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法规宣传教育中的若干心理学问题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641373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法规宣传教育中的若干心理学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交通法规宣传教育中的若干心理学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交通法规宣传教育中的若干心理学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交通法规宣传教育中的若干心理学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法规宣传教育中的若干心理学问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找律师,找法律,上找法网找法网,中国最大的在线法律咨询中心 找法网全国免费法律咨询:http:/ 1 页 共 4 页 天津律师 http:/ 辽宁律师 http:/ 找法网 作者: 近几年,我国的道路交通管理法规逐步完善,道路交通管理向新的法制化 管理轨道运行。笔者根据交通法规宣传教育的实践,谈谈其中的几个心理学问 题。一、关于交通法规意识的培养交通法规意识的培养,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方面,也是交通法规宣传教育 的根本目的。在交通执法过程中,有许多人认为,交通法规知识的缺乏及“交通法盲”, 是出现交通违章和交通肇事的主要原因。这种解释,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何谓“交通法盲”?即对交通法规一无所知之

2、谓也。“交通法盲”同交通 肇事是什么关系?只要做一点抽样调查就会知道:两者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 系。不知 法,不懂法,固然容易造成交通违章及交通肇事,但是,从发生的大 量交通事故案例看,因对交通法规的无知而违犯交通规则的实际上很少,就是 除驾驶员之外的其 他触犯交通法规的人,还是知法(包括知之不多者在内)违 法的占多数。让广大交通参与者知法、懂法是很重要的,在今后普及交通法规常识的宣 传教育中,仍然要把它放在重要地位。但笔者认为,交通法制宣传教育最根本 的任务,还在于对公民交通法规意识的培养。所谓交通法规意识,是人们对于各种交通法规的观点、态度的总称。具体 地讲就是人们对现行交通法规的评价和解

3、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 对自己权 利、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交通法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 (法规知识),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交通法规意识是整个法律意识 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它同人们的道德、政治等观念紧密 相联。交通法规意识的结构,可概括为三个层次:一、交通法规知识(认识功能) ;二、对交通法规的态度(评价功能);三、守法的行为素养(调节功能)。以上三个层次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是:1、交通法规知识的多少是人们对交通法规的态度和守法素养的认识基础。2、仅仅具有交通法规知识,并不能保证人们不去违犯交通规则。如果不尊 重法规,法规知识本身是不能防止违犯法规行为的。

4、找律师,找法律,上找法网找法网,中国最大的在线法律咨询中心 找法网全国免费法律咨询:http:/ 2 页 共 4 页 天津律师 http:/ 辽宁律师 http:/ 对独立的层次。调节功能实质上是一种对利益诱惑的抗御能力和对行为的自控 能力,它表 现在当个人意愿和需求与道德、法规产生矛盾时,能自觉地遵守道 德、法规,以顽强的意志品质抑制个人各种错误的意念。调节功能的完善,表 明个体社会化的成熟 程度,它是防止各类交通违章和交通事故最重要的关口。 当调节功能不够完善时,个体虽有较好的守法素养,也会受社会群体不守法的 影响而不守法。例如个体不因 无交警在场而闯红灯,但因见其他群体闯红灯, 便也跟着

5、闯红灯。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一)宣传交通法规知识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如果说交通法规宣传 教育的任务是使人们知法、守法,那么,就应当着眼于交通法规观念、法规意 识的培养上,而不仅仅是让他们知道一些交通法规条文。(二)对车管干部、机动车驾驶员和广大的交通参与者,在掌握交通法规 知识上应有不同的要求,对前者应帮助他们多掌握有关的法规知识,对后者应 着重使他们掌握与道德原则相关法规,重点解决正确交通规范的树立和坚定的 交通行为素养的培养问题。(三)交通法规宣传教育不应孤立地进行。应当结合“普法”的教育、职 业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政治教育来进行,从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建 设精神文

