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习题集1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2574758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140 大小:76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1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1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1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1_第4页
第4页 / 共140页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1_第5页
第5页 / 共1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习题集1(1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微观经济学习题集第一章 导 论(一) 、选择题1、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 ) 。A、机会成本 B、稀缺性 C、规范经济学 D、生产什么的问题2、经济学可定义为( ) 。A、研究政府如何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的科学 B、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并进行消费的学说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经济性用途的科学 D、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怎样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问题均正确4、 “富人的所得税税率比穷人高”是( ) 。A、 规范的表述 B、实证的表述 C、否定的表述 D、理论的表述5、当经济学家说人们是理性的

2、时,这是指( ) 。A、人们不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B、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作出最好的决策C、人们根据完全的信息而行事 D、人们不会为自己所作出的任何决策而后悔6、研究个别居民户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 。A、宏观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二) 、填空题1、微观经济学的两个最基本的假设是:_,_。2、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和_有着密切的关系。3、经济学分析问题的“三部曲”是_、_与_。4、经济学需要解决的三大基本问题是_、_与_。5、经济学根据其不同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_和_。6、现实经济生活中有两种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_和_。(三) 、判断题1、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的

3、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2、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5、 “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四) 、名词解释经济人 生产可能性曲线 相对稀缺性 (五) 、简答题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经济含义。2、经济模型应该准确地描述现实世界吗?3、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六) 、论述题1、经济学研究能否保持“价值中立”原则?经济研究是否需要价值判断?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由什么基本经济问题引起的,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4、?第一章导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C 3、D 4、D 5、B 6、B (二)填空题1、经济个体是理性的,经济资源是相对稀缺的;2、资源的相对稀缺性;3、假设,模型,检验 ;4、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5、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 6、市场机制,命令经济 。(三)判断题:1、正确; 2、错误 ; 3、错误; 4、正确; 5、错误(四)名词解释经济人:被视为经济生活中一般的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是利己的。 “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所谓的理性的,即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促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能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劳务的

5、组合与不能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劳务的组合之间的曲线。稀缺性:稀缺是经济学中一个基础性的概念。由于稀缺性的存在,人们就必须作出各种选择,这也是经济学产生的根本原因。(五)简答题1、 (1)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稀缺性的具体化;(2)生产可能性曲线表明任何一个经济都必须作出选择;(3)生产可能性曲线还说明选择的具体内容;(4)生产可能性曲线可说明资源配置的效率;(5)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密切相关。2、经济模型不需要准确地描述现实。所有的模型都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的,它们忽略了大量不会对研究结果有实质性影响的细节,向我们说明什么是真正重要的。模型是为了增进我们对现实的理解而简化了现实。3、西方经济学根据它

6、所研究的具体对象、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前者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采用个量分析方法,是通过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经济资源配置问题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理论。后者研究整个国民经济运行,采用总量分析方法,是以国民收入核算为核心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充分利用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理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稀缺资源配置的节省和经济效率,取得社会福利最大化。区别主要在各自的研究重点和论述的方式不同。在微观经济学中,总产量、价格总水平、总就业量是作为已知变量看待,侧重用个量分析方法分析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7、。而宏观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对象,正是微观经济学假定不变的经济总量。如果宏观达到充分就业,又实行了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微观又实现了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一国的经济就达到了福利最大化。因此,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就好像森林和树木之间的关系一样。(六)述题题1、科学性和客观性要求经济学超脱和排除一切价值判断,就经济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客观的描述,这就是所谓的“价值中立”原则。价值中立原则在经济学中的运用,是将经济学划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的任务是如何客观地对经济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它需要保持“价值中立”原则;而规范经济学的任务是怎样按人们意图改善经济运行状况,是以一

8、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不可能保持“价值中立”原则。尽管经济学主要是一门实证科学,但它依然需要价值判断。当西方经济学试图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建立经济学体系时,他们很快就发现,经济学面临着一个在自然科学中通常不会遇到的问题,即人们对各种社会现象,特别是对涉及人们切身利益的经济问题,往往会做出好坏或应该与否的判断,即价值判断。2、经济稀缺性是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产生的基本经济问题。西方经济学认为,任何社会不论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如何,也不论它处在什么历史时代经济问题都导源于一个基本的经济事实或矛盾,即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和满足需要的资源的稀缺性。相对于人类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稀缺的。这里所谓的

