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书记扶贫调研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684671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书记扶贫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乡镇书记扶贫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乡镇书记扶贫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乡镇书记扶贫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乡镇书记扶贫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书记扶贫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书记扶贫调研报告(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22乡镇书记扶贫调研报告乡镇书记扶贫调研报告乡镇书记扶贫调研报告 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近期,我就 xx 县 xx 乡 xx 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集中专题调研。一、基本情况xx 村是金昌市列入甘肃省建档立卡的 15 个重度贫困村之一,年全村贫困面为 14%,目前下降到 5.2%。该村属祁连山冷凉灌区,耕地面积 4726 亩,人均耕地约 2 亩,有9 个村民小组 649 户 2394 人,其中 60 岁以上老年人 304 人,常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基本上为患病人群和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

2、xx 村主导产业为种植、养殖和务工,以务工为主业的约 1000 人,占劳动力总数的 90%以上。2014 年贫困人口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占 8.69%、养殖业收入占 13.88%、务工收入占 73.22%、其他收入占 4.21%。二、调研过程这次调研,总体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集中调研。我先利用三天时间集中调研了 xx 村精准扶贫工作,先后走访 30 多典型贫困户,之后又抽调 6 人组成工作组,利用 7 天时间驻村蹲点进行了专题调研,全面了解 xx 村及97 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等。第二阶段,甄别确认。对照国家关于贫困户的确认标准,对 97 户贫困户逐一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

3、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22进行了甄别确认。最后确定,xx 村 xx 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97 户 336 人,2014 年脱贫 64 户 221 人,现有贫困户 33户 124 人。第三阶段,制订措施。针对该村确定了八项帮扶措施,逐项明确了帮扶的主要任务、工作目标、责任单位及责任领导、配合单位和完成时限;针对贫困户逐一制定了帮扶措施,分别明确了脱贫时限、帮扶责任人。第四阶段,集中交办。现场召开面对面集中交办会,属于面上的帮扶措施由政府有关部门认领限期办理,属于贫困户个体的由联户干部认领限期办理,并张贴上墙,挂图作战。三、致贫原因分析(一)因病致贫。长期以来,许多村民就

4、近在萤石矿、煤矿务工,因工作环境、防尘条件比较差,患上了严重的尘肺、矽肺、内风湿等职业病,致使劳动能力丧失,就医成本上升。目前,97 户贫困户 336 人中因该类疾病和其他慢性病致贫的占 35.07%。(二)因学致贫。受教育布局调整影响,初中和高中学生全部在县城或金昌市区就读,家长租房陪读现象十分普遍,教育成本大幅增加。经调查,因供养子女读书而致贫的占贫困户的 17.5%。(三)要素缺乏致贫。一是 xx 村水资源短缺,灌溉条件差,以大麦和小麦为主的种植业收入有限。二是贫困人口中有近 90%的劳动力年轻人习惯于首选背矿石、打隧道等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

5、创 3 / 22传统的苦力型工种,思想观念陈旧,务工技能缺乏。三是贫困农户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制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四)自然规律致贫。村内留守空巢老人的基本养老方式就是土地养老、社会保障养老,有的连生活自理都很困难,养老问题令人堪忧。由于务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养学生,不仅敬奉父母的生活费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经济能力非常微弱,同时内心还承受着对子女的思念以及孤独寂寞的煎熬。四、精准扶贫计划(一)开展医疗服务。组织尘肺、矽肺及风湿类关节炎等职业病医疗组,开展职业病普查,提供医疗防控措施和治疗建议,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二)开展科技帮扶。一是组织贫困群众参加务工技能培

6、训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二是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民的种养殖能力。三是组织开展电子商务知识培训,适时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三)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维修改造渠道 6.4 公里,修建蓄水池 1 个并配套其他设施,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3000 亩。(四)发展富民产业。扶持以湖羊为主的舍饲养殖业,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22新增 30 只以上养殖户 10 户以上,优质牧草种植 1000 亩,为留守农民不离乡不离业增加收入创造条件、打好基础。(五)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整合农村危旧房改造、贫困户建房等政策,建设

7、40 平方米左右居家养老型集中居住点 1 个,规模 50 户以上。(六)建设互助老人幸福院。利用闲置校舍或农宅建设互助老人幸福院,并将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运行经费 3 万元,逐步探索建立长效运作机制。(七)积极协调解决融资难题。一是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农宅确权颁证工作,解决信贷抵押不足的矛盾。二是用活用足涉农贴息贷款政策,为贫困群众提供金融支持。三是采取政府财政资金贴息的方式,为贫困户提供贷款支持。(八)建立社会帮扶机制。一是引入工商资本进行结对帮扶,将非公企业纳入帮扶单位范围,壮大帮扶力量。二是多渠道募集村级救助资金,提高救助能力。五、几点体会思考精准扶贫必须紧扣“重在

