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人教版,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配套练习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575020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人教版,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配套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必修三,人教版,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配套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必修三,人教版,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配套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必修三,人教版,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配套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必修三,人教版,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配套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人教版,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配套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人教版,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配套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第五章 第第 1 节节一、选择题(2009 年高考福建卷)右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 化情况。完成 12 题。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 ) A B C D 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地带的是 ( ) 东北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西南地区 A B C D 解析:第 1 题,本题考查我国不同时期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以及我国整体的能源自给 状况,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推理能力。我国中部地带能源较多,一直以来都得到较为充 分的开发,其能源自给率一直很高,一直向外输出能源,应该是曲线;我国东部地带由于经 济较为发达,工业发展较快,耗能多,能源自给率一直很低

2、,需要从外地大量调入能源,应该 是曲线;我国西部地带随着勘探技术的发展,能源开发力度加大,其能源自给率不断提高, 应该是曲线。 第 2 题,本题考查我国区域间能源资源分布与调配,意在考查学生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 配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结合上题解析可知地带为我国东部地带,由对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等工程的了解不难选出答案 D。 答案:1.C 2.D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为 2013 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 年汛后通水。结合南水 北调中线沿途地区分布图,回答 34 题。3图中既是中线调水线路穿越的省区,又是西气东输主干道途经的省区是 ( ) A豫 B鄂 C晋 D冀 4国家重点建设的下列工程与该

3、区域关联不大的是( ) A西电东送工程 B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C溪洛渡工程 D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第 3 题,南水北调中线没有经过山西省,西气东输主干道没有经过湖北省和河北 省。第 4 题,溪洛渡工程位于金沙江下游。 答案:3.A 4.C 读 20012005 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走势图,回答 56 题。5有关于 20012005 年间我国天然气的生产和消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20042005 年天然气产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 20042005 年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 总体上天然气生产量增速较快 总体上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较快 A B C D 6有关 20012005 年间我国天然气

4、供求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始终供大于求B始终供不应求 C由供不应求变为供大于求D由供大于求变为供不应求 解析:第 5 题,根据两图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20042005 年天然气产量的增速和增幅 都最大,20032004 年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总体上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较天然 气生产量增速快。第 6 题,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 20012003 年,天然气的产量大于消费量 (供大于求),而 20042005 年天然气的产量小于消费量(供不应求)。 答案:5.B 6.D 7下图为西气东输干线管道走向示意图,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西气东输干线管道 ( )A穿过三大高原 B途经四大气候区 C跨越

5、三大河流 D跨过三级阶梯 解析:选 C。西气东输工程管线穿越了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跨越第二、第三级阶梯; 沿途有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经过了我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 区;跨越黄河、淮河、长江。 8我国西部地区的天然气开发受到种种约束与限制的原因是 ( ) 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普遍较为落后,勘探、开发资金短缺问题严重 天然气市场需求量有限 现有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不能满足大批油气产品的生产和外运 地域狭小,气候干旱 A B C D 解析:选 A。影响我国西部地区的天然气开发的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原因。 故不对,选 A。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是我国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

6、采取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据 此回答 910 题。9表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的是 ( ) A B C D 解析:选 B。我国煤炭资源不仅丰富,而且产量大,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百分比最高。10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 A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 B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 C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D促使地方能源结构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解析:选 D。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中、西部地区” 。电荒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我国大 部分耗能工业也分布在东部地区,A、B 错误;西部农村能源结构并不以煤炭为主

7、,而是以秸 秆、柴草为主,C 错。 经国务院批准,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于 2009 年 2 月 7 日正式在广东深圳开工建设, 标志着这个总投资超过 1400 亿元的世界最大管道工程项目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读我国西气 东输二线管道线路走向示意图,回答 1112 题。11关于该工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工程的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B有利于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C线路途经地区能源十分短缺 D促进工程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12该工程对沿线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 ) A可以减少四川省的酸雨发生 B干线主要经过东部经济地带 C对沿线地区造成极大的生态破坏 D可以改善珠江三角洲的能源消费结构 解析:第

