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式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文化的构建(最后)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775849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式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文化的构建(最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态式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文化的构建(最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态式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文化的构建(最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态式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文化的构建(最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态式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文化的构建(最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式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文化的构建(最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式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文化的构建(最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生态式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文化的构建(最后)生态式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文化的构建(最后)海盐万禄幼儿园 冯连英内容摘要:内容摘要:我们对幼儿园的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实践与研究,我们认为一个组织的传统、风气、信仰而使组织中每个成员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共同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可以使每个成员自觉地认同这个组织的观念行为,并自觉地为组织服务,从而达到“人心同聚”的境界。我园作为一所有着四十多年办园历史的幼儿园,在生态式教育理念的支撑下,园所文化建设遵循了“物质文化凸现个性美” 、 “制度文化凸现激励美” 、 “精神文化凸现人文美”的宗旨。力求追寻自然、自由、平衡、和谐的教育环境,使幼儿园充满生命的活力,富有人

2、文气息。关键词:生态式教育理念关键词:生态式教育理念 幼儿园园文化幼儿园园文化 构建构建正文:正文:幼儿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大系统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它是孩子赖以求学、生活、社交的环境;它是以文化形态参与的非强制性教育手段,其特点是通过创造一种教育的环境,影响教育的效果,以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行为养成的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且,幼儿园文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其系统内又可分为若干个层次:精神文化,即由校园文化创设的思想与心理氛围;制度文化,即由校园文化的组织、机构及其规章制度确定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即由校园文化物质条件构造的各种教学、科研、生活的设备、设施、房屋等

3、。 这几个层次的幼儿园文化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一定的精神文化的作用有赖于一定物质文化的保证。正如物质文化的建立有赖于一定观念体系的支配和支持一样,它们相互依赖、互相补充。而制度本身要有精神文化的内涵,而精神文化的倡导与开掘则是制度和规则的集中反映。精神文化深入到比制度更深的层次。我们常讲的幼儿园的氛围、风气、风貌等等,都正是幼儿园文化品位和作用的自然体现。生态,是指一定地域内生存的所有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强调系统中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以及功能上的统一,含有系统、整体、联系、和谐、共生和动态平衡之意。生态式教育是由滕守尧先生首先提出的

4、,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施策略,它是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均衡观下的教育,是一种充分体现和不断运用生态智慧的教育。由此可以看出,生态,它代表着自然、生机、活力;意味着健康、希望、幸福。生态的,它肯定是系统的、整体的、平衡的。生态式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文化应该是:遵循人的自然成长规律,创造一种自然、自由、平衡、和谐的教育环境,使幼儿园充满生命的活力,富有人文气息。在生态式教育的理念当中,有两个核心的内涵:一个2是生机和活力,再一个就是和谐和平衡。其含义之一就是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同样要关注教师的健康成长。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所谓幼儿园的文化,不外乎由一个组织的传

5、统、风气、信仰而使组织中每个成员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共同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可以使每个成员自觉地认同这个组织的观念行为,并自觉地为组织服务,从而达到“人心同聚”的境界。我园作为一所有着四十多年办园历史的幼儿园,我们秉承的传统是什么,我们所构建的组织文化又是怎样的?回顾与展望,在生态式教育理念的支撑下,我们的园所文化建设已初具成效。让物质文化凸现个性美让物质文化凸现个性美 幼儿园所处的物质环境,如幼儿园建筑、布局、教学设备等,都属于幼儿园物质文化的范畴。园所物质文化对师幼身心的健康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念的培养以及创造性、主体性的养成等,都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比如,幼儿

6、园环境是否使教师和幼儿产生和谐、稳定和安全的感受,幼儿园建筑、布局是否体现以人为本,是否突出幼儿的主体性,幼儿园环境是否具有审美价值,是否具有教育性等都是幼儿园物质文化的重要表现。健康优美的园所环境就象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孩子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也有利于孩子素质的提高。我们注重“生态式环境文化”建设,努力让物质文化凸现个性美,发挥其熏陶功能,通过绿化、香化、净化、园林化、知识化,让幼儿园的一景一物,每堵墙壁,每个角落都在无声地“说话” ,让孩子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受到文化的熏陶,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孩子们温暖的家园、幸福的乐园 。 走进我园的大门,首先

