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1)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607415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复习(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期末复习(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期末复习(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期末复习(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期末复习(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期末复习(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复习(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试题型:考试题型:选择 30 题(每题 1 分) ,填空 40 分(每空 1 分) ,名解 10 分(每题 2 分) ,简答 20 分(每题 5 分) 复习题 1.传染的必备条件:是病原体,人体和它们所处的环境三个因素。 2.感染过程的表现:1。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2。病原携带状态,3。隐性感染,4,潜伏性感染,5。显性感 染 3.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引起组织损伤或病原损害轻微,临床上都无症状,体征和生化改变,只 有经免疫学检验才发现已被感染。 4.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基本条件:1.传染源2.传播途径:一,空气,飞沫,尘埃。二,水,食物,苍蝇。三,手

2、,用具,玩具。四,吸血昆虫。 五,血液,体液,血制品。六,土壤,疫水3.人群易感性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前者包括地理,气象,生态等条件,对流行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起着重要影响。后者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和生活条件以及文化水平等,对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5.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一,有病原体,二,有传染性,三,有流行性,季节性和地方性,四,有感染后免疫 6.流行强度又称疾病社会反应,是指一种病在一个地区某一时期内某人群中,发病数量的变化以及各病例之间 的联系程度,也是疾病在人群中的数量变化。表示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有散发、爆发和流行 7.再燃、复发、潜伏期 传染病已进入恢复

3、期或在痊愈初期,病原体又开始繁殖,初发的症状再次出现,称复发。 当病程进入缓解期,体温沿未降至正常时,发热等病初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再燃。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出现最初的临床症状时止的这段时间称潜伏期。 8.传染病治疗方法有?病原治疗目的?常用药物有? 治疗方法有,1.一般支持疗法,2。病原疗法,3.对症疗法,4.中医中药及针灸治疗 病原疗法的既可消除病原体,促进身体康复,又有控制与消除传染源的作用,是治疗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人关键 措施。 常用药物有抗生素,化学合成制剂和血清免疫制剂等。 9.甲类传染病及疫报时间,传染病预防措施包括?切断传播途径最主要的措施是?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疫报时间

4、:甲类传染病为强制管理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 6 小时内,农村 12 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 方式向发病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传染病预防措施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最主要的措施是:消毒。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要坚持做好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 工作。 10. 乙肝两对半,胆酶分离,PTA 如何换算及意义?肝炎传播途径?重型肝炎治疗原则。乙肝两对半是对乙肝病毒 (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 3 对,

5、即表面抗原(HBsAg) 和表面抗体(抗 HBs 或 HBsAb)、e 抗原(HBeAg)和 e 抗体(抗 HBe 或 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 HBc 或 HBcAb)。乙肝两对半又称乙肝五项,其检查意义在于:检查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具体情况,区分大三阳、小三阳。胆酶分离通常是指在肝炎发展过程中,由于肝细胞的大量坏死,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进行性下降,因此出现上升; 同时转氨酶由于已经维持相当长时间的高水平,从而进行性耗竭,因此出现 ALT 下降,转氨酶不高。这种转氨酶现 象就是所谓的“胆酶分离”。 1.PTA=对照-(对照 PTx0.6)/病人 PT-(对照 PTx0

6、.6)x100% 正常值为 75-100% 2.PTA=(正常 PTA8.7)/(病人 PTA8.7)x100% 传播途径:甲型肝炎病毒:主要从肠道排出,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经口传染乙型肝炎可通过输血、血浆、血制品或使用污染病毒的注射器针头、针灸用针、采血用具而发生感染,血液透析等 亦有感染 hbv 的危险 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输血而引起,本病约占输血后肝炎 70以上。 丁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类似,静脉注射毒品,男性同性恋、娼妓和经常应用血制品或肾透析患者为本病 的高危人群 戊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人粪肠道途径感染 治疗原则 1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重型肝炎通常可分为两个阶段,在早期阶段,虽然患

