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42536176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日期:2010 年 5 月 24 日 出处:长海高中 编辑:chgzlw 阅读:72 次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高一历史备课组 刘蔚 本次期中考试采用岫岫岩高中试卷,现做考试质量分析如下: 一、考试成绩统计:一、考试成绩统计: 本次期中考试年段最高分 90 分,及格人及格率 37.33%;年段平均分 55.11 分。各班详情见 教务处的质量分析表(excel)。 二、命题设计:二、命题设计: 考试范围为必修 2 第一、二、三、单元。考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并有旧教材的知识点。本次考试目的是检测开学以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为下阶段教与学提供

2、有效依据, 从而有针对性地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与学质量。 三、存在问题:三、存在问题: 教师课堂虽对重点,难点花足功夫,细致讲解,重复强调,而且课上检测,课后反馈。但 课后,由于学生没能自觉及时做好复习,练习巩固,使学生知识消化不良,课本基础知识不熟 悉或理解不透甚至混乱,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好适当的识记,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学生考 试过程中审题作答存在随意性,考试技巧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知识无法得以有效运用,客观 题失误频频;主观题有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述不规范,要点不突出,逻辑性不强;阅读不认真, 有效信息获取不足,概括归纳信息的能力欠缺;旧教材的知识点学生了解的少,得分不多。 学生

3、与老师学与教不同步,特别是学生学习主动性,考试结果没有预期的好。 四、今后的改进措施:四、今后的改进措施: 1、继续抓基础,反复练习。 2、放慢新授课的速度,使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达到更好的效果。 3、培养学生阅读、概括、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4,考试作业的批改,评讲要及时,应注意审题技巧,答题规范性等问题的指导与训练, 对症下药,适当的训练是巩固和理解知识点的必备途径。 5、加强学法指导:指导笔记。 6、对个别学生进行试卷的书写指导教学建议:1、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年高考、统考试题,把握教学复习备考的大方向。2、抓一个理念:始终坚持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学习,咬定基础不放松,能力培养是关键。近

4、年文综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是向于新角度,新材料,新观点,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平时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能力培养,学生面对高考试题才能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在掌握双基基础上,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要准确分析问题,首先要掌握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把它运用到历史思维中去,做到融会贯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体会。3、抓好三个依据“一是课标、教材,二是学情,三是考纲与考试说明。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考强调能力考查,强调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方法,只有真正落实考试说明中各项能力考核目标,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才能适应考试

5、要求。4、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高中历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形式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5、指导学生全面地、牢固地掌握学科知识。复习中要稳扎稳打,依据教材落实知识要点和知识结构。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探究,记忆知识要点,通过把握知识点间的线状联系,块状联系,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结构。6、加强审题和答题方法的训练。教师应指导学生探索审题、答题的思想和方法,在理解试题要求及考查意图上下功夫,杜绝背题应考,要训练学生阐释历史问题时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要注意语言表达能力的培训,做到答案准确、完整、流畅、简洁、合乎语法规范。

6、漳州市漳州市 20082009 学年下学期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试卷质量分析学年下学期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试卷质量分析云霄一中云霄一中 朱燕妹朱燕妹一、试卷的结构特点一、试卷的结构特点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各占 50 分,满 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试题内容覆盖了历史必修二教材全部八个专题的 内容,总体难度适中。体现历史新课程的理念,重视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的考查, 代表着高中课改的价值取向,对漳州市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以 下几个方面值得肯定: 1、选择题题目简单而不失灵活。从在这次选择题的考试结果看,学生的平均得分在 36 分以上,有小部分学 生得

7、满分 50 分,得分率 72%以上,可见选择题难度不大。但这次选择题的试题 较为灵活,25 道选择题有 12 道是材料型选择题,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材料体 现多样性,有图画、古诗、生活场景、图表、宣传画、文学作品等。每一道题 都要求学生通过分析、思考、知识迁移,再进行判断。注重回归教材的知识点 的考查,这样的考查特点更为注重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特别是对获取和 解读信息的能力的考查。 2、彰显地方特色,贴近生活与现实。 在选择题第 5、12 题涉及到漳州地方史,让学生在做题时倍感亲切。非选 择题的第 27 题考查的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变化,第三题是开放式问题,贴近生 活。非选择题的第 28 题考

8、查了罗斯福新政,让人联想到今天的热点即 2008 年 至今的经济危机。第 26 题和第 29 题也是热点问题,即中国近代化问题和经济 全球化问题,学生都较为熟悉。 3、突出文明史观,突出能力考查。 试卷突出了文明史观,比如第 26、27、29 题考查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 碰撞、交汇。试卷以能力立意,注重考查主干知识。200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 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中,将能力要求表述为四个层面: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非选 择题四道题的每一小道题的解答,都在不同程度上要运用上述的一种或多种能 力要求,考查的侧重点是学生的知识迁移、理解、

9、运用、分析等能力。有的是 要求从图片材料中提炼信息,如第 26 题第 1 小问、第 27 题的第 1 小问、第 29 题第 3 小问。有的是要求从文字材料中提炼信息,如第 26 题第 2 小问,第 27 题的第 2 小问、第 28 题第 1 小问、第 29 题第 2 小问。在设问时结合材料与教 材中产生,在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时显得较为灵活,注重了多层次、多角度考查 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4、在开放性的问题中突出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 非选择题的四道大题的最后一问都是开放性的问题,大部分学生的回答都 较好,基本上可以得一半以上的分数。在考查时凸显了历史的情感教育功能, 有助于增强学生社

