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上岗证复习_第4章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514143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评上岗证复习_第4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环评上岗证复习_第4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环评上岗证复习_第4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环评上岗证复习_第4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环评上岗证复习_第4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评上岗证复习_第4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评上岗证复习_第4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环境影响评价岗位基础知识培训复习资料环境影响评价岗位基础知识培训复习资料_第第 4 章章2010 年年 6 月月 11 日日(1)大气污染:是指大气因某种物质的介入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化学、物理、生物或放射性化学、物理、生物或放射性等方面发生特性特性改变改变,从而影响大气的有效利用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造成大气质量恶化大气质量恶化的现象。(2)大气污染源:一个能够释放污染物到大气中的装置装置称为大气污染源,分为点源、面源、线点源、面源、线源、体源源、体源。(3)大气污染物: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称为大气污染物。分类 1:常规污染物(SO2、TSP、PM10

2、、NO2、CO) ;特征污染物分类 2:气态污染物;颗粒污染物(4)环境空气敏感区:指评价范围按 GB3095 规定的一类功能区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功能区中的居民区、文化区等人群较为集中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以及对项目排放大气污染物敏感的区域。(5)简单地形:距污染源中心 5km 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低于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简单地形。(6)复杂地形:距污染源中心 5km 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复杂地形。(7)推荐模式:估算模式,进一步预测模式,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8)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保护人类健康,减少正常排放条

3、件下正常排放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对居住区的环境影对居住区的环境影响响,在项目厂界以外项目厂界以外设置的环境防护距离。(9)长期气象条件:达到一定时限及观察频次要求的气象条件。一级评价:近五年来至少连续三年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二级评价:近三年来至少连续一年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10)复杂风场:指评价范围内存在局地风速、风向不一致局地风速、风向不一致的风场。(11)大气环境导则修订内容:1. 评价工作分级和评价范围确定方法;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内容和要求;3. 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内容和要求;4.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方法及要求;5. 环境影响预测推荐模式等。(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单内容:

4、1. 取消氮氧化物指标;2. 对二氧化氮二级标准二级标准的年平均浓度限值、日平均浓度限值、小时平均浓度限值进行了修改;3. 对臭氧的一级标准、二级一级标准、二级标准的小时平均浓度限值标准的小时平均浓度限值进行了修改。(13)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业区。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特殊工业区。(14)常见污染物的浓度限值(要记住的)2SO2二级标准小时平均浓度:0.50NO2二级标准小时平均浓度:0.24PM10 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0.1

5、5(1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 33 种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1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三项指标:1. 通过排气筒排放废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 通过排气筒排放废气,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3. 以无组织方式排放废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1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排气筒高度及排放速率1. 排气筒高度应高出周围 200m 半径范围的建筑 5m 以上,不能达到要求的,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严格 50%执行执行;2. 两个排放相同污染物的排气筒,若其距离小于两个排气筒的几何高度之和小于两个排气筒的几何高度之和

6、,应合并为一根等效排气筒;3. 若某排气筒的高度处于本标准列出的两个值之间,则执行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以内插法内插法计算;当某排气筒的高度大于或小于本标准列出的最大或最小值时,以外推法外推法计算其最高允许排放速率;4. 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低于 15m,若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 15m,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法计算结果再严格外推法计算结果再严格 50%执行;5. 新污染源的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从严控制,一般情况下不应有无组织排放的存在,无法避免的无组织排放应达到规定的标准值;6. 工业生产尾气需燃烧排放的,烟气黑度不得超过林格曼 1 级。(18)等效排气筒有关参数计算:P103(必出计算题必

7、出计算题)(19)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任务:通过调查、预测调查、预测等手段,对项目在建设施工期及建成后建设施工期及建成后运营期运营期所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程度,范围和频率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程度,范围和频率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分析、预测和评估,为项目的厂址选择,排污口设置、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制定以及其他有关的工程设计、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等提供科学依据或指导性意见。(20)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3 个阶段 P107-P108(21)评价工作等级分级方法1. 估算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2. 计算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标准值选取的标准值选取的 5 个原则个原则 P109)3.

8、 根据估算结果确定 D10%;4. 确定评价工作等级。(22)评价工作等级确定应符合的其他规定 P1101. 多源排放同一污染物,取评价等级最高者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2. 高能耗多源项目,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3. 改、扩建项目建成后全厂污染物明显减少的,可低于一级;4. 评价范围内有一类功能区、主要评价因子接近超标,污染物危害大,不低于二级;35.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项目,不低于二级;6. 公路、铁路,按照集中式排放源(服务区,车站等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评定等级;7. 根据项目情况,评价范围敏感区分布情况,当地大气污染程度,对等级进行调整;8. 确定股评家工作等级应同时说明估算模

