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678634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本科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本科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本科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本科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复习课祝大家取得好成绩第一章一、语文课程名称的来历:清末独立设科:1949 年正式定名。P2-5(填空)二、课程性质、任务的历史演变:9 个阶段 P5-18(小题)了解论证的落点。(即第九节段)三、课程的性质与地位:1、性质:交际工具、人类文化组成部分 P19-212、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P21-233、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P234、多重功能:工具、教育、发展 P23-25第二章:课程标准一、课程标准的含义:课程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四条 P30-31二、建国后小学语文大纲发展史:1 部课程标准,5 部大纲 P32-40三、课程标准的基

2、本理念 四条 P41-43 (简答/分析题的分析根本)四、现行课标的内容及主要特点:1、目标(总、分)P44-492、教学建议:P49-58(分析题的分析参考)第三章教材与资源一、教材的功能与编写要求:教材三功能:(二载体一凭借) P62-63二、编写要求:五条 P64-67三、小语教材历史 :考核要求未作规定 出过填空题 P66-72四、现行小语教材版本:人教 P73-74 北师大 p75-76 江苏 P77五、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1、涵义 P782、多渠道开发 五条 P80-813、应注意的问题 P81-83第四章识字写字与拼音教学一、传统识字写字教学经验:1、识字教学经验 P95-9

3、62、写字教学经验 p98-99 二、当代教学试验 :21、识字写字教学试验:六种 p100-1102、拼音教学试验:五种 p121-123三、识字写字拼音教学策略:1、识字教学策略:六点 p111-1142、写字教学策略:五点 p114-1163、拼音教学策略:四点:p119-121(会分析案例)第五章阅读教学一、传统经验与当代试验1、经验:三点 p134-1372、试验:五点 p184-189(小题)二、阅读能力的培养:p138-1531、感知、理解、欣赏和评价2、语感 p144-1493、研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4、精读、略读和浏览三、阅读教学的策略1、注重人文熏陶 2、加强语言实践 3、

4、倡导自主学习 4、建设开放课堂 p158-173四、阅读教学的模式:1、掘弃“理解型”教学模式2、构建突出感悟、质疑和运用的教学模式 p175-184第六章:作文教学一、作文教学经验:1、传统经验:两项 p210-2112、国外经验:四项 p217-220二、当代作文教学试验:五项 p212-216三、作文教学的序列:1、主系统:语言功能发展系统2、子系统:语言文字知识技能训练系统。一般心理能力训练系统四项内容积蓄的系统四、作文教学的策略:31、激发作文动机 p234-235(形势、步骤)2、尽早实现规范的书面语言训练 p239-240第七章:口语交际教学一、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作用)三点 p

5、278-279二、古今中外口语交际教学及其经验:1、我国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史 p271-2782、国外口语交际教学经验(策略)p285-289三、口语交际教学的序列:1、构建依据(根本依据、重要依据)p2922、科学构建(主线序列、辅线序列)p293-295四、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案例分析 p307-315)1、教材设计策略 p296-2972、动机激发策略:p297-2993、情境创设策略 p299-3034、多课型并进策略 p303-305第八章: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一、国内外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经验:1、国内:开发教材、学科整合、选择主题、结合社团(p328-332)2、国外:p325-328二、

6、综合性学习的意义和任务:1、意义:三点 p320-3222、任务:两方面,共七点 p323-325三、综合性学习的序列1、目标序列:p333-3342、教学计划:p334-339四、综合性学习的策略:1、个性化策略与专题作业 p340-3422、兴趣性策略与游戏是学习 p342-3433、开放性策略与“学徒制”p344-346第九章:教学评价一、语文课程评价的功能:三方面 p351-3534二、课程评价的策略:1、价值取向:p350-3512、评价类型:A 分类 p354-355 B、实施方法 p355-356 C、书面考试(双向细目表)p356-363 D、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p363-

