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需求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实践性探索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492228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向需求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实践性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面向需求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实践性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面向需求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实践性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面向需求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实践性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面向需求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实践性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面向需求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实践性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向需求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实践性探索(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面向需求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实践性探索网络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成为当前各高校教学改革中的一大亮点。人们普遍认为,网络教学跨越时空、交互性强、资源丰富、共享名师,它的实施有利于知识意义建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网络教学平台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定位不够明确,需求分析不够到位,致使教学效果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本文尝试通过对面向独立学院三本学生开设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这一具体案例分析,探索在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过程中,如何结合具体需求进行针对性设计。 一、明确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性质 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教学手段的一种,其主

2、要任务还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教育目的。因此,建设目标的确定成为建设平台的首要任务,它不仅有助于明确平台与教育目的的衔接关系,从而明确平台建设的工作方向;同时也有助于教学平台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并可作为教学实施的依据。所以在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过程中,必须首先制定明确的建设目标,以利于网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当前的网络教学平台大体可分为三类: (1) 主要面向成人教育、技能教育的远程网络教育平台。该类网络教育平台可以说是网络时代远程教育的新模式。由于远程教育有师生分离的特点,学生主要通过网络获得相关课程的知识,因此远程网络教学平台必须能够独立地为学习者提供相关课程的全方位教学。 (2) 主要面向教师,

3、向他们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精品课程网络建设。它们是网络教学的示范课堂,在共享相关课程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也示范了名师的优良教学方式,是教师进行教学学习、交流的良好平台。其示范性要求建设该类平台时,需要从多个层次上考虑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情况,做到优质教学资源真正意义上的共享。 (3) 面向普通校园教育的课堂辅助教育平台,也是当前各全日制高校广泛建设的一种网络教学平台。该类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补充和延伸,它不可能代替传统课堂教学,但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个性化学习,具有针对性强、与课堂教学结合紧密等特点。 我们此次进行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就是属于第三类教学平台,其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与课

4、堂教学相结合,具有同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二、关注服务对象的特征分析 教学性是网络教学平台的第一特性,因此,其首要目标是实现有效的教学。按照教学设计理论,对学习者和教授者的分析是完成目标的关键性步骤。当前网络教学平台中大部分教学资源仅仅是教学内容的课堂版改编成网络版形式,并不关心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否能满足参加该网站学习的学习者需求,也不关心是否符合教师的教学习惯,这是造成目前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效果不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2.1 重视对学习者的分析 现代教育学认为,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满足学习者需求,促进学习者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有效的学习,教学的一切过程都要围绕这个中心进行。作为教学过程的

5、一个基本构成要素,同时也作为教育系统最重要的产出,学习者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随着学习化社会的来临,全社会关注的重心已越来越多地由“教”转向为“学” 、由教学者转向为学习者。对于学习者的特征,考虑得越详细、越深人,就会越有助于对课程的设计。在设计开发网络教学平台之前,同样需要对学习者的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其内容通常应该包括:学习者一般特征(如年龄、性别、基本能力等)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学习技能、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科背景等相关信息。 此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主要教学对象是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我们经过深入的分析,结合长期教学过程中所积累的教学经验,总结出

6、如下主要特征。 (1)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学习主动性有所欠缺 作为大学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一年多的大学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由于刚刚进入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不适应性、工科类课程相对的枯燥性等因素,造成总体而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因此,我们在平台建设过程中,特别注意了应用实例、实用图片的引入,并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丰富页面的可读性,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同时,我们还引入了协助学习理论,通过在线学习交流平台的建设,使学生在零距离的相互讨论、相互促进中,加强了学习氛围。 (2)实践动手能力较弱 独立学院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作为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独立学院,必须立足

7、于地方,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开设相关专业,培养出受当地欢迎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为体现出地方性、应用性的办学特色,多数的独立学院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人才” 。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计算机组成原理” ,其教学大纲也是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制订的,特别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 然而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过程中,我们特别加强了实践环节的网络辅助教学功能。 (3)有一定的网络操作技能,但利用网络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网络学习需要有一定的网络操作技能,对计算机专业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

8、学习资料的收集、课程相关文献的检索、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方面,他们的能力还是有所欠缺的。因此,我们在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时,向他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相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 ,以便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2 重视教师在网络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网络教学平台的成功开发,50%是创意,这任务非教师莫属;30%是艺术,这需要点天赋;20%是技术,是人人都能学得会、做得到的。可见教师在其中的作用还是十分重要的,他们如何将知识呈现给学习者,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和形式。我们此次平台建设中的教师们具有如下的特点。 (

