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竞争战略分析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570931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竞争战略分析 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知识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竞争战略分析 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知识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竞争战略分析 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知识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竞争战略分析 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知识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竞争战略分析 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识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竞争战略分析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竞争战略分析 (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竞争战略分析知识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竞争战略分析 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成为了各个国家的重头戏。要想发展,离不开智力、知识、信息等重要因素,而能完整的汇集这些因素于一身的,便是人才。由此可以预见,人力资源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增长,综合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相关调查已显示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一半以上都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而发展。随着中国近些年来的外贸经济交流与发展,使中国企业在享受海外市场的广阔天地的同时,在国内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竞争压力。我国大部分企业资源管理尚未规范化,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需要企业

2、调整企业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拓展海内外市场、调整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完善的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体制。人力资源管理不适合知识经济形势下的企业发展首要表现是企业对人力资源定位不科学、不准确。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更多地将人力看作是企业发展的某种成本,然而,在新型的知识经济市场下,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长盛不衰的秘密武器。况且,由于外国企业的不断冲击,以往的劳动力为主要人力资源的企业模式,已经不能通过廉价劳动力、低技能、低素质的人力,机械重复运作生产来确保利益。虽然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由于缺乏专业的经济知识素养,缺乏创新能力,劳动力素质低下,降低了生产产品的技术含量。加之企业缺乏长期培

3、训计划,往往局限于当前的岗位需要,培训周期短、目标单一、缺乏长远的、符合未来潜在发展需求的企业规划,所谓的一些应急培训,解决不了在知识经济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人才管理体制不健全、模式单一、缺乏灵活性由于当前非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以及对旧的传统管理模式的承袭,使得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和缺陷。企业人力资源的调配,单凭“以人设岗”,缺乏市场实际根据,极其容易导致人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企业人事管理结构的单一、不协调,造成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造成人力资源严重浪费。虽然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人才在资源中的重要性,开始提倡“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但在实施上,却无法规避知识经济形势下

4、,人事管理的先进技术与科学方法的有效应用。缺乏对人力个性、优势、兴趣的科学分析,一味强调人力去适应企业,个人服从安排,无法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使得与当前知识经济下的企业发展相违背,滞后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普遍存在。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加剧,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资源,是关系企业发展状态的决定因素,也是在企业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我国正处于企业人力资源变革的关键时期,由传统的企业管理转向新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的瞬息万变,国内的企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市场广阔,购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但同时,企业人力资源的科技素质要求有所提高,在开拓

5、国内外市场的同时,也加剧了企业资源竞争的激烈程度。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中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竞争中,存在着“短板”和弊端,落后的人力资源模式与先进的知识经济管理模式相冲突,应急的人力资源发展方向与长远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相冲突,激烈的人力资源竞争和人力资源素质相冲突。但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人力资源竞争也存在一定的市场优势,尤其在近年来,中国企业越来越多走出国外,人力资源竞争平台广泛,竞争管理体制趋于完善。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在竞争方面存在劣势和不足1.过于重视学历轻视实践与实力在人力资源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企业,大多是因为在招聘之初,只设定学历的门槛,而忽视其实践能力。许多人因多种原因并未获得较高的学

6、历文凭,但由于涉世较早,注重在社会实践中积累宝贵经验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仍然无法在岗位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发掘独特的优势,使得企业或因大材小用、或因学非所用,导致某些企业在实际的人力资源竞争中,处于实力不足阶段。2.人力资源组织模式落后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基于权力驱动的管理模式,单方面的强调和命令,缺乏对人力资源的科学、有效分析,在人力资源竞争过程中,因无法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处于被动地位。同时,在与国外的人力资源相比较,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没有一套完善的体制管理。人才短缺、缺乏专业性和创新性。3.人力资源缺乏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当前正处于知识经济形势下,未来的经济必将以

7、科技创新为主,发展集约型科技创新产业,由于受到传统教育影响和落后的企业资源管理,使企业人力资源创新能力低,竞争意识不强,企业文化氛围不浓厚,无法组织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发挥团队创新和竞争精神。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竞争的优势和有利条件首先,企业人力资源便是企业竞争得到持续发展的优势。尤其是一些高技能、高科技的人力资源优势,是无法被他人复制的,在竞争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在信息和技术高速发展交流时期,优先利用先进国家和地区的人力资源,在学习西方资源管理的同时,结合国内当时当地的消费特色和人力资源优势和潜力。其次,高等院校对人才的专业培养和塑造,扩大市场各类技术和管理人才,更新人才结构,为企业提供丰富的人力资

8、源,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与其他企业在竞争中建立人才资源优势。再次,这是一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我国企业逐步走向国外,在与外资谈判和交流过程中,学习外国科学的企业管理和先进的技术生产,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从而在竞争中始终拥有广阔的市场和独特的优势。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企业发展源泉、是企业兴盛根基、是企业鲜活的生命力。要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发展需要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而需要从战略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解决企业如何增强人力资源竞争问题。建立先进的管理理念,注重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社会的进步离不

9、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在于人才。我国企业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要想在人力资源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首先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培养以高素质员工为人力资源竞争的核心目标,企业通过实行民主管理,真正从员工发展需求出发,以发掘潜能、发挥价值为目标,通过激发丰富的创造力,提高产业高新技术发展,才能促进个人的发展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只有对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进行自主创新、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更好发挥人力资源的能动性,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谋求发展。同时,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合理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继而促使各种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深度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达到节能、环保、

10、绿色、高效的目的。由此带动的人力资源能力的提高,能促使人力资源管理的加强,继而优化能源配置和资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环保,达到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文化的繁荣,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注入生机和活力。重组人力资源流程,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再造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分工理论,使人力资源管理都能获得价值增值,实现人力资管价值的最优化。通过完善考察人力资源规划、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培训与评估、完善激励制度和企业员工的酬薪体系、强化安全与健康保障等环节,使企业管理更加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实现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最大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

11、积极的对职能进行改革和转变,企业的真正主人由管理者转向企业职工,调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构建学习型企业从业人员只有对企业现状、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核心动力有清楚的认识,才会为企业实现目标而朝着正确方向奋斗。人力资源的发展战略的制定,应以企业的终极发展目标为指导,以企业现状和实情为基础,积极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同时,强化企业向创建学习型转变,培养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精神,开拓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使企业的技能紧跟时代潮,提升企业的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竞争优势。知识经济形势下,人力资源不再是单纯的机械劳动,而是需要掌握科学知识,富有创新的知识人员。人力资源竞争成为推动企

12、业未来持续发展、管理创新的不竭动力。因此面对新的开放的知识经济环境,结合当前的经济状况及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发展前景,我国企业必须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做出正确的分析,对人力资源做出新的要求,积极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开创企业发展竞争的持续优势。作者:曹梅 单位:项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周凝,韦劲.论新时期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本管理J.河北科技图苑,2002(1).2李光红.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再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7(7).3罗倩.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适配性评价研究J.企业,2007(7).4彭彩虹.当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7(14).5郝长华,秦朝华.企业竞争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6曹细玉.知识型企业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4).7张海东.基于战略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