9、式计算参数于选项。(23)不同评价等级的预测要求一、二级评价:进一步预测模式进行预测三级评价:不预测或者使用估算模式进行预测(24)评价范围的确定1. 以排放源为中心,以 D10%为半径的圆或者以 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最远距离超过 25km 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 25km 的圆形区域或边长 25km 的矩形区域。2. 评价范围的直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小于 3km;3. 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等项目,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 200m 的范围。(25)大气污染源调查于分析对象一、二级评价:1. 分析项目所有污染源,对于改,扩建项目应包括新、老污染源;2. 评

10、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在建项目,已批未建已批未建项目等污染源;3. 若有区域替代方案的,还应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拟替代的污染源。三级评价:只调查分析项目污染源。(26)污染源调查与分析方法1. 新建项目污染源调查:利用类比调查、物料衡算或设计资料确定;2. 评价范围在建、未建项目污染源调查:利用已批准环评报告的核定的数据;3. 改,扩建项目污染源调查:利用已有有效数据或进行实测;4. 分期实施的工程项目污染源调查:利用前期工程最近 5 年内的验收监测资料、年度例行监测资料或进行实测;5. 评价范围内拟替代的污染源调查:参考项目的污染源调查方法(27)污染

11、源排污概况调查内容1. 在满负荷满负荷排放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2. 改、扩建项目改、扩建项目应给出:现有工程排放量现有工程排放量、扩建工程排放量扩建工程排放量、已经现有工程经过改造后污染物预测削减量预测削减量,并按上述三个量计算最终排放量;3. 对于毒性较大毒性较大的污染物还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非正常排放量;4. 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还应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周期性排放系数。周期性排放系数取值为 01,一般可按季节、月份、星期、日、小时等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28)点源调查内容1. 排气筒参数:底

12、部中心坐标,底部海拔高度,几何高度,出口内径。2. 烟气参数:出口速度,烟气温度43. 污染物:排放速率、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4. 毒性较大的污染物:非正常排放量、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29)面源调查内容1. 面源参数:起始点坐标,海拔高度,初始排放高度2. 污染物: 排放速率、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3. 矩形面源:起始点坐标,面源长度和宽度,于正北方向的逆时针夹角;4. 多边形面源:顶点数和边数,各顶点坐标5. 近圆形面源:中心点坐标,近圆形半径,近圆形顶点数和边数(30)体源调查内容1. 体源参数:中心点坐标,海拔高度,体源高度,体源边长2. 污染物:排放速率、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

13、3. 特殊参数:初始横向扩散参数、初始垂直扩散参数(31)线源调查内容1. 线源参数:几何尺寸(分段坐标) ,线源距地面高度,道路宽度、街道街谷宽度2. 污染物:各种车型的污染物排放速率,平均车速、各时段车流量、车型比例(32)其他需要调查的内容1. 建筑物下洗参数:排气筒离建筑物的距离,建筑物的长宽高建筑物下洗:指由于周围建筑物引起的空气紊流,导致烟囱排除的污染物迅速扩散至地面出现高浓度的情况。2. 颗粒物的粒径分布(3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资料来源1. 收集评价范围内以及邻近评价范围内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的近三年近三年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2. 收集近三年近三年与项目有关

14、的历史监测资料历史监测资料;3. 进行现场监测现场监测。(34)现有监测资料的分析内容1. 对照各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分析其长期浓度和短期浓度的达标情况;2. 若监测结果出现超标,需要分析其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和超标原因;3. 分析评价范围内污染水平和变化趋势(35)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基本原则1. 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内 20 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气候统计资料。2. 一、二级评价项目还应调查逐日、逐次逐日、逐次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其他气象观测资料。(36)气象贯彻资料调查要求一级评价1. 评价范围小于小于 50km 的,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并按选取模式要求,调查必需的常规高

15、空气象探测资料;52. 评价范围大于大于 50km 的,必需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3.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要求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获取近 5 年至少连续 3 年的逐日、逐次的常规地面气象贯彻资料,若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位置超过超过 50km,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则需要补充地面气象观测;4. 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要求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高空气象观测站,近 5 年内至少连续 3 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如果高空气象观测站于项目的距离超过超过 50km,高空气象资料可采用中尺度气象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

16、50km 内的格点气象资料格点气象资料。二级评价与以及评价基本相同,年限要求为近 3 年至少连续 1 年。(37)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内容1.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时间(年、月、日、时) 、风向(16 个方位或角度) 、风速、干球温度、低云量、总云量2. 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时间(年、月、日、时) 、探空数据层数、每层的气压、高度、气温、风速、风向(16 个方位或角度)(38)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1. 确定预测因子前提:要有对应环境质量标准2. 确定预测范围规则:预测范围覆盖评价范围,取东西向为 x 轴,南北向为 y 轴,项目位于预测范围的中心区域3. 确定计算点三类:环境敏感区、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和区域最大地面落地浓度点4. 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于污染源调查内容同5. 确定气象条件规则:计算小时(日)平均浓度采用长期气象条件进行逐时或逐次(逐日)计算小时(日)平均浓度采用长期气象条件进行逐时或逐次(逐日)计算,并选择针对所有计算点污染最严重的小时(日)气象条件和对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影响计算,并选择针对所有计算点污染最严重的小时(日)气象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