8、 11 题,天然气管道工程具有投资大,回收周期长的特点;西气东输二线管道线 路的建设能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缓解东部能源紧张状况,改善东部环境 质量,同时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线路途经的黄土高原地区能源资源十分丰富。第 12 题,该工程没有经过四川省;干线主要经过西部和中部经济地带;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沿 线造成一定的生态破坏,但不是极大的破坏;该工程能提高珠江三角洲的天然气消费比重,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答案:11.C 12.D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 1:2006 年 9 月 20 日,中石化决定建设一条从陕西榆林到山东济南的天然气管道, 配套

9、建设 8 座站场,该管道工程铺设在地下。 材料 2:首条陕京输气管道工程于 1997 年 9 月峻工投产,第二条陕京输气管道工 程不久也建成。材料 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 2007 年中期业绩公告宣布,将产自四川普 光气田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的川气东送工程已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并列入国家 “十一五”重大工程。川气东送管道工程包括 1 条通往上海的干线、1 条通往河南的支干线 和分别通向四川、重庆和江苏的 3 条支线,输送管道工程全长超过 2800 公里。(1)除以上输气管道工程外,还有另一输气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其起点是 _,主要的目标市场是_。请简要分析我国不惜投入巨资 建设这

10、些工程的原因。 (2)请简要分析输气管道工程的建设对目标市场的积极意义。 (3)陕京输气工程的灵丘至涞源段和陕鲁输气工程的长治至安阳段,施工难度相对 大一些。请简要分析原因。 (4)陕鲁输气工程目前已进入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征求公众对本项目的意见或建议。 请你就该工程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建议。 (5)川气东送管道工程为什么没有延伸至山东? 答案:(1)轮南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原因: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 的地区差异大;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2)大量使用清洁的天然气作为能源,可以有效改善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管道沿线地区 的大气环境质量;可以缓解珠三角和长三角能源短缺状况;可以缓解

11、煤炭运输对铁路的压 力;为发展化学工业提供充足的化工原料。 (3)这两段工程经过的地形区都是太行山脉,因而施工时难度相对大一些。 (4)该工程沿线主要经过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施工时可能加剧 对沿线地区生态的破坏;管道投入运营后,应及时对施工破坏的地表植被加以恢复。 (5)长三角能源相对于山东更短缺;已规划陕鲁输气工程为山东供气。 14中国正在编织一张“超级”网络,以获取一种国内越来越渴望的物资。它就是天 然气,有望与石油“平起平坐”的能源,也是本世纪消费量增长最快的能源。读图完成下 列各题。(1)中亚三国指的是同时濒临里海和咸海的_、只濒临咸海的_、只濒临 里海的_。(2)

12、据图 2 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不定项选择) ( ) A2011 年以后上海的能源消费构成将以天然气为主 B现阶段上海的天然气消费主要来自西气东输一线 C西气东输二线比西气东输一线年输气能力低 D至 2011 年上海供气总量上升,天然气价格将下降 (3)2008 年全线开工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霍尔果斯,经西安、南昌,往东到上海, 往南到广州,将中亚天然气输送到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同时实现 _盆地、_盆地、吐哈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的天然气资源网。(4)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对中亚和我国各有什么重要意义? (5)试从经济、生态两方面,简要分析其发展经济的区位条件。 解析:首先应

13、注意审清题意,找出题目关键词,例如:“濒临里海和咸海” “中亚和我国” “经济、生态两方面” “珠江三角洲” “简要分析” “有利影响”等。同时,应注意正确分析图 中数据的含义,如在第(2)题中,不可将 2011 年上海天然气供应的“来源构成”与“消费构 成”相混淆;不可将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对上海的供气量”与“总输气量”相混淆。图 2 反映的是上海未来天然气供应总量及其构成,并不能反映上海总体的能源消费状况;尽管西 气东输二线对上海的输气量小于一线,但这并不能说明二线的总体输气能力比一线低;至 2011 年,尽管上海天然气供应总量上升,但并不能代表其价格一定下降。 答案:(1)哈萨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2)B (3)准噶尔 塔里木 (4)对中亚:有利于将中亚国家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推动 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对我国:有利于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保障天然气供应,促进节能减排,推动国际 能源合作互利共赢;沿线城市可用清洁燃料取代煤炭等,将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 生活质量。(观点合理即可) (5)经济上:缓解能源紧张的压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促 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生态上: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改善大气环境,减少“灰霾”天气。(观 点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