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2536212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1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护理学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外科护理学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外科护理学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外科护理学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外科护理学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护理学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护理学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十十 五五 章章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了解:腹股沟管的解剖特点。了解:腹股沟管的解剖特点。 熟悉:腹外疝的病因、临床熟悉:腹外疝的病因、临床分类分类; 腹外疝的处理原则。腹外疝的处理原则。 掌握:腹外疝的临床类型和掌握:腹外疝的临床类型和特点特点; 腹外疝手术病人的腹外疝手术病人的护理护理。 第第 一一 节节 概概 述述 疝的概念疝的概念 体内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其体内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其 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 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 孔隙进入另一部位,称为疝。孔隙进入另一部位,称为疝。 疝疝 的的 病病 因因 腹壁强度减

2、弱腹壁强度减弱 腹内压力增高腹内压力增高 疝的解剖结构疝的解剖结构 疝环疝环 疝囊疝囊 疝内容物疝内容物 疝外被盖疝外被盖 疝的临床分类疝的临床分类 易复性疝易复性疝 难复性疝难复性疝 嵌顿性疝嵌顿性疝 绞窄性疝绞窄性疝 第第 二二 节节 腹腹 股股 沟沟 疝疝 腹腔内脏在腹股沟通过腹壁缺损突出者,称为腹腔内脏在腹股沟通过腹壁缺损突出者,称为腹股沟疝,是最常见的腹外疝,占全部腹外疝腹股沟疝,是最常见的腹外疝,占全部腹外疝的的90。 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腹股沟疝分为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 斜疝从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

3、腹股沟管内环突斜疝从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向内下,向前斜行经腹股沟管,再穿出腹出,向内下,向前斜行经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环,可进入阴囊中,占股沟环,可进入阴囊中,占95。 直疝直疝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腹股沟三角区直接由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腹股沟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内环,也从不进入阴囊,仅后向前突出,不经内环,也从不进入阴囊,仅占占5。 腹股沟疝发生于男性者占多数。男腹股沟疝发生于男性者占多数。男女发病率之比为女发病率之比为15:1,右侧比左侧,右侧比左侧多见。老年患者中直疝发生率有所多见。老年患者中直疝发生率有所上升,但仍以斜疝为多见。上升,但仍以斜疝为多见。 腹股沟管的

4、解剖腹股沟管的解剖 内口(腹股沟管深环):腹横筋膜中的卵内口(腹股沟管深环):腹横筋膜中的卵 圆形裂隙。圆形裂隙。 外口(腹股沟管浅环):腹外斜肌筋膜下外口(腹股沟管浅环):腹外斜肌筋膜下 方的三角形裂隙。方的三角形裂隙。 前壁: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筋膜,前壁: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筋膜, 外侧外侧1/3有腹内斜肌覆盖。有腹内斜肌覆盖。 后壁:腹横筋膜和腹膜,内后壁:腹横筋膜和腹膜,内1/3有腹股沟镰。有腹股沟镰。 上壁:腹内斜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上壁:腹内斜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和腔隙韧带。下壁:腹股沟韧带和腔隙韧带。 腹股沟斜疝腹股沟斜疝 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

5、沟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 管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管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 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 外环(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者,外环(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者, 称为腹股沟斜疝。称为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斜疝的发病机制腹股沟斜疝的发病机制 先天性因素:鞘突成为疝囊。先天性因素:鞘突成为疝囊。 后天性因素:内环处的腹膜成为疝囊。后天性因素:内环处的腹膜成为疝囊。 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表现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表现 易复性斜疝:腹股沟区肿块、偶有肿痛。肿块易复性斜疝:腹股沟区肿块、偶有肿痛。肿块 呈带蒂柄的梨形,常于腹压增高时出现,平卧呈带蒂柄的梨

6、形,常于腹压增高时出现,平卧 休息或用手将肿块向腹腔推送可还纳。休息或用手将肿块向腹腔推送可还纳。 难复性斜疝:疝块不能完全回纳,可伴胀痛。难复性斜疝:疝块不能完全回纳,可伴胀痛。 嵌顿性疝:疝块突然增大,伴明显疼痛,不能嵌顿性疝:疝块突然增大,伴明显疼痛,不能 还纳,可有机械性肠梗阻症状。还纳,可有机械性肠梗阻症状。 绞窄性疝:肠袢坏死穿孔时疼痛可因疝内压力绞窄性疝:肠袢坏死穿孔时疼痛可因疝内压力 骤降而暂缓解,绞窄时间长时可发生脓毒症。骤降而暂缓解,绞窄时间长时可发生脓毒症。 腹股沟斜疝的治疗腹股沟斜疝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 1. 传统的疝修补术传统的疝修补术 1)

7、 疝囊高位结扎术疝囊高位结扎术 2) 疝修补术疝修补术 2. 无张力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 3. 经腹腔镜疝修补术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腹股沟直疝腹股沟直疝 腹内脏器经直疝三角腹内脏器经直疝三角 突出而形成的疝。突出而形成的疝。 直疝三角的解剖特点直疝三角的解剖特点 外侧缘是腹壁下动脉。外侧缘是腹壁下动脉。 内侧缘是腹直肌外缘。内侧缘是腹直肌外缘。 底边为腹股沟韧带。底边为腹股沟韧带。 此处腹壁缺乏完整的腹肌覆盖,此处腹壁缺乏完整的腹肌覆盖, 且腹横筋膜又比周围部分薄。且腹横筋膜又比周围部分薄。 腹股沟直疝腹股沟直疝 腹股沟直疝绝大多数属后天性,主要病因是腹壁发腹股沟直疝绝大多数属后天性,主要病因