7、看到的是“用灿烂的微笑拥抱童心,用稚嫩的双手拥抱童趣” ,阐明了我们鲜明的儿童观。步入大厅,看到的是大大的英文“Love” ,全园孩子们的照片围绕在大大的爱心周围,意味着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用爱心筑起工作的大厦,一切的工作起点将以孩子们为中心;步入楼梯,一幅幅具有教育意义的儿童画,不仅让孩子得到艺术上的享受,同时在心灵上产生激荡:“五星红旗我爱你” 、 “我帮盲人叔叔过马路” 、 “花儿好看我不摘” 、 “小小龙头关关紧” 、 “相亲相爱好朋友”等等,还让那些爱识字的小朋友在每天的行步中增加了一份亲子阅读的机会。另外“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学做合一” 、 “把放心留给家长、把爱心留给孩子

8、、把劳心留给自己” 、 “树立自信、崇尚自立、学会自尊、培养爱心” 、 “用心去体会孩子的与众不同” 、“心中有太阳、脸上有笑容、嘴里有歌声” 、 “享受教育、教育并快乐着、学并成长着”等富有哲理的语句如同一面面镜子,激励着全体教职工时刻审视自己的心灵,并激起大家形成共同的教育理念。室外,宽阔的楼顶操场可以尽情让孩子们嬉戏、玩耍,各式各样的大型玩具更是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园内四周错落有致能供幼儿四季观赏的花3草树木,不仅给师生以美的享受,更提高了审美情趣。教室布置是幼儿园教育生态中的重要环境变量,它为幼儿活动提供各种便利,也促成师幼、幼幼间的合作和交往。我们的教室都是一个开放性的环境,在空间环境

9、与各种设施的布置上,提供便于幼儿自由操作和灵活取用的设施和材料。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面墙壁都尽可能得到充分利用,作为向儿童传递信息、创设氛围或展示其学习成果的有用之处。此外,我们还注意由幼儿园的小环境向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大环境拓展,组织幼儿到超市购物,参观蔬菜大棚,到田间捉小虫,摘豆耳朵、摘橘子等亲子活动,到敬老院慰问活动等,充分利用社会大环境让幼儿从生活中体验乐趣、受到教育。 让制度文化凸现激励美让制度文化凸现激励美 制度对于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效能具有重大的作用。为了增强教育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几年来,我们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适合本园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与一系列制度。为了将各项制度内化为全体

10、教职工的自觉行为,在制定各类制度,特别是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考核奖惩制度等,我们都以党的教育方针与一系列法规文件为依据,并作深入调查,广泛听取意见,在认真研究分析基础上,经中心组、教代会充分讨论,一致通过后再执行:如师德的一票否决制、家长工作制度、学习制度、教职工考勤制度、上班制度、请假制度、考核奖惩制度、各岗位人员考核细则、结构工资制等。同时在执行中,依据变化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补充修订,再由教代会通过。由于制度的健立有教职工自始自终的参与,教职工对制度规定的内容有高度的认同感,这样不但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意识,保证正常的工作秩序,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也鼓励全体教职工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而内化为

11、自觉行为,体现了制度的秩序美。但我们也知道,制度在制造秩序美的同时,还象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带来工作的秩序和效率,但是它也容易让充满个性和活力的生命个体被制度所规范、所约束,从而失去创造的活力。因此在生态观理念下,我们让制度覆盖幼儿园管理的每一个角落和细节,同时超越制度,在遵守制度的基础上,允许创造,允许发挥,允许探索个性化的教育方式。我们让老师们感到:自己在幼儿园首先是作为一个人受到应有的充分尊重,有着很多的发展和进步的机会,而不是仅仅作为幼儿园的一个螺丝钉。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在幼儿园里都能找到人生的感觉,有着充分的创造和发展的空间和氛围。同时,我们努力使管理最终把每一个人的内在的积极性、内在的发

