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512316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26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3 附件:附件: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 1 目的和依据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体法)关于“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的规定,指导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制定应急预案,有效应对意外事故,特制定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 2 适用范围 2.1 指南规定了制定应急预案的原则要求、基本框架、保证措施、编制步骤、文本格式等。适用于从事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简称“危险废物经营单位”)。 2.2 产生、收集、运输危险废物的单

2、位及其他相关单位制定应急预案可参考本指南。 3 原则要求 3.1 符合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3.2 体现应急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责任到人的原则。 3.3 注意与上级主管部门、政府相关部门或其他外部单位的应急预案相衔接,相兼容。 4 3.4 因地制宜,切合实际。以本指南为基础,可适当增减相关内容。充分考虑内部及外界(如自然灾害或临近单位的危险源)的事故诱因;正常工作时段及节假日和夜间等时段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事故或紧急状态对单位内外人员和环境的威胁以及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等。 4 基本框架(见附录 A) 4.1 应急预案简介 4.1.1 应急预案编制目的 应急预案

3、应当着眼于最大限度降低因火灾、爆炸或其他意外的突发或非突发事件导致的危险废物或危险废物组分泄漏到空气、土壤或水体中而产生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4.1.2 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明确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一般应针对各个危险废物经营设施所在场所分别制定应急预案;并细化到各个生产班组、生产岗位和人员。 4.1.3 应急预案文本管理及修订 明确应急预案在单位内的发放范围及应当进行修订的情形。 4.2 单位基本情况及周围环境综述 4.2.1 单位基本情况 4.2.2 危险废物及其经营设施基本情况 4.2.3 周边环境状况 5 4.3 启动应急预案的情形 明确启动应急预案的条件和标准。如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

4、危险废物溢出、火灾、爆炸等事故时,应当启动应急预案。 4.4 应急组织机构 4.4.1 应急组织机构、人员与职责 明确事故报警、响应、善后处置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及其职责。要建立应急协调人制度。应急协调人必须常驻单位/厂区内或能够迅速到达单位/厂区应对紧急状态,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熟悉应急预案。 4.4.2 外部应急/救援力量 明确发生事故时应请求支援的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名单及其可保障的支持方式和能力。 4.5 应急响应程序事故发现及报警(发现紧急状态时) 明确发现事故时,应当采取的措施及有关报警、求援、报告等程序、方式、时限要求、内容等。明确哪些状态下应当报告外部应

5、急/救援力量并请求支援,哪些状态下应当向邻近单位及人员报警和通知。 4.5.1 内部事故信息报警和通知 4.5.2 向外部应急/救援力量报警和通知 4.5.3 向邻近单位及人员报警和通知 4.6 应急响应程序事故控制(紧急状态控制阶段) 6 明确发生事故后,各应急机构应当采取的具体行动措施。包括响应分级、警戒治安、应急监测、现场处置等。 4.6.1 响应分级 明确事故的响应级别。可根据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分成完全紧急状态、有限的紧急状态和潜在的紧急状态等三级。 4.6.2 警戒与治安 4.6.3 应急监测 明确事故状态下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泄漏、压力集聚情况,气体发生的情况,阀门、管道或其

6、他装置的破裂情况,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等。 4.6.4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明确各事故类型的现场应急处置的工作方案。包括控制污染扩散和消除污染的紧急措施;预防和控制污染事故扩大或恶化的措施;污染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对措施等。 4.6.5 应急响应终止程序 4.7 应急响应程序后续事项(紧急状态控制后阶段) 明确事故得到控制后的工作内容。如组织进行后期污染监测和治理;确保不在被影响的区域进行任何与泄漏材料性质不相容的废物处理贮存或处置活动,确保所有应急设备进行清洁处理并且恢复原有功能后方可恢复生产等安全措施。 4.8 人员安全救护 7 明确紧急状态下,对伤员现场急救、安全转送、人员撤离以及危害区域内

7、人员防护等方案。撤离方案应明确什么状态下应当建议撤离。 4.9 应急装备 列明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清单,包括种类、名称、数量、存放位置、规格、性能、用途和用法等信息。 4.10 应急预防和保障措施 4.11 事故报告 规定向政府部门或其他外部门报告事故的时限、程序、方式和内容等。一般应当在发生事故后立即以电话或其他形式报告,在发生事故后 515 日以书面方式报告,事故处理完毕后应及时书面报告处理结果。 4.12 事故的新闻发布 4.13 应急预案实施和生效时间 4.14 附件 5 应急预案保证措施 应急预案是在紧急状态期间的行动方案。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当采取措施,确保紧急状态期间应急预案的有效

8、实施。包括: 1、对全体员工,特别是对应急工作组进行培训和演练。一般应当针对事故易发环节,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预案演练。应急响应一般程序是: (1)评估紧急状态; (2)隔离并防止人员进入受影响的现 8 场,撤离有关人员或进入避难场所; (3)必要时,提供紧急医疗救助; (4)通知响应机构和设施响应人员; (5)如果可行,控制事故(如控制泄漏等) ,但要注意安全,工作人员要受过训练并使用合适的装备; (6)为公共机构响应人员提供支持; (7)清理和处理现场,结束; (8)后续事项:报告,评估。 2、建立应急队伍。大中型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专业的应急队伍(如火灾小组、爆炸小组等);小型经营单位应

