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心法——议论文阅读之语言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577724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心法——议论文阅读之语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阅读心法——议论文阅读之语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阅读心法——议论文阅读之语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阅读心法——议论文阅读之语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阅读心法——议论文阅读之语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阅读心法——议论文阅读之语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心法——议论文阅读之语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议论文阅读之语言议论文阅读之语言【知识点扫描】准确严密、简洁概括、生动形象是议论文语言的主要特色。准确严密表现为议论文遣词造句恰当贴切,表意周密完备,句子之间逻辑正确完整,能准确表现事物的内在联系,鲜明地表达作者的观点;议论文重在说理,以理服人,所以讲道理时语言一般都简洁精练、立场鲜明,举例叙事时都概括明了,不喧宾夺主;多数议论文还会根据表达的需要,通过选用恰当的修辞方法或使用形象化、幽默性的语言等形式,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文章生动活泼、文采斐然。、【解题金钥匙】体会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要善于抓住文中关键词语,结合语境揣摩它们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他们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作用。关键性词语一

2、般包括揭示概念内涵的词语、修饰性词语、关联词语等。如敬业与乐业一文,在解释什么是“敬”的时候说:“凡做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在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这句话准确揭示“敬”的内涵:做事全副精力投入,就是敬;做事心一点不旁骛,就是敬。 从三到万中:“因为学习不但要靠理解力,还要靠记忆力,而理解力和记忆力无论有多强,要理解和记住刚学会的东西,总要有一个过程,哪一个人如果想一下子就把什么都学会,其结果必定要吃大亏” ,这段文字中用了 “不但” 、 “还要” 、 “而” 、 “无论” 、 “总要”等关联词,环环相扣,准确交代其间关系,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也增强了说理的力量。议论文是通过摆

3、事实讲道理阐明观点、表达主张的。语言不在华丽,但简洁严密,立场明确,摆事实时叙述不在具体形象,但概括明了,紧扣观点。如纪念白求恩一文开头:“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短短七十来个字,介绍了白求恩的国籍、政治面貌、年龄、来华目的、经历和牺牲情况等方面内容为下文议论做铺垫,增强了说理效果。生动形象的语言既能增强文章说服力,也能增加文章的感染力。议论文丰富语言表现力的途径很多,如运用比喻能使浅显的道理通俗易懂,运用排比能增强文章的气势美,引用俗语、成语等名言

4、警句能使语言充满哲理,灵活使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可以增强语言的节奏美,还有的议论文语言诙谐幽默,使文章理趣盎然,阅读时要注意体味议论文不同的语言风格。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方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尤其是仿照“自信力” ,造出“他信力” “自欺力” ,显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模拟训练题】秀才不出秀才不出门门,不知天下事,不知天下事冰舒人们一直相信,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甚至,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仗着读过几天书,便想“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这事儿靠

5、谱吗?戴嵩端坐画室中,一幅牛尾巴高高翘的斗牛图横空出世,放牛娃见之大笑:“牛相斗时,力气集中在角上,尾巴是夹在两股之间的。 ”苏东坡埋首书斋写前赤壁赋,先一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又接一句“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夜晚少有出门的他不知道,农历七月望日,太阳正位于狮子座,月亮与太阳相距一百八十度,其位置在飞马座之南的双鱼座。当月亮在东山之上升起的时候,斗、牛二宿已升起近四个钟头,离月亮已相当远了此时的月亮根本不会徘徊在斗、牛之间。钱学森当年若能走出研究室到田头转转,想来也不至于闹出论证蔬菜亩产一百六十万斤的笑话。人们津津乐道,诸葛亮潜伏隆中却能指点天下,张子房运筹于帷幄之间,毛

6、泽东决策于斗室之内。殊不知,以书为御者,不尽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若是从来不出门,天下事还真无法从书房的故纸堆里爬出来。人类向有务虚不务实的习性,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用“行”担纲主演,确是一种必须。歌德因此力证说,不是太初有字,亦非太初有力,也非太初有心,而是太初有“为”。孔夫于也最知晓这个理,他毕生推崇“行”实践、活动,贯穿论语全书的都是如何“敏于行”。闭门读书,可以打包历史却不能包打天下。即便互联网时代的地球如村落,倘若“行”不能做先锋,只一味躲在书斋里面壁十年图破壁,最终破的不是壁,而是鼻。不出门的秀才宅住了视野,也窄了思维,闭门造出的车怎能与世界合辙?秀

