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与良好习惯的实践研究 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466366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与良好习惯的实践研究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与良好习惯的实践研究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与良好习惯的实践研究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与良好习惯的实践研究 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与良好习惯的实践研究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与良好习惯的实践研究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与良好习惯的实践研究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与良好习惯的实践研究论文论文发表日期:2010年8月8日 作者:顾慧颜 【编辑录入:宁波里小学】关注学生责任感关注学生责任感 实现德育实效性实现德育实效性内容摘要:内容摘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体现师生民主的班级管理,其基点在于群体有较高的关心集体的意识。集体因我而更团结友爱,唤起学生的关心情感并不断丰富,学生关心品质的情感结构会趋向完善,情感能力会不断增强,情感反映水平也会不断提高。本文通过设计集体名称、物化集体内涵、充实集体活动、搭建竞赛平台、实现自主管理等五大途径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品质。注重过程的形成,以此来关注学生心灵,实现班主任工作的

2、优化,扎扎实实开展学生责任感培养的研究。关键词:关键词:情感体验关心集体接纳感荣誉感责任感培养是德育工作的主线,责任感无疑又是德育的灵魂。渗透在一时一事、一言一行之中,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关心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一种义务,是一种责任。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的品质,集体活动中让孩子们感到集体因我而更团结友爱。此时,关心集体,为集体服务,就不是一种强加给学生的任务,而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一种快乐的体验。一、设计集体名称,培养接纳感一、设计集体名称,培养接纳感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热心为集体付出,必须先让学生在思想上接纳集体。在刚接手班级的时候,我对学生说:“今天

3、我们有幸走到一起,成为新集体中的一员,老师很高兴认识你们,也希望我们新的集体能成为同学们的家,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家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学生们纷纷响应。我接着说:“这个名字应该由我们的学生自己来取,请同学们积极思考,每人都来为集体取名,谁取的名字最棒就采用谁的。”课后学生们积极思考,积极讨论不久,我就利用班会课上让学生们说说自己为班级取的名字,说说名字的含义融入了自己对集体怎样的期望,如“进取中队”、“我能行中队”等。商讨后采用了“乐园中队”作为集体的名字。取此名的学生是这样阐述的:“乐园中队,是因为集体就是我们的家,集体就是我们成长的乐园,我们在成长的同时也必须不断地为我们的乐园增光添彩!希望大

4、家能接纳我的建议。”给集体取名这项活动激发了学生对集体的“接纳感”,有了这种感觉,学生才会爱上自己的集体,并乐意为集体服务。 二、物化集体内涵,培养拥有感二、物化集体内涵,培养拥有感 孩子的天性是对自己的东西往往会倍加珍惜,倍加爱护。因此,我们要将原本在孩子心目中抽象的集体“物化”,培养学生对集体的拥有感。只有在内心世界中真正“拥有”自己的集体,才会珍惜集体的一切,视集体为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新学期伊始,我们设计了一棵大树,取名为“常青树”。这棵树有四根大树枝,代表四个小组,树枝上没有树叶。让学生们每人带一张小照片贴在树枝上,并引导他们:“我们集体这棵常青树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长出茂密的树叶来,树

5、叶怎么长?请同学们商量商量,学期末,我们要比一比谁的树叶最多,哪组的树枝最茂盛。”我们共同制定了领取树叶的条件。如:为集体做一件好事,就能领一片树叶;岗位服务完成得认真也可以领取一片树叶;小组的同学齐心合力,被评为最佳小组,该组每人加两片树叶;班级团结一致,在学校举行的各种比赛中获奖,每人也能获得两片树叶学生们为了多获得树叶,自觉形成了“小伙伴”式的“帮扶对子”,这种对子是自发形成的,效果不言而喻。班上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性循环, 常青树果然枝繁叶茂。此时“常青树”已经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物化的班集体象征,自己为集体做出的贡献一目了然,符合学生的竞争心理,不断刺激他们积极为集体服务,为他们服务并强化

