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遗产的活态保护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576325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城市遗产的活态保护 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城市遗产的活态保护 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城市遗产的活态保护 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城市遗产的活态保护 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城市遗产的活态保护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城市遗产的活态保护 (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城市遗产的活态保护浅谈城市遗产的活态保护 伊犁河谷曾是历史上西域各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的集中体现地区之一。既是游牧和农耕文化、东西方文化、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多元文化交汇并得到良好传承延续的典型地区之一,又是新疆近现代十三个世居民族形成过程的最突出代表地。城市风貌特色极具保护价值。21 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伊宁市历史文化资源特别丰富,历史城区包含了惠宁城、熙春城、宁远城,分属于伊犁九城的满营城、汉营城和回屯城,涵盖九城的全部功能类型,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意义。有前进街、阿依墩街、伊犁街、六星街 4 处历史文化街区。2015 年前进街被评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街区。市域内共有 46 处

2、文物保护单位,伊宁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已初步建立,已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 73项。22 传统街巷格局保存完整且历史文化价值独具特色(1)六星街历史文化街区:六星街街区中心放射和外围六角形环状围绕的街巷格局和街区院落肌理见证了近现代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结合的历史进程,是全国罕见的独特案例。和平、建设”六大政策,六星旗为其政权象征。街区现状建筑大部分为 12 层的维吾尔族花园式民居,其外墙和装饰,以白色为主搭配蓝、绿等艳丽的色彩,传统平屋顶和俄式坡屋顶间杂,具有典型伊犁地方特色。六星街内的俄罗斯族民居、教堂、墓地等历史遗存,也是伊宁市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包容并存、多元文化交汇的重要实物例证

3、之一。体现了近现代新疆最新融入的俄罗斯民族和文化,这种文化在街区得到了继承和发展,现该街区仍有俄罗斯族人居住,30 年代初特供俄罗斯族专用的墓地保存情况良好,墓地大门保留着明显的俄罗斯东正教建筑装饰。(2)前进街、阿依墩街、伊犁街历史文化街区:这三个街区坐落在南市区,也是伊宁市老城区。南市区有着丰富的水系资源。阿依墩街、前进街、伊犁街街区内皆流水交贯,街巷、灌渠有机蜿蜒、交织,呈现了农耕文化的居住形态。另外,陕西大寺具有中原传统木构建筑的基本形式,但细节造型和装饰又表现了伊斯兰的建筑文化。乌兹别克清真寺既有中亚伊斯兰建筑的特点,又有拜占庭建筑风格的特点,是近现代新疆十三个世居民族形成过程的主要

4、见证之一。23 历史文化街区历史环境要素保存较好伊犁河谷具有新疆最适宜的自然环境和壮美的边塞风光,承载了伊宁灿烂的文化。科古尔琴山上的英也尔火龙洞是历史上人们对天山铁、硫等资源利用的见证。伊宁历史城区的遗产分布格局,体现了东西文化、游牧和农耕文化、各民族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交汇。31 加强规划引领,依法保护名城(1)重规划,增强名城保护意识。近年来,在老城格局保护方面,伊宁市注重挖掘城市文化元素,加强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实现了现代文化与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有机结合。(2)加强文物保护,延续历史文脉。近年来伊宁市以还原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为原则,启动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修缮工程

5、,重点抢救年久失修、濒临倒危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2008 年起政府委托自治区文物古迹保护中心编制完成了新疆伊宁市塔塔尔学校修缮工程和新疆伊宁市乌兹别克清真寺修缮工程设计方案。投资 567 万元修缮了三区革命文化活动中心、陕西大寺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该大院已成为喀赞其民俗旅游景区内最具民族特色和集观赏体验、文化展示、手工艺制作为一体的综合性大院。32 加强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1)加强历史建筑和特色街区保护,还原城市历史印象。2010 年起,伊宁市政府将 44 处,20 世纪以来建设的能体现伊犁地方特色的风貌建筑公布为历史建筑,并对所有历史建筑划定了保护范围挂牌保护。又与新疆大

6、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合作,对伊宁市近百栋历史建筑及优秀传统民居进行测绘,后期将逐一建立档案后编辑成册留档。此项工作不仅对伊宁市历史建筑的形成可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而且对如何保护与修缮历史建筑及优秀传统民居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2)规范地名管理,留住历史记忆。为使伊宁古城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增强其指位功能,反映其地理特征,方便社会利用,安排部署民政及规划等相关部门对全市地名进行规范化梳理,实施过程中注重保留原有地名和寓意,留存历史记忆。33 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公众参与伊宁市政府除了在自治区,州,市日报、晚报及电视台等媒体刊发宣传专版外,还以发放宣传手册、举办知识讲座等形式组织系列宣传活动,开展了广泛的、贯彻始终的活动。从中小学生到高龄老者,宗教人士到家庭妇女,都广泛地参与了规划,同时群众也对规划实施可以随时进行监督,建立起全民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共识。历史遗存是最好的精神家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保护和传承好我们的精神家园。作者:于晓梅 单位:新疆伊宁市城乡规划局1伊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伊宁市志M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07)2 伊宁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M 伊宁市城乡规划局,200920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