7、才不出门,不知天下事。 (选自格言)1、选文第段中加着重号的“近”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2、第段“只一味躲在书斋里面壁十年图破壁”中“破壁”指什么?3、结合语境说说第段中加点词语的妙处。4、阅读-段,试分析文章的论证特点。【答案】1、不能删去。 “近”字表示接近的意思,去掉它就绝对化了,表述不严密,所以不能删去。2、 “破壁”指打破现状,有所作为有所成就。3、 “宅”和“窄”两个同音字在这里活用为动词,形象告诉我们如果一味闭门读书就会与生活社会隔绝,拘囿思维的发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语言活动轻松,增强了说理效果。4、-段分别列举了戴嵩、苏轼、钱学森等具体事例,从正反两反面论证了秀才不出门,不知

8、天下事的观点,叙述简洁概括,有很强的说服力。占占领领一座一座“制高点制高点” 陈鲁民从飞机上往下看,白云缭绕,山峰林立,莽莽苍苍,很是壮观。在人的世界里,同样也是山峰林立,如刀似剑,直插蓝天,可以说每个杰出的人都是一座山峰,都有自己的制高点。李白、杜甫占领的是诗歌的制高点,奇伟瑰丽,难以企及;王羲之、颜真卿占领的是书法的制高点,一字千钧,力压群雄;鲁迅占领的是杂文的制高点,笔扫千军,所向披靡;牛顿、爱因斯坦占领的是物理学的制高点,博大精深,奇妙无比想和他们一较高低,想从他们手里夺取制高点,一般来说不大可能,弄不好就会被人嘲笑为“蚍蜉(蚂蚁)撼树”。然而,这并不是说别的人一点出头机会都没有了,因

9、为还有次一级的制高点,同样很重要,很壮美。如果说李杜占领的是三山五岳,你还可以去占领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一样的风光旖旎,美不胜收。譬如诗歌,即便不能和李杜争老大,仍可以独树一帜,占领自己的山头,苏、辛占领的是豪放派的制高点,柳永、李清照占领的是婉约派制高点,陶渊明、谢灵运占领的是田园诗制高点,岑参、王昌龄占领的是边塞诗制高点,读他们的诗作,或波澜壮阔,或小桥流水,或金戈铁马,或柔情似水,都诗意盎然,给我们美的享受和精神熏陶。再退一步讲,如果连占领普陀、五台的机会也没有了,只要你努力创造,不断摸索,还有无数有名或无名的山头在等着你去征服、去占领。有了自己的山头,你就是标准、楷模,你就

10、是权威泰斗,你就有了话语权。可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激烈竞争,攻城拔地,可以占领的山头早被人占领完了,当今世界,更是人才济济,竞争到了白热化程度,想拥有一座自己的制高点,是越来越难了,但难归难,不等于没有一点机会。关键要选准方向,找好突破口。一个最基本原则是:决不重复别人,务必要独出心裁。比如练书法,我们练一辈子隶书也超不过汉隶水平,终生研习草书也难赶上张旭、怀素,然而,现任书法主席张海苦心揣摩多年,终于发明了一种韵味独特的“草隶”体,清新明快,一鸣惊人,发挥“杂交优势”,硬是在草、隶两座大山之间崛起了一座新的制高点。再就是要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每个制高点都是一点一点地堆起来的,说是占领其实更是建

11、设,没有个十年二十年功夫,不可能奏效,有的甚至要倾终生之力。因为道理很简单,“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看看我们周围那些拥有制高点的人,哪一个不是夜以继日的工作狂,哪一个不是把事业看得重于生命?每个有志者都需要占领一座制高点,不一定是珠穆朗玛,不一定高耸入云,但一定是独具特色的、与众不同的、饱含自己心血的事业高地、生命巅峰。1、简析本文标题“占领一座制高点”的含义和作用。2、文章第段列举的全都是诗人的事例,你认为这样写是否重复啰嗦?请简述理由。3、文中第段加点的 “珠穆朗玛”指什么?如何理解作者说“有志者都需要占领一座制高点”,又“不一定是珠穆朗玛”?4、阅读文章第段,任选一个