10、会责任感和提高其价值判断能力。 二、云霄一中学生答题优点与不足之处二、云霄一中学生答题优点与不足之处 1、优点之处: (1)选择题得分率高,有小部分学生的选择题得满分 50 分。非选择题的 准确率也较高,总分平均分 66.359 分。 (2)开放性的问题回答较好。 (3)回归教材知识点的回忆准确率高。 (4)大部分学生的文字书写规范、工整。 2、不足之处: (1)错别字现象还有。这在各个小题的回答中均能看到一些错别字。 (2)部分学生因审题失误导致失分。特别表现在第 26 题第 1 小问的回答 中没有看到“分别”一词,回答时笼统不清,也没有表达出图片之间的关系。 第 27 题第 2 小问的原因

11、分析,学生分析原因时脱离题目。第 28 题第 2、3 小问 回答时没有正确理解题意,没在回归教材的知识点。学生失分较为严重的是不 能回答“胡佛政府无力扭转和人民不满情绪高涨”,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没有表 述出来。(3)部分学生从图片、文字材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不足,方法没在把握。 比如第 26 题第 1、2 小问,第 27 题第 1、2 小问,在第 28 题第 1、2 小问,有 的学生不能正确地提炼信息。 (4)部分学生的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不足,历史概念的表述不清。比如第 26 题第 1 小问的三个概念:外国资本主义、洋务企业、民族企业的表述不清楚。 第 26 题第 2 小问,有一部分学生提到“官僚

12、资本主义”,第 27 题第 1 小问的 技术变化得分较差,没在理解“技术”这一概念。第 28 题第 1 小问的三个历史 概念表述不清。 (5)历史辨证思维能力不足。比如第 26 题第 3 小问,没有辨证认识中国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回答时大部分学生只说出“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 主义的双重压迫和束缚,发展艰难而曲折”,大部分学生在第 27 题第 3 小问的 回答中没有想到新式交通工具的负面影响。小部分学生在第 29 题第 3 小问的回 答中不能运用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并且没有体现“论从史出、史由 证来”,回答时没有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论证史论。 三、试题对云霄一中高一备课组的教学启示三、

13、试题对云霄一中高一备课组的教学启示 1、强化集体教研,发挥集体智慧。认真研究福建省高中历史教学要求,注 意对历史教材的整合,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利 用网络媒介,做到资源共享。 2、倡导教学新理念,以学生为本,注重师生互动。从试卷体现出的通过提 供多元材料、创设问题情景的考查特点看,注重“证据意识”、“过程方法”、 “分析探究”,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阐 释、探究问题的能力显然是新课程高考的价值取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史料 教学,加强对具体历史材料的讲解、分析、讨论,不要随意下结论、给定义, 坚持“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史学研究基本原则,帮

14、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 的基本方法”。避免死记硬背教材知识和“押题押宝”的极端教学行为,加强 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引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审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 和方法。3、注重用文明史观整合教材,同时注意历史的时序性和整体性。试卷突 出用文明史观来看待历史现象,体现了引导学生从人类文明的角度来思考中国 与世界的关系、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考查学生对人类文明演进的道路、方 式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经验、教训和认识。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引 导学生从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观察问题,用发展的眼光认识世界,更好地掌握 中学历史教学的主题和主线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理解和尊重世

15、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 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在现在专题式的历史教学中更要关注的 是加强历史的时序性和整体性,这是新课程受所规定的模块与专题的制约,存 在难以反映历史全貌的缺憾。从这次答题情况来看如第 29 题的第 1 小问中,有 部分学生对三个重大历史事件不能把握清楚。4、加强对历史主干知识和历史概念的把握,确实落实三维目标。本份试 卷是以能力立意,注重对历史主干知识和历史概念的考查,也强调了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这对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三维目标的指导下 优化教学设计,在互动式教学中强化对历史主干知识的记忆,在分析探讨问题 加深

16、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与把握,在史实的认识中学会“论从史出,史由证来”, 增强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5、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试卷体现了对地方史的考查、贴近生活与现实 的特点。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将历史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热点问题的 有机联系,落实“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学科功能。 6、加强答题规范化的训练。( 2009/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教研组工作总结杨梅怡 2010 年 1 月 27 日一、本组基本情况本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由六位教师组成:赵中义、潘金元、王爱涛、 吕静。陆亚芹等。在立足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做到“四个统一”:统一教研、统 一进度.。二、定好基调,做好计划第一轮复定下的基本基调是: “实、准、稳” 。 实:依纲据本梳理课本知识,穿插小专题。延伸和加深要适度,照顾 全体学生,注重夯实基础,扎扎实实,讲得实在,练到实处,达到实效。基础知识、基本 技能要求掌握讲到位、练到位。训练中突出重点,讲究效果。除了重点内容要训练外,要 求重点抓好基础题和中档题的训练,狠抓错题过关,提倡“小题大做” 。在基础知识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