8、是腹壁发育不健全、腹股沟三角区肌肉和筋膜薄弱。老年人育不健全、腹股沟三角区肌肉和筋膜薄弱。老年人因肌肉萎缩退化,使腹股沟管的间隙变得宽大,同因肌肉萎缩退化,使腹股沟管的间隙变得宽大,同时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联合肌腱的支持保护作用也时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联合肌腱的支持保护作用也减弱,当有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或排尿困难而致减弱,当有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或排尿困难而致腹内压增高时,腹横筋膜反复遭受腹内压力的冲腹内压增高时,腹横筋膜反复遭受腹内压力的冲 击,造成损伤、变薄、腹腔内脏即逐渐向击,造成损伤、变薄、腹腔内脏即逐渐向 前推动而突出,形成直疝。前推动而突出,形成直疝。 腹股沟直疝的临床特点腹股沟直疝

9、的临床特点 站立时在腹股沟内侧端、耻骨站立时在腹股沟内侧端、耻骨 结节外上方出现一半球形肿块,结节外上方出现一半球形肿块, 平卧时肿块多能回纳而消失,平卧时肿块多能回纳而消失, 极少发生嵌顿。极少发生嵌顿。 主要是手术修补。主要是手术修补。 斜疝与直疝的鉴别斜疝与直疝的鉴别 发病年龄发病年龄 突出途径突出途径 疝块外形疝块外形 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 精索与疝囊的关系精索与疝囊的关系 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 嵌顿机会嵌顿机会 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经腹股沟管突出经腹股沟管突出 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 疝块不再突出

10、疝块不再突出 精索在疝囊后方精索在疝囊后方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较多较多 多见于老年人多见于老年人 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阴囊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阴囊 半球形,基底较宽半球形,基底较宽 疝块仍可突出疝块仍可突出 精索在疝囊前外方精索在疝囊前外方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 极少极少 斜疝斜疝 直疝直疝 第第 三三 节节 股股 疝疝 股疝股疝 腹内脏器通过股环、经股管腹内脏器通过股环、经股管 向股部卵圆窝突出形成的疝,向股部卵圆窝突出形成的疝, 称为股疝。多称为股疝。多 见于中年以上见于中年以上 的经产妇女。的经产妇女。 股疝的临床特点股疝的临床特点 腹

11、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半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半 球形的疝块。球形的疝块。 容易嵌顿和绞窄容易嵌顿和绞窄,嵌顿时除,嵌顿时除 明显疼痛外,常有明显的急明显疼痛外,常有明显的急 性机械性肠梗阻症状。性机械性肠梗阻症状。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 切口疝切口疝 切口疝是发生在腹部手术切口处的疝。临床上切口疝是发生在腹部手术切口处的疝。临床上 比较常见,发生率占开腹手术的比较常见,发生率占开腹手术的2%11%, 占腹外疝的第三位。腹部手术后,如切口获得占腹外疝的第三位。腹部手术后,如切口获得 一期愈合,切口疝的发生率通常在一期愈合,切口疝的发生率通常在1%以下;以下; 如切口发生感染,则发病率可达如切口发

12、生感染,则发病率可达1 0;伤口裂;伤口裂 开者甚至高达开者甚至高达3 0。 腹部腹部切口疝多见于切口疝多见于腹部纵行切口腹部纵行切口,原,原 因中的因中的解剖因素包括:解剖因素包括: 除腹直肌外,腹壁各层肌及筋膜、鞘膜等组除腹直肌外,腹壁各层肌及筋膜、鞘膜等组织的纤维大体上都是横向走织的纤维大体上都是横向走行行; 切口缝合的技术切口缝合的技术因素因素; 术后术后并发症并发症; 创口创口愈合不良也是一个重要愈合不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素。 第第 四四 节节 腹外疝的护理腹外疝的护理 嵌顿性及绞窄性疝的术前护理嵌顿性及绞窄性疝的术前护理 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疼痛部位、性质及伴发症状等。病情观察:生

13、命体征、疼痛部位、性质及伴发症状等。 禁食、胃肠减压。禁食、胃肠减压。 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抗感染、注意有无存在腹压升高的因素。抗感染、注意有无存在腹压升高的因素。 作好急诊手术的各项准备(备皮、备血及各种常规检作好急诊手术的各项准备(备皮、备血及各种常规检查等)。查等)。 排空小便,以免误伤膀胱。术前晚灌肠,防止术后排空小便,以免误伤膀胱。术前晚灌肠,防止术后 腹胀及排便困难。腹胀及排便困难。 腹外疝的术后护理措施腹外疝的术后护理措施 1. 体位:平卧位,髋关节微屈。体位:平卧位,髋关节微屈。 2. 饮食:术后饮食:术后612小时无恶心、呕吐可进流食。小时无恶心、呕吐可进流食。 3. 活动:术后活动:术后35天可离床活动。天可离床活动。 4. 防止腹内压增高。防止腹内压增高。 5. 预防阴囊水肿。预防阴囊水肿。 6. 预防切口感染。预防切口感染。 7. 尿潴留的处理。尿潴留的处理。 腹外疝病人术后的健康教育腹外疝病人术后的健康教育 1. 逐渐增加活动量,逐渐增加活动量,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和提举重物。动和提举重物。 2. 避免腹内压增高的因素。避免腹内压增高的因素。 3. 若疝复发,应及早诊治。若疝复发,应及早诊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