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同志在全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674584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同志在全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同志在全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同志在全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同志在全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同志在全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同志在全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同志在全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同志在全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同志在全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 是学习贯彻全国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现场推进会和罗志军省长在深入推进素质 教育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分析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全面动员和部 署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工作,着力健全和完善深入实施素质 教育的长效机制,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下面,我简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充分认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

2、质教育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围绕“建设高质量、 高水平江苏基础教育,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内 涵发展,全面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 大成就。全省幼儿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学前三年入园率超过 95%,比全国平均水平 高出 50 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取得新进展,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 99.9%;普通高 中发展迅速,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14 个百分点;全省三类残 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 96%以上。全省形成了包括幼儿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 特

3、殊教育在内的比较完备的现代基础教育体系,全省已有 36 个县(市、区)通过了省教 育现代化建设水平的评估,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推进基础教 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始终把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作为基础 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和紧迫任务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不断深化基一是不断深化基础础教育教育课课程改革。程改革。针对中小学普遍存在课程内容偏、繁、难、旧以及教学方法陈旧落后、课堂教学高效率不高、学生负担偏重等突出问题,2001 年我们即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切实转变课程观念,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努力减轻 学生课业负担。2004 年起全省所有县(

4、市、区)进入新课程改革,2005 年起全省所有 普通高中整体进入课程改革。今年 2 月份,专门举办了全省教育局长和四星级高中校长、 三星级高中校长代表培训班,对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准确地贯彻落实 08 高考方案的完善微调意见,持续推进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部署。目前,全省基础教育的所 有学段所有年级、所有学生都进入新的课程体系,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义务教育和高中教 育整体推进课程改革的良好局面。 二是切二是切实规实规范学校管理。范学校管理。根据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2004 年,省教育厅制订并实施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负担的十项规定,对课程课时计划、学生在校时间总量、 家庭作业量、使

5、用教辅用书、参加学科竞赛活动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2006 年省教育 厅制订并实施了中小学管理规范,积极推动中小学依法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2007 年起,我们积极推动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 生体质健康为核心内容的地方立法,2009 年 3 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已研究通过江苏省学 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草案),省人大常委会已进行了第一次审议,预计今年能够颁布 施行。根据省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今年我们从高中教育抓起,采取果断有力措施,强化 督查处罚力度,严格规范高中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在今年初举办的教 育局长和四星级高中校长、三星级高中校长代表培训

6、班上,我们再次重申了严禁下达高考 升学指标、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严格控制高中学生在校时间、严格规范招生考试管理、严 肃违纪违规处理等五项要求。2008 年以来,我们严肃地查处了长期违规、跨市招生的四 星级中学,规范了 2009 年全省高中招生行为。 三是深化考三是深化考试评试评价制度改革。价制度改革。始终坚持把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作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制度。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强化对 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通过评价引导学生自觉提升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 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坚持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制度。重点加强大中城市 薄弱初中建设

7、,促使初中学校均衡发展,推动“择校热”逐步降温。实施初中毕业生学业考 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中考的考试内容和方法,强化学生综合素 质评价在高中招生中的影响权重,将热点学校 50左右的招生指标按比例均衡分配到各初 中学校。积极稳妥地推进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建立多样化的学生选拔机制。针对 08 高考方案首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对 08 高考方案进行了微调和完 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统一文化考试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的, 高校自主招生、自我约束,政府宏观指导、调控,社会有效监督的,促进教育公平的现代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四是切四是切实实加

8、加强强教育督教育督导导和和检查检查。 。会同省委组织部建立了县(市、区)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和考核制度,将实施素质教育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列为重要督导内容,推动地方政 府和学校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实 施素质教育。建立健全督导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将督查结果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推 进各地各校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近年来,各级教育督导机构相继组织开展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千里行、百校行等专项督导活动,采取随机抽查与综合督查、暗访与明 查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地方和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情况的督导检查。 尽管我们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方面做了

