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术(质量)交底书单位工程名称GDK38+359-505 明挖段兼盾构始井时间2011 年 6 月 5 日交底组织单位莞惠城际轨道交通 GZH-6 标项目经理部二分部分项工程名称圈梁、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单位大朗车站架子队被交底单位一 设计概况:1.冠梁混凝土设计等级 C30;2.冠梁主筋保护层为 43mm;3.钢筋:采用 HPB235 级,HRB335 级钢筋,材质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光圆钢筋》 (GB13013-19)及《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 (GB1449-1) ;4.焊条:用电弧焊焊接 Q235 钢和 HPB235 级钢筋采用 E43 型焊条,焊接 Q345 钢和HRB335 级钢筋采用 E50 焊条5.主筋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且必须保证连接质量二 施工准备:1.熟悉图纸,对现场进行调查,熟悉现场地形2.与各业务部门联系,按照临时用电要求架设临时用电;3.布置周转材料堆放场地;4.人机料进场三 施工工艺施工准备 放样 开 挖基坑 排水 剔除地连墙顶多余混凝土 地连墙检测 冠梁钢筋制作安装 预埋件安装 支模加固 钢筋、模板验收 混凝土施工 养护 周围回填。
四 施工方法:21.基坑开挖: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开挖前必须对开挖区域进行调查,对有地下管线的地方要进行明确的标注,此部分开挖采用人工开挖,杜绝机械开挖,防止破坏地下管线2.排水:采用污水泵排水,水排至安全地方,保证不能回灌至基坑;3.凿除墙顶桩顶超灌混凝土:人工采用风镐凿除凿除时必须对墙体预埋的检测管进行有效的保护,保证其安全4.钢筋加工制作及安装:钢筋采用现场加工制作,人工运输到墙体后人工进行现场绑扎5.钢筋制作施工方法根据图纸及规范要求由施工班组先下钢筋配料单,经钢筋工长及主管工程师审核后,严格按配料单进行下料,钢筋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施工规范要求加工后的成品必须有专人复核,技术人员随时抽检,并按其规格尺寸分类堆放,钢材锈蚀的必须经过除锈后方可使用钢筋原材料及半成品堆场设在钢筋加工场附近,原材及半成品必须挂标识牌,以防错用1筋冷拉、调直工程中的 φ10~φ12 盘圆钢筋应进行冷拉、调直用自动调直切断机对盘圆钢筋进行调直切断,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少 4% ⑵钢筋切断根据图纸要求尺寸,对 φ12 以上钢筋按钢筋配料单使用钢筋切断机切断。
⑶钢筋弯曲根据钢筋配料单所附大样图,按照设计要求使用钢筋弯曲机将钢筋弯曲成图纸要求形状,并按规定部位、尺寸组别分类码放,挂牌标识⑷钢筋加工质量要求①钢筋拉直应平直,无局部曲折3②钢筋切断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钢筋的长度应力求准确③钢筋弯曲成型形状正确,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见表 1钢筋加工允许偏差表钢筋加工允许偏差表 表表 1 1项目项目允许偏差值(允许偏差值(mmmm))测量法测量法钢下料长度±10尺检成型长度±5尺检180弯钩平直段长度±5尺检箍筋 135平直段长度±5尺检90弯折±20直角尺检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的净尺寸± 0尺检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0尺检⑷梁钢筋绑扎施工方法 ①工艺流程 弹线→下部钢筋→穿插箍筋→上部主筋→绑扎→垫保护层→验收 6.钢筋绑扎质量标准 钢筋绑扎安装必须符合《钢筋混凝土施工验收规范》、《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要求 钢筋绑扎质量允许偏差见表 表 2钢筋绑扎质量允许偏差表钢筋绑扎质量允许偏差表 表表 2 2项项 次次项目项目允许偏差(允许偏差(mmmm))检查方法检查方法1绑扎网眼±20尺量连续三挡,取其最大值宽、高±5尺量 2绑扎骨架长度±10尺量间距±10尺量 3受力主筋排距±5尺量4箍筋、构造钢筋间距±10尺量连续五个间距5电渣压力焊焊包凸出钢筋表面≥4尺量中心线位置5尺量 6焊接预埋件水平高差+3,-0尺量梁、±37受力主筋保护层尺量受力主筋外表面至模板内 表面垂直距离7.预埋件安装:按照设计图纸尺寸安装预埋件,要求安装位置准确,安装牢固,保证在4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位移。