7、370 E、态度兴趣习惯评价 p370-374三、各类教学的科学评价方法:p375-395第十章 教学研究一、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性:两点 p404二、语文教学研究的步骤:五步 p406-4141、选择研究课题:p406-4072、文献检索:p407-4103、确定研究假设 p410-4124、制定行动方案 p4125、撰写研究计划 p412-414五、语文教学研究的方法:五类 p415-4331、实验研究 p415-4192、调查研究 p419-4253、课堂观察研究 p425-4304、个案研究 p430-4325、行动研究 p432-433一般题目的答题步骤一、 读题,判断其考察的知识

8、点;二、 在知识结构图中定位;三、 聚焦教材相关内容。分析教学案例的步骤 初读案例,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教学环节;再读案例,记下教师主要的教学行为,理解教师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其目标是什么;5 从师生的相互作用里,看教师的目标是否实现;用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评价课例中教师教学的价值; 再读题目的要求,把上述分析与题目要求联系起来,作切合题目要求的回答。 要注意: 首先一定要读懂题面的问题,清楚地知道需要你分析的“点”是什么,切忌盲目答题,不管问题是什么,上来就一味分析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 其次是一定要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相关理论来审视和研究课例的特色,不要简单地只分析教学方法等一般性问

9、题; 第三,一定要紧密联系课例本身来分析,不要脱离开研究对象空发议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 1一、简答题:1、简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含义?答: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教化学生为本,在当前它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性要求,涵盖了思想性(政治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性(古今中外先进文化的丰富内涵)、审美性(对自然美和道德美的欣赏)、发展性(发展智力、情感、意志等心理能力)、创造性(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2、语文教材具有哪些主要功能?答:语文教材的功能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语文教材是课程目标的载体;语文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语文教材

10、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3、我们应当如何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答: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开展丰富的语文学习空间;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4、汉语拼音教学策略包括哪些内容?答:拼音教学策略包括:利用形象教学拼音字母,联系儿童的语言读准拼音,通过编儿童故事的方式学习拼音,通过游戏方式学习拼音等。5、你如何理解语感的内涵?请简要作答。答: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包括形象感、意蕴感、情味感和节奏感。二、论述题1、联系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体会,谈谈你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理

11、解。6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在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每个时期都有反映时代特征的基本理念:六十年代 -加强双基;七、八十年代 -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九十年代 -素质教育;新世纪 -语文综合素养。;20 世纪 60 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强调能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90 代以后,素质教育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既然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语文教育就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它是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

12、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教学中就必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哪些新理念?你如何理解这些理念的内涵?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对语文课

13、程的要求。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教学中就必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课程标准概括了语文课程的三大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多元的。

14、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一本好书影响人的一生。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感,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处。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加强感悟,加强体验,加强积累,加强运用。(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创造性地教,学生应创造性地学。提倡平等交流,教学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交流

15、对话,鼓励伙伴合作学习。(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构建开放的、充满生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这次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教育资源取之不尽,教育环境得天独厚。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已成为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3、具体论述识字教学的策略。答:识字策略包括:根据音形义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简化字形记忆的心理过程,调动多种器官识记生字,字义教学以了解课文中的意思为重,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寓识字于游戏之中等。 7根据音形义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的策略指识字教学要在注意音、形、义

16、紧密结合的前提下,根据生字的特点和儿童的实际情况,抓住重点,突出难点进行教学。简化字形记忆心理过程的策略指根据汉字本身的字形规律开展识字教学,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识字负担,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调动多种器官识记生字指根据汉字音、形、义三者统一的特点,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觉器官积极活动,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提高认识生字效率。字义教学以了解课文中的意思为重的策略指针对汉字往往一词多义的特点,在字义教学中,对字义应以讲清课文中的意思为主,对于学生常用到的、易理解的其他意思可以讲;少用到的、不易理解的一般不讲。同时,关于生字教学中经常使用的组词法,不是所有生字都一定要去组词,如果构词率不高或者学生不常用的字就不必组词,否则将会浪费教学时间。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这一策略要求学生掌握三套识字工具:即汉语拼音,了解汉字笔画、笔顺等知识,查字典。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三套工具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发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以提高识字速度。寓识字于游戏之中的策略重在提高儿童学习识字的兴趣,要注意不要片面地运用游戏识字,要落实到教学上来,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