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解放桥重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25079 上传时间:2017-02-2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林市解放桥重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桂林市解放桥重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桂林市解放桥重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桂林市解放桥重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桂林市解放桥重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桂林市解放桥重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林市解放桥重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桂林市解放桥重建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表二十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目 录一. 总则 编制依据 工程概况 工程特点一. 施工部署 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任务划分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仪器设备配备 临时工程安排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及设备、人员、材料进场方案一. 施工顺序及进度计划 工期安排原则 总工期安排 进度计划安排的总思路 施工顺序 进度计划 工程进度控制一.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施工方案 量、安全、环保的措施 确保工期的措施 确保质量的措施 确保安全的措施 环境保护措施桂林市解放桥重建工程 保证通航的措施 雨季及洪水季节 夏季 农忙季节八 “四 新 ”、节 约 投 资

2、 、降 低 施 工 成 本 的 主 要 措 施 应用酚醛覆膜胶合板新材料 节约投资, 提高认识,加强宣传 奖励 处罚 铁道部第一工程局安全标准工地评定办法表二十 ) 械设备、施工管理水平和多年来在长江、黄河、汉江和嘉陵江上建桥施工及在溶区复杂地层基础工程施工所积累的宝贵经验。() 临桂林市解放桥重建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象鼻山、塔山、穿山,北临伏波山、叠彩山、东靠七星山。该桥是连接漓江东西两岸的主要枢纽,西接解放东路,并与滨江路、正阳路、中山路、解放西路相连。东接自由路与临江路、东江路、穿山路七星公园连接,是桂林市沟通漓江东西两岸的一条重要交通要道。解放桥特殊的地理位置,要求桥梁不但要满足

3、其自身功能要求,还要满足桥梁美学上的要求,不仅使大桥本身成为一件优美的艺术品和旅游新景观外,同时要与周围风景融为一体,不破坏其整体性,成为桂林市标志性建筑。这对密切市中心区东区经济社会及旅游的联系、加快经济发展、 缓解目前十分拥挤的交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0+至东岸桩号 止,全长 ,采用五跨空腹式连拱结构,1+72+61+(不含桥台),其中中间三跨跨越漓江,两侧岸跨以半穿式拱上跨地面道路。在河道中仅设 3 两个桥墩。在立面上跨径从中间向两侧逐渐缩小,但中间三跨跨径差异不大,形成了较好的立面视觉效果。与现有旧桥相比,桥位处阻水面积减少,河道变得更加宽畅,有利于泄洪及漂流物过桥。该桥采用 R=的纵向

4、竖曲线,竖曲线切线长约 75 米,竖曲线中心设在中跨跨中,以保证结构受力的对称性。两侧各接 纵坡,直到两岸桥台。桥面全宽 45 米,六车道,车道宽 ,在车道两侧各为 的分隔带( 含 车道防撞栏杆及 的非机动车道栏杆),外侧为 的非机动车道及 的人行道。理、地形、地貌桂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 110 度 17 分,北纬 25 度 18 分。地处湘桂走廊南端,为桂北地区的铁路、公路、航空的交通中心,是驰名中外的风景游览城市。拟建桂林市解放桥重建工程位于现有老解放桥桥址处,场地为漓江内叠 上叠式河谷 阶 地地貌。 墩位于河床部分,地貌受河流冲桂林市解放桥重建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文

5、字说明刷、侵蚀作用影响,河床呈波浪状,钻孔孔口标高在 间变化; 墩与 台位于两岸不对称漓江 I 级阶地上,现经人工建筑,东岸钻孔孔口高程 漓江河面宽度约 200m,河床与两岸高差约 810m。地质拟建场地内地层由上部覆盖层和下部上泥盆统融县组(D 3R)灰岩组成。其中上部覆盖层包括人工填土层(Q 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 中、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 al+场地位于桂林岩溶峰林平原地表水与地下水集中排泄区。场地内地下水分别属潜水和岩溶裂隙水两类。场地岩土层可划分为如下几种成因类型地层:人工填土层(Q 主要由填土和 块石等,再依其成分不同细分为素填土和杂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 主要由粉细砂、卵石

