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坐》教学详案及相关资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567907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侍坐》教学详案及相关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侍坐》教学详案及相关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侍坐》教学详案及相关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侍坐》教学详案及相关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侍坐》教学详案及相关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侍坐》教学详案及相关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侍坐》教学详案及相关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导入: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侍坐 ,选自论语 。 论语中主要记载的是谁的言行?孔子。大家知道孔子被称为是三家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大家以前学过不少论语中的句子,孔子主要是以什么家的身份出现得多一点?思想界和教育家。但是大家应该发现,孔子首先是一位政治家,而且从宋代开始流传一句话,叫做:“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了,那么整部论语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论语中文学味最浓的一篇,看看论语中是不是真的有治国安邦的大智慧。二、文言知识。二、文言知识。课前我们已经进行了很充分的预习,基本文言知识已经解决,现在请大家快速完成发下去的小练习,检测一下掌握情况。学生做

2、题。之后展讲1、2 为一组,3 一组,4 一组,学生完成后讨论,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语:(1)居则曰( )(2)摄乎大国之间( )(3)舍瑟而作( )(4)比及三年( )2、注意“如“的用法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3)宗庙之事,如会同。 ( ) 3、注意加点词的用法(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章甫:(2)鼓瑟希,铿尔 鼓:(3)三子者出,曾皙后 后:(4)浴乎沂,风乎舞雩 风:4、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句子顺序和现代汉语不同(1)不吾知也:(2)毋吾以也:(3)则何以哉?:三、整体感知:三、整体感知:1、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全文是围绕一个什么问题

3、展开的。2、全文是围绕一个什么问题展开的?用文中原话来回答,则是:“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有人知道你们的话,你们要做什么呢?其实就是在问每个人的理想,志向,而且是政治方面的志向如果有人知道你们的话,后面其实省略的一个意思,重用你们的话,那么你们准备如何从政呢?3、围绕一个“志”字,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问志言志评志。其中心部分应该是“言志”。4、几个弟子言志了?都言了什么志呢?用文中原话来说。由求赤点5、孔子对四子之志有怎样的评价?比较明显的是对待子路和曾皙,对待子路是“哂之”,对待曾皙是“与之”,对待冉有和公西华呢?不语。态度不明确。那么,问题就出来了为何哂子路?为何与曾皙?对冉有和公西

4、华到底是什么态度呢?四、探究性学习:四、探究性学习:1、为什么哂子路?夫子怎么说的?“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这里面有两句话,每一句都必须说清楚的。(1) 第一句话,明确的表明了孔子自己的治国方法,或者说,这是孔子的志。不是以法治国,那是法家思想,而是以礼治国。也就是“礼乐治国”,注重的不是法律刑罚,而是礼乐教化。乐,就是音乐。孔子认为其实孔子之前的古人们就已经认定,好的音乐对人有教化作用。统治者喜欢什么样的音乐,与他的治国策略是有关的,与他能不能治理好国家是有关的,所以儒家学者非常注重国君欣赏雅正庄重的音乐,不听靡靡之音。如诗经中的“雅”和“颂”就是很庄重的音乐。这一点我们略略一提,今天的重点

5、是礼。预习资料中孔子思想的 1234 点都在讲“礼”,简而言之,礼的意义,一是对于个人,一是对于国家。对于个人,就是礼节、礼仪,也就是德行。个人修养高,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对于国家,内部的政治制度,外部的外交礼仪,都是礼的范畴。一言以蔽之,我认为就是序。国家内部君臣有序,父子有序,叫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与人的关系是符合礼仪秩序的。孔子非常重视“周礼”,恢复周礼是他一生奋斗的目标。他认为一个国家要想智力化,首先要完善礼制,个人的礼,国家的礼,都要完善了,最好能符合周礼,如果能做到的话,国家就有序而健康,也就会富强。但是如果不合礼,就可能走向灭亡,比如晋国,为什么孔子认为晋国当亡?不守臣

6、子之礼,便会造成国内礼崩乐坏,没有了秩序,国家便会灭亡。而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正是诸侯国逐渐强大,凌越于周朝之上的现实,孔子就认为这个社会是一个礼崩乐坏的社会,要想挽救周朝天下,必须努力构建起完善的礼的制度来。(2)那么,第二句话,子路哪里不谦让了?有几点?自己思考一下,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第一:态度上,率尔而对曰。没等老师点名,抢着说话,不够谦让,也不合师生之礼。第二:言辞上,很自负,中等诸侯国,内忧外患,三年就能治理得很出色,百姓不仅勇猛,还能知道礼节。你觉得子路可能做到这两点吗?子路有才干,孔子都说过他:“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赋也。”但是在礼节上,好像不很好。自己都不知礼,如何能教化百

