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校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策略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612746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校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校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校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校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策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校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策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校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校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策略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校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策略初中校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策略 研究研究湖北省武汉市七里中学 黄志雄 陈大江一、研究背景:“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2003 年教师节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北京市接受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时写下了这句话。2004 年武汉市政府提出:“将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列为当年政府要办的10 件实事之一”。汉阳区教育局也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出了“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工作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目标,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更加显得紧迫而重要。二、调查目的:通过对比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里的孩子之间存在的差异,探索对进城务工

2、人员子女的有效教育教学方法,制定有效解决措施,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子和城里的孩子互相融洽,平等共处,形成良性、公正、合理的互动结构,让每一名进城务工子女 “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实现温家宝总理“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的目标。围绕课题,学校作了一次问卷调查,从家庭教育、学习心理、行为习惯、弱势心理四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由学生问卷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在家庭对子女学习指导方面,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与城市学生家庭存在着较大差距。进城务工人员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城里能提高素质,成人成才,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特别是学习成绩有进步。家长和教师缺乏交流和沟通,无法

3、协调对子女的教育和管理,形成教育空档,导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能和谐发展。(二)由学生问卷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习心理的现状。1.在智力因素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学生没有本质的区别。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城市学生由于所处的地域因素、接触的世面较多,以及早期智力的开发,较为优越的家庭生活条件,因而城市的学生在音乐、美术、信息教育等表现较为突出。2.非智力因素中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城务工人员子女能否较好的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占有主导的地位。由于教材、教法、教学要求、师资力量的不同,绝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适应过程中明显表现出不自信、紧张、压力大,老师及时的关心、关注、指导是促使其能较快适应的关键

4、。对此,我们认为,在师生交往中,老师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主动调适师生交往,密切师生关系,给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更多的关注、指导,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和温暖,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适应学校生活。 (三)由学生问卷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的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进 85%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存在问题:1. 文明礼仪方面:言谈举止不注意文明规范;自觉纪律性差;不懂得尊重他人;不主动与老师同学沟通。2.在公德意识方面:缺乏公德心和公德意识;对公共财物、公共资源、公共卫生、公共秩序不懂得珍惜、爱护和维护。3.在学习常规方面: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习惯;课堂上认真听讲、积

5、极举手发言的习惯;学业上主动发问、不懂问题主动请教习惯等尚待养成。(四)由学生问卷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弱势心理的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进 80%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这些心理特征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1.孤独、自我封闭。主要表现为不愿与他人,尤其是城市里的学生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厌烦、鄙视或戒备的心理,猜疑心较强,喜欢独来独往,没有较好的伙伴。2.自控力差。在学习上表现出的是上课说话,或者上课做小动作,貌似听讲,实则神离,结果是一学就忘,一做就错。3.逆反心强。体现在心理有什么话不愿意向别人诉说,对于父母和老师的批评和劝导,往往不接受,甚至故意表现出抵触、不顺从的情绪。四、 总结与建议: 根据以上材料

6、,我们分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我们归纳了一下:1.进城务工人员自身的文化素质、繁忙的工作、所处的生活环境及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带来了负面的影响。2.家长与学校、老师之间的联系沟通过少,没有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良好结合。3.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同学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不够。4.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适应新的环境过程中没有及时的得到家长、老师的关心及有效指导。5.学校、教师、班主任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及家长的特点、问题认识研究不够,没有及时找到、采取合理有效的教育措施、方法。有问题,找到原因,对症下药。为了能让每一名

7、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我们觉得可从学校和教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自身三方面配合,进行尝试有效教育:(一)学校方面:1.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重视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及家长的特点研究,探究出适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有效教育管理方法。2.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家校联系,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的理论,引导家长转变观念,逐步重视家庭教育,掌握正确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3.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个性心理记录档案,通过对这些原始材料的汇集、分类和分析,确定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动机,精神状况,思想表现,智力

8、情况等较为突出的不良性格及情绪特征、人际交流等情况及时掌握,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做到有的放矢的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二)教师方面:1.采取各种方式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信任与配合,共同研究、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去教育管理学生。2.深入细致的了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情况,对其生活上应给予更多的关心,教育上应给予更多的耐心,关注其思想变化上要更多的细心。3.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长辅导能力较差情况,教师应钻研教材,分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情况,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争创高效课堂。4.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提高自身能力助一臂之力。(三)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自身方面:应树立自己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认识、展示、挑战自我。抵制不良的诱惑、影响,逐步改正自身的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是城市学校义务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全局性的特点,必须认真对待,主动出击,积极而为,寻找出适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有效教育方法,实现温家宝总理“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的教育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