7、者已出现重型肝炎的某些 症状,如严重的消化道症状、明显黄疸、显著乏力等,但未出现肝衰竭的各种表现,此时抓紧治疗,疗效较好;相 反患者进入肝衰竭期,同样的治疗方法效果甚微。 2对重型肝炎常规地应用预防性措施,包括对防止肝细胞进一步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的治疗。针对肝性脑病发 病机制中的几个主要环节,如血氨、假性神经递质和芳香族氨基酸浓度增高等和出血发病机制中的主要环节,如凝 血因子缺乏、消化道黏膜糜烂及门静脉压力增高等进行治疗,就能取得较好疗效。 3抓住重点、照顾全面,重型肝炎病情严重,情况复杂,有时使医生不知从何下手,常常造成用药过多,加重肝 脏负担,反而出现疗效不佳的情况,因此必须采用“抓住重

8、点,照顾全面”的方针,对每一个具体病例的病情要仔 细观察分析,找出主要矛盾,建立有主导措施的综合疗法,以求不断降低病死率,提高存活率。 11. 干性霍乱,霍乱临床分期,霍乱两种生物型及三种血清型,干性霍乱,治疗关健措施?临床表现潜伏期约为 13 天,短者数小时,长者 56 天。典型患者多急骤起病,少数病例病前 12 天有头昏、倦怠、 腹胀及轻度腹泻等前驱症状。病程通常分为 3 期。1.泻吐期泻吐期:多数病人无前驱症状,突然发生剧烈腹泻,继之呕吐,少数先吐后泻,多无腹痛,亦无里急后重, 少数有轻度腹痛,个别有阵发性腹部绞痛。腹泻每日 10 余次至数十次,甚至大便从肛门直流而出,难以计数。大 便初

9、为黄色稀便,迅速变为“米泔水”样或无色透明水样,少数重症患者可有洗肉水样便。呕吐一般为喷射性、连续 性,呕吐物初为胃内食物残渣,继之呈“米泔水”样或清水样。一般无发热,或低热,共持续数小时或 12 天进入 脱水期。2.脱水期(脱水虚脱期)脱水期(脱水虚脱期):由于剧烈吐泻,病人迅速呈现脱水和周围循环衰竭。轻度脱水仅有皮肤和口舌干燥, 眼窝稍陷,神志无改变。重度脱水则出现“霍乱面容”,眼眶下陷,两颊深凹,口唇干燥,神志淡漠甚至不清。皮肤 皱缩湿冷,弹性消失;手指干瘪似“洗衣工”手,腹凹陷如舟。当大量钠盐丢失体内碱储备下降时,可引起肌肉痛性 痉挛,以腓肠肌、腹直肌最为突出。钾盐大量丧失时主要表现为

10、肌张力减低,反射消失,腹胀,心律不齐等。脱水 严重者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脉搏细速或不能触及,血压下降,心音低弱,呼吸浅促,尿量减少或无尿,血尿素氮升 高,出现明显尿毒症和酸中毒。 3.反应恢复期反应恢复期:患者脱水纠正后,大多数症状消失,逐渐恢复正常。约三分之一患者因循环改善残存于肠腔的 毒素被吸收,又出现发热反应,体温约 3839,持续 13 天自行消退。 霍乱弧菌包括两个生物型: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三个血清型:皆可分为小川,稻叶和彦岛。 霍乱治疗关键:严格按肠道传染病隔离至症状消失后 6 日,隔日粪便培养 1 次,连续 3 次,如阴性方可解除隔 离。慢性带菌者粪便培养连续 7 日阴性,

11、胆汁培养每周 1 次,连续 2 次阴性者可解除隔离。 12. 伤寒极期临床表现,临床分期,并发症及出现时间,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培养、肥达反应) 典型的伤寒自然病程为时约 4 周,可分为 4 期: (一)初期 相当于病程第 1 周,起病大多缓慢(75%90%),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有全身不适, 乏力,食欲减退,咽痛与咳嗽等。病情逐渐加重,本温呈阶梯形上升,于 57 天内达 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 而少寒战,退热时出汗不显著。 (二)极期 相当于病程第 23 周,常有伤寒的典型表现,有助于诊断。 1.高热 高热持续不退,多数(50%75%)呈稽留热型,少数呈弛张热型或不规则热型,持续约