9、当建立兼职的应急队伍。 3、安排应急专项资金,用于隐患排查整改、危险源监控、应急队伍建设、物资设备购置、应急预案演练、应急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4、与周围社区和临近企业、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促进相互配合。 5、将应急预案依法报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备案。 6、在事故应急期间,按照地方政府的统一要求,做好各项应急措施的衔接和配合。 6 编制步骤 6.1 准备工作 6.1.1 成立应急预案制定小组 小组应当由熟悉单位自身情况的人员和各方面(如安全、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组织管理、医疗急救等)的专业人员或专家组成。必要时,可邀请危险废物产生单位人员参加或利用专家系统。 9 6.1.2

10、制定工作计划 制定详细周密计划,确保应急预案的制定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6.1.3 收集资料和信息 包括但不限于:(1)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2)单位安全与环保记录、生产事故及环境污染事故情况;(3)国内外同类单位环境污染事故资料;(4)地理、环境、气象资料;(5)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外部相关单位的应急预案;等。 6.1.4 分析评估 分析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 (2)环境污染事故后果;(3)环境污染事故的有效预防措施;(4)环境污染事故案例及可借鉴的经验;(5)环境污染事故可能影响区域;(6)应急组织机构的模式、职责、权力和义务、相关工作程序;(7)报警方式

11、、方法;(8)有效通讯方式;(9)自身能力和具备的资源;(10)可用的外部援助资源及联系方式;等。 6.2 起草应急预案 组织编写应急预案。要特别考虑分析评估时针对应急工作各方面不足提出的改进建议。 6.3 审定、发布实施并备案 邀请有关机构和专家对应急预案草案的合理性,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应急过程中是否会产生新的危害等进行科学评价和审核。经审核后,报单位主管领导审定后发布实施,并依法报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10 6.4 修订应急预案 7 文本格式要求 应急预案文本应:(1)便于查询。合理组织各章节,便于每个不同的使用者能够快速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2)便于兼容。应急预案的内容尽

12、量采用一致的逻辑结构和规范的格式,以便各级应急预案能更好地协调和对应。 7.1 文本格式 7.1.1 封面 标题、单位名称、预案编号、实施日期(修订日期)、签发人(签字)、公章。 7.1.2 目录 7.1.3 引言、概况 7.1.4 术语、符号和代号 7.1.5 预案内容 7.1.6 附录 7.1.7 附加说明 7.2 文本要求 7.2.1 使用 A4 白色胶版纸。 7.2.2 正文采用仿宋 4 号字,1.25 倍行间距,两端对齐。 11 附录 A 应急预案基本框架说明 附录 A 根据指南第 4 部分“基本框架” ,对如何编制应急预案做进一步阐释和说明。 本应急预案基本框架不要求照搬。应急预案

13、也可采用以“应急环节”为单位的模块化编排方式,即将与某一环节相关的内容都编排到一个模块。如将“应急监测”作为一个模块,在该模块中规定所有涉及应急监测的内容,包括指挥管理、执行程序、执行者、联系方法、监测设备、监测方案、技术资料、相关图表等。 1 应急预案简介 1.3 应急预案文本管理及修订 1 应急预案简介 1.3 应急预案文本管理及修订 明确应急预案在单位内的发放范围。如规定在每个经营场所至少存放一份完整的应急预案副本,在每个相关设施或设备点至少存放一份简洁明确的应急响应程序图或行动表。对外发放的,应列出获得应急预案副本的外单位(如上级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有关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名单

14、。必要时,应急预案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应当分发给可能受其事故影响的周边单位,如学校、医院等。 明确应急预案应及时修订,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一般在以下情况下应当及时进行修订:适用法律法规变化;应急预案在紧急状态下暴露不足和缺陷,甚至完全失效;危险废物经营设施的设计、建设、操作、维护改变;可能导致爆炸、火灾或泄漏风险提高的其他条件改变;应急协调人改变;应急装备改变;应急技术和能力的变化;各个生产班组、生产岗位发生变化;等。 12 2 单位基本情况及周围环境综述 2 单位基本情况及周围环境综述 本节的作用是让各方应急力量(包括外部应急/救援力量)事先熟悉和掌握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周边环境的有关情况,以利于

15、保证应急行动的顺利开展。 2.1 单位基本情况 2.1 单位基本情况 如: (1)单位基本情况概述。包括本单位及危险废物经营场所(危险废物经营设施所在地)的地址/地理位置、经济性质、经营种类、从业人数、隶属关系、危险废物经营的种类和规模等内容。 (2)单位的空间格局。包括本单位及危险废物经营场所的厂区布置、主要道路、疏散通道、紧急集合区等(可附图) 。 (3)单位人员。包括本单位及危险废物经营场所人员的构成、数量和在生产区域的分布情况等。在介绍单位人员情况时,可以按照与危险废物接触的紧密程度来划分单位人员类别,以便于管理和应急沟通。 2.2 危险废物及其经营设施基本情况 2.2 危险废物及其经

16、营设施基本情况 如: (1)所经营主要危险废物情况。包括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形态、特性、主要危害等,可列表。 (2)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相关设施情况。说明各设施在厂区内的位置,各个生产环节的装置设备及其运行状态,生产工艺和能力等。 对危险废物贮存设施,有必要说明其建设标准、配套装置、贮存能力及区域环境等情况。 13 (3)利用、处置危险废物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及最终物质。 (4)危险区域。根据(1) 、 (2) 、 (3)的情况,说明单位危险区域的分布情况。 2.3 周边环境状况 2.3 周边环境状况 说明本单位周边一定范围(如 1 千米)内地形地貌、气候气象、工程地质、水文及水文地质、植被土壤等情况;周围的敏感对象情况。 说明周围的主要危险源(即周边可能对本单位产生不利影响或危及本单位安全状态的危险源)情况。 敏感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下列特征的区域: (1)需特殊保护地区: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