6、层、圆砾、中粗砂等组成。中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 al+主要由含粉质粘土卵石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和中粗砂层等组成。基岩为上泥盆统融县组(D 3R)灰岩。灰 浅灰色,主要矿物成份为方解石,微晶细晶结构,中厚 厚层状构造,致密,质硬性脆,产状:走向向 角 1020。该层岩面起伏 变化大,溶沟、溶槽、溶 蚀裂隙、鹰 嘴岩及溶洞等岩溶现象极为发育。岩层中发育有二组节理、裂隙结构面,倾面分别为大于 70和 4060。按岩体完整程度可分为破碎灰岩、较破碎灰岩及较完整灰岩。其中较破碎灰岩,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平均值为 整灰岩 为 岩岩溶 强发育,岩面起伏激烈,溶沟、溶槽、溶洞强发育,溶洞发育趋势随深度变化呈向下

7、明显减弱趋势,表现为溶洞发育个数越深越少,溶洞高度也小,而洞顶灰岩厚度相对较大的特点。水文及气象桂林市地处我国南方低纬度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 9511990);多年平均年蒸发量桂林市解放桥重建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12631566雨多集中于 48 月;年平均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5 ;相对湿度 5787%,绝对湿度 18,常年主导风向为 ,平均风速 s,瞬时极大风速为 s() ,年平均日照 时,平均气压 江属珠江水系一级支流桂江的上游,其集水面积 2860年平均流量 133m3/s,最小流量小于 s。解放桥处,漓江正常水位标高为 般低水位 为 年一遇洪水位

8、为 应流速为 s。历史最高洪水位 应流速 s。漓江水量分配受气候、降水、地形等因素控制影响较大,其中 38 月的流量占全年泾流量的 80%,11 月至次年 2 月水量不足。航道与漂流物漓江航道目前为 7 级航道,航道在最高通航水位时,净高是 宽是 22m 。最高通航水位是 航流量 为 2698m3/低通航水位是 水流量 江发生漂流物的季节一般在春、夏两季,种类为木材、树枝、垃圾和动物尸体,堆积高度为 1m 以下(指在回流区)。部名称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备 注一 下部工程1 30 砼 650 72 4120台砼 6504 墩台身砼 8005 推力基础 2211 其中 0996112部工程1

9、主拱圈钢筋砼 9442 腹拱圈 363 纵梁钢筋砼 440桂林市解放桥重建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三 桥面系1 分隔带盖板 M 行道板 M 机动车栏杆 M 撞栏杆 M 面铺装 桥主要工程量1化圬工 50832 钢筋 t 级钢筋:钢筋:绞线 t )道两岸均为厂区和居民区,施工场地有限,施工干扰大。3 墩位于主河道,需修建跨江施工便桥,以便运输机具设备及材料,搭设施工工作平台,深打钢护筒,采用钢套箱施工承台。工填筑、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和中上更新统冲洪积层)和下部上泥盆统融县组(C 3r)灰岩组成,该层岩面起伏变化大,溶沟、溶槽、溶蚀裂隙鹰嘴岩及溶洞等岩溶现象极为发育,对钻孔进度影响较大。桥面宽

10、45m,采用支架法浇注拱脚拱圈砼,且横桥向分五个节段,首先施工机动车道桥,待合拢,预应力张拉完成后,钢拱架脱架向两侧横移施工下一节段,施工周期长,工序搭接严密,施工难度大,工期紧。8 月份为雨季施工,下部工程施工受控制,分项工程较多。基础施工应避开洪水期。二. 施工部署(一)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任务划分桂林市解放桥重建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1. 施工组织机构为承建本合同工程,由我处组建广西桂林市解放桥建设工程项目经理部,负责履行合同、指挥生产,按期优质建成本合同工程。项目经理部,设经理名,副经理名, 总工程师名,经理部内设施工技术、安全质检、计划合同、财务、试验、物资设备、办公室七个职

11、能部门,共 计0 人。经理部下设两个项目队,在经理部的统一领导下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本合同工程。施工期间,计划进入工地人数 385 人,其中生产工人 360 人,管理人员 25 人。现场组织机构设置详见组织机构框图。60 人,负责解放桥下部工程施工,负责便桥和工作平台的修建,负责桥面系施工。第二项目队 200 人,负责临时支墩和钢拱架搭拆及上部工程施工。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仪器设备配备详见承包人主要施工设备表和主要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表。 临时工程安排根据合同段内工程量分布,组织机构设置及任务划分,本着满足施工,节约 投资的原则,确定临时工程方案如下(参见图工总体平面布置图)。近滨江路,以搭设临建房为主,生产办公及生活用房 400 平方米,监理用房 80 平方米。近经理部,采用部分租房,部分搭设临时住房,第二项目队生活区设在解放桥东端,自由路南侧附近,以搭设临时房屋为主。通便利,通往生产、生活区,便道各 150M,以保证大型设施顺利进场。桂林市解放桥重建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