7、姓呢?所以子路这里有点说大话了。不过这也是子路的脾气,就是一个自我感觉很不错的人。孔子就曾经对他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子路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路是一个很可爱的人。(3)总结:所以夫子哂由,是因为他不能以礼克己,也就难以以礼治国,可是子路自己还觉得自己很不错。但是夫子微微一笑,算不上讥讽,只是带着点不赞同的意味。2、何以与点也?(1)点的政治理想是什么?学生齐读。我们提前将曾皙的理想描绘了一下,同学们看看自己组里谁写得好,亮出来给大家欣赏一下。(学生交流,展示。)大家写的都很好,那么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恬静,悠然,闲适这种画面和曾皙的政治理想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局部交流,起立

8、回答。恬静、闲适、悠然的画面,正是曾皙希望自己治理出的一种社会景象。这个社会中,民风淳朴,百姓和乐,人们能安居乐业,享受自然生活。这就是一个太平盛世。用一个词来概括这种社会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人和自然也是融洽的,甚至人和自己的内心也是融洽的,心中是愉悦的,平和的,从容的。那么,如何才能构建起这样的社会呢?仅靠法治行不行?不行。法治是说你不能这么做,不然要如何如何处罚你;不能那么做,不然要如何如何处罚你。古代刑法也很多,肉刑很多,杀头啊,腰斩啊,汤镬之刑啊,挖膝盖的膑刑,砍脚的刖刑等等,听听就胆战心惊,很难在精神上达到这种和谐愉悦。唯有靠礼乐的熏陶,让百姓们心中自然形成道德观,让社会

9、长幼有序,君臣有序,国家内外有序,这种有序,就需要有一套完整而完善的礼 的政治和道德上的规范。(2)其实这幅画面还有另外一种解释,曾皙所描绘的景色正是古代一种祭祀礼仪,是天旱时祈雨礼仪。这里曾皙是说,在田地需要浇灌之时,自己会亲自带领百姓行古代祭天礼仪来求雨,以使百姓田地丰收。所以曾皙的这段话,不仅可以理解成自己以礼治国后所形成的理想社会,也可以理解成自己以礼治国的方法。所以孔子会赞叹说:“吾与点也。”3、对冉有、公西华的评价:看看他们的志向中对“礼”的贯彻程度,就能明白孔子的评价了。冉有志向中提到了礼乐,但是说自己做不了,以俟君子,虽是谦虚,但其实是逃避,孔子不言,其实是不太满意;公西华愿意

10、做小相,本就是力行礼乐的,但是公西华很有才华,却太过谦虚,不敢将才华用于治国治民的大礼上,只做一名小相,孔子不免有惋惜之情。五、回归文本:五、回归文本:文中有许多细节都是合乎礼的:(1)题目中人名的顺序(2)曾皙回答夫子提问时的动作(3)曾皙鼓瑟的音乐内容。六、结束语:六、结束语: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中用来治天下的道理和智慧很多,我们今天看到的是一个“礼”字,以礼治国,可以让国家和谐大同。这不仅仅适用于古代,一样使用于现代。大国恃强凌弱欺辱小国合不合乎礼?自己摔伤被人扶起却反咬一口合不合乎礼?看到二岁的孩子被车碾压而无动于衷合不合乎礼?为一己之私利胡乱排放农药厂的废水,让曾经的生态村变成癌症村

11、,合不合乎礼?人们在忙碌追求名望钱财而忽视内心修养合不合乎礼?礼,是一种和谐,国与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如果有更多的人明白什么是“礼”,并去践行“礼”,和谐社会才会真的实现。所以 1998 年,75 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过一个共同宣言:如果人类在 21 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2500 多年前的中国,去从孔子那里吸取智慧。当世界都开始瞩目孔子,我希望作为一名中国人,能更深的理解孔子思想,践行孔子思想。七、作业:七、作业:孔子在文中的表现合不合乎礼?找出来写一写。八、板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问志 子路哂之言志 冉有?失望评志 公西华?期望 以礼治天下和谐曾皙由之20

