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大纲版第四册课课练:《闺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721171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大纲版第四册课课练:《闺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大纲版第四册课课练:《闺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大纲版第四册课课练:《闺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大纲版第四册课课练:《闺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大纲版第四册课课练:《闺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大纲版第四册课课练:《闺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训练十五闺塾课前预习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闺塾 ( ) 睢鸠( ) 书笺( ) 奴婢( ) 敷演( ) 蟾蜍( ) 答案 : gu j ji n b f ch n ch 2.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对净几明窗潇洒(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极承老夫人管待(照顾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等待君子好好地来求她) 止不过识字儿书涂嫩鸦( 即涂鸦,比喻书法拙劣或胡乱书写。这里指乱涂乱画) 桃李门墙( 指出自同一师门的学生) 但把诗经大意敷演一番 ( 陈述而加以发挥) A. B. C. D.答案: C 解析: 应解释“整洁” ,指“好配偶” ,文中指“随便写几个字”。3

2、. 把相关的事件和人物用横线连起来。囊萤苏秦悬梁车胤趁月亮江泌刺股孙敬答案:解析: “囊萤的”指晋代车胤, “趁月亮的”指南齐江泌,“悬梁”的指孙敬, “刺股”的指苏秦。4. 文学常识填空。(1) 牡丹亭原名_,是_代戏曲作家 _的代表作,主人公是 _、_。(2)_ 、_、_、_、_、_通称“六经”,是儒家的六部经典。(3) 文房四宝是指_、_、_、_。答案 : (1)牡丹亭还魂记明汤显祖柳梦梅杜丽娘 (2) 诗 书 礼 乐易春秋 (3)纸笔墨砚课堂巩固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早膳(sh n) 恁时节 (n a) 君子好逑(h o) B.盥漱(gu n) 偌多(ru

3、) 插科打诨(h n) C.竹签(qi n) 栉笄(zh j ) 不知足而为屦(l ) D.女郎行(h ng) 簪女(z n) 流觞曲水 (sh ng) 答案: D 解析: A项“恁”读为“nan” ;B项“诨”读为“h n” ;C项“履”读为“j ”。2. 下列字形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窈窕敷衍奇葩车胤囊萤 B.信笺涂鸦光采娇生惯养C.设帐唐突清澈悬梁刺骨 D.宽绰戳穿迂腐一言以弊之答案: A 解析: B项“采”应为“彩” ; C项“骨”应为“股” ;D项“弊”应为“敝” 。3. 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利用“在河之洲”的谐音,

4、有意打岔调笑。B.“ ( 贴) 为甚好好的求他?” :此为明知故问,使塾师不得回避爱情这一敏感话题。C.“ ( 旦) 这经文偌多!” :一句轻叹,已表现出小姐在学习上的畏难情绪。D.“ ( 旦) 丫头错拿了,这是螺子黛,画眉的”:其实春香是有意拿错,以戏弄先生调笑小姐。答案: C 解析: C项的叹经文之多意在表达对种种迂腐诗教的不满,并非学习上的畏难。4. 对闺塾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闺塾是牡丹亭的第七出,主要写杜丽娘和塾师陈最良的矛盾冲突。B.闺塾 主要通过春香和陈最良的喜剧冲突,展现女主人公杜丽娘内心世界中的人性与礼教的博斗。C.这出戏通过一系列喜剧情节,反映杜丽娘灵魂的初步觉醒

5、。D.杜丽娘不像春香那样公然嘲弄那个宣扬封建礼教的塾师陈最良,但她向往着高墙院外的自由天地,表现了她对封建教育的抵制以及对个性解放的追求。答案: A 解析: A项应为春香和陈最良的冲突。5. 牡丹亭中春香这一形象机智勇敢、风趣,有反抗性,请对有关春香的细节分类。知道了。今夜不睡,三更时分,请先生上书。俺衙内关着个斑鸠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待俺写个奴婢学夫人待映月,耀蟾蜍眼花;待囊萤,把虫蚁儿活支煞。比似你悬了梁,损头发,刺了股,添疤疒尼,有甚光华。学鸠声课介抢荆条投地A.表现春香机智风趣的选项有_。B.表现春香反抗性格的选项有_。答案 : A. B.6. 比较窦娥、崔莺莺、杜丽娘三

6、位女性的反抗特点。答案 : 窦娥冤一剧,由于作家所处的时代较为特殊,民族矛盾异常激烈,关汉卿在赋予人物反抗性的同时,把矛头更多地指向了腐朽的封建吏治、黑暗的封建制度;由于窦娥的出身不同于崔莺莺和杜丽娘,所以在性格的体现上就更为直接一些,反抗也更为强烈。杜丽娘和崔莺莺的性格则较为接近,她俩的出身大至相同,皆为大家闺秀、名门淑媛,都知书达理,温顺动人。但由于各自的经历不同,在具体的行动上就体现了各自的性格。崔莺莺觉醒得似乎更早一点,且能在现实生活中做出“越规” 的事儿, 用行为向封建礼教宣战。在选文中, 可以看到崔莺莺轻功名,重别离, 那种对真正爱情的渴望溢于言表。而杜丽娘的觉醒则是经历了一个漫长