12、展需要调动和激发起来,让他们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加压、自我进步,最终实现自我管理和调控,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与动机,使制度呈现激励美,促进良好园风的建设。 让精神文化凸现人文美让精神文化凸现人文美学习型文化与校园精神学习型文化与校园精神 一定的环境孕育了一定的文化,而幼儿园的文化环境又集中体现了一种校园精神。我园积极倡导“团结、进取、敬业、爱幼”的八字园风,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园宗旨,追求一种踏踏实实、努力肯干的境界。学习是提4高素质、树立职业道德、理想追求的关键,幼儿园作为教育的组织,应当更有效组织学习,我们的学习与传统的学习相比,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注重对人的自身完善和提高,不局限

13、于一般意义的获得知识和信息,更侧重于健康品格和心态的培育,侧重于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二是强调与工作不可分离的学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这是我们学习的基本理论,我们鼓励教职工把自己的工作当作学习的机会和过程,鼓励把自己上班的三件事即工作、学习、研究融合起来;三是突出团队学习,我们激发教师自我学习,通过个人能力的提高,实现团队整体能力的提高,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达到共享。通过有效的整合、交流,深化团队学习,使学习成为教职工的自觉行为。通过几年的学习,以及共同为经营幼儿园而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我们发展并确立了幼儿园的共同愿景:建学习型组织,创特色园,打造幼儿园品牌。全体教职工都明确要把我园这个集

14、体建成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在这个集体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要使幼儿园办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特色园,打破以往技能教学为特色的局限,努力造就有宽广心胸和前瞻性目光,勇于自找麻烦、自我反省、不断创新的决策层;有为共同目标而不断学习,追求超越的员工队伍;有充满生机和活力、个性得到充分舒展、互相合作,激励创新的幼儿园文化氛围,形成我园浓厚的人文环境。平等真诚的师师关系平等真诚的师师关系 在生态学的视野中,自然界的各种物种、环境之间处于一种生生相息、互生互补的共生状态,动物、植物和人类之间互相需要,

15、互相支持,构成了一个地球大家庭。在其中,每一个物种都是主人,同时又都需要其它物种的支持,它们彼此相互依赖,不可或缺。在生态式教育的视野中,幼儿园这个生态系统内部的各种人际关系如师幼、幼幼、师师之间的关系,及幼儿园生态系统与其外部的相关系统如家庭、社区等的关系,都应形成一个积极、良好的生态系统。我们的良好人际环境它包含了安全、 宽松、真诚、平等有利于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的环境。作为领导者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人、带动人,用真心、诚心、真言实语去团结人、帮助人,同时注意在政治上引导、业务上指导、生活上关心、感情上沟通,通过经常与教职工的谈心活动,帮助教职工解决困难等,使园领导与教职工之间感情与需

16、求能够相互沟通、交流,使幼儿园的各项工作都能得到了教职工的密切配合。在平等真诚的人际关系环境中,教职工之间能互相帮助、友好相处,共同探讨幼儿园的各项重大事件,齐心协力开创幼儿园工作的新局面。 互动宽松的师幼关系互动宽松的师幼关系 在生态式教育中,作为人际生态共同的主人,师幼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应摒弃过去那种教育与受教育,灌输与接受、教训与服从的关系模式,代之于彼此尊重、平等相待、共同对话、和谐宽松、自由快乐的生态关系。在这里,教师不再是教室里的绝对中心和权威,师幼之间的对立和界限消除了,教师支持但不指使儿童的具体行为,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变得更有自信,更有生气,他们成为教室里5的小主人,善于思考,敢于主动发问,成了主动的学习者和积极的探索者。在师幼间和谐的生态系统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也正发生着悄悄的变化,过去我们用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控制者等角色来说明教师的地位,现在则更多地使用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帮助者、观察者、倾听者、研究者、记录者等词汇来定义教师的作用。教师角色变化的背后反映着尊重儿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