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权威精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774777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权威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权威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权威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权威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权威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权威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权威精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权威精品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摘要: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给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和挑战。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积 极作用,增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党建工作 2010年8月13日,中共中央下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 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要求高校要努力拓展新形势 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 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 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2、,新媒体已经改变了大学生群体的 思想和行为方式,同时也给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和 挑战,充分发掘和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积极作用, 拓展党建教育载体,创新党建工作形式,丰富党建工作内容, 增强党建教育实效,是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与传统的媒体环境相比,高校信息传播活动基于新媒体传播的 即时性、内容的丰富性、交流的互动性等特征呈现出了以下几 个方面的特征: 1.信息传播受众面增大 传统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面受媒体特点的限制比较窄,而 且缺乏传承和辐射,传播效果一般。随着网络的普及,新媒体 以其传播的快捷性、空间的开放性和信息的丰富性已经成为大 学生获得知识、传播消息和交

3、流交际的重要渠道,深受大学生 的关注和喜爱。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信息传播,因不受时间和 空间的限制,由传统媒体环境下的小众传播、精英传播,变为 大众传播,受众面更大,辐射度更强。 2.信息交流互动性增强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信息交流方式。 新媒体技术以它的实时性和便利性使资源共享和交流互动成为 现实。高校信息发布方发布什么,信息接收方能方便接受什么 ,同时,信息接收方在接受和传播过程中,还可以主动地以评 论、留言、跟帖等方式与信息发布方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认 识和看法,而发布方可以通过回复等形式与信息接收方进行更 及时、有效的互动交流。 3.信息发布官方权威性减弱 在传统媒体

4、环境下,高校信息发布方不仅决定着传播的过程及 发展,还决定着所发布信息的内容的数量、质量、流量和流向 ,甚至直接决定了对校园文化的作用和影响。校园广播、报刊 、宣传栏等校园媒介发布的信息都由高校信息发布方来审定, 信息的发布方有着绝对的信息发布权威性。而在新媒体环境下 ,高校信息的发布和使用空间更加轻松和自由,信息的接收方 既是接收者也是传播发布者,拥有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信息的权 利,他们可以通过论坛、博客、微博、QQ、人人网、手机短信 等发布信息,甚至是与高校官方信息相反或相左的信息,并且 可以快速地传播,在校园内产生群体性效应。这样一来便大大 缩短了信息发布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距离,并使两者在传

5、播过程中进行换位,这种以“平民化”“草根化”的身份发布信息, 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官方发布方的权威性。 新媒体对大学生党建工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因其隐蔽性、 虚拟性等造成信息难于掌握和监控,使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 挑战,一方面凭借其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等给大学生党建 工作创造了极大的机遇,但笔者认为,总体是机遇大于挑战, 积极认识新媒体对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增强大 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1.有利于成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新媒体的多元与开放性决定了它具有信息资源丰富、形式多样 等优势,使其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校党建 工作者可以便捷地通过党校网站、辅导

6、员博客、人人网公共主 页、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优化信息资源,以文字、图片、视 频等形式,收集、转载领导讲话、时政要闻、优美散文、心理 箴言、哲理文章、优秀影视作品、红色主题音乐、民族文化知 识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资源供学生分享,使他们受到全方位的思 想教育和文化熏陶。同时,新媒体的便捷与互动性,使广大党 员师生和非党员师生都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自主地浏览信息 ,使受教育者由消极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互动交流,从而增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实效性和时效性。 2.有利于成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日常管理服务平台 学分制背景下,班级概念弱化,上课时间不集中,学生日常管 理服务和党建工作难度加大,需要我们借

7、助新媒体开展日常管 理服务工作。基于新媒体的开放和交互性特点,大学生党建工 作可以逐渐走出以往开大会、念文件、填表格的传统形式,将 党建工作从固定空间延伸至任意空间、时间内。我们可以及时 、有效地通过党校网站、辅导员博客、人人网公共主页、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党建宣传教育内 容、党建工作规章制度、党员发展(转正)公示、通知、各类 登记表格等党务信息,以及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就业 信息、资助信息、生活服务指南、专业前沿知识、学习网站等 服务信息,以便更加快捷、有效地做好学生党务工作和精细化 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3.有利于成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信息交流平台 师生之间的信任

8、感,一直是影响和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性的关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党建工作是一项多维度 工作,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和其他社会成员共同参与 。新媒体因其开放、互动和隐蔽性特征,在一定程度可以成为 各方即时交流的“无障碍交流空间”,有利于通过留言、评论 、网络意见箱等方式收集学生意见、建议,较准确地把握学生 的思想特点和动态,快捷地做出回应和引导,从而增强大学生 党建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同时,新媒体的应用也有利于高 校对学生舆情的及时汇集、分析和引导、应对。 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 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 联网为代表

