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栽培技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577283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蓝根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板蓝根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板蓝根栽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板蓝根栽培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板蓝根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蓝根栽培技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板蓝根栽培技术板蓝根栽培技术板蓝根原名菘蓝,别名大青根,又叫大蓝靛,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利咽凉血等功效,主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乙型脑炎、传染性肝炎、咽喉肿痛等病,在 2003 年的非典肆虐期间,板蓝根在抗非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如此,板蓝根的叶片还是生产颜料靛青、化妆品粉黛的天然原材料。板蓝根易发芽、怕水渍、耐严寒,对土壤和气候适应性较强,长江、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均可栽培,其栽培技术如下。 1 整地与施肥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地,撒施土杂肥 30t/hm2、尿素 400kg/hm2、氯化钾 250kg/hm2和适量草木灰,切忌不可

2、施用碳酸氢铵。翻耕时耕得越深越好,因为板蓝根入土达30cm 以上,深耕土层疏松,有利于根部生长顺直、光滑、不分叉,提高产品质量;耕后应耙平整细,整平,待播。 2 选种与播种 播种应选用二倍体种子,因为二倍体种子生成的根为独根,不2分叉,而四倍体种子生成的根易分叉,品质差。播期有春播和夏播2 种,在淮北地区,春播在 4 月上旬,夏播在 5 月下旬,以条播为宜,播前用 40温水浸泡 4h,用草木灰拌均匀,然后在畦面上按行距 20cm 开 1 条 1.5cm 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厚1cm,稍加镇压,灌透水,56d 即可出苗。如种子发芽率为 70%左右,用种量为 25kg/hm2左右。

3、3 化学除草 3.1 播前处理 播种前 710d,用 48%的氟乐灵乳油 1 5002 500mL/hm2,加水喷雾并立即混土,或者用 48%的拉索尔乳油 2 5003 000 mL/hm2加水喷雾。 3.2 播后苗前处理 播后立即施药,可用 50%扑草净可湿性粉 1 0001 500g/hm2,或者用 50%杀草丹乳油 1 5002 500mL/hm2加水喷雾。 3.3 苗后处理 用 15%精稳杀得乳油 8001 000mL/hm2,或者用 20%拿捕净乳油 120200mL/hm2,或者用 5%精禾草克乳油 8001 000 mL/hm2,加水喷雾。 4 田间管理 3当苗高 78cm 时,

4、及时进行间苗;当苗高 10cm 时,按株距8cm 定苗。定苗后及时松土除草,生长早期应维持适当干旱,以利根系深入土层,中后期适当灌溉。灌溉以喷灌或滴灌为好,不宜大水漫灌;否则会引起烂根。灌溉时间应选在早晨或傍晚,不宜在中午进行,以防沤根。 5 病虫害防治 5.1 霜霉病 病原为真菌中的藻状菌,主要危害叶部,叶面有明显症状,在叶背产生白色的霉状物,严重时叶片枯死。防治可用 4%三乙膦酸铝250 倍液,或 72.2%普力克水剂 800 倍液喷雾处理。 5.2 菜粉蝶 此虫常产卵于板蓝根叶片上,幼虫主要危害叶部,吃成孔洞、缺口,严重时仅留叶脉。防治可用 Bt 乳剂 3 0004 000 g/hm2,

5、或敌百虫 1 000 倍液喷雾防治。 5.3 小菜娥 此虫危害与菜粉蝶类似,防治可用 24%万灵水剂 1 000 倍液,或 5%锐劲特悬浮剂 7001 500mL/hm2喷雾处理。 6 采收与加工 4当叶片长至 15cm 长时可以采收叶片。采收宜选在晴好天气进行,用镰刀切除大叶,保留幼嫩叶及茎尖,以利下次采收(每季可采收 2 次) 。采集的叶片摊放在席子或干净的场地上晒干包装后即可上市。采叶后的田地应及时补施氮肥,施用人粪尿 15t/hm2,过磷酸钙 150kg/hm2,施用时最好撒施于行间,以减少对茎心的损害。施肥后适当浇水,以利植株继续生长。10 月中旬前后,可以把新长的叶片全部采完,然后刨收根部药材。刨收时应用大板子锹先从地边开挖 50cm 深的条沟,然后顺沟边向地里开挖,这样可以减少断根、伤根,提高产品质量,并能挖除干净。刨出的根晾至 7 成干时,去除泥土,捆成小捆,再晾至充分干燥,即可上市销售,一般产干根58 t/hm2、干叶 3.5t/hm2左右。 7 留种与采种 在采收根部药材时,选择无病虫害、粗大无叉的根条作为繁殖根,移栽到肥沃的种子繁殖地,按行距 40cm、株距 30cm 的密度栽植。栽后立即浇水,松土除草,施用磷酸二铵 700kg/hm2,再适当施一些磷钾肥。到 5 月下旬左右种子成熟后,采下晒干,脱粒放于通风干燥处贮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