9、不少工作,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省有些地方 和中小学校仍然存在办学行为不规范的问题,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仍然过重,超出了其身心 承受的范围,严重侵害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一是部分地方政府和学校片面追求 升学率。有些地方政府受错误政绩观的影响,习惯于像抓 GDP 一样抓升学率,并以此作 为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主要指标,极个别地方甚至签订责任状、将升学指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根据政府的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将升学指标进一步层层细化分配到学 校和班级,对校长和教师提出以升学率为核心指标的考核要求。二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普 遍过重。目前我省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普遍过重,中小学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

10、多、 竞赛多,有些地方和学校加班加点、节假日补课,有些地方和学校组织统考联考、一模二 模、月考周练等名目繁多的考试,严重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精神和心理负担,扰乱了正常 的教育教学秩序。部分地方和学校学生在校活动时间过长,有些高中的学生在校活动时间 超过 12 小时,个别学校甚至达到 15 小时,严重挤占学生休息睡眠时间和锻炼时间,严重 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三是部分地方和学校不能按要求开齐开足规定课程。有些地方和学 校的课程、课时、教学内容安排随意性大,只重视考试科目的教育教学,忽视音乐、美术、 体育、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综合素质养成性课程。一些学校为了应付督 导检查,甚至搞两套课表

11、,一套应付检查,一套真正实施。四是违反义务教育法和违 规招生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地方和学校违反义务教育法,改制学校的清理不到位, 初中学校变相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义务教育学校通过笔试、面试、与学科竞赛成绩挂 钩等形式招生。有些公办普通高中违反规定提前招生、跨市招生,采取各种手段抢拉生源, 造成恶性竞争的不良局面。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了危害,不少学生体质下降、患神经衰弱、 脊柱弯曲、近视眼等疾病。一些学生在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中,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 在学校和家庭压力下,一些少年儿童对学习、对学校、对教师、对家长产生了逆反心理, 甚至酿成了一些悲剧。这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严重

12、违背了教育规律,扭曲了基础教育的性 质和任务,剥夺了少年儿童的童心和乐趣,严重阻碍着少年儿童全面地生动活泼地、主动 地发展,制约了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长此以往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造成中 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很多,从根本上讲,是教育总体水平偏低,教育观念落后,教育结 构、教育规模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劳动人事制度 和招生考试制度存在着缺陷,就业竞争引发了升学竞争等;同时,狭隘的教育价值观、片 面的质量观、陈旧的人才观形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部分社会媒 体片面宣传甚至恶意炒作,使育人教育变成了升学教育,分数价值高于人的价值,升学目 标取

13、代了人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广大中小学校必须清醒认识课业负担 过重给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造成的严重危害,充分认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 质教育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上来,采取切实 有效措施,抓紧研究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 首先,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中小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中小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 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小学生负担过重,违背了少年儿童的 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是一种狭隘教育观念的反映。这种忽视全体学生、全民族和全 社

14、会长远的根本利益的行为如不根本改变,势必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健康成长,影响 我国亿万劳动者素质和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 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中刻 不容缓的问题,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对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必须引起高度 重视,深刻认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次,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是促进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紧 迫任务。当前,我省基础教育已经处在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的新的历史阶段,全 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基础教育又

15、好又快发展的根本要求。一 些地方和学校存在的违背教育规律、办学行为不规范的现象,偏离了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 正确轨道,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已经成为制约我省基础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目前,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改革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培养、 实践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把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更多 地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为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开发提供 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 第三,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是衡量教育部门执政能力和水平的 重要标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基

16、础,也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事关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事关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已成为教育的“老 大难”问题,破解这样的难题,既需要各级政府切实履行教育职责,真正将其纳入政府行为, 充分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更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以更加 坚定的信念、更加创新的策略、更加得力的措施,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用更多 的精力,在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上下工夫,在强化督查执行力上下工夫,在构建长效机制上 下工夫,敢于破难点、打硬战,常抓不懈,综合治理,强力推进,真正解决好这个“老大难” 问题。这是对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执政能力和水平的一次全面考验。只有这样,群众才 会更加信任人民政府,更加信任学校,就会密切干群关系,密切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关系, 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群众和家长的支持,才能做得更好。 二、着力解决当前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 根据全国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现场推进会和罗志军省长在深入推进素质教 育座谈会上的重要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