12、角度试分析文章语言特色?【答案】1、含义: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独树一帜的(或“独具特色的、与众不同的、饱含自己心血的事业高地、生命巅峰”)的事业高峰。作用: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的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不罗嗦,因为作者所列举的诗人都是不同派别的代表人物,列举这些事例可以有力的证明每个人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的制高点。3、“珠穆朗玛”指在事业上别人无法逾越的最高成就;每个人都要有自己事业上的成就,要有自己的特色,而并不一定非要超过他人。4、例:两段都运用了排比进行议论说理,作者纵论古今,一个个典型事例充分论证了杰出的人都有自己的制高点,我们也要善于抓住机会创造自己的制高点。既有丰富的容

13、量,又有鲜明的节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读者读到这里,定会思维翻滚,随之生发出征服占领自己的制高点的雄心壮志。求求职职招聘两招聘两难难呼呼唤唤“做事做事”教育教育潘光近日,在北京举办的几次春季人才招聘会上,大学生“求职难”与“招聘难”共存的现象引起广泛关注。媒体报道,很多求职者关心“你能给我多少薪水”,而招聘者关心“你能为我做什么”,供求双方没有在“做事”上建立共同点,因而( )岗位空缺,( )招聘者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大学生陷入就业困境。能做事、会做事才好求职,才有资格谈待遇,这是市场经济的法则,也是大学生成功求职的关键。然而,笔者了解到,今天很多毕业生,以为靠高学历、耀眼的成绩、厚厚的证书,便

14、可获得用人单位青睐,殊不知招聘者很少关心你读过什么书、上过什么课,而更关注你会解决什么问题,会做什么事情,很多学生求职受挫便在情理之中。大学生“求职难”与“招聘难”共存,实际给了我们一个具有根本意义的启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首先要端正为什么而学、为什么而做的教育思想。目前,很多提供给学生的求职指导,大多强调应聘的技术性方法,而忽略了对教育的本质性要求。首先是要把“做事”作为学习的重要目标。在一些高校,很多学生糊里糊涂过了 4 年,当他们回首大学时光,学习似乎就是读书、上课、写论文,学习与理想、做事目标缺乏关联。笔者认识一名博士生,近 10 年来学了 3 个学科,但在博士即将毕业的时候

15、,还说不清楚自己到底能做什么。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一些学校的教育思想有偏差,没有把“做事”当作教育目标。由于学习缺乏“做事”的目标,致使许多人模糊了价值观,以为念大学、拿文凭,留城市,进机关、当白领就是人生应有的轨迹。“公务员热”近 10 年来一直处于“蹿升”状态,很多学生对当公务员趋之若鹜,对投身生产和基层一线却避而远之。学习从“为了劳动”变成“为了不劳动”,就业成了一个结构性的难题不是无业可就,而是有业不就、有业难就。其实,包括比尔盖茨在内,很多人自学能成才,就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有着明确的“要做什么事”的目标,因而学以致用,成就卓著。同时,我们要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贯穿教育始终。爱因斯

16、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如果学校教学不以经济和社会中的“事”为教育引领,知识就会脱离产生问题的土壤,创造性的想象力就无从生根。而当下,随着经济和社会转型,或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或创新生产方法,在这些方面,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能有所引导,大学生求职者能有所涉猎、谈出见解、提出对策,相信用人单位会对其感兴趣。(摘自中国教育报2012 年 2 月 24 日,有删改)1、第 段中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2、根据上下文意思,简要概括第段划线句子的含义。填关联词语尽管但是在这些方面指什么含义趋之若鹜避而远之第段最后一句中的“这方面” 指的是什么【答案】1、“似乎”不能去掉。“似乎”一词表示这只是他们回忆大学生活时一种感觉上的主观认识,而非客观。2、以“做事”为学习目标,才能主动的学习知识,善于提出新问题,才能萌发出创造性的想象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