9、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 、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 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 康发展的广阔空间”。高校应基于新媒体的特点和作用,从以 下几个方面入手,扬长避短,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实 效性。 1.转变观念,加强学习,提升新媒体运用能力 信息传播大师尼葛洛庞蒂指出:“信息社会,最大的鸿沟横亘 在两代之间,当孩子们霸占了全球的信息资源时,需要努力学 习、迎头赶上的是成年人,对教育者来说,更是如此”。面对具有开放性、便捷性、平等性特征和被广大青年学生所关注、 喜用的新媒体,高校和党建工作者应当与时俱进,树立新理念

10、,活用新媒体,坚持体现党的先进性,增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 实效性。高校要建立、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引导和支持党建 工作者充分利用新媒体;党建工作者必须主动探索新媒体的信 息传播规律,掌握新媒体的运用技术,与大学生保持同步,而 在规范新媒体运用,学习、遵守有关网络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 ,则要走在大学生的前面,起到引导、示范作用。而在网络身 份构建方面,笔者认为,高校要通过官方网站、主题网站等媒 介构建“主动、正面、权威”的网络身份,成为高校权威信息 的发布者代表;高校党务工作者要充分利用辅导员博客、微博 、人人网等媒介构建“平等、朋辈、富有影响力”的网络身份 ,以“对话”代替“独白”的方式与学生交流

11、,行文方式要富 有时代性和网络语言特质。 2.占领阵地,加强监督,有效发挥新媒体作用 面对具有广泛性、生动性和强大渗透力的新媒体,大学生党建 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载体,引导、监督大学生舆情,建立、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网、网上党校等主题网站,主动占领网络思 想教育阵地。高校和党建工作者可以在主题网站上开设诸如论 坛、博客、微博等空间,主动将官方、权威的信息,以快捷且 学生喜用的网络媒介,“零距离、零失真”的传播给广大师生 ,从而把握高校信息发布的主动性、权威性和及时性。目前, 许多高校都建设了党建主题网站、官方新闻网等,但多强调权 威信息的发布,少有考虑交互式板块,也少有与广大师生学习 、生活、娱

12、乐相关的服务信息,由于偏离了学生使用网络的习 惯和诉求,使这些传统的网络平台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没有发 挥应有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可以完善现有的党建主 题网站、思政网站、官方新闻网等网络平台,做到“权威信息 发布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日常管理服务平台、交流交际 平台”的四结合,契合学生使用网络的习惯和诉求,丰富吸引大学生注意力的资讯和内容,增强主题网站的吸引力和教育性 、实用性、服务性。同时,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主流商业网站提 供的现有模式,发布官方权威信息,如开通官方新浪微博、腾 讯微博、人人网公共主页等,让学校的权威信息和声音出现在 学生常用、常在的网络环境中,争取掌握网上话语权。 3

13、.网上网下,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党建工作 我们要认识到,新媒体拓展了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延展 了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空间,是对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有益补充, 但无论新媒体如何发达,都不能否认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模式和党建工作模式,代替面对面的教育工作,这要求我们注 重两者的结合,将大学生网上反映的思想动态、困难、疑问等 与实际工作中的思想教育、党建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等相结合 ,形成“网上网下”教育合力,从而全面促进大学生党建工作 。 参考文献 1朱伟,庄臣.基于新媒体视角的高校党建工作新载体研究J .现代物业:现代经济,2012(11):75-76. 2肖意贞.影响与对策:新媒体和高校思想

14、政治教育J.浙江 万里学院学报,2011(7):30. 3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2008-6- 2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周可卫.互联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应对J.中国青年 研究,2010(3):95. 5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2010- 8-1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西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科研项目“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11SSZ06)成果之 一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阅读相关文档:关于南京民营图书出版业的调研报告 新时期上海推进冰上体育文化发展的特点与路径 高校党校廉政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其对策 浅论第三方支付

15、发展的现状及风险防范 高校网络舆情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加强养老保险档案管理 促进社保事业健康发展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老年女性养老问题研究 资源约束下的农村医疗救助的有效供给 农民利益表达困境对政治体系的影响分析 当今社会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综述 城管与小贩不能这样敌对下去 公共伦理视角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与新型组织研究 关于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探索与研究 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研究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创新 寻访钱学森 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收集于因特网,所有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 快处理,多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