8.模板支设及加固:模板宜采用合格的钢模或木模板,必须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变形模板加固合理,保证在混凝土施工中不跑模不漏浆模板安装必须符合《钢筋混凝土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模板加固双模采用对拉丝杆水平间距 60cm,竖向间距 70cm,离底 20cm,离定 30cm单侧模板采用钢管斜撑间距 50cm,地锚间距 25cm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表 表 3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表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表 表表 3 3项项 目目允许偏差允许偏差(mm)(mm)轴线位置5底模上表面标高±5截面内部 尺 寸梁+4, -5全高≤5m6层高垂直 全高>5m8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表面平整(2m 长度上)5侧模次龙骨间距300主龙骨(或 48X3.5mm的钢管)侧模斜撑平撑次龙骨间距300主龙骨(或 48X3.5mm的钢管)钢筋斜撑平撑钢筋钢筋地锚地锚5侧模斜撑平撑地锚次龙骨间距300主龙骨(或 48X3.5mm的钢管)钢筋钢筋钢筋9.混凝土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车运送到施工现场,采用泵车入模或采用榴槽入模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检查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应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振动器正确方法,应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混凝土上下振捣均匀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每层混凝土的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内 50mm 左右,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每一插点要掌握准振捣时间,过短不易密实,过长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对塑性混凝土尤其要注意一般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沉降、不再出现气泡及表面泛出灰浆为准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但不能混用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振动棒作用半径的 1.5 倍振动器使用时,振动器距模板不应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 0.5 倍,不能紧靠模板,禁止振动钢筋,预埋件等10.混凝土自然养护:砼浇筑后,应在 12h 内进行洒水养护洒水次数以能保持砼具有足够湿润状态为宜对竖向结构混凝土,拆模后用塑料薄膜进行外包或外表刷薄膜养生液进行养护对梁混凝土覆盖塑料薄膜或派专人进行浇水养护对施工缝处要进行薄膜和草袋覆盖养护施工时严禁冲击砼砼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7 天,并由专人负责做好砼养护记录浇水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12h 以内进行。
浇水次数应根据能保证混凝土处于湿润7的状态来决定冬季施工期间要做好浇注砼的保温工作,覆盖多层棉被或草帘,并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保温覆盖以确保砼在低温下的强度增长,防止冻裂五 技术保障措施1.为有效控制钢筋绑扎间距,在绑扎钢筋时均要求操作工人先画线后绑扎2.箍筋成型时,应在弯折处逐根对齐,若箍筋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时,对于Ⅰ级钢筋,可以重新将弯折处直开,再行弯曲调整(只可返工一次);对于其它品种钢筋不得重新弯曲3.成型钢筋在搬运,堆放要轻抬轻放,放置地点应平整4.钢筋绑扎前必须先在模板上画出绑扎点,严格遵照绑扎要求5.钢筋焊接必须坚持先进行工艺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时,双面焊不小于 5d(d 为钢筋直径) ,单面焊为 10d(d 为钢筋直径) ,焊缝饱满,焊缝厚度符合要求钢筋连接后要保证钢筋在一条轴线上6.在浇筑混凝土前,应详细检查墙体筋和框柱钢筋的位置是否准确,固定措施是否牢固,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派专人管理,随时检查钢筋偏位情况,发现问题应随时处理7.通过垫块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卡具控制钢筋排距和纵、横间距8.施工时严格按要求进行支设模板,防止浇筑砼时产生变形。
9.模板支柱应设在坚实地面上,并垫通长脚手板,以防下沉10.每层砼的浇筑厚度,应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11.模板一律采用脱模剂,不得漏刷积液,在钢筋绑扎前涂刷均匀六 安全措施:1.施工用电必须按照项目部临时用电方案施工,不得随意拉电,并派专业的电工2.上班必须佩带安全帽及其它防护用品3.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64.施工场地管线较多,对不明的地方要进行施工,先与项目部有关部门联系,不能盲目施工交底人被交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