7、的过程,表现得也较为含蓄,直到为爱而死,杜丽娘那渴慕自由、渴慕爱情的思想才得以大胆释放。虽然三位女性形象各自的经历不同,性格不同, 但她们反抗的矛头是一致的,那就是封建制度、封建礼教。课后检测一、本课阅读阅读【绕池游】和【掉角儿】这两支曲子,完成13 题。1. 【绕池游】这支曲子中最能体现春香对封建教育的不满以及对个性解放要求的是哪句?2.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春香有怎样的性格特点?3. 对这两支曲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最良是个迂腐的老学究,他以陈腐的观点曲解诗经关雎,宣扬封建礼教妄图束缚杜丽娘的思想。B.春香闹学,具体地表现了情与理的冲突,揭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C.杜丽

8、娘对老塾师陈最良的尊重说明她在封建正统教育下,已完全成了封建礼教的自觉维护者。D.【绕池游】这支曲子,唱词少,解句多,妙趣横生,生活气息浓厚,以喜剧手法表现了反理学斗争的内容。1. 答案: 昔氏贤文,把人禁杀,恁时节则好教鹦哥唤茶。解析: 找出最能体现春香对封建教育的那句曲词。2. 参考答案: 一个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婢女形象。解析: 这一形象主要通过闹学中的曲词表现出来。3. 答案: C 解析: 杜丽娘怕陈最良向父母告状,后果将不堪设想,她训斥春香不过是在“演戏”,故C项错误。二、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 题。戏剧与戏曲“戏”字在几千年前的商周钟鼎文中就出现了,意思是指一种祭祀性仪式

9、。秦汉时期,娱乐性表演又称“百戏”,包括乐舞、杂技、魔术、马戏等。后来,娱乐性的玩耍也叫“游戏” 。所以“戏”原本有仪式、百戏、游戏的含义。戏剧是人物扮演故事的表演艺术。表演是手段,故事才是核心。有了“故事”,戏剧便区别于广泛意义上的“戏”与“百戏”。故事内涵在戏剧中的存在和被强调,意味着文学性成分的增强,于是,便有了剧本。尽管戏剧是一种剧场中的表演艺术,没有剧本也可以有戏剧,但是,文学的参与使思想内涵深化了。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性的戏剧艺术。它把中国传统的诗、歌、舞、乐、技的手段在舞台上综合运用起来,表演故事,有别于西方的话剧、歌剧、舞剧。前些年,流行“世界三大戏剧体系”的说法:一是苏俄的

10、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一是德国的布莱希特体系,一是中国的梅兰芳体系( 或称中国戏曲表演体系) 。简单地说, 所谓斯坦尼体系, 指的是幕景化的、模拟现实场景的、创造生活幻觉的话剧表演体系;所谓布莱希特体系,指的是将舞台视为流动空间的、无场景无场次的、使演员与观众产生意识交流( 即所谓演员与角色的“间离效果”) ,并带有某种哲理意味儿的戏剧体系。斯坦尼和布莱希特30 年代在苏联都观看过梅兰芳的演出,不约而同地大为赞叹,都认为梅兰芳的表演可以印证他们各自的理论。后来,就有人称中国戏曲为“梅兰芳表演体系”。实际上,斯坦尼体系和布莱希特体系与梅兰芳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产物,三者并列,在理

11、论上、逻辑上都不严密。如果要讲体系的话,那么中国戏曲是“神形兼备” (即写意 ) 的戏剧表演体系。在世界戏剧史上,东西方古典戏剧( 或传统戏剧 ) 可以进行比较,但不宜将西方现代戏剧与中国传统戏剧加以类比。中国戏曲有古老的传统,通常以公元12 世纪左右的杂剧和南戏为戏曲成熟的标志,从那时起,戏曲的艺术传统一脉相承,从未间断,到现在已有800 余年历史。 目前中国戏曲有300 多个剧种,剧目数以万计,戏曲工作者数十万人。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如此庞大的艺术队伍,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相比。( 取材于周华斌什么是戏曲) 4. 下列判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戏剧中,表演是手段,故事才是核心,所以没

12、有剧本就没有戏剧。D.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与话剧、歌剧、舞剧不同,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戏剧。C.西方戏剧的代表是斯坦尼和布莱希特体系,而中国戏剧的代表是梅兰芳体系。D.虽然“戏”字出现很早,但中国戏曲的成熟至今还不到1000 年。5. 根据 红楼梦等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从表演体系来说,与其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 ) A.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B.布莱希特体系C.梅兰芳体系 D.写意体系6. 填空。戏曲与百戏相比,增加了_和_,保留了 _和_。7. 作者是否赞同“世界三大戏剧体系”的说法,为什么?4. 答案: D 解析: A项,细读原文第2 段,不难发现“没有剧本就没有戏剧”无根据;B项,

13、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性的戏剧艺术,有别于西方的话剧、歌剧、舞剧,“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戏剧”在原文中无依据;C 项, “世界三大戏剧体系”是“前些年”才流行的说法,梅兰芳所代表的是中国戏曲表演体系。5. 答案: A 解析: 关键要读懂原文第4 段对“世界三大戏剧体系”的界定,同时还应该有对红楼梦等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剧的观看基础,并具有一定的电视连续剧常识。6. 答案: 故事歌曲 ( 歌、诗歌 ) 乐舞技艺 ( 杂技 ) 解析: 要结合 1、2 段戏曲与百戏的特点来回答。7. 参考答案: 不赞同。因为“中国戏曲是神形兼备( 即写意 )的戏剧表演体系” 。东西方古典戏剧 (或传统戏剧 ) 可以进行比较,但不宜将西方现代戏剧与中国传统戏剧加以类比。解析: 第 5 段指出“三者并列,在理论上、逻辑上都不严密”,显然作者并不赞同。在下面的文字中可以找到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