依法行政,不断加强对社会的监督和管理,维护市场和经济的良好秩序,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二)制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制定有效的发展规划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作为政府,应当从提高执政能力方面出发,使自身建设文化的能力得到提高,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思想。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应当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纳入到与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相同步的规划之中,对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和目标进行明确。在浙江省,全省有县级以上

7、公共图书馆 90 个、群艺馆 12 个、县级文化馆 87 个,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覆盖率达98%和 84%;乡镇文化站和行政村文化活动室的覆盖率分别达到了54%和 55%。(三)制定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政策法规体系配套的法律法规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根本保证。一方面,要根据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加入到该体系的建设工作中。政府作为文化体系建设的主体,如果能够以现有的财力和物力为基础,出台新的文化政策,能够有效的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加入到农村文化建设的队伍中来。另一方面,应当加快相关政策的立法步伐。在以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8、只有制定出合理的法律制度,才能够消除这种现象。然而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相关的法律制度,所以需要不断加快立法的步伐,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在保障农村文化服务质量、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通过政策和法律的限定,增加政府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促进农村公共文化体系的快速构建与发展。(四)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因此,应当不断加强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吸引和稳定各方面的人才加入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并且不断的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对于大学毕业生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在浙

9、江省,组建省声乐专家辅导团、戏剧专家辅导团、优秀获奖歌手展演团和优秀戏剧节目展演团等文化扶贫团队,深入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海岛、山区的广大农村,积极培养文化创新人才。另外,在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的同时,应当注重对文化骨干的培养,充分挖掘和培养民间艺人,使他们活跃在农村文化生活中,充分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农民代表 、电影村支书郑九万等反映农村实际的精品力作的出现,更加体现了文化人才的重要地位。3 结束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同时进行科学的规划,并且充分发挥出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将这些作用充分的集合起来,能够有效的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使农民的文化权益能够得到保障,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蒋鹏.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文化职能研究兼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j.传承,2009,(02)2勾学海.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状况述略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05)3姚杰.公共图书馆构建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对策j.图书馆学刊,2010,(01)4曾海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湘潭大学,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