12、11 年 11 月 23 日星期三相关资料:孔子的治国思想 孔子(公元前 551前 479).春秋(公元前 770前 476)末年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立者,名丘,字仲尼。其先世为宋国贵族,后来定居鲁国(今山东曲阜)。宋国是商朝(也称殷朝)的后裔,所以孔子常自称“殷人”。 鲁国是周公姬旦的封地,由于姬旦对周朝的特殊功勋,周天子特别允许鲁国用天子的礼乐祭祀神祗。因此,以礼乐制度为核心的周代文化,在鲁国保存得比较丰富和完备。这样的文化背景为孔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孔子幼年家境贫苦,但聪明博学,十几岁时就以通晓礼乐制度闻名。为了养家,他做过不少当时被认为是低贱的管理粮库和放牧的工作,后来做了鲁

13、国某地主官,只一年,就取得了显著的政绩,于是先被提拔为司空,又被提拔为大司寇,即主管司法的官吏,并且代理过宰相。在代理宰相期间,曾随同鲁国国君和齐景公会盟,以自己的才智和学问,折服了齐国君臣,取得了外交上的重大胜利,迫使齐国归还了以前侵占鲁国的土地。然而由于鲁国政局的动乱和各派政治力量的斗争,使他不能平稳地履行自己的职务,不得不一再离开鲁国,到其他国家去谋求施展才能的机会。他带着自己的弟子到过当时的许多国家,这样的旅程被称为周游列国。 孔子到过当时周天子所在的洛阳,向当时主管国家图书的老聃(老子)请教过有关礼仪的问题。他到过齐国,齐景公向他请教如何治国。当时齐国的臣子陈恒把持着齐国的实权,不安

14、于臣子的本分,有篡夺政权的危险。所以孔子回答说: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要像个父,子要像个子。也就是说,君臣父子都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遵守相应的礼制。齐景公非常赞赏,并且感动地说,假如君不像个君,臣不像个臣,父不像个父,子不像个子,即使国家非常富有,能够由我享用吗?齐景公准备封给孔子一块土地,任用他作齐国的官。但是当时齐国的大臣、也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晏婴反对孔子,认为孔子主张的那套礼仪制度繁琐难学,不是治国的当务之急。于是孔子离开了齐国。 孔子到卫国,卫国按他在鲁国的级别付给他俸禄。但是有人在君主面前说他的坏话,于是他又离开了卫国。他要到陈国,经过匡地,匡人把孔子当成曾经危害过他们的阳虎,

15、于是把孔子囚禁起来。孔子派人向卫国大臣宁武子求救,才得以脱险。有一次他经过宋国,在一棵大树下演习礼仪,遭到宋国军事长官的谋害,几乎送掉性命。到郑国,其狼狈的样子被郑国人形容为像一只丧失了主人的狗。他在陈国住了三年,由于陈国经常遭受侵略,他又不得不离开。后来他又到了蔡国,当时的大国楚国听说孔子道德高尚,才能卓越,就派人聘请他,他也准备前去。蔡国的臣子们怕他到楚国会危害蔡国,于是把他围困起来,断绝了粮食供应。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几乎被饿死。后来楚国派兵来救,孔子才脱离危险。有两个背叛主人的家臣,想请孔子去协助他们,孔子也准备前去。有个弟子不满意地质问道:你过去说 过,不和坏人来往,为什么要到他们那里去

16、?孔子说,我是说过这样的话。但是我不是一只没用的葫芦,只配挂在那里而不能吃。我应该做事。当年周文王有一小块土地做根据地,最后取得了整个天下。如果他们能够用我,我也要借助他们,实行周朝的礼乐制度。但是,孔子最终在哪里都没有得到任用。孔子的学生冉有做鲁国大臣季康子的家臣,率领军队打败了齐国。季康子问他,跟谁学的军事?冉有说是跟孔子学的。于是季康子派人带着丰厚的礼物,请回了孔子。这样,14 年后,孔子又回到了鲁国。 当时的政治情况是,各诸侯国不听周天子的号令;诸侯国中,大夫(诸侯的臣子)又不听诸侯的号令;而在大夫家中,又往往是大夫们的家臣把持权力。这整个是一个尊卑倒置、上下易位的秩序混乱的时代。处在这样的时代,孔子坚决站在君主一方,维护君主的地位,反对臣子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