12、1014 天。 2.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不振较前更为明显,舌尖与舌缘的舌质红,苔厚腻(即所谓伤寒舌),腹部不适,腹胀, 多有便秘,少数则以腹泻为主。由于肠道病多在回肠末段与回盲部,右下腹可有轻度压痛。 3.神经系统症状 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是由于伤寒杆菌内毒素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所致。患者精神恍惚, 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者可有谵妄,昏迷或出现脑膜刺激征(虚性脑膜炎)。此等神经系统症 状多随体温下降至逐渐恢复。 4.循环系统症状 常有相对缓脉(20%73%)或有时出现重脉是本病的临床特征之一,但并发中毒性心肌炎 时,相对缓脉不明显。 5.脾肿大 病程第 6 天开始,在左季肋下常可

13、触及腺肿大(60%80%),质软或伴压痛。少数患者肝脏亦可 肿大(30%40%),质软或伴压痛,重者出现黄疸,肝功能有明显异常者,提示中毒性肝炎存在。 6.皮疹 病程 713 天,部分患者(20%40%)的皮肤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玫瑰疹),直径约 24mm, 压之退色,为数在 12 个以下,分批出现,主要分布于胸,腹,也可见于背部及四肢,多在 24 天内消失。水晶形 汗疹(或称白痱)也不少见,多发生于出汗较多者。 (三)缓解期 相当于病程第 34 周,人体对伤寒杆菌的抵抗力逐渐增强,体温出现波动并开始下降,食欲 逐渐好转,腹胀逐渐消失,脾肿开始回缩。但本期内有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危险,需特别提

14、高警惕。 (四)恢复期 相当于病程第 4 周末开始。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一般在 1 个月左右完全恢复健康。 并发症 近年来国内伤寒的并发症已显著减少,但国外报道伤寒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有增加趋势,并发 DIC 者也不 在少数,应引起警惕。 1.肠出血 为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 2.4%15%多见于病程第 23 周可从大便隐血至大量血便。少量出血可 无症状或仅有轻度头晕,脉快;大量出血时热度骤降,脉搏细速,体温与脉搏曲线呈交叉现象,并有头晕,面色苍 白,烦躁,冷汗,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有腹泻者并发肠出血机会较多。病程中随意起床活动,饮食中含固体及纤 维渣滓较多,过量饮食,排便时用力过度以及治疗

15、性灌肠等均可为肠出血诱因。 2.肠穿孔 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 1.4%4%,多见于病程第 23 周。肠穿孔常发生于回肠末段,但亦 可见于结肠或其他肠段;穿孔数目大多为 1 个,少数 23 个,也有报告多达 13 个者。肠穿孔的表现为突然右下腹 剧痛,伴有恶心,呕吐,冷汗,脉细数,呼吸促,体温与血压下降(休克期),经 12 小时后腹痛及其他症状暂 时缓解(平静静)。不久体温又迅速上升并出现腹膜炎征象,表现为腹胀,持续性腹痛,腹壁紧张,广泛压痛及反 跳痛,肠鸣音减弱至消失,腹腔内有游离液体,X 线检查膈下有游离气体,白细胞数较原先增高伴核左移(腹膜炎 期)。肠穿孔的诱因大致与肠出血相同,有的

16、病例并发肠出血的同时发生肠穿孔。 3.中毒性心肌炎 发生率 3.5%5%,常见于病程第 23 周伴有严重毒血症者。临床特征为心率加快,第一心 音减弱,心律不齐,期前收缩,舒张期奔马律,血压偏低,心电图显示 P-R 间期延长,T 波改变,S-T 段偏移等。 这些症状,体征及心电图改变随着病情好转而恢复正常,但有报告 伤寒痊愈 1 年仍遗留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并曾 一度发生阿-斯综合征者。 4.中毒性肝炎 发生率约 12.8%60%,常见于病程第 12 周。主要特征为肝肿大,可伴有压痛,少数 (0.4%26.6%)出现轻度黄疸,转氨酸活性轻度升高,絮状反应及浊度试验一般正常。临床容易与病毒性肝炎或 阿米巴肝炎相混淆。随着病情好转,肝肿大及肝功能可于 23 周恢复正常,仅个别病例可因深度黄疸并发肝性脑 病而危及生命。 5.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近年来国外报道的发病数有增加趋势,达 12.5%13.9%,国内亦有零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