9、1)有较强的网络开发能力 计算机专业教师在网络开发设计方面都有较强的能力,在完成平台内容设计的同时,也完成了大部分的网络设计工作,使得本次建设工作具有极佳的衔接性,也为平台建设完成日后的维护、更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外聘教师比例较高 由于独立学院教师组成的特殊性,造成教师团队中的外聘教师比例相对较高,学生除了课堂实践,与外聘教师面对面接触、交流的机会较专职教师来说要少得多。而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正好能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通过在线学习交流平台,加强了学生与教师间的沟通,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同时也通过网页访问量的记录反馈,使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中存在的

10、主要问题。 三、定位适用于课程的网络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是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的核心。在教学策略设计时,先要确定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内容类型。现代课程的三大板块:理科课程、实用性课程、人文社会课程,各自承担着一个方面的独特功能。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可以简单划分为:知识、技能基础课和专业发展创新课。当然,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不同类型的课程,在做网络教学平台设计时,所采取的策略就应该有所区别。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本科阶段的学科基础课程,主要讲述计算机基本部件的逻辑结构和功能原理,具有知识面广、难度大、内容多、更新

11、快、头绪多等特点;由于专注于微芯片内部,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程难点多、非常抽象、图例多。本课程的特点要求教师能及时反映计算机发展新技术、新动向,更必须根据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反映,总结经验和教训,调整改进授课方法,使教与学达到完美的结合。 网络教学平台的辅助教学,正好能弥补课堂教学时信息量不大、书本知识更新较慢、学生学习情况反馈渠道较少等缺点,利用各种图片、虚拟现实技术、Flash 动画等手段演示、讲解原理,提供虚拟实验平台,及时发布学科前沿动态,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设计合理的网络教学平台结构 网络教学平台的结构, “是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指导下,进行的网络教学平台的总体建构”

12、。结构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网络课程的质量。在明确了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性质、分析了服务对象的特征、定位了适用于课程的网络教学策略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构建平台的总体结构了。 根据之前的分析,我们将此次“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教学平台的总体结构设计如图 1 所示。 我们利用 ASP、EDA 等技术,最终实现了整个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通过该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增强了课程的学习兴趣、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实践能力,基本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可见网络建学平台建设的需求分析是重要而有效的。 摘要:计算机课程实验是大学本科计算机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根据我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基本情况,我们将改革的重点放在打通计算机专业的

13、所有计算机课程,构建上下统一、先后呼应、互为服务、前后铺垫的实验课程平台体系,实施实验教学的“三段式” 、实验内容的“三层次” 、实验体系的“三技术” 、实验教学的“三结合”实验教学模式。本文介绍了这一教学模式。 关键词:实践教学;三段式;三层次;三技术;三结合 G642 1 引言 计算机课程实验是大学本科计算机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是计算机实验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根据我校基础计算机实验教学的基本情况,我们将改革的重点放在打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所有计算机课程,构建上下统一、先后呼应、互为铺垫、前服务后的实验课程平台体系,实施实验教学的“三段式” 、实验内容的“三层次

14、” 、实验体系的“三技术” 、实验教学的“三结合”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我校实验改革的指导思想为:加强基础训练,强化专业技能,注重实验基本技能和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在明确实验教学内容和确定实验教学学时数的前提下,整体考虑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实验体系的构建。避免实验内容重复,强化内涵,提高水平,将课程实验体系的构建形成一个有机的、互动的、充满活力的、贯穿始终的整体,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专业知识的相互呼应,通过实验努力满足与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 2 “四个三” 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 2.1 实验教学过程的“三段式” 第一阶段(计算机基础素质实验教学):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对学生进行计

15、算机专业要求比备专业基础素质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熟悉常用计算机设备及其仪器仪表的操作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应用技能和编程技能,以及理工科专业必备的观察、记录实验 结果及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第二阶段(多门专业课程融合的实验教学):按照实验内容归类梯次训练逐步深化的要求,从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时代性方面总体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实验内容要求相近或相同类别(例如 C 语言程序设计与 C+,平面设计、静态网页设计、动态网页设计与数据库技术等)的实验内容,采取由浅入深、循环渐进、逐步推进、融合重组等方式进行深化

16、。将原来分散于各相关学科的知识整体化、系统化、实现多学科知识融合。在加强计算机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在这一阶段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开放性、自主性、综合性设计实验教学法):由指导教师讲授课程实验的基本思路、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科研论文的基本要求,同时启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按照完整的课题研究模式,自主选题、自行设计实验课题方案,拟定技术路线,利用各种实验技能和手段,综合运用所学的课程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得出相对客观的研究结论,完成科研论文或实验报告的撰写。这是一种以人为本,强调促进学生发展、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教学活动。 2.2 实验教学的“三个形式” 将过去依附于理论课程的实验部分分离出来,优化重组,自成体系。按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实验的内在联系将全部实验整合为课程实验、计算机专业技能实验、课程综合实验等三种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