6、明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高度,来认识交通法规教育的意义,把它看 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二、交通法规宣传教育中的“刺激”心理学需要研究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借助语言传达思想的过程,研究言语 (包括口头和书面言语)如何被感知和被理解以及它对人们活动的影响。因此, 在交通法规 宣传教育中,应根据不同的宣传对象,充分运用交通案例来说明法 规条款的意义,以调动情感产生较强的刺激,使受教育者在脑子里引起震动。要取得这一效果,就得摸清各类交通参与者存在的与交通法规相违背的主 要思想动机。比如带有事故倾向性的驾驶员,在性情上必然存在某些偏差或缺 陷,或表现 出侥幸心理,利己动机,或缺乏职业道德,

7、或急功近利等等。这种 人对交通法规是置之不理、明知故犯,对这类人采用一般的交通法规教育很难 产生其思想感官刺 激,因而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向一般交通参与者讲解的车祸概率问题。车祸发生的概率若按总人口数计 算确实很小,但它的发生概率并不 像去参加摸奖,百分之一的奖率就有百分之 一的机会,并无其他外在条件;而车祸的发生则与之不同,只要你在繁忙的十 字路口或公路上行走、驾车、有时略一疏 忽,发生事故的可能就会百分之百, 你要不信,假若你往急驶而来的汽车迎面走过去,在十字路口闯红灯,看看是找律师,找法律,上找法网找法网,中国最大的在线法律咨询中心 找法网全国免费法律咨询:http:/ 3 页 共 4

8、 页 天津律师 http:/ 辽宁律师 http:/ 己的疏忽,而是由于其他交 通参与者的疏忽,或是遇技术不佳或酒后驾车的驾驶员处置不当等。由于他人 的行为并非自己所能掌握,因此在道路上必须时时注意安 全。通过这样讲解, 结合一些交通案例,在群众思想中引起较强的刺激。事实说明,典型交通案例是从事实中总结的经验教育,让事实说话,从反 面阐述不遵守交通法规的危害性,能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只要注意案例的 典型性、代表性、切近性、针对性,就有较强的说服力,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 效果。三、进一步提高交通法规宣传的社会效果从宣传心理学角度看,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有三点值得注意:1、宣传的生动性。怎样使“干巴

9、巴”的法规概念、条文通过宣传,讲解 变得生动活泼,迅速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关键不在于单纯地列举很多重大的交 通事故案 例,一味地追求所谓“趣味性”,也不在于经常用考试的办法去推动 大家背诵、记忆,而在于紧密联系听众(读者)的交通实践和已有的知识、经 验,帮助他们深刻 理解一般的交通常识和原则。联系本地区发生的或群众生活 中经常碰到的违章占道、违章行走、违章驾车造成的危害,讲解遵章守法的意 义所在。生动性还体现在能 够具体分析各类违章人员的动机及需要,从而选取 不同的“素材”,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2、宣传的指向性。在交通法规宣传中,为了提高 群众知法的兴趣和遵章 的自觉性,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

10、把交通法规宣传的重点放在加强人们的 权利观念上,即从维护公民权利的角度进行交通法规宣传教育。 如果仅仅是驾 驶员,多数人就会觉得与我无关。如果我们从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群众自 身权利的观念出发进行交通法规宣传教育,就会使这一工作出现新的气氛 和新 的局面。它会使人们把交通法规看作是自身的需要、生活的必备和护身的法宝, 而不是异已的对立的力量,这样的宣传效果,必然是显著的。有明确的权责观 念,人们就会自觉依照法规条文去做,就不会轻易去做侵害危及他人安全利益 的事,并能依据法规维护自身权益,确保安全。这正是培养、建立交通法规意 识的重要 内容。3、宣传的目的性。即明确交通法规宣传的根本目的,是为

11、了增强人们的交 通法规意识。它表现在整个社会气氛和精神状态的发展变化 之中,其基础在于 建立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种现代的、健康的、强大的心理意识结构。为了增强人 们的交通法规意识,除了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选准切入点对人们进 行交通法 规的宣传教育外,交警的严格执法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交警严格执法,其本身 就是对执法对象宣传交通法规,严格执法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执法对象个体的 交通法规意识,而且在于刺激执法对象个体之外的群体,培养社会群体的交通 法规意识。因为交通法规意识的培养,外因往往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尤其 是在当今 社会,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 找律师,找法律,上找法网找法网,中国最大的在线法律咨询中心 找法网全国免费法律咨询:http:/ 4 页 共 4 页 天津律师 http:/ 辽宁律师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