6、了孩子们对集体的拥有感。 三、充实集体活动,培养依恋感三、充实集体活动,培养依恋感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能让学生分享到快乐,进而产生对集体的依恋感。我们开辟了“每日名言”栏,让学生收集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名言。开辟了“个人展示台” 、 “乐园星榜”里有“关心集体星” ,每周都评选出最关心集体、热心为集体服务的同学,将他们的照片贴到星榜上,起榜样作用。有意识地让学生收集关心集体的事例,利用班会课的时间交流,让学生在良好的集体氛围中感觉集体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为自己在这样的集体中而自豪,从而产生对集体的依恋。以课题为载体,班队活动是全班学生参加的会议和活动,是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集体活

7、动也能带给孩子们很多快乐,会使孩子真正热爱自己的集体。我会把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告之学生,让他们献计献策,提出每月班队活动的主题、形式等,再根据建议,在每月班主任工作计划中制定本班队活动计划。每次活动前由学生竞聘设计者、编导者、执行者及主持人等。在活动中,学生领略到参与集体活动的快乐,会渐渐爱上自己的集体,学生关心集体就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四、搭建竞赛平台,培养荣誉感四、搭建竞赛平台,培养荣誉感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凝聚力的最好契机。大家共同努力集体取得了好名次,这过程本身就是对孩子有利的教育,同时还让孩子们在体验到成功快乐的同时感受到作为集体一员的快乐。那次大合唱比赛,音乐老师

8、对我班学生得奖并不寄希望,我一方面给孩子鼓劲,另一方面加强训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领奖的那一天,我让孩子们在奖状中寻找自己的身影,孩子们在体验成功的同时认识到每个人的表现都关系到集体的荣辱,孩子们坚信:只要齐心协力,真心为集体服务,才能为集体争光添彩。一个又一个的荣誉不断强化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对集体的依恋感,他们在为这样的集体感到自豪,由此会自觉地关心集体的荣誉,为维护集体的荣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五、实现自主管理,培养责任感五、实现自主管理,培养责任感叶圣陶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应使学生自学自励”。推行自我教育,把德育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关心品质中

9、,责任感是处于较高层面的,只有关心集体的责任感形成了,学生关心集体的品质才基本形成。因此,可以通过丰富学生的管理角色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集体管理,此过程既可增强学生岗位服务的责任感,又能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自豪感。 “班主任助理”是学生最感荣耀的岗位。学生每天“挂牌”上岗服务,负责“三操纪律”并中队委员做好班级日记。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也是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重要一员,他们就会自觉维护集体荣誉,热心为集体服务,从而自然而然地形成关心集体的品质。结合德育课题,班级开展了“我心中的完美形象”活动,学生首先为自己设计完美的形象,然后实施自己设计的完美形象。这样一来,捡起校园内

10、的垃圾、关上滴水的龙头、关好教室的窗户、修好损坏的桌凳、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校园语言文明、为同学献爱心、尊敬师长等等的日常事情,都成为自己完美形象的组成材料,被同学们争抢着去做。学生在自我教育意识提高的同时,责任感也大大增强。为了便于学生结合自己的专长,选择自己擅长的或者喜欢的管理岗位,开学初组织学生设立“红领巾人才市场” ,举行“人才招聘会” ,学习委员招聘“早读领读员” “作业本收发员” ;宣传委员招聘“板报设计员” ,双向选择。学生竞聘后参与班级管理时,在同学面前俨然是一位“小班主任” ,管理的积极性很高。为使其他同学信服,他们往往以身作则,处处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较好的达

11、到了自我管理的目的,也强化了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而此时班主任的多元的责任评价机制,又促使责任不断发展,不断升华。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理解生活,发现责任,追求目标,实现责任。责任感不断得以丰富和升华,学生关心集体也就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当这种行为不断被强化的同时,也就形成了学生自觉的关心集体的品质。德育工作的深入实施起到了春风化雨的效果。“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以培养责任感为重点的课题的实施,如一阵春风,吹绿了班级的德育工作。教师在具体实例中引导学生理解责任感,以身示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责任感,在件件小事中实践责任感,在活动中强化学生责任感。随时随地,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带给我们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张张热情的笑脸和一颗颗纯真的心灵。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构建德育的立交桥 班主任之友促进学生体验的教育策略中国教育学刊从概念界定看“实践性知识”全球教育展望师生关系与教学资源当代教育论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