9、稀缺不是指这种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或者是可以耗尽的,也不是指这种资源的绝对量是稀少的,而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与人类需要相比,其供给量总是不足的。所以任何经济社会都会面临着一个选择问题,即在资源有限的约束下,如何把具有竞争性用途的稀缺资源按需要的比例分配到各个部门去,以便产生出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各种物品和劳务。这是稀缺资源配置和合理和优化配置问题。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的经济问题包括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一国的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运用;货币和储蓄的购买力是不变,还是由于通货膨胀而下降;一个社会生产物品的能力是一直在增长,还是仍然没变。第二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一) 选择题1、下列哪种

10、情况不可能引起玉米的需求曲线移动( ) 。A、消费者收入增加 B、玉米价格上升 C、大豆供给量锐减 D、大豆价格上升2、某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其互补品的( ) 。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价格上升3、下列哪种情况使总收益下降( ) 。A、价格上升,需求缺乏弹性 B、价格上升,需求富有弹性C、价格下降,需求富有弹性 D、价格上升,供给富有弹性4、交叉弹性等于3,说明两种商品的关系是( ) 。A、独立品 B、补充品 C、替代品 D、既可以相互替代,有不可以完全替代5、下面哪一种情况将导致供给的减少( ) 。A、消费者收入的增加 B、技术的变化 C、成本的下降

11、 D、替代品价格的上升6、低于均衡价格的现象,说明( ) 。A、市场需求旺盛 B、市场过于疲软 C、市场供不应求 D、市场供过于求(二) 填空题1、需求曲线是一条向_倾斜的曲线。2、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_、_、_、_、_和 _等。3、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称为_,需求曲线的平移称为_。4、供给曲线向_倾向,表明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成_变动。5、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变动对_变动的反应程度。(三)判断题1、需求就是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购买的商品量。2、X 商品的价格下降导致 Y 商品的需求数量上升,说明两种商品是替代品。3、垂直的需求曲线说明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为零。4

12、、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互补商品的需求将上升。5、如果价格和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化,则需求是富有弹性的。6、维持农产品价格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其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四)名词解释需求函数 供给曲线 均衡价格 需求的价格弹性 (五)计算题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Q505P,供给函数为 Q105P。(1) 、求均衡价格 P 和均衡数量 Q,并作出几何图形。(2) 、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 Q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 P 和均衡数量 Q,并作出几何图形。(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 Q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 P 和均衡

13、数量 Q,并作出几何图形。2、假定 22 是供给函数 Q32P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供给表:某商品的供给表价格(元)23456供给量13579(1)求出价格 3 元和 5 元之间的供给的价格弧弹性。(2)根据给出的供给函数,求 P4 元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3)根据该供给函数或供给表作出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 P4 元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4、若某商品的价格变动 20%,其产量将变动 10%,求这种商品的供给弹性(六)简答题1、影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如果考虑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电视机、录像机一类高档消费品应该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为

14、什么?3、通常,公共巴士、自来水公司都会一再要求涨价,请以需求价格弹性的有关理论来说明其理由。(七)论述题1、什么是供求定理?结合现实经济生活的实例给予说明。2、如何理解弹性原理在价格机制理论中的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B; 3、B; 4、B; 5、D; 6、D (二)填空题1、右下方; 2、价格,偏好,收入,收入分配,替代品的数量和价格,对未来的预期 ; 3、需求量的变动,需求变动 ; 4、右上方,同方向; 5、价格(三)判断题1、错误; 2、错误; 3、错误; 4、错误;5、错误; 6、正确(四)名词解释需求函数:指商品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互为反方向变化的依存关系。供给曲线:

15、指商品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互为同方向变化的依存关系。均衡价格: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的市场价格称为均衡价格。需求的价格弹性:我们把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性称为需求的价格弹性。(五)计算题 (六)简答题1、替代品的数量和密切程度;物品的档次;人们在某种商品上的支出比例;市场定义的广狭程度;时期的长短。2、对农产品应采取提价的办法;对电视机、录像机这类高档消费品则应采取降价的办法。这可以从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之间的关系来说明。3、上述公司涨价的要求可以从厂商的收益与价格的关系来说明,而这种关系皆与相应求弹性小于 1,即缺乏弹性。所以,通过涨价可以带来总收益的增加,这样他们乐于提高价格来增加自己的收益,(七)论述题1、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影响,称为供求定理,包括以下四点:第一,需求增加,使均衡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使均衡价格下降。第二,需求增加,使均衡产量增加;需求减少,使均衡产量减少。因此,需求的变动要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第三,供给增加,使均衡价格下降;供给减少,使均衡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