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感悟(叙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486502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感悟(叙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感悟(叙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感悟(叙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感悟(叙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感悟 记得前几年,我撰写的论文小学社会教学法之我见曾获得过县级一等 奖。时隔几年,教育形式和教材都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当然教学方法也得 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本学期开始,我被安排教三年级的品德与社会 ,原想, 这样的“小科”肯定是枯燥无味,无非是照本宣科罢了,不曾想,几节课下来, 竟让我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同时也有了一些困惑,促使我不得不静下心来, 认真审视这一门课。 作为一线教师,我对任教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感到的困惑主要集中在这 样两点:一是我们如何看待品德与社会课程?二是我们如何实施品德与社会课 程?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教材是把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与科学 启

2、蒙、社会活动等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相结合,是一门重要的综合 课程。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化,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使其更 贴近儿童的生活,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针对这一课程的特点,我在教学过 程中注重把课堂与生活体验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转变观念,丰富课堂 以前的思想品德课是严肃而认真的,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一切以教 为中心,学生头脑里形成的都是空洞的理论。而今天,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 师必须彻底转变课堂观念,课堂必须植根于生活体验,以此为载体,创设出学 生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把课堂开放给了学生, 让学生在感知书本内容的同时,

3、强调让他们走出去,亲身体验,然后再与课堂 相结合,这样,就为学生搭建了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云梯。比如说:我在 教学集体的力量一课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三年 级曾经在学校组织的拔河比赛中战胜四年级学生,取得了中年级第一名的好成 绩,我抓住这一事例,引导学生畅谈一下取得好成绩的原因,使学生很快体会 到成绩的取得,是靠集体的力量,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 伟大的。这样,学生们学的有兴致,记得牢,加上亲身体验,加强了学生的品 德修养和道德养成。 二、深化课堂,规范意识 以前的思想品德课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知道了我们的祖国是伟大的, 要热爱祖国,但不知如何去热爱;

4、明白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团结,但真 正在一起了又不知怎样做了,经常弄出一些矛盾来。这就是注重知识的传授、 忽略行为的巩固,也就是说忽略生活体验造成的影响。新的品德与社会课恰恰 针对这一弊端,进行了改变: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求教师通过行为指导、情 况辨析等方式方法对学生加强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促使学生养成良好 的品德行为习惯,成为人格健全的公民。比如说我在教学同学之间一课时, 不仅使学生从理论上明确了同学之间该怎样相处,还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平时和 同学相处时,遇到过那些不知该如何处理的情况,请同学们帮助出出主意,帮 助解决矛盾。有两个同学经常吵架,原因就是他们在课桌上画了一条“三八”线,

5、 只要有一个同学过了线,两人就吵,班干部也管不了,这一次,经同学们用本 课所学的知识一劝导,问题解决了。课下真正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同学友好 相处。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范围广泛,仅靠课堂是远远达 不到的,只有经过感性的生活体验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善于引导学生 去生活中体验,恰到好处的点拨学生的心灵,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创设情景,间接体验儿童的天性是幼稚的、天真的,他们对外界的认识与感知往往是从具体形 象开始的。那些具体的情景、鲜明的图像、亲身经历体验的东西往往在头脑中 频繁出现,激活了头脑中潜在的认知能力,从而使儿童获得丰富的知识能力和 生活能力。但联系现实的教学

6、过程看,有些内容和经验是无法或难以让学生亲 历、体验的,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教师有目的的去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身临 其境的体验。而且这种情景与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越高。 例如我教学有了矛盾怎么办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上课伊始,请 一名同学急匆匆地进入教室,慌乱中把一名同学的书本碰下了桌子,这名同学 看都没看一眼,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然后请同学们就这件事展开了讨论: 说一说,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于是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有的说: “刚进来的同学做得不对,碰下了人家的书,应该给人家捡起来,并给人家说声 对不起才对。 ”有的说:“是呀,碰下了人家的书,一声也不吭就走了,

7、搁谁身上 谁也不愿意,要不是老师在的话,甚至还能打起来呢?”刚才被碰下书的同学站 起来说:“老师,他不懂礼貌,我自己捡起来,不跟他一般见识。 ”说完弯腰捡起 了自己的书。可看上去,也不是那么情愿。在这种情况下,我引出了今天的课 题:同学之间有了矛盾怎么办?这节课学生学得非常投入,他们很快就明确了 同学之间要平等相处,互相关心,产生了矛盾,要及时沟通,相互宽容,教学 效果非常好。生动形象的教育情景的创设触摸到了儿童的心灵,并且能够得到 儿童心灵的真诚认可,也会伴随他们的成长,影响他们的一生。 总之,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 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切实 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 惯、乐于探究, 、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教师作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 和合作者,积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