8、联、贵在为、深在制”要领,坚持扶真贫、真扶贫,不断拓展内涵和层次,实现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实质性转变。(一)确保对象精准,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是扶贫开发存在的突出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22问题,必须抓住真实识别贫困、规范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管理、推行挂图作业四个关键环节,把好群众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示监督关、确认审核关五个关口,做到精确识别贫困户、精确登记造册、精确建档立卡、精确实行动态管理“四精确” ,建立“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市有平台”的动态数据库,实现底数清、问

9、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五清” ,从根本上避免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区域政策代替到户政策的现象,提高扶贫效果。(二)确保内容精准,解决好扶什么的问题。千篇一律、万面一孔是扶贫开发的常见现象,必须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易地搬迁、金融支持等扶贫措施,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扶贫政策相衔接,扶贫措施与贫困现状相对应,确保帮扶到最需要帮扶的群众、帮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三)确保目标精准,解决好坐标系的问题。紧紧围绕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抓住突破基础设施的短板、明确基准内容的对标、盯住完成时限的节点三件大事,对照全

10、面小康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按照巩固优势指标、提高较好指标、攻坚弱项指标的要求,分层次推进,立体式帮扶,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22(四)确保措施精准,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紧紧抓住转变方式、强化“造血” 、加大投入、整合力量四个关键,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村逐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号准病脉、开好处方、抓出良药,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五)确保考评精准,解决好导向上的问题。严格落实干部驻村、 “逢提必下”等双联行动工作制度,把双联助推精准扶贫的成效作为干

11、部年度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完善定期督查、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等督查考评制度,传导压力,强化担当,引导干部到扶贫攻坚主战场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建功立业。乡镇书记扶贫调研报告 月 22 日至 23 日,我采取到田间地头察看现场、进村入户与群众交谈、开座谈会听取意见等方式,到花垣县作了两天的调查。联想 20 年前到花垣县作扶贫调研的情景,感到“精准扶贫”号准了“脉” ,看准了“病” ,开对了“方” ,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剂良药。一、20 年扶贫,老百姓最大收获是自信花垣距离省城 450 公里,是 xx 最偏远的县之一。20年前,从长沙到花垣要走一天半时间。仅翻越矮寨盘山公路就要花 1 个多小时。

12、湘西民谣:“矮寨坡,山连山,一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22十三道弯,弯弯都是鬼门关。 ”这次到花垣全程高速公路,只花了半天时间。投资 13.5 亿元修建的矮寨特大悬索桥,全长 1073 米,工程为双层公路、观光通道两用桥梁,创造了 4 项世界第一,真可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花垣县的同志介绍,全县所有乡镇和 99.7%的行政村通了水泥路,基本实现了水、电、路、广播电视、通讯到村到户。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大大增强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能力。人穷颜色低。过去山区闭塞,老百姓见世面少,羞于见生人;因为穷,老百姓抬不起头,缺乏自信。现在情况发

13、生了根本性变化。县城建了不少高楼,农村盖了不少新房。从基层干部到普通群众,讲到农村的变化都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在十八洞村,年逾七十的龙德成,挽着我们的手就往家里带,谈起习总书记到她家里考察的情形,一脸的幸福。村支部书记龚海华介绍,村集体和村民入股 600万元,与花垣苗汉子果业公司在二道乡流转土地 1000 亩,共同开发精品猕猴桃,进入丰果期后,村民人均增收 5000元以上,村级集体年收入近 100 万元。在麻栗场镇立新村,村支部书记吴进文讲,全村种养大户 30 户,养乳鸽、土鸡、土鸭都在万羽以上,还种了杜仲、烟叶、百合等多种经济作物,村人均年收入 7193 元。在部分基层干部和村民参加的座谈会

14、上,大家发言之踊跃,思路之清晰,精神状态之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22好,与 20 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县委书记罗明告诉我,同 20年前相比,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五番,财政总收入翻了五点四番,居民存款余额翻了七点三番,县城扩大了 2.2 倍,老百姓人均纯收入增长了 7.6 倍,60%的农民盖了楼房,20万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公路修到家门口,自来水流到屋里头,房前屋后绿山头,精准扶贫有奔头。 ”花垣的老百姓找回了自信。二、关键是政策要“滴灌”到根部花垣扶贫成绩巨大,但深入分析贫困人口的现实状况,感到扶贫仍是一个大问题。花垣县还有 162 个贫

15、困村,占行政村总数的 56.3%;贫困人口仍有 6.1 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 23.1%。从地域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生存环境恶劣的山旮旯里,其中海拔 500 米以上的贫困村占 2/3。这些地方山高坡陡,交通落后,土地贫瘠,资源贫乏,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尤其是矿区生态环境脆弱,采空区达 136 处,有 7 个乡镇 2478 户农民需要整体实现生态移民。在调查中,基层干部讲:“扶贫政策是好,就是不能大水漫灌 ,如果滴灌到根部,脱贫更快,效果更好。 ”可见习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指示深得人心、深入人心。干部群众有这样深刻的认识,还源于花垣县采取了“八个到村到户”的办法,即:精准识别到村到户,干部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22结对帮扶到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