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教学方式革新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486004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美文学教学方式革新 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英美文学教学方式革新 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英美文学教学方式革新 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英美文学教学方式革新 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英美文学教学方式革新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美文学教学方式革新 (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美文学教学方式革新英美文学教学方式革新 一、背景介绍英美文学课程在大学英语专业的教学有百年历史了。百年以来,该课程教学所展现出来的作用和意义非常明显,它是英语专业学生人文和文化素质教育重要环节。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不断深化发展,物质文明不断进步的过程中,精神文明的诉求不断减少,表现在英美文学课程上就是课时减少,学校和学生的重视程度都很低,甚至出现排斥英美文学课程的状态。所以,为了改变英美文学课程的现状,我们做出一定的努力探索原因,寻找英美文学课程前进的新方向,重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二、英美文学课程现状的原因1、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的矛盾。我国 20 世纪初是人民大众急需新的精神文明熏陶,

2、去除腐朽观点打开新视野的时期。这个时候在大学英语专业引入英美文学是符合时代需求的,受到学校和学生的欢迎。而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放到首位,精神文明建设虽有提及但贯彻不力。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学校和学生更多关注的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否为市场经济提供助力的问题,而英美文学这样涉及精神文明的课程明显被边缘化。2、教学模式的单一。传统的教学中,由于英美文学内容跨度大,流派多,作者风格各异,而课时却不多的情况下,老师不得不采取“填鸭式”的灌输方法。这种方法在我国引入该课程初期的时候还是可行的,但是在精神文明受到抑制的环境下却不仅不能奏效,反而会浇灭学生学习热情

3、,破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其结果就导致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就很肤浅,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的发挥,不能进行有效地创造性思考。三、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进入 21 世纪,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进入一个更高的阶段,急需与之匹配的精神文明。国家不仅要使人民物质生活富足,也要使人民的精神生活也富足。为此,国家提出素质教育要在教学中全面推行。高校中的英美文学课程以其自身的人文作用应借此时机进行教学改革来适应社会需求。为此,我们努力的研究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并总结出了了一些有益的经验。1、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参与度首先,教师和学生友好地探讨文学课程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以刺激学生

4、学习英美文学的动力。探讨的内容围绕以下三点:1)学习和赏析的优秀作品是否能够提高我们生活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2)学习和赏析的优秀作品是否能够让我们了解社会生活画面和社会知识;3)学习和赏析的优秀作品是否提高和完善我们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英语知识结构。其次,我们采用任务型教学,由学生直接参与任务并控制任务的进度。例如,学生自主选择章节任务中的作家学生,亲身寻找相关材料,分析材料,制作课件以及总结参与的感受。这个过程不仅能促使学生主动地、有意识地寻找和挖掘所学内容的深层涵义和蕴藏的价值。也能促使学生改变知识来源固有态度,将自己的视野从教科书转向图书馆和互联网。这也从从另一方面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

5、独立学习能力。2、采用更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新的世纪里,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这也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这些变化也有利于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由于英美文学课程信息量大,抽象性强,利用多媒体设备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话,教学过程就相对流畅,学生思维也更开阔。例如,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使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等进行备课、上课和课后作业检查及辅导,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课前,我们分析和明确课程进度中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后,利用电脑通过互联网找到相关教学信息并进行筛选、整理和提炼,结合书本知识范围制作出丰富实用的多媒体课件:在课上,我们方便快捷地介绍文学背景及知识点,展现相关问题让学生参与思考和讨论,并根据需要放映相关作品片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进行作品内容的理解;在课下,布置思考题,指导学生课后通过互联网寻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