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量刑标准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2467387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同诈骗罪量刑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合同诈骗罪量刑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合同诈骗罪量刑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同诈骗罪量刑标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刑辩专家张智勇释义合同诈骗罪量刑标准来源:重庆智豪律师事务所 编辑:张智勇律师 (重庆律师协会刑事委员会副主任)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

2、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量刑标准及犯罪构成要件:1、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亦能成为本罪主体。本罪是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发 生的,主体是合同的当事人一方。2、本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的,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行为人主 观上没有上述诈骗故意,只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所欠债 务无法偿还的,

3、不能以本罪论处。行为人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既包括行为 人意图本人对非法所得的占有,也包括意图为单位或第三人对非法所得的占有。3、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即既侵犯了合同他方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又 侵犯了市场秩序。合同亦称契约,是指当事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目的,明确相互 权利义务的协议。合同是商品交换关系化法律上的表现形式,合同法律制度则 集中体现和反映了商品经济关系发展的 4、内在要求和一般规则,为商品交换 提供了基本的行为模式。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 对方当事人财物,且数额较大的行为。对于以签订合同的方法骗取财物的行为, 认定行为人是否虚构事实或

4、隐瞒真相,关键在于查清行为人在无履行合同的实 际能力。 合同诈骗罪量刑标准及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 (19961216 法发199632 号) 二、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利用经济合同诈 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的,诈骗数额应 当以行为人实际骗取的 数额认定,合同标的数额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其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经济 合同进行诈骗: (一)明知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担保,采取下列欺骗手段与他人签 订合同,骗取财物数额较大并造成较大损失的: 1虚构主体; 2冒用他人名义; 3使用伪造、变造或者无效的单据、介绍信、印章或者其他证明文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